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肉强食”从来都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国家之间的存亡和发展也是如此。一个国家如果不想遭到其他国家的欺凌,就要足够强大,足够有震慑力。相反,当一个国家力量薄弱的时候,就像是一块在案板上的鱼肉一样,只能任人宰割。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经历过一段“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日子,而且这段日子持续了接近上百年的时间。
直到民国时期,才有很多的革命志士站了起来,主动拿起自己的武器和帝国主义抗衡,最终将他们赶出中国,带领人民重新站了起来。
战争年代,除了那些身先士卒的战士们应该被歌颂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团体也值得被大家铭记,他们虽然没有参战,但却用自己的文字激发了很多年轻人的斗志,唤醒了国民的思想,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革命斗争中来。
他们就是在奔赴在一线,为大家做出报道的记者们,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志士在沉睡中觉醒,主动参与到抗战当中。在众多的革命记者中,邹韬奋就是最为优秀的一位。我们所熟知的媒体界最高奖项“长江韬奋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邹韬奋活着的时候,未能如愿加入党组织,直到病逝之后,才被组织追认了党员的身份。
都说“虎父无犬子”,事实也确实如此,受邹韬奋的影响,他的儿子邹家华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青年,并且很好地继承了父亲的革命精神。父亲邹韬奋去世之后,他就立志要加入到革命的队伍当中。
最开始的时候,邹家华只是新四军中的一名革命战士,后来由于能力出众,得到了领导的重视,被安排到新四军建设大学深造,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在组织的安排下前往苏联留学。
虽说异国他乡的求学生活比较艰苦,但邹家华从未抱怨,他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学习也更加刻苦,成为同期出国学员中最出类拔萃的那一个。
优秀的人总是能相互吸引,拼搏的男人总是最有魅力,留学期间,邹家华用自己的热情和努力,得到了叶帅女儿叶楚梅的青睐,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学术,关系非常亲密。只不过由于两人当时都把心思放在学业上,并没有进一步发展。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叶楚梅率先回到国内,而邹家华则继续留在苏联。期间,梁然虽然身处异国,但也没有忘记联络感情,始终有密切的书信往来。
在苏联学成归来之后,邹家华就在组织的安排下,来到沈阳工作,从事工业发展,刚到厂子的时候,邹家华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慢慢靠着自己的努力做到了技术员,然后升级为单位的领导层。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沈阳地区的工业发展。
事业稳定之后,邹家华和叶楚梅的感情也进一步升温,从朋友升级成了恋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亲密相处之后,他们认定彼此是可以携手一生的人,在家人的见证下,他们举办了一场简单而又浪漫的婚礼。
结婚之后,夫妻两人依旧互相鼓励,共同成长,在不同的领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都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女人,对于邹家华来说,妻子叶楚梅就是自己的贤内助,有了她之后,自己才能更加心无旁骛的工作。
后来,邹家华的个人能力得到了组织的认可,被安排到中央任职。在中央任职的时间里,他始终兢兢业业,以国家的发展为己任。最终凭借出色的表现,当选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成为一名副国级干部。从基层做到副国级干部,唯一变的就是邹家华一心为人民服务,忠诚于党和国家的心。
退出政坛之后,邹家华依旧心系祖国,关注社会的发展。如今的他也已经是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闲暇时间会在家里看看新闻,读读报纸,生活十分惬意,也希望他能一直身体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