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粉丝的千呼万唤之下,12月10号,《三体》动画终于在b站迎来了首播。作为全球量级的知名IP,《三体》的粉丝遍布各个年龄层,更何况这次的动画版还是b站担任主要出品,与三体宇宙和艺画开天合作,相信很多没看过《三体》原著的二次元老司机也会抱有很大的期待。
《三体》动画改编自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原著已经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销售,连海外都有很多粉丝非常期待影视作品的诞生。《三体》动画是全球首部上映的影视化改编作品,刚刚上线播放量就达到了惊人的1.3亿,追番人数突破589万人次,看来小破站还是非常有号召力的。
《三体》动画的第1集讲述小说第1部中的古筝计划,这也是原著中非常著名的名场面。在巴拿马运河的两侧,军方布下了丝丝密密的纳米飞刃,准备截获降临派的轮船。如果是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飞刃,它能够将轮船切割成薄片,就像切豆腐一样容易,不知道烧了多少经费才能制作出这样带感的动画画面。
由于原著小说是通过文字来进行描述,设置了很多三体世界观以及科幻方面的桥段,《三体》动画除了高度还原了原著中的名场面,更是进行了一定的情节补充,以动画的图像形式将这些剧情补充表达的更加直观。比如小说中描写三体人会通过人类视网膜传递信息,动画片则将这种传递方式设计为了通讯的画面,利用漂浮的的文字呈现出了三体人隔空操控的科技感。
影视化作品如何在开端就抓住观众的眼球是非常重要的节奏掌控,《三体》动画在这方面也完成的十分高明。罗辑和史强的车内对话令人印象深刻,虽然只有几句台词,不过却把罗辑表面上的风趣幽默和内心的复杂矛盾都展现了出来。短短的几场戏就将主角的人设立住了,能够让观众为直观的了解到罗辑的性格。
在《三体》动画的制作方式上,制作方抛弃了标准的动捕制作模式。动捕被广泛应用在动画片的制作之中,主要表现手段是通过真人演员的动作表演来进行动画角色的动作和表情呈现。这种制作手段的优点就是可以提高制作效率,不过在表情方面却缺少更为细致化的演绎。
《三体》动画为了能够让人物细节展现得更加灵动,采用了传统的手K关键帧方式制作。也就是通过技术人员手动制作角色的关键转变,让画面可以更为灵动,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化过程比较自然。当然这种制作方式也就意味着更高的制作成本,《三体》制作方也是为了带给观众更好的作品才迎难而上,选择了这种方式。
《三体》不但是重量级IP的首部影视化改编成果,在制作方面更是有着天花板级别的表现,成为国产动画的扛鼎之作。喜欢《三体》或者是喜欢二次元的朋友赶紧追番吧,不看可就亏大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