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湿不祛,补不进,调节代谢都无用!谈谈尿酸高的健脾胃祛湿方法

0
分享至

体质不行湿易侵,遇热湿热,遇寒寒湿,遇风风湿,遇痰痰湿,不同湿祛有讲究

很多人,尿酸一直降不下来,一个很可能的原因就是体内湿未除尽。

湿,这个阴邪,有点黏人。

正气不足,邪可干之。邪气所凑,其气必虚。体质差,免疫力不行,粘人的湿就容易侵入体内。

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湿气就是在你体虚的时候,乘虚而入。

体内一旦有湿,黏人的湿,性黏腻重着,最喜欢和其他的邪合邪为患——湿气遇热,为湿热;湿气遇寒,为寒湿;湿气遇风,为风湿;湿遇痰,为痰湿;湿遇瘀,为湿瘀...甚至湿和多邪共存,成为痰湿瘀热多邪为患...

是故,老祖宗们早就说:“千寒(热)易祛,一湿难除。湿性黏着,如油入面。”

而当今的人们,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无节制,加班熬夜玩命拼,就是无暇去运动。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就会导致身体免疫力差,饮食伤脾胃,运动少不提升免疫力,湿邪一旦浸入,逐渐变生伏邪潜藏体内。

脾为孤脏,位居中州,喜燥恶湿,好为湿所困。

因此,湿邪不去,脾胃乃伤,尿酸难降的道理就在于此。

另一个方面,湿阻经络,你想提升下代谢能力,滋补下脾虚肾虚的问题吧,因为湿在,补药补不进去,湿阻通道,药力到达不了,甚至产生滋腻上火的后果。

脾虚,不得健运;肾虚,滋补不进。都赖之于“一湿体内漫,良药难见效”。

当然,湿久了,痰、瘀、浊、毒,都可认为源之于湿。

怎么才能祛湿且不反复呢?

一湿体内满,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哪哪儿都不舒服

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是湿浊生化之源。脾运不健,体内已有的湿浊,即使通过合理方法清除,但因为脾不运化,则水湿不留,还是会内生湿邪。

上面已经说过,湿邪基本不会孤军奋战,总是和其他邪气合邪为患,进而体内诸多脏腑功能受损,脾虚也只能把水谷化生为半成品的精微被五脏吸收,这时会出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不能完全分,浊也不能彻底泌。

清阳不升,导致人体营养精气得不到上升,人会感觉浑浑噩噩,头身都很沉重,头如裹。

湿邪还会让体液和血液变得粘稠流动性差,小便浊,舌苔腻厚,舌质淡暗,这都是肠胃被寒湿(湿热)所伤的后果和症状。

湿性趋下,停留在人体下肢,会出现脚气,一挠流黄水的情况出现。

寒湿阻遏胃俯,则胃口差,中医称之为纳呆。

寒湿(湿热)侵袭到筋骨关节薄弱处,会导致关节肿痛(红肿热痛)。这种疼痛还会遇冷(热)更痛,乃至不能走路,这就是痛风或风湿类风湿关节炎。

一旦被湿所困,晨起浑身酸痛头重,白天容易疲劳不想动。湿邪趋下,容易冬至下肢水肿。

湿困脾胃,则饮食差,饭后不消化,容易腹泻腹胀腹痛,泻后痛减。饭后或晨起容易恶心呕吐反酸...

湿气重,痰湿舌苔厚;湿热苔黄腻。而健康的舌苔呢,淡红而润泽,舌苔一层苔,薄白而清润,干湿适当,不滑不燥。

祛湿,通腑加利尿!健脾温肾不能少,中药祛湿有妙招

寒凉生冷的东西,容易阻遏人体(脾胃)阳气,会减弱人体清升浊降的运行,导致湿邪凝聚不化,化为內湿。

所以病从口入,寒凉生冷的食物适可而止,绝不贪凉。

辛辣肥甘厚味这些热物硬通货,会加重脾胃负担,长期如此,脾胃疲惫不堪,则水湿运化不及,也会徒生內湿。

中医上讲,酒助湿邪,而酒这东西,少食活血通络祛湿,贪多伤肾。总体而言,酒还是要少碰。

除了吃的除湿方法,再来说说动的除湿方法。

久坐不动,会让人的气血流动缓,脑供血不足,会加重湿困所致的乏力、失眠,引起身体肌肉酸痛,脖子僵硬。运动少的人,身体容易沉重,四肢无力。越不爱运动,体内瘀滞的湿气会越多。

所以运动——有氧运动,可通阳利气,气行血行湿自去。

接着我们说睡觉祛湿——

中医讲精气神——现在不少人,白天上班不能睡,夜里熬夜不睡觉,这种不能保证充足睡眠的习惯,“劳则耗气”,气不足或进一步体内湿气疏散。这样看,白天有个午休小憩,夜里早睡早起,能起到主动祛湿的目标。

接着说居所环境——为了避免外邪湿气的侵袭,尽量避免久居潮湿环境中,居室衣物要干爽,潮湿天气尽量不外出。

最后就是可以多亲近一些可以健脾利尿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芡实、茯苓、薏苡仁、冬瓜、玉米须、白茅根、赤小豆...

至于具体的中药祛湿方法,我曾经回答过一个问答“什么是湿热下注”(点击蓝字可阅读),里面介绍了中医祛湿5法:宣湿、化湿、燥湿、利湿、渗湿。这里就不展开了。

如果您有口疮、灼口症、口腔苔藓等口腔粘膜疾病,尿酸高、痛风方面问题,都可以参与“口腔黏膜和痛风千名援助计划”,帮你解读报告,梳理调理方法。方法很简单,只要你关注后单独(别在评论区)悄悄回复我一句:我要参加,留意给你的反馈即可。。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网络,侵删):2017年第2期《家庭文化杂志》董芳文章《湿气伤脾胃,祛除要得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被俄罗斯企业骗了?浙江国企买的铜没到,1.1亿元货款也没了?

被俄罗斯企业骗了?浙江国企买的铜没到,1.1亿元货款也没了?

王五说说看
2024-06-16 15:12:41
人民的选择:高墙建于荒谬,倒于荒谬

人民的选择:高墙建于荒谬,倒于荒谬

小刀99
2024-06-16 07:28:49
印度首富之子大婚在即,婚前派对只有一个字:壕!

印度首富之子大婚在即,婚前派对只有一个字:壕!

新民周刊
2024-06-16 15:44:36
网传南方医科大学老师因救人导致上课迟到,被留学生举报后,遭学校罚款+通报批评

网传南方医科大学老师因救人导致上课迟到,被留学生举报后,遭学校罚款+通报批评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6 10:28:07
胡歌赴台,特别要“求证一件事”!

胡歌赴台,特别要“求证一件事”!

鲁中晨报
2024-06-13 21:47:05
上海一家三口出动,去香港过周末!刚刚,首趟列车到站:夕发朝至,还供应港式美食

上海一家三口出动,去香港过周末!刚刚,首趟列车到站:夕发朝至,还供应港式美食

上观新闻
2024-06-16 12:11:22
新娘婚礼上播放AI复原已故婆婆影像:当晚爱人反复看视频 仿佛母亲“看到”他结婚了

新娘婚礼上播放AI复原已故婆婆影像:当晚爱人反复看视频 仿佛母亲“看到”他结婚了

极目新闻
2024-06-16 13:41:50
倒查30年后补税是个危险信号

倒查30年后补税是个危险信号

深度财线
2024-06-15 22:03:47
为什么今年中国经济这么差?

为什么今年中国经济这么差?

趣说世界哈
2024-06-16 07:50:23
动真格了!四川、河南、甘肃、山西接连发文,释放什么信号

动真格了!四川、河南、甘肃、山西接连发文,释放什么信号

白浅娱乐聊
2024-06-12 20:48:25
医大教师因抢救患儿迟到被罚后续:举报者身份被扒,校方二次回应

医大教师因抢救患儿迟到被罚后续:举报者身份被扒,校方二次回应

洛洛女巫
2024-06-16 13:41:45
姜萍考上高中但选择了中专,亲戚说两姐妹太懂事:读职高是想学点技术,姐姐目前在奶茶店打工

姜萍考上高中但选择了中专,亲戚说两姐妹太懂事:读职高是想学点技术,姐姐目前在奶茶店打工

纵相新闻
2024-06-16 15:43:35
辛酸!队友绝杀之后拜合拉木迅速捡球 这次他没敢庆祝

辛酸!队友绝杀之后拜合拉木迅速捡球 这次他没敢庆祝

球事百科吖
2024-06-16 12:02:51
消失173天后,凯特王妃终于现身!但昨天发的近照图破绽百出,怎么回事呀?

消失173天后,凯特王妃终于现身!但昨天发的近照图破绽百出,怎么回事呀?

北美省钱快报
2024-06-16 00:17:56
从23万降到13万,打响“价格战”,长近5米媲美奥迪A6,如今销量为0

从23万降到13万,打响“价格战”,长近5米媲美奥迪A6,如今销量为0

隔壁说车老王
2024-06-16 14:08:18
网传:焚烧电动车现场,黑烟滚滚,网友纳闷,专家学者集体沉默!

网传:焚烧电动车现场,黑烟滚滚,网友纳闷,专家学者集体沉默!

眼光很亮
2024-06-16 08:01:14
西方国家为何都讨厌中国?布热津斯基:中国150年的耻辱迟早洗刷

西方国家为何都讨厌中国?布热津斯基:中国150年的耻辱迟早洗刷

知鉴明史
2024-06-15 17:34:41
能否破格录取姜萍?浙大、港中大回应

能否破格录取姜萍?浙大、港中大回应

新民晚报
2024-06-16 09:53:22
没有经过任何修复的一张毛主席照片,原汁原味的穿着就是这样

没有经过任何修复的一张毛主席照片,原汁原味的穿着就是这样

大江
2024-06-16 13:00:53
太震惊了!网传亏损总额已达26万亿,市场正在被散户抛弃?

太震惊了!网传亏损总额已达26万亿,市场正在被散户抛弃?

云姐财说
2024-06-16 13:48:35
2024-06-16 19:10:44
中医科院药学博士
中医科院药学博士
专注痛风和口腔黏膜障碍病科普
620文章数 25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母亲去世次日 14岁男孩用其手机买球星卡欠下9万债务

头条要闻

母亲去世次日 14岁男孩用其手机买球星卡欠下9万债务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亲子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手机要闻

iOS18来了,苹果的新一轮降价也来了!赶紧上车!

亲子要闻

孩子高热惊厥千万不要慌! 一定要听医生的这样做~

教育要闻

全面把握学生学习状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