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女大学生在媒体平台上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问题:
“我一个大二的女生,每个月向父母要5000块生活费,过分吗?”
不得不说,随着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数越来越多,为了每月给孩子多少生活费而感到烦恼困惑的家长,真的是越来越多了。
01
据不完全统计,月生活费在1000至1500元之间的大学生占15.87%,1500至2000元的大学生占28.65%,2000至2500元占26.34%……而3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只占8.88%。
也就是说,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都在1000至2500元区间,只能说够用,谈不上奢侈。而每月向父母要5000块生活费,还不知道自己很过分的女生,实在是太荒唐了。
因为这两年随着新冠疫情反复和实体生意低迷,可以说大部分省市、大部分“上班族”的平均月工资,都达不到5000元。作为一个大学生,不想着专心学习,却把心思和精力放在“问父母要钱”上,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
事实上,我们纵览“全国各地大学生活费”,会发现只有沿海城市才需要每月1500元以上的生活费,如果孩子考上的是中西部偏远省市的高校,基本上每月1千块都够了。
02
也有网友总结了大学生在校的日常支出,我们可以看到:
餐费、电话费和交通费等必要性支出,大致占53%;
娱乐、恋爱、旅游和形象消费等非必要性支出,大致有36.38%;
而大学期间真正用在学习上的重要支出,仅仅占据6.46%。
可以说,这个图表异常清晰而简明地勾勒出了当代大学生日常支出的真实模样。
当然相比男生在生活中的“不拘一格”,女生在用餐地点的选择和消费上,确实也更加小资和优雅一些:
比如男生用餐地点的前4名依次是:饭馆、外卖、快餐店和路边摊;
而女生用餐地点的前4名却依次是:外卖、饭馆、快餐店和路边摊。
很明显,女生在餐费和生活费上确实比男生高出20%以上。
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在餐费和生活费上的支出,基本还是在2000元以下,就算你是一个喜欢点外卖、美容和打扮的女大学生,但你说非要逼迫父母每月给5000元生活费,才能满足自己平时的奢侈消费,那显然还是太过分了!
因为在大学期间,女生花钱的“大头”,主要是服饰33.3%、零食13.8%、化妆品11.9%和外出娱乐11.6%,书籍只有7.2%;而男生的生活费则主要花在:外出娱乐25%、恋爱16.4%、服饰14.3%和游戏11.5%,而用在书籍上的只有6.8%。
所以现在的这些大学生,在网络经济的诱惑下,基本上把生活费和零花钱全都花在了“学习以外”的地方。
就这,还成天想着多问父母要钱,你好意思吗?
03
此外,父母给大学生给生活费,还要看他就读大学的省市。
北京的生活费比较高,3000元左右也就刚刚好;
而沿海城市的大学生,基本都在2000元左右;
只有中西部的内陆省份,才有可能在1000元左右。
当然省份归省份,院校归院校,有些年轻人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比较严苛,还有些是家庭条件确实比较差,对于他们而言,花钱肯定会特别省。
而对于一些从小娇生惯养,父母对其奉若至宝的孩子,即便是学业有成考上了大学,在独立生活阶段也很可能因为自私自利而过着奢侈放纵的生活,最后反而“恬不知耻”地要求父母来买单。
通常来说:
贫穷的学生,不管在北京上海还是浙江广州,每月800元也能生活下去;
节省的学生,有良好的的理财观念,平时不会乱花钱,每月1500就够了;
宽裕的学生,家境殷实、母慈子孝,平时花钱注重品位,每月2000元左右还行;
奢侈的学生,每月花费3000至10000元,也不会感到心疼,反正是花父母的钱。
总之,尚处在求学阶段的大学生,花钱太多肯定不是好事。
有些父母以为多给孩子生活费,会让年轻人感受到来自父母家庭的慈爱和温情,并能在大学阶段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路人”,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关系和创业团队,却往往适得其反。
正如《增广贤文》所说: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
所以,准备给大学生每月3000元以上生活费的父母,你真的想清楚了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