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王纳黎萱大帝在泰国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关于他的人生,可以用跌宕起伏,十年磨一剑来形容。
那么,这位传奇的纳黎萱大帝,到底做了什么?
作为复国的黑王子,纳黎萱大帝的功绩,站在泰国人的历史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卧薪尝胆得到复国,反攻缅甸换百年和平,泰拳传承、发展,以及帝都大城的经济保障。
卧薪尝胆得到复国
纳黎萱大帝出生在古泰国显赫之家,他的父亲是当时缅甸为了更好控制暹罗(泰国的古称)而特意扶植的暹罗傀儡国王——摩诃·坦马罗阇。
换言之,他就是当时暹罗无可争议的大王子。
纳黎萱大帝本名帕那莱,翻译过来就是“黑王子”的意思,有趣的是,他还有个弟弟,名唤厄迦陀沙律,人称“白王子”。
这里有句后话,在纳黎萱过世之后,继承王位的人,就是“白王子”。
古代缅甸曾经强大一时,而泰国和缅甸的纷争,也持续了300年。
根据统计,泰国和缅甸在历史长河中,一共发生了44次战争,阿瑜陀耶王朝时期24次,吞武里王朝时期10次,曼谷王朝时期10次;更有意思的是其中29次都是缅甸入侵泰国,并且其中有3次,还真被缅甸攻打下了泰国的都城。
当时缅甸东吁王朝强大,所以500000铁骑纷沓,征服了暹罗。
摩诃·坦马罗阇内心十分清楚,自己的国王之位不过是如履薄冰,当时的他只能仰仗着缅甸政权,所以为了表示臣服和卑微,他选择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到了缅甸宫廷当质子。
缅甸方面自然也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是要牵制权衡,让摩诃·坦马罗阇对他们的政权更加忠心耿耿,另一方面,也是想让两个年幼的王子更早的接受缅甸教育,在他们骨子里面埋下归属缅甸、热爱缅甸的概念。
可惜,缅甸王室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如意算盘会彻底落空。
纳黎萱学习到了缅甸方面的技术,也让本来身为暹罗人的他更加了解了缅甸的方方面面,从人文风俗到地理环境。
这样的认知基础,也为纳黎萱后期顺利攻打缅甸,一雪前耻埋下了伏笔。
1555年出生的纳黎萱,在1564年就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包袱款款的奔赴缅甸当质子,9岁的年纪,已经足够让他明白自己的祖国是哪里,自己的仇人又是谁。
等到1571年,在缅甸生活了7年的纳黎萱终于得以回到暹罗。
“十年磨一剑”,他的复仇,正是在回归之后,拉开了帷幕。
这个才十六岁的少年,已经在当时展现出了自己英勇睿智的一面,他带领着暹罗的人民,抵抗着当时强大的缅甸帝国。
激烈的战争,持久的抗衡,最终,在1584年,纳黎萱率领大军打败了缅甸军队,暹罗得以复国,而他,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复国王子。
当时,他的父王还健在,但是,是纳黎萱代表了他父王,向世人宣布:他们不再效忠于缅甸!
站在缅甸的角度,纳黎萱就属于乱臣贼子,而缅甸王自然也不会甘心情愿的拱手让出先辈们好不容易攻打下来的暹罗。
于是,一波又一波的缅甸大军向暹罗攻去,但在纳黎萱的带领反攻下,这些缅甸军,不过是徒劳。
后来,纳黎萱更是试图把将近250000的缅甸军一举吞并。
纳黎萱的丰功伟绩在前,除了他,当时也没有第二个让暹罗人民信服的王位继承者了,所以在1590年,纳黎萱顺利继承王位。
时年三十五岁的纳黎萱,“披着”一身的军功,开始踌躇满志地准备反攻缅甸了。
关于纳黎萱最传奇的事迹,一定是他将缅甸皇太子撕成两半的壮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