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7年前的一张毛主席旧照,被人用100元地摊买下,如今价值超百万

0
分享至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

2001年的冬天,张大爷像往常一样到潘家园旧货市场去搜罗宝贝,但逛了一圈一无所获,就在他即将要离开的时候,发现了那个角落里的小地摊,摊位上摆满了老照片。他径直走过去,随手拿起几张照片翻看着,质量都还不错,他认真地翻找起来,一张毛主席老年时期的黑白照映入眼帘,引起了张大爷的注意。

这张照片大概有12寸左右,对于张大爷来说这版照片的故事是再熟悉不过了。曾经不仅按照这个版本进行过发行,甚至于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画像,也都是依据这张照片绘制出来的。

但让张大爷为之震惊的是,这个小摊上的版本竟然相比较那些发行的照片更加清晰,影调十分丰富,值得注意的是,照片上还打满了大小相同的小格子。这些格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这不由得在张大爷脑海里画上了大大的问号。他仔细地观察着这张照片,越看越觉得有故事,最终他决定买下来。询问摊主价格,对方脱口而出100块。要说照片卖到100块钱,属实有些昂贵,但张大爷是一位毛主席迷,对毛主席的崇拜之心,驱使着他一咬牙买下了这张照片,买回家后,张大爷是爱不释手,端在手里左看右看,始终心存疑惑,这张照片上的格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为何小摊上的这张照片质量却出奇的好?他与那些发行出来的照片有什么不同呢?是有什么特殊用途吗?

他一番苦思冥想无果,决定找新原华社摄影部的退休职工——陈石林进行鉴定。因为他曾经修过毛主席的照片,或许他会知道其中的奥秘。

陈石林

拂去尘埃的历史

几天后,张大爷带着“他的宝贝”来到陈石林家请求帮忙鉴定。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高级工程师的陈石林,看到这张照片后愣在原地,这正是曾经他为毛主席修过的照片!这是天安门上画像的原版!

陈石林看着照片,内心激动无比,兴奋地说:“画相片的时候打上九宫格,其他相片也可以打,但是它是用放大十二寸照片所做出来的,通常发行出来的都是八寸、六寸的。发行12寸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那个时候用的是国外进口纸,不易伸缩,但是比较薄。这一看就是很薄的纸,当时我修整的时候别人没有办法改动,只有我自己可以,每一笔修改我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怎么修,只有我自己最清楚,这一看就是我当年做的那张......”

张大爷万万没想到,竟然捡漏得了一个大便宜。更为吃惊的是,眼前的这位陈石林确实是传说中的高手,为毛主席修过很多照片。此时的陈石林拿着照片,陷入了沉思。

毛主席像

新中国成立,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誓,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位领袖的声音响遍了大江南北。与此同时在天安门上那副毛主席头戴八角帽的的画像也传遍了海内外。

1949年12月,毛主席第一次出访苏联进行国事访问,标志着新中国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很快美国报纸上就发布了相关信息,其中就有这张毛主席头戴八角帽与斯大林身穿华丽元帅服的合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那个时候所有的中央领导人以及十大元帅十大将士,都去中国照相馆拍过标准照,唯独没有毛主席的,因此,为毛主席拍一张标准像,成为了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为此中央新闻总署副署长特意前来摄影局,请求副局长为毛主席物色一名后期制作人员。

很荣幸,在1950年的秋天,陈石林被光荣的选中了。

年轻时的陈石林

画出来的照片

那个时候陈石林刚从香港回来,才进入新华社工作。第一项重要任务就落在他头上——从毛主席的众多照片中选择一张用来做标准像。初来乍到的陈石林是打破头,都想不到能够有机会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修整照片。

听到这个消息他险些跳起来。为了能够完成好这项任务,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留在了资料室,将毛主席建国以来所有的照片全部翻出来,经过反复筛选他决定采用陈正青在1950年9月之时,为毛主席与群众在一起所拍摄的大合影。

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个极大的难题,照片的影像基调很深且毛主席是半侧身,想要制作标准像是很有难度的。陈石林提出想法,将其他人去掉,重新绘制幕布,这样就看不到毛主席背后的其他人,然后在进行多次翻版、放大、加工之后,就可以向全国人民发稿了!”

毛主席第一张标准像原件

这张照片一经制作,得到了毛主席的称赞和认可。很快新华社就向全国人民发布了毛主席的标准像。

1950年10月1日,以这张照片原版为参照制作了天安门画像,随后又发行了2000万张。陈石林立下大功,也理所应当地升职为翻修组组长。这张画像也正是现如今人民币上精心雕刻而来的毛主席像。

毛主席第一张标准像

标准像发行不久,中央下达了第二版毛主席标准像加工制作的任务。

此次标准像是用于毛泽东选集的,且要求必须是正面像,仍旧由陈石林负责。那个时期相机还是稀罕物件,哪怕是作为国家领袖的照片也是少得可怜。经过几天的挑选,陈石林找到了一张毛主席与某团队的合影,但面临着一个问题,这张照片采用的是美制航空胶卷,颗粒粗,质量差,没层次,但这并没有难倒陈石林。

他将照片中毛主席的头像放大,小心翼翼地用刮刀将外膜上的黑色影像处理干净后,修改成白色背景。几刀下来照片基底未损伤分毫,照片中的毛主席也是端正庄重,获得一致好评。

但此时的陈石林却是对作品不太满意,他认为头发融在了背景里,看起来有点假,少了几分灵动,像是贴上去的。

毛主席第二张标准像

这张标准像最终是出现在毛泽东选集中的第四卷,后来也被制成了画像悬挂在天安门,第一张与第二张都是由陈石林经过后期制作而成的。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期,中央相关部门决定为毛主席制作第三幅标准像。

主席像的制作幕后

中央规定在9月30号晚上要将稿子发出,这可急坏了摄影部的领导们,急忙派出两位同志,一位是孟庆彪,一位是侯波。两人接到任务带上林哈夫相机和3盏灯,随即前往了中南海。

或许是因为经验不足和太过于紧张,拍摄出来的画像背后的灯光没有调试好,导致看起来没有润泽感,照片是没有办法直接使用的,无奈之下,只能将照片送到北京的几家的照相馆,进行修整。 这张照片也很自然地交到陈石林手中,其他那几位高级修整师或许是更注重人物整体的光洁度,修出来的毛主席脸上光滑无瑕疵,看起来像洋娃娃,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降低了质感。

几张照片同时交到中央部门手里,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选择了陈石林修整的那张。经毛主席本人审批,陈石林修整的第三幅照片在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当天公布于众。此外在天安门城楼上从1962-1966年这期间所悬挂的画像,正是通过这张照片绘制过来的。

毛主席第三张标准像

1976年9月9日,这张画像再次出现在天安门,但不再是以往色彩丰富的彩色,而是变成了沉重的黑白照片,因为那一天,毛主席逝世了,举国上下悲痛万分。

根据数据统计,毛主席照片的发行创下了世界记录,报刊著作中使用毛主席画像的竟然达到了上百亿幅。

这也让当时第三幅标准照的发行产生了一些哭笑不得的故事,自1964年开始,人们对毛主席的崇拜程度再创新高,这也意味着人民群众对毛主席标准照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人提出自己的不满:“为何照片中的毛主席右眼珠偏下?为何他只露出了一只耳朵?”“这不是偏信偏听吗?”这些质疑声让当时的陈石林哭笑不得,但他们的质疑也是天大的问题。

记忆中的主席像

1964年9月,中央下达毛主席标准像第四版拍摄的任务,也就是张先生收藏的那张毛主席标准像。 这次新华社特意找到郑景康前往拍摄,接到任务的郑景康激动又紧张,但想到之前失败的经历,他急忙找到自己好朋友陈石林,一同商量如何能保证拍摄的时候万无一失,不出差错,但千算万算,还是出现了问题。

郑景康

当时毛主席只有5分钟的拍摄时间,为此郑景康提前布置到现场,按理说只要把握好这五分钟,抓紧拍摄就不会出现问题。于是在毛主席到来之后,他噼里啪啦开始拍摄。不出五分钟,用光了三个胶卷。匆忙洗出照片他跑到新华社摄影部,当时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检查。三个胶卷先是送到胡昌平手里,经过对照片的检查,胡昌平大吃一惊,三卷照片都不能用,因为毛主席的衣服上有一个很大的褶皱,这个褶皱存在于每一张照片里。

胡昌平将郑景康叫到跟前:“你可是新华社里有名的摄影大师。周恩来像、齐白石像都是由你拍摄的,怎么到毛主席这里你就出现状况了呢?那么大的褶子,你不可能没看见,所以你为什么不上前整理一下主席的衣服呢?这属实让人难以理解。”

实际上,郑景康何尝没有看到,只是当时他特别紧张,不敢靠近毛主席,更别提帮主席整理衣服了,他只能远远在站在那里拍。毛主席日夜操劳,眼袋很大,眼神没有光彩,加上眼窝与嘴巴的阴影过于浓重,影像在底片中又比较小,衣服上又有很大的褶皱。种种原因让这张照片几乎报废。忧心忡忡地郑景康将照片递给了陈石林,这让陈石林也傻眼了,重拍是万万不可能的,眼下的情形只能进行修版。

当时陈石采用电影技术将原底放在透明正片上,然后在电影上拷成比较大的正片,这样就可以在原来的底片上加一点点小层次,然后在将其在透明正片上进行放大到100倍,随后建行亮度差调至1000:1,如此一来再小,隐形部分都能够清晰的展现出来。

毛主席第四张标准像彩色照部分

在这期间,陈石林一直将自己关在暗房里进行修整,最终不负所望,修整出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毛主席照片。这张照片一出,便得到了所有人的称赞,照片中的毛主席惟妙惟肖,慈祥不失威严。直到多年之后,陈石林与李讷的交谈中,还被李讷夸赞第四张标准像简直是炉火纯青,毛主席很喜欢。

据陈石林回忆,这张照片是特殊的,因为当时考虑过要用来做绘画,因此色彩层次要比以往的标准像更丰富。

实际上,很多毛主席照片修版都出自于陈石林之手,例如我们日常所看到的毛主席青年标准像,就是陈石林在毛主席1919年与家人的合影中所修出来的。还有毛主席在延安,埃德加.斯诺为其所拍摄的著名照片,因无法获得底片,如今呈现出来的都是由陈石林煞费苦心进行翻拍,重新绘制而来的。

包括经常被制成海报的那张毛主席在田地里的照片,都是在合影中一点点修出来的,是陈石林,让这些照片重新赋予了新的魅力与色彩。

斯诺当年在延安为毛主席拍摄的照片,此图是陈石林重新绘制过的照片

化险为夷的一场风波

那个时代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崇拜之情,推动了毛主席相片的需求量,倘若照相馆按照传统的照片将底片洗出来的话,很容易损坏底片。此时陈石林所发明的透明正片,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所以说虽然毛主席的照片是出自全国技师修整而来,但实际上他们拿到的底片都是被陈石林处理过的。

据北京照相馆负责人回忆起这件事时,他感慨道:“陈石林在这个技术上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在他们拿到透明正片的那一刻,都尤为惊讶,因为正常底片每复制一次,质感就会相应变差,但陈石林发明出来的不论是从质量、密度、以及深浅程度都可以说是完美的,反复使用多次,层次感不仅没有损坏反而还增加了不少!”

1966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生辰,在全国人民举国同庆的日子里,一位北京照相馆的经理却在后院烧毁那些洗坏的照片,往常烧毁倒是没什么,但今天遇上毛主席生日,这个罪名可是不小的,很快这位经理就被人们带到了警局,在调查过程中,警察找到了提供底片的陈石林。

陈石林曾经修复过的毛主席旧照部分

陈石林的解释让人称赞,他说:“我让他把照片拿给我看一下,是我提议要烧的,我没有别的办法,倘若质量不好的毛主席照片,散播到人民群众之间,有损毛主席形象,因此只能烧毁。当初他曾提议将不好的照片埋进土里,被我给拒绝了,怎么可以把伟大领袖埋掉呢?这是对主席的不尊重,后来大家才烧了照片。”

所幸,后来没几天警局的人就把他放了。

历史可以珍藏

时隔多年,如今的陈石林早已经退休颐养天年,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再见到自己亲手修整过的第四幅毛主席标准像,他颤巍巍的拿着照片抚摸了很久。张大爷在得知这张照片是真的以后,得意洋洋地告诉陈石林,他仅仅用了100元在地摊上淘到的,当时他只是觉得照片老旧但又有着很丰富的影调,激起了兴趣就买了下来,没成想竟然买到了宝贝。喜出望外的张大爷急忙请陈石林老先生在照片背后写上一段鉴定证明:

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正面标准像是我于1964年9月加工修整摄制而成的,并由我提供给天安门管理处供他们做绘画使用,该照片是我用原底制作的,因此照片上的影调层次质感都比较突出。

落款:陈石林,2001年12月14日。

后来张先生也在照片背后记录上自己得到照片的经历,盖章签名。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就是这样带有陈石林以及张先生的签名。让这张流落在民间的照片成为了珍品,如今价值竟已经高达百万元。

鉴定名家李欣曾分享过经验:在收藏界,讲究收藏有序,每一个收藏的过程都会为此增加相应的价值,例如一副名画,经过某位皇帝之手,流转到某位名人之手,随后再由收藏家收藏出来后,身价可以翻数倍,照片也是同样的原理。

另一位收藏界专家鲍勇也曾说过:“这张照片的价值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第一,他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照片;第二,这张照片的年份,已经好几十年了,它是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的代表;第三他的拍摄者是受人敬仰的郑景康,此外陈石林也证明了这张照片的真实性,价值就自然不用多说了。”

退休后的陈石林

天价的尾声

谁都不曾想过,一张花费了100元在地摊的市场上淘来的照片,身价竟能如此高昂,也因此成为了收藏界的佳话。收藏家张先生也因收藏了这张照片变得富有。而那位照片的创作者陈石林,却默默无闻地生活在新华社家属院里颐养天年。

几十年来,很少有人知道为毛主席修照片的陈石林,但让他为之自豪的是,自己在为毛主席修照片时的深刻回忆。

他时常在嘴边念叨着自己经历政治运动的种种经历后,还能够健康地生活着,这全都离不开毛主席的保佑,时至今日陈石林家中还悬挂着那些他曾为毛主席制作的标准像,每当看到这些照片,他都会嘴角含笑,他所为此付出的点点滴滴,也成为了他最珍贵的宝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短短14天,皇马超巨走下神坛!欧洲杯沦为背景板,姆巴佩说对了

短短14天,皇马超巨走下神坛!欧洲杯沦为背景板,姆巴佩说对了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4-06-16 03:02:51
今夜3点,英格兰迎欧洲杯首秀!15亿豪阵出击,赢5-0有戏,冲首冠

今夜3点,英格兰迎欧洲杯首秀!15亿豪阵出击,赢5-0有戏,冲首冠

侃球熊弟
2024-06-16 04:08:06
安徽将迎大雨、暴雨!

安徽将迎大雨、暴雨!

中安在线
2024-06-16 07:53:07
湖人新目标来了?24岁眼镜哥将成为自由球员 队记回应薪水是关键

湖人新目标来了?24岁眼镜哥将成为自由球员 队记回应薪水是关键

罗说NBA
2024-06-16 06:58:42
美国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超15亿美元援助 涉及能源行业

美国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超15亿美元援助 涉及能源行业

财联社
2024-06-15 19:36:13
3亿订单曝赖清德真手段!台学者:北京无须立即动武,原因很简单

3亿订单曝赖清德真手段!台学者:北京无须立即动武,原因很简单

全民历史观
2024-06-15 10:29:07
网传临时搬运工的招聘信息,一天工作15个小时工资80,上厕所时间一天三次违者罚500

网传临时搬运工的招聘信息,一天工作15个小时工资80,上厕所时间一天三次违者罚500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4 22:16:19
女生的“小花瓣”颜色,和同房次数到底有没有关系

女生的“小花瓣”颜色,和同房次数到底有没有关系

水白头
2024-06-15 15:16:53
姜萍被重点高中家长吐槽:凭啥我儿子做不到,她中专女却能做到?

姜萍被重点高中家长吐槽:凭啥我儿子做不到,她中专女却能做到?

熙熙说教
2024-06-14 17:11:08
英媒:中国正加速成长为“科学巨人”

英媒:中国正加速成长为“科学巨人”

参考消息
2024-06-15 09:14:11
浙江省下辖地级市人民政府现任女市长、女副市长简介

浙江省下辖地级市人民政府现任女市长、女副市长简介

泠泠七
2024-06-16 08:25:02
17岁中专生姜萍出圈,没人注意第345名的何金银,传闻是个外卖员

17岁中专生姜萍出圈,没人注意第345名的何金银,传闻是个外卖员

娱记掌门
2024-06-16 00:15:17
上海女子请人上门灭白蚁崩溃:几百元就能解决,对方竟收了9000元!网友:按只收费?

上海女子请人上门灭白蚁崩溃:几百元就能解决,对方竟收了9000元!网友:按只收费?

上海圈
2024-06-15 12:38:41
6月14日俄乌:33年来最强有力的协议签署,乌克兰艰难时期已过

6月14日俄乌:33年来最强有力的协议签署,乌克兰艰难时期已过

山河路口
2024-06-14 14:05:47
拷问计划生育:50年前7亿人口担心增长;50年后14亿人口担忧下降

拷问计划生育:50年前7亿人口担心增长;50年后14亿人口担忧下降

雪中风车
2024-06-15 08:28:33
50年石油美元协议到期 沙特:不再续约

50年石油美元协议到期 沙特:不再续约

南方都市报
2024-06-16 07:03:39
故事:乾隆问刘墉:朕34岁属马,你呢?刘:臣也34岁,属驴。

故事:乾隆问刘墉:朕34岁属马,你呢?刘:臣也34岁,属驴。

百态人间
2024-06-15 11:27:06
掀翻土耳其!张常宁大爆发,龚翔宇吴梦洁拉胯,刁琳宇超水平发挥

掀翻土耳其!张常宁大爆发,龚翔宇吴梦洁拉胯,刁琳宇超水平发挥

骑马寺的少年
2024-06-16 00:29:50
不交吃亏!7月1日起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要多交670元

不交吃亏!7月1日起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要多交670元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15 12:49:19
G7炒作涉华议题“温差明显”

G7炒作涉华议题“温差明显”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6-15 07:16:28
2024-06-16 10:54:44
鉴史官
鉴史官
爱生活,爱历史
25443文章数 363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40余套房屋涉嫌"一房多卖" 有购房者内心积郁因病去世

头条要闻

40余套房屋涉嫌"一房多卖" 有购房者内心积郁因病去世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健康
手机
公开课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教育要闻

计算机专业,会是下一个土木吗?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手机要闻

这次稳妥了,小米15系列手机发布时间、配置信息都有了准信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