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90后,拿买房钱留学旅行,3年走20多个城市,北美闯荡9年才稳定

0
分享至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67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昊非@北美艾瑞克,出生于江苏常州,现在在加拿大生活。

我是九零后的排头兵,不大不小的年纪。在别人上大学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时候,我选择了实践出真知;在别人毕业后结婚养育孩子的年龄,我又开始不停地学习。

从小学到高考,我最薄弱的科目就是英语,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却是最多的,但是收效甚微。后来阴差阳错地选择了出国的道路,英语又成了我出国的“生死判官”。

如今我已在美国和加拿大闯荡9年多,生活从一个人变成了二个人,也有了自己的家,职业道路也日渐清晰。而这一切都要感谢这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是它们让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1990年,我出生于江苏常州,是家里的独生子。爸爸是工程师,妈妈从事销售工作。爸爸妈妈都比较开明,只要成绩不掉队,他们基本不管我的学习。所以业余时间我学画画、踢足球,过得还是比较轻松的。

初中和高中我都是在寄宿学校度过的,不得不学会自己规划除学习以外的时间:下课后是去食堂吃饭还是回宿舍洗澡,晚自习结束后是去小卖部买夜宵,还是去电话亭给家里打电话……这样的规划能力,对我后来的生活帮助很大。

因为妈妈一直在上海做生意,所以我高考的目标是上海。可由于高考英语失利,我没能去到上海读大学。当时觉得有点遗憾。后来进入苏州大学以后,却喜欢上了苏州这座城市。

2009年,进入大学前我制定了一些计划,当班干部、拿奖学金、进学生会、谈恋爱……最后通过努力全部实现了。大学四年,我花更多的时间去做事情。虽然家里经济并不紧张,但我一直尝试着挣钱,不放过一点机会让自己“脸皮”变厚。

有一年的开学季,通过朋友介绍,去了另一所学校做兼职的网络地推员,办理上网业务,一单有25元提成。

当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帮一个学生把行李从一楼搬到六楼,所有行李搬了四趟。没想到这一举动,我直接做成了他们宿舍6个人的单子,挣了150元。

我也去过西餐店打工,是做从晚上六点到十二点的晚班打烊工。因为体验了打工的辛苦,就会珍惜,就会去规划。

后来还跟大学同学一起创立了创业社。俞敏洪在我们那个年代算是偶像,我们承办了他的团队在苏州所有的宣讲会和学校演讲。

2012年大四的寒假,我陪妈妈逛完街,在咖啡馆坐着聊天。她跟我聊到了关于人生选择的时候,抛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选择题,她说:“家里现在有一笔钱,这笔钱你是想继续去深造读书,还是想买房?”

其实这句话问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家里人可能是想让我出去留学,增长见识。而我之前的计划是毕业就参加工作,当时一直坚信实践出真知,而且当时我手里已经有了上海大公司的邀请函。

与此同时,我跟着营销老师和创业社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在做创业这件事情。然而在做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学校的经历和见识还是很浅薄的,自己只是井底之蛙。所以,当我妈突然间提出这个问题时,我的内心其实也有同样的想法。

我知道,一旦选择出国,就是归零从头再来,我在国内积累的人脉、资源和建立起来的所有的东西都要归零。其实现在回头看,这个决定我也不能说对或是错,只能说不后悔吧。毕竟成年之后,所有的选择都需要自己承担后果的。

然后,我就开始准备托福和GMAT,这个过程对我来说绝对是“折磨”。

当时很多人是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考试,大三考完然后申请,大四读完直接出国。而我大四上半学期才决定,所以需要加倍的努力去准备。

但我的英语是最薄弱的,也是从小到大不太喜欢的学科。一个人在做一件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是很难的。为了更加专注,快速提高学习效率,我在苏州租了一个房子准备考试。

复习的时候,特别是托福,一直努力,但是提高得很慢。有几次我看着落地窗,都有想往下跳的冲动,因为真的很无助。好在在朋友、家人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坚持到了最后成功的时刻。

用了一年的时间,我考了三次托福,三次GMAT。2013年,我顺利到了美国德州的达拉斯读研究生,选择了和本科专业相关的供应链管理。因为我感觉这学科既有理科,又有文科,是我的强项。

一个人出国读书,面对着人生地不熟的环境,同时还要适应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习惯,融入当地的生活,说实话是挺难的。虽然我通过了所有的考试,但是英语水平还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真正在实际生活中还差很多。

我们当时去的时候,是华人教会的一对台湾夫妻接机的。飞机晚点了,半夜才到。他们等到半夜,然后把我们接回家里。给我们一周的时间购置家具,安顿好住的房子,又带我们去学校熟悉环境。因为他们也是留学生过去的,所以对留学生特别的帮助,让我一下不感觉生疏了。

我的目标比较明确。因为国际生的学费是当地学生的两倍,但是如果成绩够优秀,可以享受当地的奖学金,就相当于省了一半的学费,大概有一年2万美元左右。

所以第一年我的目标就是保证成绩,同时积极参与活动锻炼口语。作为一个中国留学生,勤奋是骨子里的基因,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况且是全英文授课,不努力就无法全部听懂,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图书馆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努力再次得到回报,拿到了奖学金,生活费一下就省了两万多。这就可以让我实现去美国的第二个目标——提高自己的眼界。

我用节省下来的钱,更新了装备。因为我喜欢摄影,买了一台单反,然后利用小长假或者是寒暑假到处去旅行。自己提前做攻略,怎么省钱,或者说哪些地方好吃好玩,我粗略估计了一下,在三年的时间内去了不下于20个城市。

这么做还有个原因,就是我想在毕业的时候,带父母来美国旅游,走一条特别经典的路线。因为我出来的学费、生活费,都是父母给的,我想带他们走我亲自定制的路线,一起去感受美国不同的人文风景。

毕业的时候,我实现了之前的计划,带着爸妈去了美国西海岸。从西雅图到洛杉矶,再到圣地亚哥,玩遍整个西海岸,然后把他们送回国。

毕业之后,我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港资企业设立在美国的子公司,我主要是做电商运营方面的工作。

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对方允诺的抽工签无法实现。所以,当部门主管跟我说没法抽工签的时候,我果断选择了离开,不想浪费一次抽工签的机会。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跳槽到一个货代公司做数据分析。这个公司的老板是印度人,跟他聊下来,感觉人还挺好的,试用期就给我抽工签,这种人已经很少了。

然后那一年是特朗普上台的第一年,他为了鼓励美国本土人工作,打压所有的工作签证。当年公司一共有10个人申请,最后只有2个人通过,老板为每个人花8000多美金做申请材料,就这样大部分钱打了水漂。于是他从第二年开始,就不招留学生了,因为招国际学生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所以,这也是留学生在美国找工作难的原因之一。第一年我就很不出意料地没有抽中,然后就想今后该怎么办?是继续抽签等待命运的垂青呢?还是自己做出其他选择?

当时,我的女朋友是在加拿大多伦多,在我抽工签的时候,她正好也在申请加拿大的枫叶卡。当时我们做的约定就是,如果我抽中工签,她就来美国;如果她申请到枫叶卡,我就去加拿大。

我没有抽中,她收到了枫叶卡的邀请。所以顺理成章的,我来到了加拿大。当时最快去多伦多的途径,就是申请这边的研究生。于是我申请了一个跟信息相关的研究生专业,去多伦多大学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在读书的时候,我做了八个月的实习,学校里学的一些技能,在工作中也得到运用。同时又学了一些数据可视化和自动化的软件,实习做的几个项目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后来毕业后去多伦多飞利浦,继续做供应链需求预测方面的工作。

我读过两个研究生,第一个研究生,可能更在意的是多体验,就像我妈当时说,哪怕你成绩都不好,但是我希望你多体验那边的生活。结果我超预期完成,拿到了基本上是满分的成绩,又拿到了奖学金。

同时,我也到处旅游增长了见识。以至于我从美国飞到加拿大的机票,都是用之前积累的里程数换的。所以我觉得美国这几年,是让我充分体验人生的。

这几年国内的朋友都已经结婚生子,而我还在外面游荡。但是我觉得这样的人生体验,不是所有人都会有的,我很感恩我拥有的一切。不停的学习、实践,让我开阔了眼界。

我曾经认为实践出真知,说不读研,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出国读研。虽然打脸了,但是我觉得这种打脸是好的。因为人越早认识到自己原来的认知有多幼稚,才能越早做出改变,改变成更好的自己。

而在加拿大的生活,就是寻找跳板。因为在美国的话,我的专业和留学生身份,可能没有很多机会一毕业就进大公司。但是当我掌握技术的时候,我觉得在加拿大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

大学毕业之后选择第一份工作,薪资只要能够生活,我觉得就够了。对于应届生来说,当你的直属领导面试你的时候,这个领导是否在乎你的个人发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比起工资更重要。

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一个领导只是单纯的把你当成螺丝,这样的工作对你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你对于他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世界上总有比你更好用的螺丝。如果领导可以倾听你内心的声音,同时可以帮助你成长,这份工作才是值得去做的,这样能做到互相成就。

比如像现在,经历了疫情的影响,很多地方停工停产,经济大环境都不好,导致目前很多国内大厂在裁员。那裁的是哪波人呢?大家心里也明白。当你只是螺丝,只有单一技能时,可能你就是第一波被裁的人。

相反,现在加拿大的整个就业市场特别的火,到处都在招人,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跳槽给的工资都会特别高。于是在去年12月份的时候,我跳槽到了食品行业的巨头公司。

而在飞利浦,我做了自己所有该做的东西,临走时和老板沟通了跳槽的原因。她也觉得我应该跳,因为我个人想成长的方面,是公司给不了的,而且最后她还帮我写了推荐信。

我觉得真正好的领导是你在的时候,她会无条件支持你,相信你,因为是他在面试中选择了你。而你走的时候,他也不会多罗嗦,只是互相道好,期待来日再见。

当时跳槽工资涨了20%,但没想到后来工作强度也比之前高了三倍。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整个全球的供应链市场不太好,另一方面运输力也不够。这导致我在运营上花了很多时间。

与此同时因为原来的经理去休产假,新经理重新分配了工作内容,而我真正想做的数据方面的工作却没有了。我觉得这样的工作内容失去了提升和锻炼自己的优势的机会,所以果断在市场上继续寻找合适的机会。

四月初我又跳槽到现在的公司是加拿大本土最大的牙医诊所集合平台,是去年在加拿大上市的最大的IPO公司。这份工作也是朋友推荐,因为她在里面工作,了解里面的工作文化和氛围。

参加了五轮面试,我觉得领导跟我是一个行事风格,所以最后决定接受这份工作。虽然工资涨的没有很多,但是我更看重的是以后的发展。

或许我这样选择公司工作的方式,跟国内小伙伴不太一样。但是我在北美呆了快十年,生活和工作是否平衡,是否有自己的时间,工作内容对我个人发展是否有意义……我会考虑更多的是这些方面的因素。

因为疫情,这两年都是在家办公。最近,加拿大躺平后,就像我现在的公司,也是一周去一次,我觉得这样的节奏对我来说还是不错的。

2019年的时候,我们在这购置了自己的房子。当时买的时候是90万加币不到,但后来由于疫情,房价疯涨,现在差不多是150万加币。我们庆幸当时买了,要不然到现在可能就得多付很多月供。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有一种情怀,有了房子才有家的样子。而且在现在通货膨胀这么厉害的情况下,把钱放在房子上,还是比放在银行里贬值的慢些。

我现在只规划了未来的三到五年。目前来说,这份工作想多待一点时间,因为这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或许说国内还没有这个领域,所以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

大学本科毕业后的九年多,我做了各种尝试,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回顾闯荡的这些年,我觉得年轻人一定要走出去,看看不同的地方,哪怕旅游也是一种开阔眼界。在这中间你不知道会遇到谁,谁会改变自己。

年轻的时候做想做的任何事情,无论对与错,一定要坚持自己内心的追求。人生在于体验嘛,年轻的时候不断的犯错,容易爬起来,而且一切归零的成本比较小。

这是我浓缩十年的感悟。

【口述:昊非】

【编辑:目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4-06-01 23:44:49
为你弹奏夜曲
为你弹奏夜曲
为你弹奏肖邦的曲
5282文章数 56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体育要闻

女排最强2主攻合体 合砍40分打懵泰国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旅游
房产
健康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教育要闻

中产家庭就算怒砸百万,也培养不出王诗龄和恩利

旅游要闻

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文书珍品里的端阳时节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