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
昨天,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顺利开始试运行
进入开通运营前的最后阶段
点击查看视频↓↓
据介绍,试运行是轨道交通从建设阶段过渡到载客运营阶段必经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冷、热滑试验成功,系统联调结束后,模拟开通后的真实运营环境。
(资料图)
期间通过
3个月不载客列车运行
检验运营组织管理和 设施设备系统的
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逐步达到初期运营要求
活动开始前,开展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并顺利完成从平东车辆段至平潮站试验段计划任务,验证了轨道交通行车组织、通信信号、车辆调试、设备运行、综合控制等功能均能正常使用。
1号线一期工程全长约为
39.182公里
设站28座
平均站间距1.429公里
全线均为地下线和地下站
设平东车辆段与小海停车站各一座
线网共享控制中心一座
2017年开工
历经4年5个月的艰苦努力
期间克服了连续3年的疫情影响和
富水砂层地质条件
原材料大幅上涨等困难
终于于近期顺利通过项目工程验收
今天开始试运行!
接下来,轨道公司将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咬定节点目标,继续发扬“狼性”精神加快工程推进,全力以赴确保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顺利开通运营。
市领导童剑出席活动并宣布试运行正式启动。
一号线试运行科普知识
试运行指在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与机电工程初验合格,并完成系统联调后的非载客运行,是轨道交通从建设阶段过渡到载客运营阶段必须经历的一个中间环节。
试运行期间,将按照载客运营标准进行全线管控,通过逐步增加上线列车数、逐步缩短行车间隔、逐步延长运营时间及不断开展各项应急演练等,带动各设备系统、各岗位人员间的联动,
对各单位人员配置及能力、设备功能和系统安全可靠性以及各单位规章制度进行验证,为开通运营等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全力保障南通轨道交通1号线高水平、高质量开通。
试运行预计将持续3个月,在具备行车基本条件的情况下,通过不载客运行对运营组织管理和设施设备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本阶段为设备性能验证、人机磨合阶段,上线10列车,列车驾驶模式从自动驾驶过渡至手动驾驶,以验证CBTC信号级别满足设计要求及运营需要,并锻炼电客车司机的手动驾驶能力与车站人员信号设备操作能力。
第二阶段:本阶段属于高密度测试阶段,测试单个联锁区高密度行车承载能力。该阶段验证设备可靠性,检验调度、站务、乘务以及设备维护人员的实操能力。
第三阶段:本阶段属于行车人员业务检验与提升阶段,通过模拟信号设备故障,降低列车运行等级,锻炼现场操作人员在信号系统故障、需降级运行情况下的设备操作能力及熟悉新线设备特性,提高应急情况下的行车组织能力。
第四阶段:本阶段属于模拟初期运营阶段,按照初期运营列车运行图组织行车,验证运营时刻表的可行性及设备故障时人员应急响应能力,为开通初期运营夯实基础。
来源:江海南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