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的历史可从新石器时代算起,卡若遗址的发掘表明昌都是藏民族原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同时表明,昌都自古就是康巴文化的腹心地。这样的一个民族,放可尽情歌舞肆意欢闹,收可专注在一笔一画一刀一刻之间,收放自如,自在随心,他们对美有极致的追求,他们生在昌都的大山大河之间,山河之磅礴养育了这群豪放聪慧的康巴儿女,实在是活力的昌都,卓卓的康巴!
昌都服饰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昌都,历史上称“康区”,这里的藏族也被称为康巴人。康巴人生活在大山大河之地,艰险环境之中,这成就了他们魁梧的身躯、强壮的体魄,还有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性格,而他们的服饰与性格气质也相近,张扬外露,很能展示男人的强悍和女人的健美与火辣。
男女服饰的特点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康巴汉子爱穿黑色和藏青色的袍子,黑色是勇猛坚毅的象征。袍子的领口、衽口、下摆,大都爱镶上老虎皮、雪豹皮、水獭皮,以显示主人的勇敢和富有。他们爱穿火红或雪白的衬衫,高领、滚边,衬衫的袖子很长,甩下来可以跳锅庄、跳弦子,卷起来可以干活,下身多穿肥大的黑色或白色裤子,头戴狐狸皮帽,脚蹬牦牛皮靴。
康巴汉子的头发又粗、又浓、又黑,掺杂黑色和红色的毛线,扎成一条大辫子盘在头顶,显示出勇猛高傲的气势。他们的腰间挂满了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和防身武器,银制的嘎乌佛盒,是万万不可少的,佛盒里装着佛像、佛经,还有活佛赏赐的圣物,也有装战神、武神的,目的是保佑自己勇敢无畏、战胜强敌。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高山雪水滋养出来的康巴女子,大都天生丽质,有着姣好的身材,她们又有特别的穿着和装饰。讲究穿颀长的有袖或无袖的袍子,腰肢用丝绸紧系,突显出她们细腰长腿的身段。衬衫的袖子很长,甩下来一直拖到地面,跳起当地盛行的锅庄和弦子来,长袖翻飞,细腰飘忽,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好似仙女下凡。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她们的头饰、胸饰、腰饰、首饰格外多,格外纷繁亮丽,在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里,康巴女子的装扮更是华美,让人眼花缭乱。她们的发型跟藏北妇女类似,分梳成无数个小辫,上面缀满珊瑚、松石,还有乒乓球大小的蜜蜡珠和大大小小的银盒、银盘、银碗、银盾、银饼、银嘎乌等饰品。
农区牧区的区别
就昌都服饰而言,康巴服饰农区和牧区有所区别,这些区别主要反映在服装用料和头饰上。过去农区主要以氆氇为衣料,也有用布或毛哔叽的;牧区则使用耐寒的绵羊或山羊皮,一般为皮朝外毛在内的板皮袍。
现在无论农区或牧区,除劳作时穿氆氇袍外,平时都穿锦花袍、绸花袍、绣花缎袍、提花皮面袍等。此外,农牧区藏装有镶边的习惯,一般镶上黑色平绒、毛呢或彩色氆氇,也有许多在衣襟、袖口、底边等处镶上水獭皮、虎、豹皮等动物皮毛。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昌都、德格服饰代表了半农半牧区的康北,由于历史上德格土司的辖地和势力影响较广,故而这类服饰也流传于整个康区,尤其是男子的“英雄结”和女子的“梅朵”头饰最为典型。花朵纹样装饰,即是前额顶佩戴由银和青铜铸造并镀以金,中间镶嵌红珊瑚的“梅朵”头饰。
总体来说各大地域的服饰特点可归结为:贡觉服饰,三串宝珠胸前吊;德格服饰,头顶珊瑚闪光耀;康定服饰,红丝发辫头上飘。
男人服饰日渐丰富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过去,康巴藏族家庭的财富主要集中在妇女的服饰上,男子的饰物相对简单。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康巴男子的饰品也更加丰富多彩了,男人们色彩斑斓、独具特色的服饰让人耳目一新,啧啧称奇。
昌都歌舞
昌都锅庄
在西藏,“锅庄”是“卓舞”的俗称。
在西藏,锅庄以昌都锅庄最为有名。每逢节日、庆典、婚嫁喜庆之际,广场上、庭院里,男女相聚,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歌边舞。
千人锅庄(图/项玥)
男性穿着肥大筒裤,包裹着犹如牦牛般粗壮的双腿,女子脱开右臂袍袖披于身后,飘逸洒脱。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分班唱和,通常由男性带头起唱,歌声嘹亮穿透力强,舞群和着歌曲作“甩手颤踏步”沿圈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后,众人 “呀—”的一声齐呼,顿时加快速度,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搓步(双脚一起跳,一只脚搓出去,相互轮换)跳起,挥舞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
芒康弦子
所谓弦子舞即以弦子为乐器,伴随着音乐男女聚集翩翩歌舞。弦子叫“白央”,也就是当地老百姓自己发明的一种二胡,比起其他地区的二胡短而粗,在史书中称为“胡琴”。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弦子舞最大的特点是不受任何限制,不管人有多少,场地大小,或台上台下,均可跳弦子舞。当然,最地道的弦子舞一般都围着篝火呈圆圈起舞,人多也可圈中套圈,男女分开各半,男子拉弦子站立排头,带领人群拂袖起舞,时而圆集,时而散开,时而绕行而舞,边唱边跳。唱词是为“谐”体的民歌,也可即兴创作,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此起彼落,借以抒发内心的情感。
丁青热巴
民间认为,热巴舞的创始人正是著有《米拉日巴道歌》的佛学修行大师米拉日巴。
其实说起来,热巴舞的起源还要比“米拉日巴创始说”古老得多,它的前身是佛教传入藏地之前的西藏本土古老宗教—苯教的巫舞或是图腾舞。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丁青的热巴舞以铃鼓舞为主,伴有说唱,甚至以融合杂技气功为一炉的综合表演艺术而著称。其舞姿粗犷豪放而流畅,有很高的难度,而其配乐则淳朴明亮、高亢激昂。表现内容大多为避灾祛祸、庆祝丰收、祈愿吉祥。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有人说,热巴舞对藏东来讲,犹如阳光和空气一样重要,它陪伴着这里的人们,日日夜夜,世世代代,在征服“世界屋脊”的漫长岁月里,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们的脊梁。
岭卓舞
格萨尔舞蹈全称为“岭卓极乐金刚乐曲舞”,民间称“岭卓”。岭卓舞的“岭”是岭·格萨尔王的简称或一个地名,“卓”藏语是舞蹈的意思,岭卓舞就是颂扬格萨尔王的一种舞蹈。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按照惯例,每年藏历五月十日至十一日为岭卓舞演出时间,演出人员都是由附近村庄的青年男女和本寺僧人组成,共40~60人左右,舞蹈场地设在寺庙附近的空旷草坪上,绿地如毯,鲜花盛开,草坪周围插着各色彩旗,旗面上绘着鹏头狮身、托宝骏马等图案,草坪侧边帐篷里排坐着乐队人员,他们拿着绕本、长把鼓、唢呐、长短大小号,边念颂,边吹奏乐器,配合每个节段的舞蹈。
昌都节日
康巴藏族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民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是一个宗教信仰浓厚的民族。昌都作为川藏、滇藏茶马古道交汇点,历史上“滇藏道和川藏道”两条古老茶马大道上的交通枢纽,各种文化的交融、荟萃之地,人口往来密集,各种习俗、节庆在此大交汇,发展至今,昌都的节庆也是极多的,各式各样的节庆精彩纷呈。
赛马节
每逢藏历五至六月,高原草原一片绿意,而此时的江达、类乌齐、贡觉、察雅、八宿一带都要举行多种形式的民间赛马节。
图/牧羊犬
在昌都每位年迈的老人都会说:“康区举行的赛马节,是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留给后人的节日。”据《格萨尔王传》中的一段文字记载,格萨尔在一次赛马会战胜群雄,夺冠后当上岭国王。从此,草原上的骑手们都以藏族英雄格萨尔为荣,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举行各种形式的赛马盛会,这种盛会已成为古今昌都农牧民群众中最持久、最普遍的社会性活动。
赛马比赛的内容主要包括,跑马打枪、射箭、拾哈达、大跑比速度,小跑比步子,驰马献技等。纪录片《极地》中便有一个父亲教授儿子赛马拾哈达的故事。
类乌齐仲确节
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举行的“仲确节”,是类乌齐县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影响力。在藏语中“仲”即供奉,“确”即修习,从字面上解释即“修行仪轨节”。
图/琼钦·占堆
民间传说,在仲确节期间拜佛许愿,做买卖就能如愿以偿。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节庆,迄今已有近700年历史;发展至今,仲确节除举行传统的宗教仪式、文化活动外,还多了一分现代气息,即物资交流。
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
康区藏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是一个宗教信仰浓厚的民族,还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民族。而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正是基于昌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举办的节日。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2015年9月22日,西藏首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在西藏昌都市茶马广场举行。此后每年一届,今年即将举办第四届。它已成为昌都的一张名片,其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着昌都开放、诚信、和谐、包容的对外形象。
昌都技艺
当今社会,“匠人精神”弥足珍贵。回望中国历史,不乏能工巧匠。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一直都是工匠的代表。而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那些从事珍贵古漆器、镶嵌、织绣、木器、青铜、瓷器、书画修复的技术人员,也都有手艺人的特质—耐心、坚持、精专。昌都的许多技艺也意义非凡,它们都已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达波罗木刻技艺
在距离江达县城35公里的波罗乡,宁静的乡村因为一项技艺—波罗木刻,而名声大振了近400年,它在众多僧侣的之间传承,一代一代流传至今,那是刀尖和指尖凝聚出来的心血和对佛法的虔诚。波罗乡与400岁高龄的波罗木刻相依相伴,流芳百世。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在知天命年龄的朗加是波罗木刻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他凭借一双巧手和刻刀,让原本普通的木头在手中幻化成精美的木刻经书和佛教图案。木刻经书随后被送往四川著名的德格印经院和其他寺院印刷经文,最终让经文在众多僧侣手中传递诵读。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木刻的工具是刻刀,它们数量众多十分相似。雕刻神像是最为复杂的,需要用到60多种刻刀,而雕刻经文则相对较少。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嘎玛嘎赤唐卡作画技艺
噶玛噶赤唐卡艺术不仅是艺术界的泰斗,更是藏族人心中的精神图腾。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唐卡绘画的初级学徒都在纸上学习起稿,从佛像的头部开始学起,看似简单却略显枯燥的起稿用专业术语叫做“度量经”,这一步却是决定学画唐卡的关键一步,首先就是要掌握好佛像在唐卡中的比例,而这一步,就需要几年的时间来沉淀。
图/昌都市旅发委提供
噶玛噶赤唐卡坚持选用天然矿物颜色来上色,矿物颜料上色较难,需要根据不同颜色的色泽进行多次上色,但是矿物颜料上色后不易褪色,也让唐卡的色彩历久弥新。嘎玛嘎赤画派唐卡的最大特点便是色彩自然有度,而不显艳丽浓重。画派吸收了汉地工笔画的特点,线条刚劲流畅,用色偏重青绿。
“洛宗”糌粑制作技艺
糌粑由生长在青藏高原的青稞干炒磨制而成,是藏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主食之一。
图/胡祖信
洛隆县生产的“洛宗”糌粑,能让炒熟的青稞香味迎面扑来。而“洛宗”糌粑之所以能声名远播,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以洛隆本地特有的白青稞作为原料,加工出来的糌粑松软、口感好;二是仍然保留了水磨的传统加工方法,利用水能,水洗、晒干、炒料、去皮、水磨、检验、装袋等制作工序,不仅没有污染,而且保证了糌粑的质量。
察雅香堆藏戏
察雅县香堆藏戏是西藏最有名的“蓝色面具派”的藏戏流派,“香堆藏戏”属 “蓝面具藏戏”民间流派。从动作到服装,道具到对白,歌舞到曲调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并带有鲜明的康区特色,故在当地被称为“朗他康鲁玛”,意为康巴式的传记戏。
图/项玥
察雅县香堆藏戏起源于1793年,属加木林派,自创立以来,历经225年,6代人传承,已有演员400余名。
芒康盐井制盐技艺
盐井盐田为支柱式木棚结构,以木头为支柱,在几根木柱上搭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的木结构顶棚,在上面铺盖碎的草本植物,再铺上旧盐田下挖出的泥土,形成小块盐田,在泥土上倒上从澜沧江卤水井背上来的卤水,晾晒干后便有一层盐。此种木棚结构在靠近澜沧江边的坡上重叠建设,便有了古盐田。
图/陈刚
盐井盐田是世上独有的一座人文景观,也是世界上仍保留完好的古老文化,独一无二的原始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自然和人文融为一体的世界奇观。
“种盐女”在盐田间的小道上挑着卤水,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制盐的重担,在阳光与风的倾力打造下,她们创造了千年的盐田传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