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最新爆料!美记者:美国炸毁“北溪”管道,是为断了德国退路……

0
分享至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2月15日在接受美国“立即民主”新闻网站采访时表示,美国炸毁“北溪”管道是为了防止俄乌冲突期间,德国为应对严冬而与俄罗斯达成一致,同意开闸输气因此要彻底切断德国的退路,这也是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想做的事。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美国资深调查记者 西摩·赫什:早在2011年第一条“北溪”管道建成前很多年,美国就开始讨论(俄罗斯的)天然气和其他价格便宜的能源所带来的威胁。他们认为,这些能源让欧洲更愿意与俄罗斯进行贸易,但是我们想孤立俄罗斯,几十年来都是如此。

赫什表示,美国并不希望看到德国和西欧与俄罗斯通过能源贸易建立紧密联系,进而成为阻碍俄乌冲突战事推进的“绊脚石”。

美国资深调查记者 西摩·赫什:他(拜登)是这么说的,“我与乌克兰面临一场大战,这看起来会很糟。我想确保能得到德国和西欧的支持。我知道,冬天要来了,如果(战事)进展不顺,我不希望德国说他们要退出了,因为他们将因为没有便宜的燃料而深受重创,他们的经济将陷入困境”。

为扫清这一障碍,获得德国和西欧的全力支持,炸毁管道切断后路,成为美国的选项,尽管这会让欧洲人在能源危机中挣扎。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美国资深调查记者 西摩·赫什:我认为这给欧洲人带来的后果很可怕。这会导致即使他们身处危机之中,也只能完全依赖美国。

赫什:西方主流媒体反应“不同往昔”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15日,赫什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文章,以回应目前西方媒体的“集体沉默”。他写道:“在我1972年至1979年期间担任《纽约时报》的调查记者时,《纽约时报》刊登了我所写的一切,即便不是全部,大部分也都刊发在了头版。《华盛顿邮报》作为我职业生涯里忠实的反对者,也在20多年前长篇刊文描述了我。现在他们中没有一家写过一句关于管道事件的话,甚至都没有引用白宫对我报道的事件的否认。”

另据央视新闻,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2月15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鉴于“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事件出现新的细节,俄罗斯已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申请,要求在莫斯科时间2月22日23时(美国纽约时间22日15时)召开会议,讨论“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事件。

另据塔斯社15日报道,联合国大会将于纽约时间2月22日15时恢复召开有关乌克兰局势的特别会议,届时拟表决反俄决议。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有动机有能力还事先扬言终结“北溪”

据央视新闻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前特别顾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日前指出,美国记者西摩·赫什近日对美国和挪威共同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爆料内容非常可信。

在去年“北溪”管道遭破坏后,萨克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直言,种种迹象表明“最有可能的肇事者是美国”。针对此次美国记者赫什的爆料,萨克斯指出,美国政府存在针对其他国家基础设施采取秘密行动的大量前科。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杰弗里·萨克斯:这是美国中情局和其他秘密部门的行动风格。一直以来他们破坏了很多基础设施并掩盖真相,但这次美国政府很难掩盖,因为美国几乎是唯一有动机、有能力,并且还事先扬言会终结“北溪”管道的国家。

萨克斯还进一步阐述,破坏“北溪”管道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同时还面临周边国家的严密监控,很少有国家有技术能力在不被美国立即发现的情况下发动这类攻击。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杰弗里·萨克斯:“北溪”管道又大又厚又重,破坏管道面临大量和困难的工程操作,这并不是一些简单的操作,相信没有人会质疑这一点。同时,事发地点还在丹麦的博恩霍尔姆岛附近,面临着美军卫星和其他设施的监测,(破坏“北溪”)是难度很高的行动。

“拜登因害怕迟疑不决,8枚炸弹仅6枚爆炸”

此前消息,据环球时报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5日报道,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在接受德国《柏林日报》采访时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当时因为害怕而迟疑不决,将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时间从2022年6月推迟到9月,此举导致美方放置的8枚炸弹中只有6枚爆炸

2月14日在接受《柏林日报》采访时,西摩·赫什透露了关于美方参与此事的更多细节。他说道:“是的,他们在演习结束前采取了行动。但在最后一刻,白宫紧张起来。(拜登)总统说他不敢去做。他改变了主意,给出了新的命令,要求能够在任何时候远程引爆这些炸弹……然而,人们担心的是,如果炸弹在海水里待的时间太久,它们将会出故障,其中两枚炸弹后来确实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图片来源:新华社

根据赫什的说法,拜登最终在2022年9月下令引爆炸弹,此次行动的许多参与者在“情报部门担任高级职务”,他们反感该计划,“认为它是疯狂的”

据了解,当地时间2月8日,西摩·赫什在Scheerpost网站发布了一篇名为《美国如何摧毁北溪管道》的文章,该文章称美国是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的幕后黑手。

据央视新闻,西摩·赫什援引消息人士的话在网上发文写道:“去年夏天,美国海军潜水员在北约‘波罗的海行动-2022’军事演习的掩护下,在‘北溪’管道安放了遥控爆炸装置,三个月后通过遥控摧毁了‘北溪’管道。”

据赫什的文章,去年9月26日,一架挪威海军飞机投下了一个声呐浮标,在声呐浮标的帮助下,之前安放的爆炸装置被启动,“北溪”管道就此被爆炸摧毁。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环球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面具下的普京,20年来对乌克兰干了什么?

面具下的普京,20年来对乌克兰干了什么?

史政先锋
2024-06-13 15:31:40
中国外贸发生大变化!高中低端市场全部失守,依赖我国消费者?

中国外贸发生大变化!高中低端市场全部失守,依赖我国消费者?

科普六点半
2024-06-04 09:27:58
上海90后夫妻,买下别人嫌弃的1楼老破小,改造后,朋友都羡慕了

上海90后夫妻,买下别人嫌弃的1楼老破小,改造后,朋友都羡慕了

家居设计师宅哥
2024-06-18 20:00:49
伟伟道来|这一次,G7薅羊毛薅到了根上

伟伟道来|这一次,G7薅羊毛薅到了根上

经济观察报
2024-06-18 16:31:04
凌晨转会:一夜3重磅,梅西因家人拒绝14亿欧,曼城续约瓜帅!

凌晨转会:一夜3重磅,梅西因家人拒绝14亿欧,曼城续约瓜帅!

林子说事
2024-06-18 17:04:36
普京签署决议,同意与朝鲜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普京签署决议,同意与朝鲜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新京报
2024-06-18 16:40:13
女人的生理需求,收藏起来看看,看完涨知识了。

女人的生理需求,收藏起来看看,看完涨知识了。

好笑娱乐君每一天
2024-06-18 21:13:39
还得是网飞,女神朱珠尺度最大的一部美剧

还得是网飞,女神朱珠尺度最大的一部美剧

美剧院线
2024-06-16 22:29:33
老将C罗+佩佩先发!葡萄牙首发身价5.3亿欧,平均年龄高达28.6岁

老将C罗+佩佩先发!葡萄牙首发身价5.3亿欧,平均年龄高达28.6岁

直播吧
2024-06-19 02:05:52
姜萍作弊?你干脆说德国数学家高斯也是作弊得了!

姜萍作弊?你干脆说德国数学家高斯也是作弊得了!

杨逍
2024-06-18 11:59:40
我和表哥去给大舅拜年,大舅一家区别对待,原来他这么看不上我们

我和表哥去给大舅拜年,大舅一家区别对待,原来他这么看不上我们

我是玲玲
2024-06-18 16:07:46
茅台价格大跳水:有酒商3天亏10多万,当天收货当天卖,一瓶只赚50元

茅台价格大跳水:有酒商3天亏10多万,当天收货当天卖,一瓶只赚50元

时代周报
2024-06-18 22:08:12
我7岁过继给三叔,如今三叔家房子拆迁,我媳妇:拆迁款咱不能要

我7岁过继给三叔,如今三叔家房子拆迁,我媳妇:拆迁款咱不能要

小女子不简单
2024-06-18 15:57:16
我花2万找小姐要求处女,在酒店以为遇到仙人跳,最后动了真心

我花2万找小姐要求处女,在酒店以为遇到仙人跳,最后动了真心

叶天辰故事会
2024-06-07 18:02:04
姜萍板书中出现11个错误,月考数学仅83分,其在朋友圈说“丢人”

姜萍板书中出现11个错误,月考数学仅83分,其在朋友圈说“丢人”

东东趣谈
2024-06-18 12:31:45
双冠后卫!值得!凯尔特人夺冠 朱-霍勒迪获得1264800美元奖金

双冠后卫!值得!凯尔特人夺冠 朱-霍勒迪获得1264800美元奖金

直播吧
2024-06-18 11:09:21
大赛在即!阿根廷球衣2022世界杯冠军盾将被换为2021美洲杯冠军盾

大赛在即!阿根廷球衣2022世界杯冠军盾将被换为2021美洲杯冠军盾

刺头体育
2024-06-18 08:12:59
不管欧洲杯踢成啥结果,2024金球奖也就这样了

不管欧洲杯踢成啥结果,2024金球奖也就这样了

百里无心
2024-06-18 07:55:01
河南叶县冷藏车惨祸,亲属:8人都是女工,每天上下班都坐冷藏车,疑因车厢内干冰泄露,司机最高或判7年

河南叶县冷藏车惨祸,亲属:8人都是女工,每天上下班都坐冷藏车,疑因车厢内干冰泄露,司机最高或判7年

纵相新闻
2024-06-17 22:15:35
30天降30%!新iPad Pro价格跌麻了

30天降30%!新iPad Pro价格跌麻了

雷科技
2024-06-18 19:39:20
2024-06-19 07:16:49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主流财经全媒体平台。
938558文章数 26984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局部战术暂停"后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多地

头条要闻

欧洲杯-葡萄牙2-1逆转捷克 C罗失单刀小孔塞桑绝杀

头条要闻

欧洲杯-葡萄牙2-1逆转捷克 C罗失单刀小孔塞桑绝杀

体育要闻

对于凯尔特人来说 谁是MVP根本不重要

娱乐要闻

被曝新恋情,张碧晨王琳凯发声辟谣

财经要闻

官方:税务部门没有倒查30年的安排

科技要闻

第一批小米车主,已经开始卖车了

汽车要闻

全球最低价 现代IONIQ 5N预售价39.88万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旅游
数码
艺术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在鞍山的每一步都有新发现

手机要闻

顶配 iPhone 16 售价或破 2 万/华为开发者大会 2024 开始倒计时

旅游要闻

直航加免签,利好中国—古巴旅游往来

数码要闻

AMD RDNA3.5核显着实彪悍!跑分无限逼近移动版RTX 3050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