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陈蕃“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为澄清天下而献身〔162〕

0
分享至

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1、当扫天下,安事一室;2、徐孺下陈蕃之榻,或陈蕃下榻。

语义:1、原指东汉陈蕃名言,有志气的人,应以扫除天下为己任,怎能只顾自己小家呢?比喻少有抱负,有学好本领,治理天下,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2、比喻对贤人以礼相待,格外尊重。

陈蕃的豫剧舞台形象

出处: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蕃传、徐稚传》;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3、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列传212》。

二、桓帝时,陈蕃忠贞为国,三起三落

陈蕃〔公元88—168年〕,字仲举,汝南平舆人,祖父为河东太守,出身官宦之家,是东汉中后期、桓灵时代的名臣。

陈蕃少有大志,师从名臣胡广。年轻时举孝廉,为郎中,历议郎、乐安太守,他施政以德,清廉爱民,百姓称赞,颇有贤名。他从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因不应大将军窦冀私请,降为县令。窦冀被诛后,他才得以入朝为尚书,又升尚书令。这时,他因直谏,针砭时敝,得罪皇帝身边人,而外放为豫章太守。

后来,陈蕃复职,任尚书令,旋升大鸿胪。此时,县令李云直言上书,被判死罪,陈蕃上疏救他,触怒桓帝,被罢官,贬为庶人。

接着,陈蕃再次被征召,为议郎,升光禄勋。此时,桓帝随心所欲,封赏失当,他上书劝谏,封赏应适宜,不可超制度;又说,征税五成,万人饥寒,而宫女数千,生活奢侈,应该监察官吏,外放宫女,以平民怨,安定民心。桓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外放宫女500,奖赏一批良吏。他又劝谏,应当爱惜民力、不误农时,不可放纵狩猎,桓帝不听。他与中郎将黄琬受命,共掌选官,他俩公正选举,不偏袒权贵,而被权贵诬告,他又被罢官,削职为民。

不久,陈蕃第三次被征召,担任尚书仆射,转为太中大夫。延熹八年〔165年〕,升为太尉,位列“三公”。

这时候,桓帝重用宦官,宦官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反而诬告忠良结党,肆意处置大臣,又将名臣李膺、陈寔记录在案,终生禁锢,不得为官,受到牵连官员,多达200余人,朝野震荡,民心惶惶,史称第一次“党锢之祸”。宦官弄权,良臣遭殃。陈蕃据实直谏,连续上书,劝谏桓帝宽免他们,准许他们出仕,报效国家。桓帝袒护宦官,又见他言词直切,很不高兴,借口他选官不当,第三次将他削职为民。

陈蕃忠于职守,勤勉为官,坚持犯颜直谏,头撞南墙也不回,以致三起三落,充分表现了扫除天下、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以及顽强入世、报效社会的拳拳之心。

陈蕃入狱

三、灵帝时,陈蕃谋除宦官,以身殉职

永康元年〔167年〕,桓帝去世,窦太后下诏:“前太尉陈蕃,忠诚清正,为人坦荡,任为太傅,兼理尚书事宜。”灵帝即位后,窦太后再下诏,“太傅陈蕃,辅佐先帝,既忠且孝,忠贞直谏,到老不辍,德行第一,封为高乡侯,食邑300户。”他上疏10次,辞让不受。

这期间,宦官弄权,操纵朝政,陈蕃想利用外戚势力,铲除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宦官。

168年,他和窦太后父亲、大将军窦武,准备起事,谋除宦官,然而,事有不密,秘事泄露,结果,曹节、王甫一伙宦官,歃血为盟,发动“辛亥政变”,伪造太后令,杀死窦武等人。

当时,陈蕃80岁了,他不顾年迈,率领属官和太学生80多人,拔刀冲进承明门,振臂高喊:“大将军忠诚为国,宦官造反,怎说窦氏不守臣道呢?”中常侍王甫怒斥陈蕃:“你循私枉法,结党营私,还到哪里去捉贼子?”遂增兵包围陈蕃几十层,逮捕陈蕃,关进大牢,当天就杀害了他。

这是东汉中后期又一场政治灾难,名臣陈蕃、李膺等100多人被杀,受牵连的多达700人,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

陈蕃在仕途中,就是这样,历尽艰难,百折不挠,直至献出生命,慷慨悲凉,风骨凛然,表现了他报效家国的高尚风范,也张显了他从小就立下的澄清天下的大志。

四、“当扫天下,安事一室”典故本事

陈蕃,他聪慧好学,少怀大志,又家学渊源,受到良好的教育。

15岁时,他独自享有一院。平时,他专心学习,不拘小节,只图自己方便,什么都随便放着,乱七八糟的,不像有人居住的样子。

一天,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到院内看望他,只见里面杂乱无章,对他说:“孩子,你为什么不打扫一下,来迎接客人呢?”陈蕃满怀激情,不假思索,出口豪言:“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薛勤知道,他人小志大,豪气干云,有澄清天下,报效国家的理想,非常赞赏他,遂勉励他,奋发向上,增长见识,培养才干;祝愿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老一辈子,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良臣。

这个故事非常著名,不仅成就了一代名臣陈蕃,古往今来,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胸怀大志,奋发努力,从而走向成名成家的道路。

当扫天下 安事一室 字幅

当今,中学议论文辩论话题之中,有“欲扫天下,安事一室”的论点,就是源于这个典故。而与此相悖的论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则源于另一典故。

这另一典故,是讲清朝文学家刘蓉的。

刘蓉〔1816—1873年〕,少怀大志,立志报国。他小时读书时,也独自拥有一室,而室里却有个大坑。他遇到问题时,喜欢溜圈子,仰头思索,刚开始经过大坑,总感到很别扭,后来就习以为常,如履平地了。他父亲看到大坑,就给填平了,并批评他说:“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面对家父,他回避高谈阔论,就事论事,回答说,地上有坑,他习惯了,不大在意;结果,地面填平,没有坑了,他反而感到怪不习惯的。

这一事给了他新的人生感悟,“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时,最初阶段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著名的“习惯论”基本观点。

刘蓉的著作

刘蓉就是这样,凭着勇克艰难的读书习惯,奋发努力,百战冲关,终于成才。他是湖南湘乡人,曾任湘军将领,继任陕西巡抚,有《养晦堂文集》传世,是著名的桐城派古文作家。

他成名了,他的典故也被人津津乐道,“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便成为青少年学生的又一励志话题。

五、“徐孺下陈蕃之榻”典故本事

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跟汉初贾谊的《过秦论》一样,都是青年学生爱读、会背的古文,不过它不以凌厉笔锋、磅礴气势取胜,而是以精美对仗、众多典故赢人喜爱。文中有这样一句:“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陈蕃下榻古画

这个徐孺,江南贤才,非常著名。大将军窦宪专权时,陈蕃被贬官,就外放到江南,为豫章太守。他从洛阳出发,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地赶到南昌,郡府里摆好接风酒、下属们都等着他赴宴时,可他却要先拜访“南州高士”徐孺子。主簿禀报,“大家的意思,是请府君先进郡署视事。”他却说,“当年,周武王刚战胜纣王,就表彰商容,连休息也未顾上。如今,我敬重贤人,不先进郡署,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据史载,陈蕃一向不在官署接待客人,唯有在这里,才特设一坐榻,平时悬挂在墙上,只有徐孺子来了,才下榻接待他,等他走了,就又把它悬挂起来。由此可见,他礼贤下士,求贤心切,贤能的人在他的心目中,都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位徐孺子,名稚,南昌县人,精通经学、天文历算,时称“南州高士”。他家里很穷,亲自耕种,生活节俭,自食其力。他仁义谦恭,品德高尚,受人敬重。他没有入世为官,他认为,“大树将倾,非一绳所维”,意思很明白,大汉就象要倒的大树,不是一根绳子所能维系的,因此,前太尉黄琼,与陈蕃征召他,他都没有去就职。他一生不仕,终老家中。

南朝宋国临川王刘义庆,非常敬佩陈蕃的礼贤之德,把这件故事写入他的著作《世说新语》,放在卷首,这就是“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源。

六、陈蕃为报效国家的仕人典范

东汉桓灵时期,外戚与宦官轮翻专权,朝政紊乱,政治腐败。陈蕃的一生,始终都处在宫廷斗争的政治旋涡之中,他身为汉室重臣,不是同专权的外戚争锋,就是与弄权的宦官相抗,还要不断地劝谏皇帝,为扫除奸佞,澄清天下,艰苦奋战了一辈子。

这时候,帝国大势已去,开始衰落了。陈蕃屡谏桓帝,犯颜上疏,直陈时弊,不计个人得失,以致三起三落,饱尝世事艰辛;灵帝时,宦官弄权,危害朝廷,杀戮重臣,陈蕃顶风而行,谋除奸佞,不计个人生死,以致锒铛入狱,献身国事。正是有了陈蕃这批股肱大臣,苦苦支撑,拼死挣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才让帝国在风雨飘摇中,苟延残喘一百多年,而一直不亡。

刘义庆高度评价陈蕃,说他“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献帝时,东观学者编写汉史时,代表朝廷表彰陈蕃〔仕族〕,尊他与窦武〔外戚〕、刘淑〔宗族〕为“三君”,列为桓灵两朝最著名的三位重臣。

刘义庆《世说新语》 语录

因此,陈蕃是一代领军人物。他胸怀大志, “横扫天下”, 慷慨激昂,波澜起伏的壮丽人生,令人振奋,促人上进,他不愧是时代的弄潮儿,历史的中流砥柱。

无可怀疑,如果从另一角度来看,陈蕃的一生,跌跌绊绊,起起落落,又中道捐躯,而事业未竟,不能不说,这是一段沉重的民族历史,也是一出辛酸的人生悲剧,从而又给后人留下了严肃的人生话题,让人感叹世事的艰辛、人生的悲壮,催人泪下,发人深思。

陈存选2022、1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闹大了!红领巾变红披巾,新系法引热议,评论区间谍论,炸锅了!

闹大了!红领巾变红披巾,新系法引热议,评论区间谍论,炸锅了!

皖声微言
2024-06-06 12:12:48
太惨了雷迪克解说时被老阿姨同事调戏:吻我吧!我很美!

太惨了雷迪克解说时被老阿姨同事调戏:吻我吧!我很美!

直播吧
2024-06-07 12:21:42
详解独行侠G1败因:波神爆发东契奇仅1次助攻 欧文难逃11连败魔咒

详解独行侠G1败因:波神爆发东契奇仅1次助攻 欧文难逃11连败魔咒

罗说NBA
2024-06-07 11:11:11
我提一嘴!波津FMVP赔率+3500 一球迷直接压了3500美元

我提一嘴!波津FMVP赔率+3500 一球迷直接压了3500美元

直播吧
2024-06-07 09:41:21
西班牙向国际法院诉以色列种族灭绝

西班牙向国际法院诉以色列种族灭绝

财联社
2024-06-06 16:37:15
“井里冒出一个头?”济南一景点雕像引网友热议

“井里冒出一个头?”济南一景点雕像引网友热议

潇湘晨报
2024-06-06 16:48:14
“只要菲死1人,中菲就开战”马科斯刚说完,就被奥斯汀矢口否认

“只要菲死1人,中菲就开战”马科斯刚说完,就被奥斯汀矢口否认

胡麒牧博士
2024-06-06 18:01:57
美英不宣而战!官方承认:死伤惨重,绝大部分是军官

美英不宣而战!官方承认:死伤惨重,绝大部分是军官

懂体育的小吖头
2024-06-05 14:32:14
张志磊和邹市明谁更伟大?答案显而易见,中国拳击需要扫盲!

张志磊和邹市明谁更伟大?答案显而易见,中国拳击需要扫盲!

拳击时空
2024-06-07 06:10:28
广东省纪委监委驻省委外办纪检监察组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孙华被查

广东省纪委监委驻省委外办纪检监察组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孙华被查

金羊网
2024-06-06 20:53:22
背部蹭球得分,亚足联官方将国足的扳平球算在了张玉宁身上

背部蹭球得分,亚足联官方将国足的扳平球算在了张玉宁身上

懂球帝
2024-06-07 12:10:28
嫦娥六号上升器将再度着陆月表!

嫦娥六号上升器将再度着陆月表!

轻舟一号
2024-06-06 22:37:40
上海高考作文评点丨上师大中文系教授郑桂华: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凝练反思

上海高考作文评点丨上师大中文系教授郑桂华: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凝练反思

上观新闻
2024-06-07 13:52:08
我又回来了!内马尔晒新战靴:时隔八个月后重回绿茵

我又回来了!内马尔晒新战靴:时隔八个月后重回绿茵

直播吧
2024-06-07 05:13:04
44岁熊黛林加拿大被偶遇,板着一张脸被指面相凶,太高太壮不好看

44岁熊黛林加拿大被偶遇,板着一张脸被指面相凶,太高太壮不好看

麦香娱综艺
2024-06-05 18:41:34
欧文遭遇总决赛禁赛危机!詹姆斯再次站队以色列!他的底线在哪?

欧文遭遇总决赛禁赛危机!詹姆斯再次站队以色列!他的底线在哪?

运筹帷幄的篮球
2024-06-06 22:19:31
44万台军,3.5万美军,4.5万日军!若收台,须做好美日参战的准备

44万台军,3.5万美军,4.5万日军!若收台,须做好美日参战的准备

简读视觉
2024-06-06 19:55:02
浙江火灾现场惨不忍睹,烈烟遮天,现场多部门紧急救援!

浙江火灾现场惨不忍睹,烈烟遮天,现场多部门紧急救援!

小毅讲历史
2024-06-07 12:11:48
王毅外长的真实身份曝光

王毅外长的真实身份曝光

星辰故事屋
2024-06-03 19:08:18
美国部长深表“后悔”:怪我们做得太晚,把所有东西都让给中国了

美国部长深表“后悔”:怪我们做得太晚,把所有东西都让给中国了

乐阳聊军事
2024-06-06 13:05:34
2024-06-07 15:52:49
历史典故漫话
历史典故漫话
历史典故漫说、新说。
235文章数 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高考钉子户"梁实进考场被送考家长认出:他考了20几年

头条要闻

"高考钉子户"梁实进考场被送考家长认出:他考了20几年

体育要闻

国足进球功臣捂脸沮丧 伊万表情凝重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身陷退市股的投资者:我的钱瞬间没了

科技要闻

马斯克创造人类历史,SpaceX星舰试飞成功

汽车要闻

2.0T混动售20.98万元起 福特蒙迪欧运动版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健康
数码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柔和婉转 让阳光洒满空间

房产要闻

震撼!8800亩存量宅地清单曝光!未来的三亚楼市,太炸裂!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数码要闻

微星AI PC新品亮相COMPUTEX 搭载英特尔和AMD新平台

军事要闻

马克龙宣布向乌提供幻影2000战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