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阳了个阳后,经济一般多久能恢复?

0
分享至

放开了,而且开弓没有回头箭。

都说放开是为了让经济跑起来,但似乎还没跑起来。

大家,最近应该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大家陆陆续续阳了,很多人又开始说:经济反而更跑不起来了~

其实,这个阵痛期是必然的。

虽然阵痛期很难,但终究有个期限 ,而封控是没完没了的。

据城市数据团统计,如果将今年每一个被封控过的地区,将被封超过6天或以上的人口全部汇总。

那么今年中国共有10亿人次曾经历过封控,他们平均被封控了27天。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是870269亿,增速3.0%,太低了。

今年要完成年初定下的全年5.5%的增速目标,应该是不可能了。

因而,放开之后,除了关心“阳过”、“阳康”、“王重阳”,也是时候关心下经济了。

毕竟,选择放开,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每个人都要吃饭,要面包,包括gj和地方zf。

令人有点哭笑不得的是,目前,放开后的第一波报复性消费,已经出现了。

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感冒药、抗原、电解质水甚至黄桃罐头等。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些只是阶段性产物,不能视作经济复苏的组成部分。

那么问题来了,2023年,经济会好起来吗?A股能起飞吗?能像世界杯观众席那样摘掉口罩吗?

答案当然不可能想像下面这个商场负责人想的那样,一下就能恢复。

但,总有迹可循。

毕竟在这件事上,我们有他山之石,也可以以史为镜。

来,先关注猫姐!

我们调整下顺序,先回答第三个问题。

根据钟南山团队的最新研判,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预防重心要从预防感染转到预防重症,加强新冠疫苗接种是下一步关键。

预计广州第一波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一月底、二月初到来,三月中上旬进入平稳阶段,乐观估计在明年上半年可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

假如全国各地的疫情发展轨迹和广州大致相同,只是前后脚的区别。

那么,乐观的话,最早明年二季度,我们就可以回归到疫情前的正常生活状态。

到时候就真的可以踩足油门,加油干了。

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大A能告别“3000点守卫战”吗?

前几天,国际机构大摩的策略师发布报告,将中国股票的评级从持股观望(equal-weight)上调至增持(overweight)。

大摩还将2023年底的MSCI中国指数目标从59点上调至70点,将恒生指数目标从18200点上调至21200点。

自2021年1月以来,大摩对中国股票予以持股观望评级,已经有近两年时间。

新的指数目标意味着,大摩押注未来中国股票上涨幅度将超过10%。

大摩的预测是否准确,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在此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其他国家放开后,股市的表现。

1、美国

面对疫情,美国也不是一下就躺平的,我记得NBA也搞过赛会制(取消主客场)。

美国是在2021年4月开始,进入疫情管控放松阶段。

2021年4月,CDC发布声明称对完全接种疫苗者放开国内旅行;同年11月,允许疫苗接种者合法入境。

当时,经济基本面维持高增长,也带动美股快速回升。

今年3月份,白宫发布与病毒共存计划;4月,废除口罩禁令;6月,取消所有入境限制。

但由于美国经济修复最快速的阶段已经过去,且连续加息下衰退压力愈演愈烈,自2021年底开始,美股便开始进入下跌通道。

2、英国

英国作为“群体免疫”的率先提出者,放松节奏较美国更为激进。

尽管英国在第一阶段,共计采取了三次全国封锁政策。但2021年开始,管控放松步伐明显加快,快速“躺平”。

从股市的表现来看,防疫政策逐步放松后,英国经济开始回暖,股市的表现也比较坚挺,不仅没跌,还一路震荡上行,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

但在今年宣布全面放开以后,英国股市反而开始进入震荡下行阶段。

分析认为,在2021年2月疫情防控逐步减小后,英国经济加速修复,带动股市盈利加速修复,进而驱动英股上行。


但在全面放开后,一方面,由于2021年11月起,美联储先后开始鹰派地缩表和加息,使美债利率冲高、美元指数上行、全球金融条件收缩;

另一方面,俄乌冲突爆发后,依赖俄能源的欧洲的经济前景充满较大不确定性,导致英股表现较差。

3、日本

日本,长期维持比较严格管控政策,放松节奏明显慢于欧美国家,直到今年3月才开始逐步放开。

2022年10月11日,日本取消入境人数限制,才正式标志防疫进入全面放松阶段。

而从股市的表现来看,在管控逐渐放松时期中,日股曾有过一段震荡波动的过程,但在全面放开后,日股开始全线反弹。

分析认为,今年3月日本逐步放开后,经济并未见明显复苏,叠加全球流动性收紧,日股“戴维斯双杀”。

随着日本政府宣布取消入境限制,经济复苏预期快速上升,叠加美联储最鹰派的时间逐渐过去,日股逐渐走强。

从全面放开后,美、英、日三国股市的不同表现,我们可以看出:

放开的初段,基本都涨一波~不过等到全面放开后是涨是跌,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疫情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或者说触发因素而已。

说了这么多,再来回答上文提到的问题:大A能告别“3000点守卫战”吗?

关键就在于三个字:流动性。

说白了,就是还有没有钱流入股市。

而钱流动的两大动因:

对外,就是美联储究竟还加不加息。

美联储在11月份举行的议息会议上称,过去几个月,美国就业强劲,失业率保持在低位,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通胀,“目前考虑暂停加息还为时过早。”

这或许意味着,美国的加息步伐仍将继续,虽然幅度可能会减少。

对内,则是下一阶段我国将采取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关于这一点,上周刚刚召开的ZZJ会议刚刚强调: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的重点在于“积极”二字,已经到了国家出手的时候。

ZZJ会议同时还强调了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但“宽财政+稳货币“的组合,始终有别于历史上”双宽松“提振内需的做法,预期明年经济大概率保持温和复苏。

综上,虽然由于美联储加息带来了全球流动性的收紧,但在gj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支撑下,预计我国股市短期可能震荡,长期看涨。

说完了股市,再来看看最后一个问题:2023年,经济会好起来吗?

不妨参考下我们的亚洲邻国在放开后的经济表现,在这一方面,它们都是先行者。

首先是在放开后,疫情的发展路径。

印度、越南、日本、韩国从2021年4季度逐步放开防疫政策,并在今年2 季度基本退出常态化防疫。

除越南外,印度、日本和韩国均经历两轮以上奥密克戎冲击,峰值相差约 5 个月。

其次,是生产活动的恢复情况。

来自华泰证券的研究表明,在退出常态化防疫后的1个季度工业生产均明显修复,但由于受疫情冲击小于消费,工业产出走势更多取决于国内外需求前景。

其中,日本和韩国在退出常态化防疫后1个季度, 恰逢全球工业周期走弱,生产增长回升较为温和,其中电子、汽车和化工行业复苏较慢。

从绝对水平来看,各国工业产出复苏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截至 2022 年 10 月,越南工业产出较 2019 年初高 26.5%,而日本仅为2019年初的94.7%,印度和韩国均超 2019年初水平,显示恢复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再次,是防疫优化后的GDP表现。


防疫政策调整后,上述国家的GDP增速大多出现了1-2个季度的快速回升,就算爆发了第二轮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也较为有限。

不过,日本除外。22年3季度,日本GDP环比出现回落,主要原因是能源价格上涨大致逆差扩大,拖累GDP同比增速。

最后,再来看看房地产的表现。

令人惊讶的是,疫情期间,各国房价均明显回升,尤其是日本和韩国。

截至2022年2季度,日韩房价相对2019年4季度分别上升15%和 16%,印度涨幅为7%。

退出常态化防疫后,日本房屋销售同比增速1个月由负转正,而韩国房地产销售解封1个季度后维持疲弱走势,可能和韩国央 2022年行快速加息有关。

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被视为是带动包括韩国在内多国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新冠疫情以来,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货币大放水,多国利率下降至历史较低水平,也带动各国股票、房产、黄金等多种资产价格普遍上涨。

疫情期间,我国的房地产走势是怎么样,大家都有眼看。

最近,猫姐也在思考,疫情过后的报复性消费中,房地产能不能分一杯羹呢?

得出的结论是,取决于富人还愿不愿意投资房地产。

但不投资房子和砖头,又能投资什么呢?

你对接下来的经济和房地产走势怎么看?关注猫姐,来评论区聊聊~

也欢迎扫码进群,来讨论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972年李敏怀孕,只身赴中南海探亲,毛主席怒道:孔令华太不像话

1972年李敏怀孕,只身赴中南海探亲,毛主席怒道:孔令华太不像话

好点点
2024-06-18 15:25:07
好消息!养老金确定上调3%,这3类人可以上调5%以上

好消息!养老金确定上调3%,这3类人可以上调5%以上

兵哥闲聊
2024-06-18 08:20:44
是什么影响了民营的信心?专家在回避最简单的事实

是什么影响了民营的信心?专家在回避最简单的事实

永不出场的戈多
2024-06-17 12:04:16
超4万亿地方债新增限额近日全部下达至地方,各地加快发债

超4万亿地方债新增限额近日全部下达至地方,各地加快发债

第一财经资讯
2024-06-18 10:00:13
世界已经分裂成三大阵营,东大的最佳模式是成为世界独立力量。

世界已经分裂成三大阵营,东大的最佳模式是成为世界独立力量。

星辰故事屋
2024-06-17 20:08:19
曹县翰林府7分29秒视频后续,女销售竟然开直播,网友疯狂围观!

曹县翰林府7分29秒视频后续,女销售竟然开直播,网友疯狂围观!

新动察plus
2024-06-18 10:39:19
以色列向全球发出沉痛之声!

以色列向全球发出沉痛之声!

林林爱天堂
2024-06-17 18:40:06
球迷围堵!详解1场中超:为啥引起轩然大波?撕掉中国足球遮羞布

球迷围堵!详解1场中超:为啥引起轩然大波?撕掉中国足球遮羞布

话体坛
2024-06-19 02:20:40
德国警方将移民遗弃波兰边境,波方称“不可接受”

德国警方将移民遗弃波兰边境,波方称“不可接受”

界面新闻
2024-06-18 19:07:43
探花翻车名场面:呕吐哥出现,中途被中介闯入价谈不拢等状况百出

探花翻车名场面:呕吐哥出现,中途被中介闯入价谈不拢等状况百出

挪威森林
2024-06-18 07:40:02
男人“羞羞”为什么冲刺几下特别重?完事还要顶两下

男人“羞羞”为什么冲刺几下特别重?完事还要顶两下

水白头
2024-06-17 00:15:02
3-2!男排爆大冷:亚洲之光轰然倒下,日本被扣大分排名掉第5

3-2!男排爆大冷:亚洲之光轰然倒下,日本被扣大分排名掉第5

知轩体育
2024-06-19 01:08:40
中国曾三次忍辱负重“装孙子”,完美躲过美国制裁!最终迎来崛起

中国曾三次忍辱负重“装孙子”,完美躲过美国制裁!最终迎来崛起

猫眼观史
2024-05-16 18:11:46
断供太惨了!来自广州的真实案例: 房子没了,还倒欠银行100万…

断供太惨了!来自广州的真实案例: 房子没了,还倒欠银行100万…

慧翔百科
2024-06-18 12:29:01
事闹大了,南方医科大领导召开紧急会议,俞莉医生疑似被停职。

事闹大了,南方医科大领导召开紧急会议,俞莉医生疑似被停职。

文雅笔墨
2024-06-18 01:43:02
武契奇26岁长子欲跟英格兰球迷对峙,被仨保镖按住,事后8人被捕

武契奇26岁长子欲跟英格兰球迷对峙,被仨保镖按住,事后8人被捕

译言
2024-06-18 09:38:43
政府收购商品房受阻,一线城市房价跌回2016年

政府收购商品房受阻,一线城市房价跌回2016年

邓浩志教买房
2024-06-18 17:05:47
县城的无奈,只剩下“公务员经济”,也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县城的无奈,只剩下“公务员经济”,也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钦点历史
2024-06-16 18:55:02
闹大了!人民日报评“数学天才”姜萍冲上热搜,评论神评笑不活了

闹大了!人民日报评“数学天才”姜萍冲上热搜,评论神评笑不活了

起喜电影
2024-06-18 17:04:05
突发!老牌A股出大事,16亿存款“爆雷”?10万股东要慌了

突发!老牌A股出大事,16亿存款“爆雷”?10万股东要慌了

中国基金报
2024-06-19 00:09:19
2024-06-19 04:24:49
说财猫
说财猫
一只懂财经的喵~
1151文章数 146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官方:税务部门没有倒查30年的安排

头条要闻

欧洲杯-皇马19岁天才世界波 土耳其3-1格鲁吉亚

头条要闻

欧洲杯-皇马19岁天才世界波 土耳其3-1格鲁吉亚

体育要闻

对于凯尔特人来说 谁是MVP根本不重要

娱乐要闻

被曝新恋情,张碧晨王琳凯发声辟谣

科技要闻

第一批小米车主,已经开始卖车了

汽车要闻

全球最低价 现代IONIQ 5N预售价39.88万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艺术
手机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在用什么吃饭这件事上,中国人仪式感拉满了

陆仙人:一步一步的路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手机要闻

曝三星Galaxy S25系列将全系采用高通骁龙移动平台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