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2022年度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阶段成果展示会在丹灶举行,现场为12个项目颁发“三券”,其中获颁“绿券”的项目8个,“房券”“地券”项目各2个。
当天获颁“三券”的12个项目分别来自大沥、里水、丹灶、狮山4镇,其中大沥最多,共有4个项目入选,包括3个“绿券”项目和1个“地券”项目;里水和丹灶各有3个项目入选,其中丹灶也是本次唯一一个集齐“地券”“房券”“绿券”的镇;狮山2个项目获颁“绿券”。
活动现场为12个项目颁发“三券”。 孙景锋 摄
今年8月18日,南海出台关于开展“三券”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指导意见,并配套出台“地券”“房券”“绿券”的实施管理暂行办法。这也是全省首个“三券”制度。
其中,地券是指土地权利人自愿将其低效、闲置、废弃的建设用地腾退并复垦为农用地后形成的指标凭证,包含建设用地指标、建设用地规模、耕地数量指标和水田指标。地券允许镇街内自用、区内镇街公开协商转让及区内公开交易,设立公开交易最低保护价,其中建设用地指标30万元/亩,建设用地规模20万元/亩,耕地数量指标10万元/亩,水田指标30万元/亩。
房券则主要保障发展权问题。在实施产业用地物业拆除并完成土地复垦复绿工作后,向村(居)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实施主体提供的,未来特定时间内兑现产业保障房的权利凭证,也是村(居)集体经济组织兑现过渡期租金收益的权利凭证。
绿券则是对不适宜复垦为连片农用地的建设用地,通过复绿后符合城市绿地发展或具有一定生态价值,按照一定比例兑换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奖励凭证。
利用“地券”建立周转“指标池”,探索指标分离管理,解决用地空间腾挪问题;利用“房券”在产业用地转型升级和退出过程中,补充实物补偿形式,强化产业用地升级改造或退出的内生动力;利用“绿券”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鼓励边角地整治探索,实行用地指标奖励——通过“三券”创新,南海力破土地利用碎片化难题,有效推进土地连片开发、高效利用,全面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
【撰文】黄艳姿 赵进
【作者】 黄艳姿;孙景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