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经纬创投刘壮:更早布局,迎接新能源的新时代

0
分享至


作者 | 曾广

编辑 | 董雨晴

2022年,中国的新能源产业真正迎来了爆发之年。今年前11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突破600万辆,其中仅11月产销量就超过了75万辆,按月计算的新能源渗透率已经接近40%。在下游整车销量爆发的带动下,产业上游的电池、储能赛道也同样火热,整个上下游产业呈现一片向好的局势。

但是在新能源产业狂奔猛进之时,一如当年智能手机行业的“卡脖子”阴影也笼罩在不少国人心头。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继续提升,以及储能行业的持续火热,我们不禁开始思考,新能源时代我们是否还会被“卡脖子”呢?整个产业链中还有哪些尚未突破的瓶颈?

针对这些问题,近期市界对话经纬创投投资董事刘壮,刘壮长期关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行业,在整个新能源赛道有着深厚积累,并参与了经纬创投多次在新能源赛道的投资,他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或许能给行业带来一定启发。

新能源的新时代思考

Q:您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新能源赛道的?之前有预料到行业爆发的节点吗?

A:经纬其实很早就在关注电动车,当年特斯拉出来的时候我们就觉得未来整个智能电动车肯定是中美两国的天下,那个时候只有中国是有魄力和能力去砸钱补贴,刺激了整个行业的崛起,然后在2016、2017年的时候经纬就已经投资了小鹏和理想。但是之前确实没想到这两年的渗透会这么快,一两年前行业乐观预测可能2025年新能源汽车能有40%到50%渗透率就很不错了,但实际上可能今年年底就会接近40%,提前两到三年完成了目标,这是超出整个行业预期的。

Q:虽然整个新能源产业现在发展很好,但是今年以来发生了不少行业炒作事件,比如锂矿的价格就飙升了非常多,未来锂矿问题会不会构成国内新能源行业的限制?

A:其实不会,理论上讲锂矿是够的,而且和石油不一样,锂矿是可回收和重复利用的,电池的生命周期一般是8到10年,只要能扛过这10年,以后所有的材料,包括碳酸锂、镍、钴、锰都是可以复用的。所以锂矿不要求满足一辈子的电动车需求,只要能满足最近10年的需求就行。这个就有点像海外发达国家的钢铁市场,他们对铁矿石的需求就很低,因为只要把以前的建筑拆掉、旧钢回收就能满足很大一部分需求。所以现在有人说澳大利亚的铁矿是“卡脖子”,但可能再卡个几年也不卡了,因为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钢铁需求量下来、钢铁回收市场上去以后,其实也不需要大量进口铁矿石了。

Q:现在从产业上游来看,不管是动力电池还是储能,中国公司在全球来看都是属于最前端的一批了,国内品牌最主要的优势集中在哪些方面?有这么大优势的情况下,还会存在“卡脖子”问题吗?

A:从动力角度来看,我们在动力电池产业链的优势确实是非常明显的,不光是电池强,中间的这些材料企业也很强,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方面在全球的比例甚至要高于中国动力电池,即便是外国的电池厂也要买中国的电池材料,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但是这并不代表“卡脖子”问题就完全不存在,因为动力电池目前在海外的竞品还是非常强的,尤其是像三星、LG、SK、松下这些日韩企业。另外一方面,美国现在也在推IRA补贴法案,对美国本土和盟友的新能源企业进行扶持,类似当年中国的电池白名单制度,用于扶持美国本地和有自贸协议的盟友企业,试图将整个市场吸引回去。

但是对于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来说,现在还是有一段窗口期的,因为产业链的迁移可能要用 5-10 年来计算,这个过程中中国公司不管是继续发展技术也好,出海也好,还是有比较大的机会突围的。

而在储能领域,和动力相比的话,其实中国的优势会更明显,因为储能现在用的是磷酸铁锂,海外目前是没有磷酸铁锂产业链的,现在才开始起步,所以这几年磷酸铁锂储能电芯基本就是中国企业的天下,当然因为优势也不可能永远保持,但好处是比动力电池这样被搞的周期可能还要再慢个两三年。

Q:您刚才也提到,之前也研究过智能手机崛起的整个过程,您觉得和当年智能手机行业相比的话,现在新能源产业受限是更多了,还是更少了?

A:十年前智能手机限制可能还是更多一点,国产手机行业最早的时候所有的核心部件都是国外的,国内只有组装,那个时候如果人家卡你真的没办法。但是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因为我们有了智能手机的经验,现在我们国产化提升还是非常快的,有替代方案。再一方面现在我们电池领域积累的优势还是挺大的,也有反向制裁对方的能力。

谁能笑到最后?

Q:现在整个市场其实洗牌效应正在加剧,在这一轮竞争中,您觉得什么样的玩家能笑到最后?

A:无非就是两种,一个是赛道方向,一个是团队能力,第一是在行业内有丰富的产业经验;第二是有大格局大胸怀,能团结到足够优秀的人。

Q:我看到很多造车新势力都在自研电池,您觉得有这个必要吗?

A: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其实是没必要的,最近几年是主机厂的需求速度快于电池厂扩产速度,所以需要锁定电池厂来保障自己的供应,但可能再过几年就反过来,需要电池厂去绑定主机厂了。所以我觉得车企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未来的市场地位,如果一年能卖500万台、1000万台车,需求足够支撑一个比亚迪这样的电池厂,那无可厚非,但大部分车企其实可能做不到这一点,等到自己的电池厂投产可能发现成本下不去,还不如在外面买。

Q:所以现在大家都在抢电池产能的情况,是因为短期内上游的宁德时代他们的话语权太强了?

A:我觉得还是周期的错配,但因为电动车渗透率已经到40%了,正常看可能上面还有一倍的增长空间,但电池的扩产速度是巨快无比的,可能再过几年就反过来了。

Q:今年好像家庭储能市场在国外尤其是欧洲也很火,这一块也都是国内企业在做,如果以后国外市场受阻的话,我们国内有没有可能普及?这些企业会死掉吗?

A:其实中国是没有家庭储能(户储)的,市场的原因有几个,一方面是国内城市基本都是高楼大厦,没有家庭装光伏的空间,另一方面中国基本电价比较低,家庭储能的成本回收期比较长。但是中国的工业用电量非常大,而且中国是全球新能源发电量最大的国家,未来大型储能的发展空间特别大,现在的储能电芯厂基本都具备大储和户储电芯的生产能力,既可以吃欧美的利润最丰厚的用户市场,也可以布局未来的大储市场。如果一家企业只能做一种或者一类产品,而没有通用的能力,就很可能会被淘汰。

新的风口是什么?

Q:现在不管是车企还是动力电池,头部玩家和第二梯队的差距都越来越大了,您觉得第二梯队的这些玩家,不管是电池厂商还是说汽车终端的厂商,他们的突围的机会在哪里?

A:新能源汽车行业,供应链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一般至少会选择两家供应商,都不想只依赖宁德时代,这也是大量第二梯队电池公司存在的核心价值。但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永远指望客户通过二供来选择你,所以二线品牌还是必须要选择突围。从突围路径来看,一个是新工艺的应用,相比宁德时代,二线厂商的产能包袱比较小,去尝试新工艺的动力会更足,容错空间也会更大。再一个就是出海,因为宁德毕竟树大招风,二三线厂商去海外设厂的阻力会小一些。

车企这边的话不确定性会更高一些,因为电池本质上是一个标品,用户是比较理性的B端用户,性能和成本良率等评价指标非常单一,但整车其实是一个消费品,不同的用户有不同想法,竞争的层次更多样化,所以可能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王者,可能一款车没做好就下去了,也可能出了一台爆款车就起来了。

Q:和其他行业相比,其实投资行业可能很多时候要布局的是10年以上乃至更久的趋势,您觉得新能源赛道未来还会有哪些机会?

A:未来几年的话,大型储能和电网侧储能可能会是一个风口,因为它整个涉及整个能源基础设施的变革,并且现在还处于一个比较早期阶段,有可能会成为比动力电池还要大的市场。这里有几个数据,一个是新能源汽车的月度渗透率已经超过 30% 了,到年底可能会接近40%,随着渗透率不断提高,未来大量新能源汽车换电、超高压快充对电网冲击都是很大的,为了减少这种冲击,下面可能还要再配很多储能电池,去应对超高压的充电。

另一个则是新能源发电,2022 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装机已经占到新增发电装机的 80% ,火电现在新增占比已经只有 20% 了,新能源发电因为峰值很不稳定,未来很大比例都需要进行储能,大储和电网侧储能可能会成为一个刚需,未来整个储能的规模可能会比动力电还要大。

Q:但是现在新能源产业在资本市场估值已经很高了,您觉得还有继续投资的价值吗?新能源企业以后该怎么走?

A:在资本市场层面短期内确实是一个高点,所以传统的主材我们基本都不太投了,可能很快就过剩了,我们现在更关注一些新型的电池材料,可能会在下一代电池材料或者即将量产的一些新材料领域投一些。另外就是会投更多的早期和成长期项目,而不是中后期项目,因为很多新产品、新工艺其实还没有走到饱和阶段,很多细分市场和细分领域还是有机会的。

从整个行业的未来来看,我觉得核心还是国际化,可能原来大家都觉得中国市场很大,可以支撑很多公司,但其实你看那些千亿万亿市值的公司,最终一定是国际化企业,中国企业最终想做成几千亿、上万亿市值的公司,不可能90%的市场都在国内,因为全球有80亿人口,中国只有14亿,所以我们中国的企业最终肯定也要走全球化,这个是不可逆的。

回到新能源产业来说,我们有先发优势,有成熟的供应链,有最勤劳的人,然后我们也有充分的资本,有充分的理由走向全球。我看现在很多中国新能源企业还在去瑞士上市,汇集全球的资金来发展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我们去海外上市,融了海外投资人的钱。我们这样其实也是在拉动欧洲的就业,拉动他们的再工业化,我们的企业跟他们当地的政府、企业、用户都有更密切联系,所以我觉得最终新能源产业中国肯定要做全球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胖东来“后遗症”现象:第1批从胖东来离职的员工,已无法上班了

胖东来“后遗症”现象:第1批从胖东来离职的员工,已无法上班了

阿柒的讯
2025-10-31 17:41:38
胡杏儿钟嘉欣聚餐照流出,蜗居香港的视后,也难逃香港“蜗居”困局?

胡杏儿钟嘉欣聚餐照流出,蜗居香港的视后,也难逃香港“蜗居”困局?

今古深日报
2025-10-31 11:01:06
中美刚休战,俄总理就要访华,普京知道:留给俄罗斯的时间不多了

中美刚休战,俄总理就要访华,普京知道:留给俄罗斯的时间不多了

标体
2025-11-01 16:12:01
央视曝光!日用品查出神经毒素,检出超90%,很多人现在还在用

央视曝光!日用品查出神经毒素,检出超90%,很多人现在还在用

温辞韫
2025-11-02 14:52:41
四大家族覆灭后,电诈亲历者曾述:没姿色的女子,最终下场是公海

四大家族覆灭后,电诈亲历者曾述:没姿色的女子,最终下场是公海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0-26 14:15:50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周哥一影视
2025-10-23 12:39:17
“新疆棉”事件5年后,那个丑态百出的“反华妖女”,如今怎样了

“新疆棉”事件5年后,那个丑态百出的“反华妖女”,如今怎样了

博览历史
2025-09-10 20:25:07
光刻机算啥,中国一天诞生3个大国重器,全都是黑科技,领先全球

光刻机算啥,中国一天诞生3个大国重器,全都是黑科技,领先全球

粤语音乐喷泉
2025-11-02 15:50:28
3-1,英超第8掀翻英超第2,曼城逼近榜首,哈兰德无敌单刀双响炮

3-1,英超第8掀翻英超第2,曼城逼近榜首,哈兰德无敌单刀双响炮

侧身凌空斩
2025-11-03 02:27:57
开往伦敦列车大规模砍人案:2持刀男火车上“见人就刺”,9人重伤

开往伦敦列车大规模砍人案:2持刀男火车上“见人就刺”,9人重伤

吃瓜体
2025-11-02 11:19:17
中东欧三国欲组队,在欧盟内部对乌克兰政策“掀桌子”?

中东欧三国欲组队,在欧盟内部对乌克兰政策“掀桌子”?

上观新闻
2025-11-02 16:19:06
不得不承认,NBA这10大纪录是根本破不了!詹姆斯就占了3个

不得不承认,NBA这10大纪录是根本破不了!詹姆斯就占了3个

毒舌NBA
2025-10-21 10:03:53
北京石景山游乐园发生火灾

北京石景山游乐园发生火灾

靠山屯闲话
2025-11-02 20:25:18
正式复出,击败陈芋汐,拿到全运会首冠,全红婵能拿多少奖金?

正式复出,击败陈芋汐,拿到全运会首冠,全红婵能拿多少奖金?

乐聊球
2025-11-02 21:32:43
73年我驻希腊大使犯下严重过失,周总理震怒无奈,毛主席批示救场

73年我驻希腊大使犯下严重过失,周总理震怒无奈,毛主席批示救场

红色先驱
2025-11-02 09:10:03
纽约期金突破4000美元/盎司

纽约期金突破4000美元/盎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07:18:04
54票赞成46票反对,美投票结果出来了,25州“造反”?特朗普下令

54票赞成46票反对,美投票结果出来了,25州“造反”?特朗普下令

环球报姐
2025-11-02 17:29:20
亚冠海港VS武里南联:7将缺阵 两外援出击 吕文君李圣龙临危受命

亚冠海港VS武里南联:7将缺阵 两外援出击 吕文君李圣龙临危受命

零度眼看球
2025-11-03 07:25:43
弗拉格谈表现挣扎:这是一个过渡期,我投篮命中率不高但我不担心

弗拉格谈表现挣扎:这是一个过渡期,我投篮命中率不高但我不担心

懂球帝
2025-11-03 08:12:11
红军城争夺白热化,泽连斯基:战斗激烈,后勤补给艰难!俄称“乌军被围困,人员已开始投降”,乌方否认

红军城争夺白热化,泽连斯基:战斗激烈,后勤补给艰难!俄称“乌军被围困,人员已开始投降”,乌方否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23:32:08
2025-11-03 10:00:49
火星商业 incentive-icons
火星商业
火星商业聚焦科技、消费、汽车和美好生活,提供有质感的阅读,让商业更具价值。
18412文章数 3205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头条要闻

洪秀柱建议郑丽文:既然未来目标是统一 应有长期规划

头条要闻

洪秀柱建议郑丽文:既然未来目标是统一 应有长期规划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为这事开骂:“他们什么都不懂”!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手机
时尚
艺术
亲子
教育

手机要闻

古尔曼:Apple Intelligence 入华计划再延期,iOS 26.4 成新目标

秋季穿衣别太老气横秋,看看这27套造型,时尚舒适又显高

艺术要闻

冷军书法震撼人心,个性与自由的完美结合!

亲子要闻

研究:运动与电子屏幕使用方式影响青少年大脑发育

教育要闻

“1+15>16”的可能、价值与关键——学校管理之效能公式与实践路径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