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用到的距离测量单位主要是米、千米之类的,其中千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里,这些测量单位的用处小到日常生活用品、身高,大到高速公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测量,但就是这么一种大众化的测量单位却并不适用于海洋。
我们只知道在海洋上的测量单位都是用海里,那么1海里应该是多少公里呢?海里和公里又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不进行一个统一呢?这里不得不说到公里和海里的产生了,真要论资历的话,海里出现的时间其实要比公里久远一点。
海里是一个“元老级”的单位。
在人类刚开始远洋航行的时候,如何确切地描述在海洋上的距离就成为了一大难题,因为在这茫茫大海上没有任何参照物,再加上海洋有洋流在流动,没有办法准确的描述出船只航行的速度,可能船只已经以设定的速度航行了很远,我们还在以原来的速度计算,所以在这些因素的干扰下,实际距离与测出来的距离误差很大。
于是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出速度和距离,只能在地球上找到固定不变的参照物,以此来计算速度和距离。
虽然茫茫大海上的参照物很少,但是在16世纪之后,人们已经可以通过各种航海仪器较为准确地测量出自己在大海中的位置,以地球的经纬度为参照物就可以准确地计算出自己航行的距离。现在有了参照物,就只需要在此基础上利用经纬度,定义出大海中基础距离单位就可以了。
随着人类具备了远洋航行的能力之后,人们也逐渐地相信地球是圆的这个事实,在这个定义,假设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那么在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都可以画出一个穿过地球北极点和南极点的大圆,由于这种大圆是由两条相对的经线连接起来的,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称为经线圈。
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在地球的表面上画出无数个经线圈,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周长都是相等的。我们将这个圆的周长进行合理的划分,先把圆分为360度后,将每1度再分为60份,每1份对应的弧长就可以作为描述海上距离的基础单位,也就是1海里,这就是海里的由来。
而公里的由来则要追溯到基础单位米,1799年,法国科学家把通过巴黎的子午线画成了4000万份,每一份就是1m。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通过巴黎的经线从地球北极点到地球赤道的距离1/1000万称为1m。在这之后,法国就正式开始使用了这个称为米制的度量衡,该标准也逐渐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不论是哪种说法,如果把地球想象成一个标准的圆,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但事实上,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再加上当时科学技术有限,想要精确地表示1m的长度,人们可谓是想尽了办法,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仍然有误差。
这个问题一直持续到科学家能够精确地测量光速之后才得到解决,最终将光在真空中前进1/299792458秒的距离就是1m,而1000个1m就是1km,也就是1公里,这就是公里的由来。
那么海里和公里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经线圈的周长是4万公里,按照定义,40000000除以360再除以60,所得的结果大约是1852m ,也就是说1海里约等于1.852km。
我们都知道海里的定义,前提是把地球当作一个规则的球体,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样意味着地球上不同的地区,1海里的距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小的区域1海里大约是1.843km,而最大区域的1海里大约是1.862km。
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上各区域的1海里定义就出现了不同。因此在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会上通过了一个标准,根据该标准的定义,1海里就是1.852km,这就是海里和公里之间的关系。
其实海里和公里都是很重要的度量单位,他们只是在不同的区域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就像在太空中测量的距离,更多使用的则是光年。
总之,海洋与陆地是大大不同,使用海里也是为了方便,但海里会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纬度不同的国家,海里自然也不一样,因此各国需要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规定本国1海里的具体数值,而1海里=1.852千米,这只是我国定义的,美国定义的1海里=1.85101千米,俄罗斯定义的1海里=1.85578千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