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970.8公斤!河南农业大学玉米新品种“豫单976”再创佳绩

0
分享至

10月10日上午,在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刘寨玉米试验基地,千亩大田郁郁葱葱、穗穗玉米饱满圆润,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由河南省科技厅组织实施、河南农业大学主办的河南省重大公益专项“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生产技术研究”玉米新品种示范观摩暨“豫单976”现场测产正如火如荼进行。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一级巡视员夏培臣,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介晓磊,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现代农业农村科技处处长李锦辉,河南省财政厅科技事业处处长李旭,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处长江传杰,河南省种业中心主任马运粮等出席活动。河南省重大公益专项各课题负责人、鹤壁市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我校相关单位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在玉米新品种示范基地现场,项目主持人、河南农业大学李玉玲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项目新品种田间展示示范情况,逐一讲解了103个品种的选育单位、表现特点及主要机收性状特性,“这些品种中,接近90个亩产量超800公斤,30个亩产量突破900公斤,还有几个亩产量突破了1000公斤。”

  按照农业农村部规定的玉米测产办法,由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周继泽副主任领衔的测产专家组随机抽取5个样点对玉米新品种“豫单976”高产示范方进行了理论测产和实打测产,理论测产结果为:平均亩穗数为5409.03穗,平均每穗549.27粒,实测千粒重390.5克,理论产量为1160.18公斤/亩,八五折后平均产量为986.16公斤/亩。利用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械进行实打测产显示:收获面积0.51亩,收获籽粒鲜重616.2公斤,测定籽粒含水量为30.9%,按14%标准含水量折合产量为970.8公斤/亩。

  专家组认为,豫单976作为籽粒机收的代表性品种,具有适宜籽粒机收、籽粒产量高、商品品质优良、综合抗病性和抗逆性好、株高和穗位高适宜等优良特性,在今年玉米生长关键时期遭遇高温、干旱、阴雨、玉米螟虫害发生较重等不利逆境条件下,依然表现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突出优势,市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依托优势种子企业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将有助于促进我省玉米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最基础的生产资料,是现代农业的基石和“芯片”,优良品种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基础和根本保障。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玉米三大主产区之一,其中河南省常年播种面积5000万亩以上,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的8%以上。河南省不仅是商品玉米生产大省,还是畜牧养殖业、工业加工、食品加工和能源等行业综合利用大省,对优质原料玉米刚性需求旺盛。目前,我省玉米综合机械化程度在85%以上,玉米收获以机械摘穗为主,而籽粒直收比例不足10%,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仍较低,生产成本偏高。随着我省农村劳动力减少、人力成本的大幅度攀升及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种植等因素影响,实现玉米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已成为确保增产增收、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河南省重大公益专项“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生产技术研究”项目实施以来,以河南农业大学李玉玲教授为代表的的育种专家,围绕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匮乏的“卡脖子”难题,以优质专用、抗逆稳产、高产、适宜全程机械化为主攻目标,融合现代分子和常规育种新技术,创建现代高效的育种技术体系,挖掘并创制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玉米种质资源28份,选育适宜全程机械化、抗逆稳产玉米新品种4个,筛选抗逆稳产、综合性状优良的机收玉米新品种或新组合25个,并在我省不同生态区建立展示示范基地,为促进我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夏培臣对省重大公益专项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籽粒机收已成为制约实现我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要求要以我省玉米产业发展为导向,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研发水平,加大协同创新力度,推动我省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相关单位负责人就做好专项相关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介晓磊在会上表示,玉米作为我省第二大作物,第一大秋粮作物,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省社会经济发展,适宜全程机械化、抗逆稳产玉米新品种选育亟待实现突破。河南农业大学一定要发挥我校玉米遗传育种研究优势,以高度的责任心,在上级组织的领导下,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确保专项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通讯员:周红飞 王鹏举 董永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54票赞成46票反对!美国再次“创造历史”,白宫宣布“降半旗”了

54票赞成46票反对!美国再次“创造历史”,白宫宣布“降半旗”了

志宏教授
2025-11-09 09:55:37
北美评价97%,内地首日票房却仅255万,《铁血战士:杀戮之地》为何失利?

北美评价97%,内地首日票房却仅255万,《铁血战士:杀戮之地》为何失利?

可乐谈情感
2025-11-09 00:28:28
民主党抛“重开政府+延医保”方案,参议院领袖怒喷:根本行不通

民主党抛“重开政府+延医保”方案,参议院领袖怒喷:根本行不通

吴锎旅行ing
2025-11-09 17:11:19
湖南发现一株“极品”兰花,被人50元买走,却在兰展卖出了天价

湖南发现一株“极品”兰花,被人50元买走,却在兰展卖出了天价

单手搓核弹
2025-11-08 09:53:26
红军城最后一支乌军投降,米尔诺拉德已经失去防守的意义!

红军城最后一支乌军投降,米尔诺拉德已经失去防守的意义!

胜研集
2025-11-08 23:21:58
温州父子,把国产智能锁干到全球第一

温州父子,把国产智能锁干到全球第一

最华人
2025-11-07 14:52:21
某医院女医师曾某最全的18张照片,优雅职场女性为何选择偷情!

某医院女医师曾某最全的18张照片,优雅职场女性为何选择偷情!

听风听你
2025-11-07 22:01:08
四国发表联合声明,不许中方开炮,18万菲军当肉盾,巡逻区域变大

四国发表联合声明,不许中方开炮,18万菲军当肉盾,巡逻区域变大

博览历史
2025-11-08 14:52:59
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民警破门后,直接愣在原地

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民警破门后,直接愣在原地

罪案洞察者
2025-05-09 09:52:30
国安解散中超脸往哪放?媒体人:只要很多人不希望它散,就不会散

国安解散中超脸往哪放?媒体人:只要很多人不希望它散,就不会散

茜子足球
2025-11-09 15:39:37
北大才女李天乐:赴美留学,入职顶尖药企,用金属铊毒杀清华丈夫

北大才女李天乐:赴美留学,入职顶尖药企,用金属铊毒杀清华丈夫

何嗀爱捕渔
2025-10-27 21:05:57
差点忘了它!参加入列仪式的075型两栖攻击舰四号舰“湖北舰”

差点忘了它!参加入列仪式的075型两栖攻击舰四号舰“湖北舰”

林子说事
2025-11-09 15:11:47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鹤羽说个事
2025-10-25 11:44:53
设计院不敢干的事,让农村包工头干了!

设计院不敢干的事,让农村包工头干了!

小卢说建房
2025-11-08 20:22:05
日系车败退中国:2.9L油耗击碎“省油神话”,00后为何不再买账?

日系车败退中国:2.9L油耗击碎“省油神话”,00后为何不再买账?

财经保探长
2025-09-11 22:20:43
哈登复出继续输,快船输在哪里,泰伦卢过独木桥,一阵容要早点用

哈登复出继续输,快船输在哪里,泰伦卢过独木桥,一阵容要早点用

体坛大辣椒
2025-11-09 14:18:24
背负31年抛弃妻子骂名的周野芒,揭穿奚美娟的风流丑闻自证清白

背负31年抛弃妻子骂名的周野芒,揭穿奚美娟的风流丑闻自证清白

观察者海风
2025-10-12 09:53:25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青青会讲故事
2025-11-05 16:55:04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赛事方:是提前投放的驯养二代野猪;总策划人称最佩服“冷美人”,她连鼻涕虫都吃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赛事方:是提前投放的驯养二代野猪;总策划人称最佩服“冷美人”,她连鼻涕虫都吃

极目新闻
2025-11-08 21:37:23
扎心!江苏女婿去丈母娘家拜年,临走时两手空空没回礼:真不懂事

扎心!江苏女婿去丈母娘家拜年,临走时两手空空没回礼:真不懂事

行走的知识库
2025-11-09 10:32:06
2025-11-09 18:31:00
小e教育 incentive-icons
小e教育
报道校园文化,关注教育动态
9005文章数 75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河南大哥为救老人失去左腿:一条腿换回一条命 不算啥

头条要闻

河南大哥为救老人失去左腿:一条腿换回一条命 不算啥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本地
家居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多方专家共议儿童呼吸道感染防治:科学识别、合理用药是关键

艺术要闻

高234米!南非第一高楼,曾问鼎非洲之巅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