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日本顽固分子,却依然沉浸在军中主义的幻觉中。为了满足他们的执拗,他们不断地挑衅中国,故意制造两国冲突”。
在《精神—纪念抗日战胜胜利70周年》一文中,刘亚洲如是评价现阶段日本人的思想和理念,直言他们应该直面历史,直面在战争中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而不是在军国主义的幻境中执迷不悟。
01
刘亚洲的文字,言语十分犀利,往往能够达到口诛笔伐的效果,这除了因为他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之外,还因为他深深地爱着中国这片热土,心疼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普通老百姓们,这不仅是他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民族觉悟,更是作为一名军人的军事素养。
刘亚洲的家庭,是典型的红色家庭,他的父亲是鼎鼎大名的刘建德,自幼就参加了革命工作,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立下了赫赫战功。建国后,他又服从党和国家的安排,在兰州军区常年任职,为党和人民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刘亚洲是刘建德的第二个孩子,但是因为刘建德常年在兰州工作,所以刘亚洲见到父亲的机会并不多。即便如此,他却如普通男孩子一样,从小就将父亲当作他心中的英雄,觉得自己的父亲才是最勇敢的。
他曾对人讲起过关于父亲的一个故事:农村出生的父亲,当时与四个人一起参加革命工作,但是一场残酷的孟良崮战役之后,只有父亲自己活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并不是因为自己父亲的运气好,而是因为他坚韧不拔,任何时候都不认输的精神在支撑着他。
父亲的这种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刘亚洲,而父亲军人的身份,也让刘亚洲从小就有很浓的军人情结,终于,1968年,刘亚洲如愿加入了人民解放军。这一天,刘亚洲不仅圆了长久以来的梦想,更是在心中暗自下了决心,要在之后的每一个岗位上,尽心尽力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这一路,他从普通的战士,再到副班长和班长,一直到排长以及团报道组报道员。这每一步,都是靠着自己,从不依靠父亲身上的光环。
02
时间来到1970年,这一年刘亚洲入了党,成为了梦寐以求的共产党员,完成了自己的又一愿望。两年后,刘亚洲来到武汉大学进修,在英语专业开始了学习生涯,同在武汉大学的,还有李小林,这个与刘亚洲有很大关联的女性。
与刘亚洲一样,李小林也是实实在在的红二代,她的父亲李先念,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是硬当当的革命人士,彼时,正在湖北担任省委书记一职。因为父辈的关系,刘亚洲和李小林两人很早就认识了,在武汉大学再次相识后,刘亚洲对李小林展开了激烈的追求。
年轻的男女,感情炙热而浓厚,就如当时武汉的夏天,刘亚洲每天都会为李小林买一根冰棍,消除夏日的炎热。一根冰棍虽然不贵,但是刘亚洲日复一日的这么做,却让李小林这个年轻的女性,感受到了浓浓的浪漫气息,两人也就顺其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在武汉大学,刘亚洲的英语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他也从1978年开始,在各大报刊杂志上投稿,发表自己的相关言论。然而没想到的是,刘亚洲的文字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觉得他已经完全是妙笔生花了。父亲刘建德在看过他的文章之后,也赞不绝口,为自己有如此出色的儿子而骄傲。
从武汉大学毕业后,李亚洲先后在民航总部和空军政治部,以及全国作协工作,加上他身上的军人头衔,真可谓是文武兼备的人才!不管在哪里工作,刘亚洲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自己的写作事业,2014年,他在《军人魂魄》中,给广大的军人加油鼓气,激励大家如有来犯中国者,一定要拿出军人的气概,将其彻底追杀。
03
2015年,一篇《走出甲午迎接变革再创辉煌》,详细分析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利的原因,并且阐述了中国当前的国家形势和军事力量,最终提出,应该在和平的年代,未雨绸缪,着力于培养猛将良才,为国家的和平安定作贡献。
刘亚洲的文字,并不依靠华丽的辞藻,而是凭借自己独特的观点,以及有建设性的看法和建议,让很多读者受益匪浅,他也曾经被国防大学邀请,前往学校任职讲座。
2012年,刘亚洲迎来人生最辉煌的时刻,这一年,他有了新的军衔---上将,这是党和国家对他多年无私贡献的最大肯定。但是,在成为上将之后没多久,刘亚洲就自己申请退居二线,原因无他,只因为他想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们!
大概每一个军人,身上都有着这种无私的精神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