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2年周总理正批阅文件,听到消息后厉声问:他死了,为什么瞒着我

0
分享至

引言

1972年,北京怀仁堂的周恩来正在批阅文件,听到工作人员汇报消息,脸色突然猛地一变,高声问道:“他死了?什么时候,为什么要瞒着我?”

周恩来为什么会这么愤怒,让他如此牵挂的人是谁呢?

这个人,便是一代京剧大师,盖派武生鼻祖——盖叫天。今天,笔者便带大家走进盖叫天的人生和故事。

盖叫天

盖叫天和戏剧结缘

1887年,盖叫天出生在河北省高阳县西演村一个佃农家中。在兄弟五人家中,他年纪最小,排名第五。盖叫天原名叫张英杰,号燕南,小名叫“老洞”。因为长得黑的缘故,他又叫“老黑”。

光绪年间,河北的灾荒不断,庄稼颗粒无收,民不聊生。老百姓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就会送孩子学唱戏。

盖叫天的哥哥张英甫就是这样走上了学戏的道路,给盖叫天树立了一个榜样。在他心中,哥哥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也是带领他走上艺术道路的领路人。

由于乡村的生活过于艰难,盖叫天和几个兄弟们便决定去上海投奔大哥。碰巧,天津隆庆和科班正在招收学员,他们便临时改主意去了科班。这一年,盖叫天年仅8岁。

盖叫天生性喜欢演戏,进了戏班子如鱼得水。论年龄,他年纪虽小,但生性好动。每次看到刀枪总是爱不释手。

盖叫天正在聊戏

看到身边没人,他便偷偷给自己勾上脸。师傅们教师兄唱戏,轮不上他,他便在旁边看。慢慢地,师傅们发现这个孩子是学戏的好苗子,便让戏班的一个老先生帮他开蒙。

就这样,盖叫天一边学戏,一边跟随戏班子开始了流动演戏的生涯,这让盖叫天增加了历练,多了生活上的阅历。

除了艰难的生活外,盖叫天每天还要接受严酷的功夫训练。首先是基本功:虎跳、拿顶、腱子、小翻。只要姿势稍有错误,师傅就会给他一鞭子。

训练虽然苦,但这是戏曲演员的基本功。有了这些功夫,身子轻了,腰杆臂膀也有劲儿了。在科班这样练下去,出了科,登了台,还不歇下功夫,照样天天拿顶。所以他常常说:“咱们的脑袋就是这样在脑袋瓜冲地长大的。”

老师们教戏,首先要讲解戏曲背后的故事,孩子们则盘着腿坐下听。盖叫天没有读过书,他的历史知识就是这么来的。

盖叫天

盖叫天就是这样接受生活和艺术教育,深深烙下了生活就是艺术的源泉的影子。虽然他没有学过艺术理论,但继承了民族戏曲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形成了他一生的艺术实践指导思想。

在学戏期间,挨师傅打、挨戒尺是常有的事情。唱腔走样,表演动作学不好,老师便不让盖叫天吃饭,直到他把戏学好为止。

随着盖叫天初出茅庐,便跟着戏班子在农村演出。一个场子演完,就赶到另外一个场子。寒冬腊月之际,张英杰等人冒着风雪坐在大车上,有时候跟在车后面不行。

一次,盖叫天实在太累了。在深夜里,他居然一边走,一边睡着了。最后,他们在一间破庙住着。麦秸遍地,寒风夹杂着雪花从墙上的缺口吹进来,他被冻得一晚上难以入眠。

对于“京剧大王”谭培鑫,盖叫天非常崇拜。由于谭培鑫的艺名叫“小叫天”,他便给自己取了一个艺名“小小叫天”。

谭培鑫

没想到有人听后嘲笑:“哼,你怎么也配叫这个名字!”听了别人的轻蔑,他不由地生气了:“我为什么不能叫这个艺名,难道我不能前进了吗。我今后不仅要继承谭培鑫先生的艺术,将来还要盖过他!”

于是,他索性给自己取了一个艺名——盖叫天。从此,盖叫天这个名字陪伴他一生。此时的他远远不会想到,自己不仅今后成为“海派京剧”的领军人物,其武功表演艺术还超过了谭培鑫,创造了“盖派”艺术。

盖叫天不惧权贵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盖叫天年仅16岁,却已经先后在杭州、上海、汉口等地演出。由于表演出色,身手不凡,唱红舞台,出了大名。

同年,由杭州织造局和上海洋务局举荐,清廷拟召入宫内供奉,为蔡禧太后、光绪皇帝演戏。盖叫天婉言拒绝,托词不奉召。

在当时,“清廷供奉”是赏给戏剧演员的一种最高荣誉,很多演员更是趋之若鹜。盖叫天却不以为然,却这么说:“我不稀罕皇家的封赏,我演戏是给千千万万老百姓一起看的!”

俞振庭、盖叫天 《艳阳楼》

从1923年起至1931年,由于盖叫天不肯受戏院老板的挟制而遭受排斥,各家戏院联合起来抵制盖叫天,不让他在上海演出。

在这9年间,盖天除了去南昌、汉口、宁波、开封等地做短期演出外,常年困居,得不到整期演出机会,生活陷入困境。

1931年,青帮大亨杜月笙为了光耀门庭,在自己家乡浦东高桥建造杜家祠堂,计划在祠堂落成那一天,办一次南北京剧名伶大会串堂会。

杜月笙发请帖邀各地名伶来唱堂会,其中有“四大名目”等59位最红的生、且、净、丑各个行当的演员。

出乎意料的是,北京的余叔岩和上海的盖叫天拒绝参演。好心人劝盖叫天:“杜月笙办堂会,是他家的一件大事,他很讲江湖义气,出手大方,包银不会少。只要杜月笙说一句话,上海各家戏院老板不敢不请您呀。”

杜月笙

盖叫天却只是付之一笑,坚定地说:“我不唱堂会的规矩不能破!即使生活再困难。我也不会去唱堂会的!"

直到1933年,盖叫天才在上海订约演出半年,谁知又遇险情。他与周信芳的弟子陈鹤峰在大舞台合演《武松》中的一折《狮子楼》时,盖叫天在跳楼时因避让来不及滚开的陈鹤峰而折断右腿。

祸不单行,庸医将他的腿接错。盖叫天责问有何方法改正,医生说:“别无他法,除非折骨重接。”

盖叫天强忍着疼痛,让医生将自己的骨头重新接好。这件事传开后,观众们无不赞扬:“他不仅演盖世英雄武松很好,甚至他本人都是了不起的英雄!”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攻占上海后,派重兵偷袭杭州湾,大肆烧杀。年近50岁的盖叫天带领全家老小,取道绍兴、宁波,赶往上海租界家中。

到了上海,眼看难民流离失所,露宿街头,盖叫天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国破家亡,使盖叫天更加痛恨日本帝国主义。

盖叫天儿时照片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租界。1942年,汉奸向日军献媚,组织一次京剧演员大会串,为“大东亚共荣圈”装饰门面定下剧目《铁公鸡》为号召。

盖叫天早年首创真刀真枪演出《铁公鸡》,享誉南北。身为上海第一武生,他演出名单排在首位。

日军在事先未征得盖叫天同意,就将演出广告刊登在报纸上。盖叫天读了报纸,十分气愤。演出那天,不见盖叫天身影,久候不来,后台管事焦急万分,几次派人去请,盖叫天不在家。

原来,他故意躲开,跑到郊外去溜达了。盖叫天不来,开不了锣,观众起哄,大喊退票。日本宪兵开来铁甲车镇压,临时请别的武生演员代替盖叫天演出,才将事态平息下来。

次日上午,日本宪兵司令部一个头目带领一批荷枪实弹的宪兵,登门来找盖叫天。日本头目问盖叫天“昨天为什么不去演出?”

盖叫天《乾元山》剧照

盖叫天故作惊讶,巧妙对答:“我不知道呀,没有人同我说过演出的事!"日本宪兵头目追问:“报纸上登出演出广告,你的名字排在第一位,你怎么不知道呢?"

盖叫天从容地答道:“我没有读过书,目不识丁,我夫人也不识字,况且我们家里从来不订报纸。”

日本宪兵头目无奈,说:“那好,下次请你来。"盖叫天托词拒绝:“我今年54岁了,50岁时演戏跌断腿,不能演出了。”

说着,盖叫天撩起裤腿,指着伤痕说:“断过的腿怎么能在舞台上翻打?《铁公鸡》卖的是开打火爆,要对打、要翻跟头,我怎么能演?戏院自作主张,将我的名字登在广告上,这个责任难道要我来负吗?”

说得日本宪兵头目哑口无言,悻悻离开了。

盖叫天晚年照片

相关部门安排盖叫天工作为难,周总理一锤定音

1943年,盖叫天为了兴办榛伶学校,让梨园子弟能够读书受教育,还为了开办粥厂,散发寒衣,救济贫苦穷人,上海伶界联合会决定举办义演,剧目定为《大名府》带《一箭仇》。

《一箭仇》是盖叫天的代表作之一。筹备者一致提出:请盖叫天“出山”演《一箭仇》。大家又有顾虑:盖老一向拒演堂会。能请得动他吗?

当听到义演是为了济贫救难,盖叫天不再多作考虑,满口答应:“这等善举,我当然要参加!"

那次演出阵容强大,除了周信芳、盖叫天分饰卢俊义、史文恭外“活关公”林树森饰梁中书,赵如泉饰武丑时迁,周信芳的大弟子高百岁饰索超,赵松樵饰林冲……

可谓名角如林,高手云集。广告一出,戏票一抢而空。

演出中,气氛空前热烈,观众鼓掌、喝彩、跺脚,疯狂捧场,剧场里一片沸腾。报刊争相报道,远在重庆的杜月笙听说盖叫天分文不取,参加义演,气得脸色变样。

盖叫天的《武松打虎》

杜月笙对夫人姚玉兰说:“我们办堂会,用大把银洋钿请不动他,这次义演他一分钱不要,倒很乐意参加了,真弄不懂。"

姚玉兰是梨园中人,她劝丈夫说:“别气了,盖叫天是侠义之人,人家这是义演,是为了梨园子弟读书、救济穷人,是善事。”

1949年全国解放,举国欢腾。老生翘楚马连良从香港回来了,“四小名旦"之一张君秋、昆曲泰斗俞振飞也回来了。他们组成了自己的剧团,在北京、上海两地挂头牌。

究竟应该如何安排梅兰芳、盖叫天、周信芳这的三个人的位置呢?关于这个问题,相关部门左右为难。

周恩来在经过反复权衡后,决定让梅兰芳担任中国京剧剧院院长,让周信芳担任上海京剧院院长,让盖叫天担任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家协会浙江分会主席。

这样一来,三人自然都很满意。

盖叫天正在练戏

解放之前,周恩来和盖叫天只有一面之缘。但盖叫天刚正不阿的品格、精湛的表演艺术,周总理早有耳闻,并且深表赞赏。

1949年4月,夏衍从香港北上,跟随金仲华、潘汉年等人来到中央驻地——河北西柏坡。

周恩来见到夏衍,嘱咐道:“中央决定让你去上海负责文化工作。我们知道你熟悉文化界的朋友。你去上海,首先去拜访那些艺术家和作家。”

此外,周恩来特别提及当时在上海的戏曲界前辈梅兰芳、盖叫天、周信芳、袁雪芬等人,并让夏衍带去自己关怀和问候。

1949年冬,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会上,周总理和盖叫天进行了一番长谈。长谈中,两人拟定了君子协定。盖叫天表示,自己一定会为新中国的戏曲事业多出力。尤其是在培养下一代上尽心尽力。

周总理、盖叫天、贺龙

盖叫天对周总理说:“我不懂什么新的道理,也没有什么文化。但知道现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如今为人民唱戏,组织上有什么需要,我自然是随叫随到。”

周恩来笑着说:“有您这句话,以后可要劳您大驾!”

盖叫天提出演出,周总理威慑拒绝

为了抢救京剧艺术这一艺术遗产,周恩来命文化局和电影局组织,拍摄梅兰芳、盖叫天、周信芳三人的舞台艺术影片。

在周总理的指示下,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为盖叫天拍摄了《武松》和《盖叫天的舞台艺术》这两部影片。

1956,盖叫天70岁寿辰前夕。在周恩来的关心下,中国戏剧家协会和文化部专门在上海举行了盖叫天生涯60周年纪念活动,这也是自建国以后政府为戏剧界老艺术家们举行的第一场祝贺活动。

活动当天,周恩来专门让田汉等人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盖叫天的纪念活动,代去自己的问候。此外,周信芳、梅兰芳、俞振飞、欧阳予倩等人都参加了活动。

盖叫天

会上,盖叫天感激涕零,激动地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共产党。”

1957年,周恩来陪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希洛夫来到杭州访问参观。在总理的安排下,一共举行了两台晚会。

一场晚会是上海越剧院筱桂芳、王文娟主演的越剧《追鱼》,另一场是浙江杂技团和歌舞团的晚会。

盖叫天听说周总理来杭州的消息,主动要求演一出折子戏。但工作人员婉言拒绝了,盖叫天很是不高兴。

周总理得知此事后,要求立即和盖叫天见面。一见面,周总理盛情赞扬了盖老主动要求演出。同时也解释说:“不让您演戏是我定的,不能全怪他他们。”

正当盖叫天疑惑之际,总理继续解释:“伏希洛夫是苏联英雄,你也在舞台上创作了许多英雄形象,戏曲界将你视为英雄。因此,我想邀请您和我一同陪伏老看戏、谈话,你说好不好?”

周恩来和伏希洛夫

盖叫天听后,心中自然高兴:“总理想得真是周到。”

感动之余,盖叫天还是希望为伏希洛夫演一出戏聊表心意。周总理拗不过他,便同意了他的请求。但考虑到他如今年事已高,便决定让他演《打店》这出戏,时间只有一刻钟,不能翻跟斗、窜桌子。

盖叫天演出结束后,伏希洛夫亲自上台表示祝贺,还赞扬道:“我听过你的事,您真是英雄!”

1959年,即建国十周年之际,盖叫天让人转告周总理,自己想要自编自演一出反映新社会变化的新戏。

周总理听说此事后,让马彦详同志转告盖叫天:“这个愿望很好,但不一定非要编现代戏,可以从他成名以来的保留剧目中加工。”此外,周总理还让浙江文化局关心此事。

后来,盖叫天根据周总理的建议,选了30年代前期演出的《吴江恨》这出戏。为了编排这出戏,浙江文化局调动了全省很多创作力量,集中了全省各个剧种的优秀武生,充实了演出营,创办了学习盖派艺术的进修班。

盖叫天

周总理听后很高兴,他认为这出戏和《关羽之死》很像。从这出戏中,可以借古人的成败,警诫后人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对今天依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盖叫天从小没读过书,认识的字也没几个。但是在周总理的引导和启发下,他逐渐通过艺术实践明确了戏曲的社会职能和艺术功能之间的有机联系。

盖叫天去世一年后,周总理才知道消息

1962年,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周恩来撑着油纸伞敲开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家门。

盖叫天见是周总理,立即用颤抖地双手接过总理的伞:“总理啊,您专程冒雨来看我,真是担当不起啊!自古以来,哪里有当朝宰相专程拜访一个戏子的?”

周恩来摆摆手说:“自古以来,哪朝人民不爱‘国宝呢’。更何况你今天晚上还要为外宾演出呢。”

盖叫天说:“是啊,我正好忙着为演出做准备呢!”周恩来笑着说:“你还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哩!”

接着,周恩来和盖叫天交谈了一个多小时。

当晚,周恩来陪同外宾看了盖叫天的演出后,专程来到后台探望他。当时,盖叫天正光着上身洗脸卸妆,没有意识到总理来了。

旁人正要人提醒他,却被周恩来摇摇手阻止。周恩来一边拉过凳子坐下,一边慈祥地看着他卸妆。

盖叫天对着镜子将油彩卸掉,突然在镜子中瞥见周总理的笑容,惊讶地说:“总理,要是在过去。在赤身裸体出现在您面前,可是犯大不敬之罪的啊!”

周恩来将身上的大衣脱掉,轻轻将大衣披在盖叫天身上:“你说的那是过去。在今天,您就是‘国宝’,我只是人民的勤务员!”

周总理

周恩来对盖叫天的关心是自始至终的。三年困难时期,他因营养不良患了浮肿病,却关心着艺术界人物的饮食起居,还特地嘱咐文化部每个月定期给盖叫天一定数量的鱼肉禽蛋。

1970年1月15日,盖叫天过了83岁生日的第二天,却因突发高烧,未能及时抢救过来,死在松木场水桥畔一间小屋子里,享年82岁。

直到盖叫天去世的第二年,周恩来才知道消息。听闻盖叫天去世的消息,他高声怒问:“你们为什么要瞒着我!”

1978年9月18日,中共浙江省委、省革委会为盖叫天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为了纪念和发扬“盖派”京剧,还成立盖派艺术研究所。

在那个舞台上,再度鼓乐齐鸣,锣鼓喧天,但这个最勇猛的霸王、最英俊的武生,却再也回不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本雅各布:穆帅准备接受伯利的合同,安菲尔德开始筹备渣叔的雕像

本雅各布:穆帅准备接受伯利的合同,安菲尔德开始筹备渣叔的雕像

任意球后
2024-06-01 01:06:11
中国女排为何1-3溃败?前队长惠若琪一针见血,点名1人,球迷怒批

中国女排为何1-3溃败?前队长惠若琪一针见血,点名1人,球迷怒批

二哥聊球
2024-06-01 00:24:44
性的好处,你看懂了吗?

性的好处,你看懂了吗?

好笑娱乐君每一天
2024-06-01 00:00:03
股市大事件!高层终于下狠手,比央妈降息还有爆发力,下周要爆了

股市大事件!高层终于下狠手,比央妈降息还有爆发力,下周要爆了

静守时光落日
2024-06-01 01:18:18
戈登哥哥车祸细节曝光:驾驶三轮机车与皮卡相撞 当场死亡仅33岁

戈登哥哥车祸细节曝光:驾驶三轮机车与皮卡相撞 当场死亡仅33岁

罗说NBA
2024-06-01 11:13:23
新华社快讯: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新西兰东北部海域北京时间5月31日23时54分发生6.2级地震。

新华社快讯: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新西兰东北部海域北京时间5月31日23时54分发生6.2级地震。

新华社
2024-06-01 19:14:11
学霸47刀捅死女友后,当街扒光内裤猛舔私处:“我用生命在爱你”

学霸47刀捅死女友后,当街扒光内裤猛舔私处:“我用生命在爱你”

揉碎夏的诗
2024-01-11 13:15:34
我,年过40辞去央企工作,一家四口移民斐济,身边人都说我疯了

我,年过40辞去央企工作,一家四口移民斐济,身边人都说我疯了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6-01 18:10:02
马上对决!独行侠和凯尔特人的阵容对比,双方的差距一目了然

马上对决!独行侠和凯尔特人的阵容对比,双方的差距一目了然

篮坛扒客
2024-05-31 21:54:55
原来她已去世两年,曾“无奈”继承10亿遗产,只12年翻倍到上百亿

原来她已去世两年,曾“无奈”继承10亿遗产,只12年翻倍到上百亿

谈娱新语
2024-06-01 23:16:45
林彪去江西休养,顺路看望贺子珍,他走后贺子珍马上联系省委同志

林彪去江西休养,顺路看望贺子珍,他走后贺子珍马上联系省委同志

正史笔记
2024-05-30 17:11:48
许可馨:中国没有公平可言法律只是权贵玩物。她为何对祖国不满?

许可馨:中国没有公平可言法律只是权贵玩物。她为何对祖国不满?

兰子记
2024-05-17 20:07:53
马筱梅:我是中国人,我只给汪小菲张兰代言!网友:这一次找对了

马筱梅:我是中国人,我只给汪小菲张兰代言!网友:这一次找对了

娱圈小愚
2024-06-01 10:26:05
城管队长出轨女下属称对方“嫩妈”,女主照片曝光真白瞎这张脸!

城管队长出轨女下属称对方“嫩妈”,女主照片曝光真白瞎这张脸!

听风听你
2024-05-30 20:29:17
镰刀正在疯狂收割底层!(随时删!)

镰刀正在疯狂收割底层!(随时删!)

星河逍遥游
2024-05-24 14:10:29
印度社媒掀奇葩风潮:宣传自己的种姓?这废弃几十年的糟粕,怎么又捡起来了...

印度社媒掀奇葩风潮:宣传自己的种姓?这废弃几十年的糟粕,怎么又捡起来了...

英国那些事儿
2024-05-31 23:27:25
我使馆:敦促加方尊重中国主权和特区法治,立即停止以任何方式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我使馆:敦促加方尊重中国主权和特区法治,立即停止以任何方式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环球网资讯
2024-06-01 17:32:14
奥数金牌170多块,为何菲尔兹奖无人?柳智宇说,高中刷了三千题

奥数金牌170多块,为何菲尔兹奖无人?柳智宇说,高中刷了三千题

东东趣谈
2024-05-20 17:24:30
大s第十八告来了!胡律师曝:大s这次来狠的,想让汪小菲张兰进去

大s第十八告来了!胡律师曝:大s这次来狠的,想让汪小菲张兰进去

柠檬有娱乐
2024-05-30 14:53:05
“湿气”最怕这菜,隔天吃1次,祛湿健脾又开胃,不懂吃真可惜!

“湿气”最怕这菜,隔天吃1次,祛湿健脾又开胃,不懂吃真可惜!

荷兰豆爱健康
2024-05-31 02:41:02
2024-06-02 00:14:44
洞鉴五千年
洞鉴五千年
你想听的历史故事,都在这里
1560文章数 71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体育要闻

女排最强2主攻合体 合砍40分打懵泰国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时尚
房产
亲子
旅游
手机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时光正好》;综艺《快乐老友记 第二季》......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亲子要闻

6岁孩子打激素后一年内长高11厘米,但同时伴随着感冒、发烧等副作用,医生:滥用生长激素可能会给使用者

旅游要闻

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文书珍品里的端阳时节

手机要闻

传言iOS 18系统设置、控制中心将改版,Siri迎来重大改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