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几乎一人决定国家的走向和命运。如果皇帝勤政睿智,勤奋好学,识人有才,大体上帝国就会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不听朝政,昏庸无能,奸臣奸佞,专横淫荡,天下就会穷乱,民不聊生。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人人都垂涎三尺的皇帝宝座,一旦登上皇位,按理说应该会很忙,但奇怪的是,历史上有些皇帝并不关注国家大事,而是专注于个人喜好.,甚至有些才华横溢的皇帝都有一些个人特殊的爱好,而且他们的爱好奇特到让人浮想联翩。
(太和殿)
1.喜欢扮乞丐的皇帝
南北朝时期,北齐皇后高纬是有名的昏君。高纬嫉妒兰陵王的才能,故意陷害兰陵王,赐死。然而,他不仅昏庸无能,而且还有一个奇妙的爱好:喜欢当乞丐。他命人在宫中仿造一间简陋的茅屋,命太监宫女穿破烂衣服当乞丐,自己则衣衫褴褛,扮成乞丐住在里面。做生意。这种行为有点像现代行为艺术家,却是威风凛凛的一国君王。他只是用它来寻求刺激和乐趣,打发无聊空虚的生活。不过这个爱好实在是太古怪了,古怪到寒酸的地步。
其次,痴迷蹴鞠的皇帝
唐朝的唐熹宗李玄爱好广泛,但个个都是外道,就是喜欢玩闹。斗鸡、赌鹅、骑射、打猎、赌博,唐熹宗样样精通。他一生都在玩,就连他死后的谥号也有“笑着玩”的意思。他对蹴鞠尤其着迷。他常自夸:“以蹴鞠为进士,必为状元”。当时,四川正缺一名节度使,竞争的候选人有四人。唐熹宗决定用蹴鞠选官。最终的比试结果,蹴鞠技艺更胜一筹的陈景轩被任命为四川节度使,任性如斯。
唐熹宗最擅长的是“马驹”,即骑马击球。他经常作为球队的主力,带领球队作战。无非是他喜欢蹴鞠,还逼着后宫的妃子们一起踢球,只是妃子妃子娇弱,经不住马的颠簸。唐熹宗灵机一动,既然马不好驾驭,何不用温顺的驴呢?于是,他组建了一支“驴驹”队伍,与妃子们骑驴踢蹴鞠,玩得不亦乐乎。
(马驹)
3.喜欢经商的皇帝下令在宫中设立集市,与宫中宫女太监做生意。此外,他还建立了市井制度,任命自己最宠爱的妃子为总管,对包括皇帝本人在内的违反市井规则的人进行鞭笞和惩戒。
4。同性恋皇帝
汉哀帝是一个同性恋皇帝。他对后宫三千佳丽的美貌不感兴趣,只爱东贤。据说这个董贤五官俊美,史书上形容他“性柔”,“善于阿谀”。《汉书·董贤传》中记载:“董宪字生清……常与他同卧。白天想睡,却借了他的袖子。要起来,却不觉自己不想动他,就断了他的袖子,他的情到此为止。这就是同性恋现在被称为“无袖瘾”的原因。因为受到汉哀帝的宠爱,董贤仕途顺风顺水,由黄门郎升为大司马。董宪在自己的义陵旁边,生怕董宪死后受人欺负,竟然提出死后将皇位传给董宪,连皇室血统都不顾,真是可笑。
5.戴绿帽也不怕
南宋第七任皇帝刘裕活到三十四岁,有12个儿子,但是这12个儿子没有一个是自己亲生的。刘裕的哥哥是刘俊,宋孝武帝,刘俊死后,其子刘子业继位,淫乱专横,对舅父不以为然,刘裕打算杀掉刘子业称帝刘裕即位后,虽然与后宫女子交往频繁,但只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皇位就无从继承,于是刘裕到处探望邢贵妃的腹中,却没有一个人怀孕。经太医诊断,刘裕不孕。他心灰意冷,索性借种生子。
皇上借种生子,实在是国家的耻辱,这件事也不能外人知道,所以刘裕找到了自己最信任的大臣李道儿,给了他暗中指示。后来,刘裕故意让妃子陈妙登误入歧途,将她许配给了李道儿为妃。陈妙登怀上孩子后,被接回宫中。不久,陈妙登生下儿子,取名刘裕。但是只有一个人仍然不安全。万一出事,就没有后嗣了。于是刘裕命人将宗室的孕妇接到宫中。如果他们生了男孩,他们就会杀了母亲,留下孩子。就这样,刘裕有了12个儿子。刘裕的12个儿子中有11个是从各族抢来的。这11个儿子虽然不是亲生的,但依然有着皇族血统。如果刘裕选择其中之一继承皇位,也算是维护了皇家正统。但刘裕不肯。他立李道儿与陈妙登之子刘裕为太子。
刘玉不仅不要脸到主动借种生孩子戴绿帽子,而且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看宫女脱衣舞。有一次,刘裕在宫中设宴,吩咐一群宫女进行裸舞表演。坐在刘裕身边的皇后自惭形秽,用扇子捂住脸。刘裕大怒,斥责皇后不懂宴席之乐,将她赶出宴席。再加上刘裕也很迷信,非常忌讳用词。朝臣写信,要避重就轻。公元472年,刘裕去世,享年34岁。让刘裕没有想到的是,他亲手选定的继承人并没有长寿。刘裕生性残忍,喜怒无常,经常杀人取乐。公元477年,刘裕被杀,年仅15岁。
6。喜欢出家的皇帝
皇位是无数人觊觎的,但是历史上是有皇帝的。当了几十年皇帝,他想出家。他全身心投入佛教事业。此人就是南朝梁武帝萧衍。
杜牧有诗《江南春》:“千里黄莺唱绿红,水乡山川,国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座寺院,多少塔在烟雨中。”萧衍十分推崇佛教,不断兴建佛寺。“四百座八十寺”是萧衍的伟业。萧衍在位四十八年间,大兴土木,当时仅僧人就有十万多人,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个。是个和尚。而且,萧衍给和尚定下了很高的俸禄,和尚们衣食无忧。无后顾之忧,大福利,免费医疗,无所事事。
和尚是吃素的,不近女色是萧炎的规矩。萧炎研究了《大般涅槃经》,最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学佛要吃素,不碰肉,不近女。规定和尚不能结婚,但萧衍又规定,寺庙祭祀不能用牛羊肉,一律用蔬菜代替,僧侣也必须开始吃素。
萧衍不仅崇尚佛法,还亲自修炼过,有一天,他突然宣布要退出皇位,要出家!举国哗然。大臣们纷纷跪地劝告,国家不能没有君王,妃子哭成一团,也没留住皇帝。不管怎样,萧炎离开了皇位,离开了。到了通台寺,萧衍脱下龙袍,换上僧袍,开始研读佛经。
公元527年,萧衍第一次到同台寺舍生出家,三天后归来。寺院,脱下皇袍,穿上僧衣,舍命出家。9月16日,他会解说《大般涅槃经》。二十七日,萧衍还俗;大同十二年(546年)4月10日,萧衍第三次出家。这一次,官员们用两亿赎回了他;4月3日,萧衍第四次出家,在通台寺住了37天。4月10日,朝廷出资一亿元赎回。萧衍正在利用他的皇位为寺庙筹集资金。
7。暴露狂皇帝
汉灵帝刘宏极度追求色欲。为此,他下令宫中妃嫔只穿开裆裤,这样更方便宠爱。灵帝经常和妃子们在西园裸戏。为了避暑,他下令修建游泳池,并规定妃子和宫女要裸泳。裸游馆水深约半米。灵帝选了一位皮肤白皙、身体轻盈的歌姬划着小船,在运河水中摇曳。
凌帝时常与妃子们赤身裸体在裸亭中饮酒作乐,通宵狂欢。十四岁到十八岁的宫女,要浓妆艳抹,然后和灵帝一起裸浴。将宫女沐浴后带有胭脂香味的水倒入渠中,称“流香渠”。
8。嫖娼成瘾的皇帝
宋徽宗不仅爱好书画、音乐等艺术,而且非常好色。据记载,宋徽宗共有贵妃、德妃、淑容、婉容、洁玉、才子贵人等名妃143人,多达1250余人,年龄基本在16至21岁之间岁。
后宫佳丽三千,还是让宋徽宗不满。他经常微服私访,上私人妓院歌厅,寻花寻柳。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京城名妓李师师。宋徽宗发现,李世石容颜如桃花,眼如秋水,举止优雅,风格百变。和后宫的妃子比起来,他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宋徽宗上楼拜访,自称是赶科举的秀才,求见李世石,终于见识了她的美貌。此后,宋徽宗经常出宫接见李世石。
(影视剧中的李诗诗)
9.宦官皇帝
五朝南汉皇帝刘裕,重用宦官。他曾下令,凡是想得到重用的大臣,都先行阉割。进士考试及格者,需先行阉割,方可委以重任。不仅如此,被刘裕重用的官员,即使没有考上进士,也难逃阉割之痛。那时,庸人为了荣华富贵,先自阉,以求重用。
10。恋足皇帝
清朝咸丰帝奕蜉非常喜欢小脚的汉族女子。汉族女性的“三寸金莲”,其实就是对女性的摧残。但是咸丰帝喜欢这一款。为讨咸丰帝欢心,下人不惜重金从江浙两地买下数十名小脚丫鬟。而这些女人又分成三批,以加强警惕为由,每晚在咸丰寝宫周围多安排巡逻。美妇召入侍寝。
(三寸金莲花鞋)
有个漂亮的曹寡妇,亲信告诉咸丰帝,曹寡妇黑发如瀑,肌肤如脂脂,一双脚非常娇嫩,皇帝咸丰听了激动万分。一池看到曹寡妇的脚,无法自拔,便把曹寡妇接回宫中,从此对曹寡妇宠爱有加。
11。恋童癖皇帝
隋朝皇帝杨广杨广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皇帝,但他有一个爱好,那就是恋童癖。他不仅对女孩感兴趣,而且对男孩也很痴迷。可孩子们普遍年纪小,不愿意被杨广碰,拼命挣扎,于是一个阿谀奉承的大臣发明了一辆小车,可以把孩子抱在原地让杨广开心。
12。盗贼统治的皇帝
汉桓帝刘知的爱好是偷窃。汉初桓帝是一个因为被权臣梁冀掏空而忍气吞声的皇帝。汉桓帝拿他没办法,干脆不理他,天天过日子。汉桓帝厌倦了吃喝玩乐,开始研究偷窃。一国之君想要的东西都有了,还想偷?
汉桓帝先是到牢房里找了一个盗术高明的小偷,拜小偷为师。贼受宠若惊,将平生所学悉数传授给汉桓帝。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汉桓帝开始了他的处女作修炼。
于是每天晚上,汉桓帝就趁着月色潜入大臣家中偷东西,天天都没有回来,而且屡屡得手。汉桓帝偷东西的事在大臣中传开,梁冀自然知道。有一次汉桓帝去他那里偷东西,被他知道了,却吩咐大家不要管他,假装没看见,梁冀觉得皇帝可笑,就让他为所欲为吧。
但梁冀万万没想到,汉桓帝偷走的是梁冀集团的花名册。有了这份花名册为证,汉桓帝顿时勃然大怒,将梁冀集团的心腹全部连根拔起,一网打尽。随后,汉桓帝将赃物一一归还给大臣。原来,他每次偷东西,都记录下来,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十三、热爱修仙的皇帝
公元1016年初夏,宋朝遭遇了百年未有的蝗灾。短短几个月,铺天盖地的蝗灾席卷河北、陕西、河东、江淮。灾情紧急,宋朝各地官员纷纷上书。有的说是当地的蝗虫不吃粮食,有的说是蝗虫害皇上自尽了。当时,大宋皇帝宋真宗正沉迷于自己的绝妙爱好:修仙。他相信部长说的是真的。
宋真宗酷爱修仙,不惜每年“祭祀”、“应天书”、“封禅”,斥巨资兴建“景陵宫”、“昭应宫”。当时宋朝的财政开支从他即位初期的1600万贯暴涨到2700万贯,比宋辽战争时期的开支还要高,都是为了满足这个特殊的嗜好。
(宋真宗画像)
宋真宗天真地认为他修仙如此虔诚,感动了天地。蝗虫被感动,纷纷自刎。他没有真正去救灾,而是整天向天堂祈祷。大臣们为了讨好皇帝,说兖州的蝗虫不吃庄稼,只吃豆叶,再饿也不抢百姓的粮食,过了一粒粮食也不抢。边界,这让人们流下了眼泪。在这种情况下,连公认的总理王丹都被感动了。甚至说,这是宋真宗修仙的功劳,换来了神仙的庇佑。
自己的长生不老之道感动了上天,让宋真宗倍感自豪。直到有一天,宋真宗正在吃午饭的时候,汴京的天忽然黑了下来,漫天飞蝗,遮天蔽日。
14。爱做木匠的皇帝
有些皇帝愚昧、残忍、暴虐、好色,但这位皇帝的爱好有点像工匠。他就是很了解帖木儿的元顺帝。做木匠。
说起“木匠皇帝”,人们就会想到明熹宗朱由孝,但在木工活上,明熹宗无法与元顺帝相提并论。元顺皇帝的绰号之一是“鲁班皇帝”。
元顺皇帝亲手制作了各种东西,其中很多东西其实很有科技感。比如他建造的龙舟,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内部装有机械装置,无需人力即可划动。只要操作机构,龙爪就会自动划动。
元顺帝的日常木工作品,不仅设计精美,而且装饰着各种金银珠宝。每一件艺术品完成后,元顺帝都会热情地征求身边的太监们的意见,只要有人说不好,他就会立即将作品砸得粉碎。久而久之,太监们想出了一个发财的好办法。每当元顺帝的新作一出,太监们就会愁眉苦脸,挑骨头,说出一大堆差评。元顺帝砸烂作品离开后,众人纷纷冲上前去,将散落在地上的金银珠宝尽数抢走。
元顺帝亲手打造的“宫楼”,是一种可以自动计算时间的大型装置。其精美的设计和独特的功能“前世所罕见”。后世科技史爱好者几乎一致认为,元顺帝在元代天文仪器的研发方面堪比郭守敬。
酷爱木工的元顺帝也挑起身边大臣效仿。张勇、李国峰等他身边的宠儿,都是精通数理计算的人才。他在位的时代,也成为科技成果井喷的时代。然而,元顺帝一门心思搞科技研发,漠视朝政,治理国家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最终,百姓奋起反抗,元顺帝只能负重逃亡,成为了亡国之王。那些科技成果,比如新颖的浑天仪,藏在元宫里的科技书籍,甚至“纺车”、“磨面”等发明,都被下一个明朝所接受,然后推广到全国。元顺帝的发明为明太祖做了嫁衣,使明朝初年出现了“乾坤盛世”的繁华景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