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
字数:3567,阅读时间:约9分钟
编者按:希波战争是西方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之战,从马拉松战役到温泉关之战,再到萨马米斯海战、普拉提亚之战,这场冲突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最终以希腊联军的胜利作为结束,至于失败方——曾经盛极一时的波斯第一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自此一蹶不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场大战因为“以少胜多”而家喻户晓,但此战中双方的兵力对比,史学界一直都有争论,有不少学者认为,波斯和希腊之间并不存在悬殊的兵力对比。那么希波战争到底实际情况如何呢?
对希波战争双方兵力的数量争论由来已久,之所以产生这样的争论,可能跟早期文献中那些夸张到不切实际的数量记载有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代表作《历史》,对这一场东西大战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按理说,作为曾亲历希波战争的“当代人”,这位西方“历史之父”的著作,本应该成为这场大战最可信的第一手史料。然而,资料虽然是第一手不假,但可信度上却有些一言难尽。那么,希罗多德是如何描述战争双方的军力呢?
《历史》第七卷《波琳尼娅》记载,大流士之子薛西斯倾举国之力御驾亲征,从赫勒斯滂海峡架设浮桥进入欧罗巴,陆军则抵近德摩比利(即后世所熟知的温泉关)。
按照书中185、186段的说法,薛西斯大军的总数是2641610人,再加上随军的各类勤杂人员、运粮船上的人员以及其他各类人员,“全军总数就是5283200人”。注意,虽然作者奇迹般的将薛西斯的军队数量估算成了一个精确到百位的七位数字,但他依旧确信这并非薛西斯军队的全部。
除了以上这些战斗或非战斗人员外,希罗多德遗憾的表示,大军中肯定还有数量无法确切说明的厨妇、侍妾、太监,至于马匹之类的驼畜以及随军而来的印度狗同样没人能确切统计。
至于这样一支史无前例的庞大军队在跨海远征时如何补充辎重的问题,希罗多德却并没有给出一个哪怕不怎么靠谱的答案。有趣的是,他并非没有意识到补给的问题,他甚至在上述兵力数字的基础上预估了一下大军一日的军粮消耗应该为110340麦斗(一麦斗约为52.3公升),但他关于军队数量和补给的描述也至此为止,这支数目明显超纲的大军所带来的恐怖军粮消耗,也只是让他小小的惊叹了一下。
根据2022年9月的数据,希腊总人口为1043.2万人,虽然此时的希腊与古希腊疆域并不重合,但依旧可作为参考。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着现代农业作为技术支撑,但如今的希腊依旧是一个需要依靠粮食进口的粮食进口国,而古希腊同样因土地贫瘠,常通过海外贸易换取粮食。
而以我国为例,根据葛剑雄《西汉人口考》的分析,西汉初年人口在1200万以上。如果希罗多德的说法是真的,那么薛西斯几乎是派出了相当于西汉初年总人口三分之一还多的军队,去讨伐一个尚且需要贸易购粮的城邦制势力,槽点多到数不清。
至于希腊方的人数,希罗多德给出的数据听起来则稍微靠谱一些(当然,只是和波斯军那史无前例的规模相比)。按照《历史》中关于希波战争的记载,希腊南部诸邦共计出动378艘三列桨战舰,每艘战舰200人,总人数7.56万,这还只是主力战舰的人数,其他战船并没计算在内。
以半数计为3.78万人,再加上陆军部队11万,合计22.34万人。如果再加上32.4万支持薛西斯的希腊仆从军,那么整个希腊在希波战争中出动的战力就多达54.74万,而这还没有计算那些负责后勤补给的辅助部队。
军队人数的注水对于人们重塑当时的战争态势有着不小的干扰, 有鉴于五百二十万人的数字实在太过夸张,后世的学者大多数情况下当然不可能直接援引它们,然而即使是这些较为理智的学者,也不免在否认其数据真实性的同时将之作为参考。
举个例子,《历史》里面讲,萨拉米斯海战时希腊海军军舰依靠地形优势击败波斯战舰后,薛西斯担心其海桥被希腊海军攻击导致后路被毁,于是将大军撤回亚洲,留下三十万精锐交给麾下大将马多尼奥斯指挥,驻守色萨利、色雷斯、马其顿三地。
在希罗多德笔下,马铎尼斯这支三十万的留守部队,属实是过于“灵活”和“迅捷”了。普拉提亚之战爆发前夕,马铎尼斯攻占雅典后得知斯巴达大军将至,为发挥波斯骑兵优势,将雅典城付之一炬,挥师北上越过希泰隆山来到普拉提亚平原。
路途中经过德里西亚隘口,而就在经过隘口后的第二天就整顿好大军继续行军。军队在行军过程中不可能保持方阵模式,更何况是通过隘口这类逼仄通道时更是如此,按照《战争艺术史》的说法,一支三万人的部队行军队列长度在23公里左右,如果军队人数为30万,那么其总长度将有230公里,这样一条长蛇想要在一天内整顿完毕并继续前进,实在是有些困难。
《剑桥古代史》以及《西洋世界军事史》,虽不相信薛西斯真的能够拨给部下超过三十万的大军留守希腊,但依旧以此数据作为参考,预估其留守部队在10万人规模。
指挥10万人规模的军队大概是一个什么概念?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与刘邦曾讨论诸将的领兵能力,而当论及刘邦本人时,韩信说刘邦“不过能将十万”。就像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11个月才打到咸阳,刘邦西征入关灭秦,真是窃取巨鹿之战胜利果实?》中所说的那样,在军事成就上被项羽、韩信衬托成小透明的刘邦,其本身也有着极高的军事素养,在西征入关遭遇的大小三十战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即使这样,韩信给他的评价也只是“不过能将十万”。
军队的大规模调度极为考验一名将领的成色。更何况是在远离本土的异域作战,辎重的管理,军队的调配,乃至于与当地势力的交涉,都会耗费和牵扯将领的大量精力。即使是亚历山大这位在西方战争史上有着举足轻重意义的军事天才,每次作战所调动和指挥的部队也不会超过十万之数。
另一个例子也与亚历山大有关。高加米拉之战是决定马其顿与波斯之争胜负的关键性决战,此战爆发于巴比伦的高加米拉地区。有趣的是,关于此战中波斯的军力,不同时期的史学家往往有着不同的看法。
《亚历山大远征记》的作者阿里安称波斯有骑兵4万,步兵100万,战车200辆。古希腊历史学家迪奥多罗在《历史丛书》写波斯聚集了百万规模的大军,其中骑兵20万,步兵80万,另有战车200辆。而罗马历史学家库提乌斯则相对保守,认为波斯步兵为20万人,骑兵4万5千,战车200辆。
可以说,三位作者只在战车的数量上保持了一致。而到了近代,通过对当时战场地形的考察,学者们对于以上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均表示怀疑,即使是相对“谨慎”的库提乌斯,所估算的士兵人数也与实际情况相差巨大。如今我们一般认为,高加米拉之战时,波斯出动的军队最高不超过十万。
如果亚历山大在高加米拉之战中动员了不少于七千的骑兵参战,那么,主动挑选平原战场的波斯,在骑兵数量上自然会占有优势。但这种优势不至于让两者相差一个甚至两个数量级。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夸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包括《亚历山大远征记》在内,这些文献的信息来源并不可靠,有不少甚至源自“围着营火讲的传说故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作者已经有意识的剔除一些明显不可靠的说法,其可信程度依旧值得怀疑。
和高加米拉之战类似,过去人们对伊苏斯之战的兵力也多有夸大。
伊苏斯会战的爆发极为离奇,对于双方来说,这场大战均是不期而至的遭遇战。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巧之又巧的在同一日让大军开拔,又从同一山脉的不同隘口擦肩而过,直到双方均绕至对手身后,才意识到自己已与敌人遭遇。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亚历山大远征记》的说法,波斯王除了本族军队外,还拥有至少三万的希腊雇佣军,在总人数上,波斯军要远超马其顿军。然而矛盾的是,交战双方的行军距离和作战时占据的空间几乎完全一致,《战争艺术史》的作者认为,这意味着双方的兵力差距并没有那些历史文献中描绘的那样大。
甚至可以说,在步兵数量上,马其顿方还占据一定的优势,否则无法解释拥有主动权的大流士,会选择地形逼仄但利于中军步兵固守的皮纳鲁斯河沿岸作为战场。
相比于坚持相信《亚历山大远征记》《历史》等著作,根据古战场地理形势来合理推测真实兵力,无疑更加准确。毕竟,以如今的标准来看,希罗多德的《历史》既有史书的性质,其中部分内容同样有神话的色彩,关于希波战争的史料更是几乎只有这一处孤证,我们不应怀疑一位享有盛名的史学家对待历史的态度,但同样也应该意识到,在一个缺乏可靠文字载体的年代,即使作者倾尽全力去还原一场战争的始末,往往也是力有未逮。
参考文献:
1、《战争艺术史》
2、《西洋世界军事史》
3、《剑桥古代史》
4、《历史》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披澜读史,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