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农村里住过的朋友,总会有那么一天的早上被一种生物吵醒过,这种生物就是公鸡,它们会在每天早上的固定时辰,雷打不动地啼叫。
可能你会因此觉得烦恼,因为它影响了你的正常睡眠,但是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并没有闹钟钟表这些用来记录时间的科技产品时,公鸡固定时间的鸣叫声却派上了用场。
公鸡的啼叫声成了人们的闹钟,人们通常会通过公鸡的啼叫判断出天要亮了,该起来干活了。
唐朝李贺的《致酒行》中,就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描述,通过公鸡报晓,用来隐喻美好的一天开始了。因此,中国的古代帝王甚至给公鸡起了“司晨”的头衔。
民间故事
那么,公鸡为什么会每天定时啼叫呢?难道它真的跟“闹钟”一样,会算时间吗?
这个问题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为了给这种现象一个合乎理解的答案,我们的祖先将这种现象与天上的神仙联系起来。
并且用他们富有的想象力,将他们编纂成民间神话故事,用来解释给他们的后代,并且口口相传最终得以流传了下来。
相传,古时的公鸡是天上的神仙——天公,天公有十个儿子,个个都长得身强体壮的。
于是玉帝就让他们轮着班每天驱着火龙,在天地的交界处将太阳由东边拉向西边的,因此地下的百姓能够看见太阳由东边升起再由西边落下,而人们也能随着太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然而有一天,王母娘娘的蟠桃会邀请了天公去赴宴。
赴宴之前,天公将十个儿子召唤到跟前,嘱咐他们要严格要求顺序每天驾着太阳向西而行,不能一块出去,也不能一个也不出去。
十兄弟在天公面前答应得特别痛快,纷纷表示自己会尽忠职守的。
刚开始的时候十兄弟都遵守天公留下来的规矩,每天只由一个兄弟驾着太阳出去值班。
然而随着时间的增长,没人约束的十兄弟便开始活络心思了,他们想到每十天才能轮到自己一次出去玩耍,而且没有兄弟相伴,甚是无趣。
因此后来的他们开始相伴而行,有的时候两个兄弟一起出门,有时候甚至十个兄弟一同出门玩耍。
十个兄弟玩得开心了,地上的百姓可就遭殃了,人间开始没了白天与黑夜的区分,有时候甚至天上一起挂着十个太阳,在无边的天际四处游逛。
地里的庄稼被太阳烤着,干枯的树木烧起了熊熊大火,江河湖泊里的水都被烤干了,地上人们苦不堪言,又渴又饿又热,只能藏到地洞里。
有些百姓甚至已经被火烤死了,人间四处是百姓的哀嚎声,人们纷纷向天上讨伐。
地上人们的惨状最终被太白金星无意间看见了,太白金星急忙禀告给了玉帝。
玉帝得知此事,认为是天公管教无法,才酿成如此大祸,便将喝得醉醺醺的天公贬下了凡间,永不可再上天庭为官,此外还命令二郎神即刻处理此事。
等二郎神赶赴到十兄弟面前时,好言相劝,还将天公因为他们贬下凡间的事情讲述给了他们,希望他们能够迷途知返。
然而听到此事的十兄弟勃然大怒,站在天边怒斥玉帝和二郎神,最终惹恼了二郎神。
二郎神叫来了后羿,给了他一把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就出来的弓和十支箭,命他将十兄弟射下来。
后羿运足了气力,拉开弓箭,嗖嗖嗖嗖地九箭就打了出去,把九个兄弟及其太阳都射了下来。
而最小的那个兄弟在其他九个哥哥与二郎神争辩的时候,因为害怕向东逃跑了最后躲在了东海的下面,任由后羿怎么找都没有找到。
后羿将此事禀告给了二郎神,二郎神认为人间还是需要有太阳来照亮的,就放过了他,上天庭跟玉帝交差去了。
而被贬下凡的天公酒醒之后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只公鸡,而天已经是黑得见不到边了,天公意识到十个儿子都已经死了,痛苦不已。
然而由于小儿子的藏匿,人间一直处于黑暗的状态,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好转,并且由于没有庄稼粮食,已经饿死了很多人。
二郎神见不得人间的惨案,因此有一天夜里,二郎神找到了天公,并且告诉他,还有一个小儿子躲起来了,现在需要他将这个小儿子召唤出来,归还人间的光明。
天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开心极了,赶忙朝着东方“喔喔喔”地召唤着小儿子。
小儿子听到了天公的召唤,慢慢地从东边里冒了出来,天空也渐渐的泛起了白光,人间开始逐渐步入了正轨。
从此,人们只要听见公鸡的叫声,就意味着太阳要升起来了,天要亮了,可以准备干活了。
然而上面的故事是古时的人们为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编撰的民间故事,而对于公鸡啼叫的确切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同样也困惑了很多的科学家,由于很多鸟类动物的行为都受到光照水平影响。
因此在原先的好多年里,科学家们都认为,太阳升起来的一瞬间的光亮给了公鸡刺激,导致了公鸡的啼叫。
实验研究
然而事实上,公鸡无论什么时候都会进行啼叫。
据统计,在白天,公鸡大概每隔一小时打一次鸣,而为什么人们只记住了黎明前的那次叫声呢?
这可能是因为夜晚比较寂静,黎明前的鸡叫声就显得格外明显,而在白天相对比较嘈杂,人们便不会注意到鸡叫声。
但是又为什么鸡在每天的白天啼叫,而在晚上的时候又不大啼叫了呢?
针对这些问题,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3年对鸡的啼叫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最终解答了困惑了人们许久的问题。
这次的实验主要是为了测试公鸡的啼叫是受内部的尽夜节律钟控制,还是受外部刺激(如光和其他公鸡的啼鸣)控制的。
实验初始时,研究人员将公鸡单独放置,发现公鸡大都停止了啼叫,研究人员为此换了几个品种的公鸡进行对照实验,发现结果都是如此。
后经研究人员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公鸡啼叫的行为有宣示主权,占领土地的意思,因此在独居的时候,公鸡无胁迫感,便降低了啼叫的频率甚至停止了啼叫。
基于上述的研究发现,研究人员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将四十只同一品种同一年龄的公鸡放置在一个光线和声音都很暗的房间里。
为了防止公鸡之间的互相啄食,对实验造成影响,每一只公鸡都被放置在单独的实验笼中,并且保证房间的实验温度均为恒温20度,每只公鸡均可随时进行饮食。
第一组实验,研究人员将十二只公鸡每四只为一组,分为三组,依次放置三个房间内观察两周的时间,每个房间均为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的实验条件,并且实时记录每只公鸡的啼叫规律;
第二组实验,研究人员将另十二只公鸡每四只为一组,分为三组均放置在黑暗的房间里观察两周的时间,并且实时记录每只公鸡的啼叫规律。
实验结果
第一组的实验结果为:在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的实验条件下,在光照开始前约两个小时的时候,观察到公鸡发生啼鸣的行为,即预期下的黎明前啼鸣。
第二组的实验结果为:在长期黑暗的实验条件下,公鸡按一定的周期啼叫,该周期为23.7左右,并且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公鸡的啼叫时间逐渐降低,最后变得没有规律。
研究发现
通过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人员的实验证明,公鸡啼叫是在光照和黑暗的循环刺激下形成的具有一定规律的行为。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给公鸡注射雄性激素时,注射了雄性激素的公鸡的啼叫节奏比未注射雄性激素的公鸡啼叫节奏高。
由此可以得出公鸡的啼叫是一种雄激素依赖性行为;并且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公鸡的大脑里有一个叫做松果体的区域,该区域是受光线控制的。
在黑暗中,松果体分泌激素,而在光照下,激素的分泌受到抑制,同时这种激素会抑制雄性激素的分泌。
而在黎明前,这种激素使得公鸡的雄性激素分泌达到最高,此时,公鸡便会开始啼叫。
研究者还发现,光照开始后,通过给公鸡提供不同程度的光刺激和声音刺激,公鸡的啼叫次数和光刺激的强度呈正比例上升的趋势,公鸡的啼叫次数和声音的刺激强度也呈正比例上升的趋势。
而将光刺激和声音刺激进行叠加时,公鸡的啼叫次数显著增加,由此表明,公鸡啼叫与外部环境的刺激有显著关系。
结论总结
公鸡的啼叫原因从生理和心理上进行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生理上:动物先天性的节律行为
动物先天性的节律行为是指,动物在自然环境中,依据自然环境的变化从而作出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行为,根据生物不同的周期性规律,一般可以分为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
而公鸡的啼叫就是公鸡在地球的昼夜变化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形成的一种规律性行为,俗称为“生物钟”。
它们一般以二十四小时为周期,在黎明前两个小时发生这种行为。
跟公鸡一样人们体内一样具备有“生物钟”,该“生物钟”会在体内形成规律,提醒我们该进行吃饭睡觉起床等活动。
而支撑上述的“生物钟”活动的,是动物体内的“松果体”的结构,该结构被誉为动物体内“生物钟”的调控中心,调节着动物的规律性行为。
一般地,“松果体”内分泌一种激素,该激素的分泌受光照和黑暗的调节。
经实验证明,这种激素在白天时降低,在晚上升高,通过这种激素在白天和黑夜规律性分泌,形成了动物体内具有规律的“生物钟”,并且向大脑发出“时间信号”,动物由此作出相应的规律性行为。
由此,公鸡的啼叫也是由激素控制的,并且在昼夜的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规律性行为。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在长期黑暗的条件下,公鸡一开始能够按一定的周期啼叫,然而随着时间的增长,公鸡的啼叫时间逐渐降低,最后又变得没有规律,这就是俗称的“生物钟紊乱”。
2、心理上:宣誓主权地位
鸡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且具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当鸡单独居住时,啼叫声和频率均会相对应的降低,因此公鸡的啼叫在一定程度上是公鸡在宣誓主权地位。
当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用其他公鸡的啼叫声作为变量进行实验时,公鸡的啼叫次数与声音刺激呈正比例增加。
由此,当鸡群中有多只公鸡时,这些公鸡便会通过啼叫声来发起挑战,直至选出当中的“领头鸡”。
而每天黎明前的第一声啼叫,便由这只“领头鸡”发出的,随后其他公鸡便会依次跟着啼叫,这就是每天早上的啼叫声不是一起发出,而是接二连三开始的原因。
此外,鸡的啼叫在鸡的群体中也是它们互相交流的一种方式。
鸡能够根据同类之间的啼叫,判断出目前的形势,甚至公鸡的啼叫对其他鸡也具有威慑的作用,能够用来警告附近的鸡群,这是我的地盘,不允许入侵。
公鸡的啼叫不仅发生在黎明前,你会发现几乎白天均能听到公鸡的啼叫,它们甚至会在交配和母鸡下蛋的场合中啼叫,用来展示自己的雄性力量。
对于在野外生存的野鸡来说,啼叫声也给予他们一定的安全感,是他们面对未知情况时作出的防御行为,同时当遇到危险时,通常也会通过啼叫告知附近的同类,并且作出攻击性的行为。
结语
公鸡的啼叫可以跟人的许多行为对照起来,一样具有“生物钟”、能够通过啼叫声对外界环境进行反馈。
而通过现代的研究人员对公鸡啼叫原因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要对未知保持敬畏的态度。
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时候,可以通过神话故事对未知的事件进行美化与合理化。
但是作为现代的我们,就需要不断地探索未知领域,发掘出更多动物生活习性下带来的科学规律,不断丰富我们的科学体系。
-完-
编辑|书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