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洛克菲勒的成功之路
洛克菲勒家族作为世界闻名的富豪家族,在赚取了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在公益慈善事业上颇有建树。洛克菲勒家族的发家之路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彼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时,石油业当时拥有者广阔的开发潜力与市场,吸引了大批投机者的加入。
约翰·洛克菲勒也将目光转向了石油开采业。作为新兴行业的石油业在发展初期采油区乱象频生,供过于求的低品质原油导致了其价格的疯狂下跌。约翰·洛克菲勒嗅到了商机,果断以低价购入采油、炼油设备,并且寻找了化学专家作为顾问助手,以高品质的原油扭转当时石油行业的颓势。从此,约翰·洛克菲勒的名声大噪,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
之后,约翰·洛克菲勒也将业务延伸到了银行、铁路、煤矿等行业,建筑起了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产业帝国。
年轻时期的约翰洛克菲勒
二
与慈善结缘
在约翰洛克菲勒所著的《洛克菲勒自传》一书中他讲到:“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的人将登上成功之巅。为公众所需要的商业企业将兴旺发达,而公众不需要的商业企业必定失败。”
《洛克菲勒自传》
在做生意时,洛克菲勒的合伙人与竞争对手便用细心、低调、诚信等词语来形容他,约翰洛克菲勒以严谨诚信的经营态度与超越常人的野心与远见大获成功,但他并未忘记儿时家里的窘境,这样态度促使他开始了慈善事业。“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促进人类进步的资金并不充裕,而且永远也不够。因此,应尽可能发挥聪明才智让捐赠发挥最大效用,这一点至关重要!” 约翰洛克菲勒曾在《给予的艰难艺术》一书中这样写到。
洛克菲勒认为进行慈善不仅仅只是捐赠资金,更要关注资金被捐助后的流向与作用,注重慈善事业的“效率”。洛克菲勒曾说:去帮助一所低效率,位置不好,需要性不高的学校是种浪费,并且很有可能那些浪费在无用的教育计划上的资金,已经足够构筑一套完善的高等教育系统了。
洛克菲勒不仅以已有的巨额财富与商人的独特视角来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更是告诫孩子们不得将赚得的财富视作理所当然,而是自诩他们只不过是上帝的财富的管家。儿子小约翰·洛克菲勒曾回忆,自己儿时常常在穿姐姐穿过的旧衣服,严格的家庭教育为未来洛克菲勒家族的慈善事业长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家族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洛克菲勒慈善基金会的成立
在石油事业获取巨大的成功后,洛克菲勒家族开始将一部分的重心放在慈善事业上。为了更好的推进慈善事业和管理家族资产,在1913年约翰洛克菲勒用1亿美元的初始资金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自此之后,洛克菲勒家族便不断地投入资金与时间支持基金会的运作,在2000年基金会资金已超过33亿美元,截止至今洛克菲勒家族在慈善事业上的投入累积超过1500亿美金。
二、基金会的慈善成就
基金会的发展重点主要为医学、公共卫生、农业和教育(尤其是黑人教育)等方面,在社会平等、环保等方面也多有涉猎。
比如农业方面,在消除全球饥饿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领域内洛克菲勒基金会推动了20世纪印度的“绿色革命”,通过资助建立农业研究院、建立大量试验田和推广农业技术革新增加欠发达地区的粮食产量,使上千万人免于饥荒。在教育方面,洛克菲勒家族最有知名度的一笔资助是对芝加哥大学的捐赠,虽然捐献了3500万美元的巨额资金,但是老洛克菲勒拒绝了将大学冠以他之名的想法,也不对学校内事务做过多干涉,如今芝加哥大学已经成为了世界名校。
除此之外,洛克菲勒家族对于近代中国医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1915年,洛克菲勒家族出资20万美元,在原来的教会学校基础上成立的“协和医学堂”,改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尽管建造的过程问题不断,造价也从一开始的150万美元变成了750万美元,但是洛克菲勒家族依然坚持按质按量将其修建完成。除修建建筑外,医学院的教育同样践行高质量的准则,为保证生源质量,在进入医学院学习之前学生还需先修读3年的预科课程,包括科学、英语、历史等等。协和医学院为当时的中国培养了一批医学尖端人才,到如今仍是国内影响力前列的医院。
三、慈善事业的壮大与延续
洛克菲勒家族从事慈善多年,除了最主要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外,还成立了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由第三代的洛克菲勒五兄弟共同建立)、大卫·洛克菲勒基金(由老洛克菲勒的孙子和他的妻子佩吉创立)等等基金会共同助力慈善事业。
在延续家族慈善事业进行的同时,洛克菲勒家族慈善基金会也在不断地吸纳非家族的员工以壮大慈善事业的力量,基金会的内部运作模式与成员甄选、管理的方式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地延续基金会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众所周知,守住家族世代的财富并非易事,能够一以贯之的投入慈善事业同样不易,洛克菲勒家族能够获得如今在慈善事业上的成就离不开对于基金会的合理运作、对于家族资产的正确理财以及严格的家教与默契的家族内部的合作。洛克菲勒家族上亿美元的慈善资金的投入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上多个地区的人们,对全球的经济、医疗、教育等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洛克菲勒兄弟
文章部分内容来自“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公众号与《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资中筠著)
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有思想、负责任的公民和企业可以改变世界。实际上,这也是唯一曾改变世界的方式。
——玛格丽特•米德
企业社会责任
慈善咨询
公益金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