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整理毛主席遗物时,工作人员遇一事不解,解惑后:毛主席令人敬佩

0
分享至

前言

毛主席爱读书,在国内基本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书籍伴随了他一生。从家乡的私塾,到长沙师范的阅览室,到长征途中,到延安窑洞,最后到中南海的菊香书屋,都曾留下过毛泽东读书的痕迹。

而且毛泽东读书范围非常广泛,他读史书,也读哲学,还读科学。很多人评价毛泽东博古通今,这话毫不夸张,与人讲起话来,毛泽东既能和老乡、战士说些土话,也能和知名人士引经据典,而且话语幽默生动,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爱读书、痴迷读书

少年时代,毛泽东就已经是一个书迷,那时候他还在在老家湘潭韶山的农村里读私塾。私塾里主要教的是“四书五经”,毛泽东却对这些不感兴趣,他被《三国演义》里面鲜活生动的人物吸引。

有一天先生在讲台上讲《曾广贤文》,毛泽东就将《曾广贤文》放在桌面上打掩护,实际在读《三国演义》。这么一看,伟人的少年时代,也有和所有一样相同的桥段,不同的是伟人偷偷看《三国演义》,我们偷偷看小说。

毛泽东可能看到什么精彩的部分,没注意先生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毛泽东在私塾的先生是他的伯伯毛宇居,毛宇居对此感到很失望,认为侄子不好好读课本,反而看一些闲书。

私塾的先生不乐意毛泽东读闲书,同学们却很喜欢毛泽东,都央求毛泽东给他们讲《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可能毛泽东善于讲话,就是从这时候锻炼出来的吧。

上学时期读书天经地义,毛泽东从长沙师范毕业,走上革命道路之后,就忙碌了很多,但他依旧保持读书的习惯。

有一次毛泽东带着一小支部队行军,行军的速度不快,毛泽东就拿出本书,边走边看。(和咱们现在边走边玩手机的画面高度重合)

南方的天气一天之内说变就变,尤其刚刚还是大晴天,突然就下起小雨来。毛泽东似是有所察觉,眼睛并没有从书上挪开,而是抬起没有拿书的右手,遮在头上。

旁边的战士见了,赶快小跑两步到毛泽东身边,开口说:“报告毛委员,天下雨了,为什么您不戴斗笠?”

毛泽东听到身边小战士的话,脑子还沉浸在书本中,下意识地说:“请你替我到群众家买一个。”

战士只得提醒毛泽东:“毛委员,你背上不是有个斗笠吗?”

毛泽东这才放下书,笑着回应小战士:“我忘了。”

毛泽东读书很用心思,专注程度令人叹服。

1947年3月,毛泽东所在的中央机构进行安全转移,国民党的先头部队距离他所在的驻地已经仅有10里路。毛泽东看着收拾好的两箱子书犯了难,每次转移,都少不了要带着书。但这两箱书重量不小,在这种危急时刻,着实是个累赘。

毛泽东想了想,叫来一个警卫员说:“你是本地人,我想请你办件事。”

警卫赶快说:“主席,您只管吩咐!”

“我有几箱子书,能放到你家里吗?”

警卫员答得干脆:“能!没问题。”

毛泽东有些担心,又接着问:“对家里人不会有妨碍吧?如果有个万一,会不会受牵连?”

警卫员说:“主席请放心。我家离公路很远,就是有个万一,家里人也不会害怕。”

毛泽东这才说:“那就请你跑一趟吧。”

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主席爱书,长征途中都不舍得扔书,要么是把书藏起来,要么是带着书转移。所以大家对毛泽东的书也宝贝得很,能保护好自然会尽力好不好。

建国后,毛泽东平日的事务更加忙碌起来,他就只能抽空读书,比如上厕所的间隙、列车上、飞机上。甚至睡觉前、吃饭前,只要能有一点空闲,毛泽东都会看看书。

1952年,毛泽东坐专列去山东视察,就在专列上看书。大概手里的书太精彩了,毛泽东一直看到凌晨1点钟。跟在一旁的卫士见了,去列车上的小餐厅给毛泽东端来一碗面条,放在毛泽东面前。

毛泽东看书正痴迷,根本就顾不上眼前的面条。卫士见主席对面条视而不见,只好又将碗往前推了一点点,并把筷子放到毛泽东的右手中。毛泽东接了筷子,却并不夹面吃,依旧专心地看着手中的书。

趁着毛泽东看书翻页的时候,卫士又开口提醒:“主席,吃完再看吧!面条都放凉了。”

毛泽东看书入了神,直接错过了卫士的话,没出声。又过了一会,刚出锅时还热腾腾的面都放凉了,卫士一边伸手去端碗,一边说:“主席,要不我给您热热去?”

这下毛泽东终于听到了,并回应:“嗯,不要。”说着便开始慢慢吃面,吸了一大口面到嘴里,眼睛却依旧停留在书本上。卫士有些好奇:什么书主席看得如此入神?于是去看书名,发现是一本叫做《暴风骤雨》的书。

只不过卫士并未听说这本书,更不知道其中是什么内容了。

可能因为用眼太多,毛泽东晚年视力退步很快,发展到后来只能用放大镜看书了。1975年,主席做了白内障手术,视力就更糟糕了,只好叫身边的工作人员读书给他听。即使如此,毛泽东还是保持了每天叫人读一会书的习惯。

重复读书,读好书

咱们现在读书,很多时候都是走马观花的读,甚至好多书读过就忘,追求读书的快感,反而很难真正从书中获得些什么。毛泽东读书可并非如此,他不仅阅读范围广,有很多书都是重复阅读的,而且会写很多注释。

毛泽东一生中有本书读了一百遍,大家肯定猜不到是哪一本?它就是《共产党宣言》。毛泽东是喜欢马列著作的,但由于都是译本,翻译过来的版本非常多,所以读起来不那么顺畅。

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毛泽东,毛泽东曾说:“正是《共产党宣言》这本书,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50年代,毛泽东跟着秘书林克学习英语,就研读了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

除了《共产党宣言》,俄国革命和哲学系列的书,毛泽东读过遍数比较多的还有:《“左派”幼稚病》、《两个策略》、《哲学笔记》、《国家与革命》等等。前两本主席尤其喜欢,不仅自己反复读过多遍,还喜欢推荐给其他人。

毛泽东自己的作品《实践论》、《矛盾论》、《论十大关系》、《新民主主义论》,都是在读俄国马列著作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当然在民间,毛泽东的诗词可是要比这些书籍出名多了。毛泽东深厚的诗词造诣,除了儿时上私塾打下了基础,也离不开他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四大名著是毛泽东的心头好,《三国演义》上面已经说过,再来说说《水浒传》,看看主席是怎样评价梁山好汉的。

武松打虎是《水浒传》中流传度最高的故事,毛泽东就曾深刻地思考和评价过这个故事。他不仅赞赏武松勇敢无畏的英雄气概,更深入地将这种英雄气概延伸为一种敢于斗争的精神,以此鼓励中国共产党人和战士们勇敢向前。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水浒传》第九回的故事,洪教头是武术教师,武力值和经验值表面上看都是要高于林冲,林冲却能在比武中胜出。毛泽东却从其中悟出了深刻的道理:在斗争中,要讲究策略,学会以弱胜强。

毛泽东自己读过一些书之中,总能很好的运用在生活中,讲起话来引经据典,引人深思。

1945年2月,中共中央为了丰富战士们的精神世界,安排了一些戏剧公演,其中就有水浒的《三打祝家庄》。毛泽东也去看了这一出戏,看后讲了一番话:“三打祝家庄,为什么要三次?我看宋江这个人有头脑,办事谨慎,前两次是试探,后一次才是真打。我们干革命,就要学宋江,要谨慎。”

毛泽东很喜欢这出戏,回去之后还给剧院写信:我看了你们的戏,觉得很好,很有教育意义。

《水浒传》中李逵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他身上有闪光点,孝顺母亲、赤胆忠心,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他曾有滥杀无辜的时刻。劫法场的时候,抡起斧头一顿乱砍,实际砍伤、砍死了不少看客。

毛泽东提出了一种观点“李逵式的官长”,他用这个词形容红军“懵懵懂懂”处事的干部,委婉地批评这些人工作方法太过简单粗暴。

毛泽东表示:共产党人,要有头脑,对于形势要冷静分析,不能乱闯乱撞。懵懵懂懂地做事,只能伤害同志,抛弃政策,放弃原则,对革命是不利的。

可见毛泽东读书从来不是走马观花,而是通过多次阅读,去学习书中的道理,再运用于生活实践当中。好书他就会反复读、做注释读,如果读到不认同的书,就会只读一遍或者中途抛弃。

最后来说《红楼梦》,是毛泽东总是推荐的一本书,他曾说过:“作为一个中国人,既然有阅读能力,不可不读《红楼梦》,不读就不懂中国封建社会。读一遍也不行,最少看三遍,不看三遍没有发言权。”

《红楼梦》这本书,毛泽东至少读过10个不同的版本,他对《红楼梦》有很深的理解。普通人读红楼梦,更多关注几个年轻人的爱情和命运,而毛泽东却有不同的视角。

主席认为,把《红楼梦》当故事读,仅仅是一个很浅的层次,较深的层次,应该将《红楼梦》当历史来读。《红楼梦》深层次体现的是一种历史内涵,细微处描写的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过程。

除了四大名著,毛泽东还尤为喜爱《鲁迅全集》,这是他的床头书,睡觉前他总要看上几页。延安时期,毛泽东晚上读鲁迅的书,常常读到很晚,甚至忘记了睡觉。

由于毛泽东在哲学、文学方面的成就太过于耀眼,很多人忽略了毛泽东也喜欢科学著作。在湖南长沙读大学时期,毛泽东重点研读过德国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还在书页上留下了1.2万字的批注。

1964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疗养,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了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的《基本粒子的新概念》一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缘的是这个月,在北京召开了国际科学讨论会,坂田昌也来参会,两人就聊到了基本粒子的一些内容。

1976年毛泽东逝世,1977年美国物理学家谢尔登·格拉肖在世界第七届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提议,将构成物质的所有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以此纪念毛泽东,并致敬毛泽东在哲学上和学科上提出的想法。

读书习惯:倚在床栏读书、画圆圈读书

毛泽东在长期读书的过程中,养成了自己独有的习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大多清楚。倚在床栏上读书是延安时期养成的习惯。延安属于陕北,到了冬天天气非常冷,窑洞里可以烧土炕,炕上稍微暖和一些,所以毛泽东就经常在床上读书。

以前的床大多是木板床,床头有床栏,但直接倚在上面有些硌人,毛泽东就会把枕头靠在床栏上,上面再搭上一条毯子,这样靠着就会舒服很多。看书时间长了,他的后脑勺还会被压出一条深深的印记,很长时间才能消掉。

因为这个习惯,从延安搬迁到西柏坡,再从西柏坡搬迁到北平香山,还发生了一件趣事。从延安到西柏坡还好,西柏坡属于太行山区内部,和延安相比,条件也没好多少,居住环境差不多。

从西柏坡搬迁到北平的香山别墅,环境就变了很多。工作人员想的周到,在主席的卧室安置了一张弹簧床,这床可是比之前在农村睡的木板床舒服多了。但毛泽东并不喜欢,叫来工作人员批评。

毛泽东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而且因为见了床不太满意,语速有点快:“为什么要给我买这样的床?这床比木板床要多花多少钱?我睡木板床就很好,我不喜欢这张床。”

毛泽东说完,就立马让工作人员换床,弄一张木板床来。一群工作人员有些为难,主席以前的木板床搬家并没有搬来,一时半会儿之间,上哪里去弄一张木板床来呢?

大家商量了一番,选出一个代表去劝一劝主席,让他先将就一晚上,第二天再换床。谁知毛泽东在换床这件事上十分坚持,依旧说:“弄了木板床后我再睡!”

众人一听这话就明白了,主席换床的事情没得商量,只能立刻想办法。于是请来了距离最近的木匠师傅,连夜赶制了一张木板床,这才解决了毛泽东睡觉的问题。

毛泽东非要换木板床,其实有2个主要因素,一是勤俭节约,他是人民的主席,要起带头作用,不能因为条件好了就奢侈起来;二是他习惯了倚在床上看书,木板床更方便。

后来这张木板床被搬进了中南海的菊香书屋,并进行了一次改造,先是将床加宽,然后又将床板的前端加高,后端降低。将床加宽是为了在床的半侧放书,而倾斜状态则是为了方便毛泽东倚靠。

后来宋庆龄听说了毛泽东这个习惯,还专门送了一个长长的大枕头给他,要么是棉花材质的,要么是鸭绒材质的。可惜毛泽东习惯了荞麦枕头,收了礼物送进了仓库。

1972年,尼克松访华,来到毛泽东的书屋大为惊叹,赞叹这里不像是一位大国领导人会客室,更像一位学者隐居处。实际上尼克松也有丰富的藏书,但和毛泽东一比较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毛泽东逝世之后,人们对他中南海的书房菊香书屋进行整理,最终整理出9.2万多本藏书,除了常见的哲学、文学、科技著作,还有一些线装古籍和艺术作品(字画、印章等)。

为了给这些书编制一个目录,中央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用了三年时间才将目录编制完成。

而且工作人员在整理毛泽东书籍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毛泽东书房中有些的封面上都画上了圆圈,每本书封面上圆圈的数量不等,排列也没有顺序,多的有十几个圆圈,少的则有四五个。

负责整理书籍的工作人员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还是和毛泽东熟悉的友人告知,众人才了解这些圆圈的意义。原来毛泽东不仅有给书写批注的习惯,还有记录阅读遍数的习惯。一本书每读一遍,就在封面上画一个圆圈。

工作人员再次进行了整理,统计出一共有1300多册书籍留有圆圈和批注,可见毛泽东阅读量之大。为了更好地保存毛泽东这些藏书,中央决定将大部分书籍搬到中央档案馆收藏,而且专门开辟出一个毛泽东藏馆,按照菊香书屋中书籍的摆放位置摆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解放战争中,如果国民党获得胜利,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

解放战争中,如果国民党获得胜利,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

史诗长歌
2024-05-13 13:34:32
大英帝国都亡了,香港的法官们,几时才能把头上的方便面摘掉呢?

大英帝国都亡了,香港的法官们,几时才能把头上的方便面摘掉呢?

历史有些冷
2024-06-18 08:05:02
就业形势一片大好?网友:我失业了,但人社局说我没有……

就业形势一片大好?网友:我失业了,但人社局说我没有……

有趣的火烈鸟
2024-06-20 19:26:14
财政破产,亡国之兆

财政破产,亡国之兆

求实处
2024-05-10 23:05:43
CCTV5+直播,早8点,7万人面前,36岁梅西率阿根廷开启卫冕之路

CCTV5+直播,早8点,7万人面前,36岁梅西率阿根廷开启卫冕之路

侧身凌空斩
2024-06-20 09:21:08
姜萍越来越危险了!

姜萍越来越危险了!

财经要参
2024-06-20 08:30:33
今夜,见证历史

今夜,见证历史

中国基金报
2024-06-21 00:13:33
估值217亿!公司成立仅一年,阿里、腾讯抢着送钱,只因老板是他

估值217亿!公司成立仅一年,阿里、腾讯抢着送钱,只因老板是他

毒sir财经
2024-06-20 20:20:51
超级读秒绝平!约维奇拯救塞尔维亚,破580天球荒,英格兰或受益

超级读秒绝平!约维奇拯救塞尔维亚,破580天球荒,英格兰或受益

奥拜尔
2024-06-20 23:05:51
《玫瑰的故事》结局大圆满!总算是没让广大网友失望

《玫瑰的故事》结局大圆满!总算是没让广大网友失望

白公子探剧
2024-06-20 16:19:24
汽车博主爆料:小米直营店汽车销售底薪6000元!锁单交付一台小米SU7提成800元,一线销售赚得盆满钵满

汽车博主爆料:小米直营店汽车销售底薪6000元!锁单交付一台小米SU7提成800元,一线销售赚得盆满钵满

和讯网
2024-06-20 14:17:42
不要小看每一个顾客,网友:店是上午封的,人是下午进去的

不要小看每一个顾客,网友:店是上午封的,人是下午进去的

娱乐帝皇丸
2024-06-20 10:35:23
黄一鸣:我希望女儿继承王思聪的财产,但他耍赖不给也无所谓

黄一鸣:我希望女儿继承王思聪的财产,但他耍赖不给也无所谓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19 20:26:53
为何中国人现在活得越来越累?

为何中国人现在活得越来越累?

清晖有墨
2024-05-16 06:20:51
广州二沙岛“暴骑团”扰乱交通整治初见成效!网友:早该处理了!

广州二沙岛“暴骑团”扰乱交通整治初见成效!网友:早该处理了!

影视解说阿相
2024-06-20 22:21:25
陈晓口碑崩塌!狗仔葛斯齐曝更多内幕,陈晓近照憔悴不堪!

陈晓口碑崩塌!狗仔葛斯齐曝更多内幕,陈晓近照憔悴不堪!

娱小小新
2024-06-20 13:52:49
杂谈:献给所有不关心政治的人

杂谈:献给所有不关心政治的人

黄河新流域
2024-05-04 11:02:53
美英凌晨突然开战,埃及向中国“托孤”?美国将取消对以供武限制

美英凌晨突然开战,埃及向中国“托孤”?美国将取消对以供武限制

不吃草de兔子
2024-06-19 20:44:43
原来蚊子的最大克星不是蚊香?其实驱蚊很简单,整晚开窗都不怕

原来蚊子的最大克星不是蚊香?其实驱蚊很简单,整晚开窗都不怕

白茶之清欢
2024-05-09 21:32:50
认怂了!刚刚,以色列宣布大消息!

认怂了!刚刚,以色列宣布大消息!

大嘴说天下
2024-06-20 21:47:28
2024-06-21 07:44:49
今日娱乐记
今日娱乐记
欢迎大家关注寻迹追心
215文章数 10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普京访问越南 美国气急败坏恨不得直接"叫停"

头条要闻

媒体:普京访问越南 美国气急败坏恨不得直接"叫停"

体育要闻

欧洲杯名画:16岁巨星1V3 如同施魔法

娱乐要闻

叶舒华参加柯震东生日聚会,五毒俱全

财经要闻

普华永道,引火烧身

科技要闻

Claude3.5突然发布!GPT-4o不香了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旅游
健康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铁路儿童票新规 已有超4900万小旅客免费出行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房产要闻

海棠湾!一所重量级国际学校真的来了!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以军发言人公开表示"哈马斯无法被消灭" 以政府反驳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