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北京自带光环,从古至今都是北方极其重要的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早已成了国内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提到北京,人们对它的印象就是繁华、快节奏、外地人扎堆……
是啊,作为国内一线城市,高度繁荣的北京,承载了多少年轻人的北漂梦,多少外地人把青春留在了北京,当他们离开时,却没能带走什么,而至于北京,则会迎来下一批前来闯荡的年轻人。
北漂有北漂的好处,外地人当然也有难处,大城市就业机会多,薪资待遇好,但相对应的是,高消费,最主要就体现在吃和住两个方面。经过多年房价上涨,再加上天子脚下的北京本来就是寸土寸金,哪怕是五环开外,房价均价也要三万起。本地人一般都有房子,不愁起居,外地人来北京则最先要解决住的问题,寻找到能落脚的地方。
但房租又能便宜到哪里去?普通一居室的房子,整租价格最少要5000元一个月,而且房东的基本要求就是押一付三,刚找到落脚的地方,两万块就没了,对于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哪里能负担得起?
为了满足居住需求,合租房出现了。一套房分拆为多个房间,几户人合租,平摊下来,每户每月房租2500元左右。而这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租的,毕竟近3000元的房租不是小数目。怎么办?这就得说一说藏在北京北部的几个城中村,这些村子聚集了大量外地人。
人们对北京天通苑再熟悉不过了,毕竟是亚洲最大的社区,天通苑是由北京顺天通房地产公司投资建立的,占地面积高达4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大约为600多万平方米,这组数字让人难以置信,更夸张的是,这里挤下了数十万人。天通苑附近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完善,只要你想到的,这里几乎都有,为了解决交通压力,附近有数个地铁站,但即便如此,还是流传着那句早高峰北京的特色就是“决战天通苑,生死西二旗”,宛如城市般的超大体量,让天通苑成为了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居民小区。
人为什么多?其实多数都是外地人,之所以聚集了这么多人,还是因为房租相对较低。但,在天通苑附近,其实还有房租更低的村子。
北京的城中村?难道为数不多的村子不都是二三环里的胡同吗?非也,天通苑附近的村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子,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高端消费场所,有的只是生活超市、早餐店、小饭馆。
比如东三旗、半截塔、平西府、魏窑村等等等等……其实周围这一片,还有不少类似的村子。这些村子最大的特色就是三个字,房租低,物价低。
这里没有超过6层的楼房,有的只是小公寓,单人单间,厨卫一应俱全,虽然简陋了些,但足够生活了。而且公寓单间的房租集中在1500元左右,这在北京已经很低了,难以再找出比这更低的房租价格了。
我之所以对这些村子熟悉,是因为大学好友在东三旗租了房,一租就是三年,三年过去了,我在朝阳区租的房子已经涨到3000元一个月,而他的公寓房租还维持在1300元每月的水平。
如果不是经常去他那里做客,我甚至不知道,在毕竟的北部竟然还有一个福地,是啊,房租低的地方,在外地人眼中何尝不是福地?在北京打工一场,为的不就是碎银几两,能在住上省下一大笔钱,何乐而不为?
如果有机会,我也会去村里租房,但前提是,有空房……
这些村子不仅房租水平低,更关键的是物价也不高!国贸一碗普通面条售价30元起,在半截塔村,一碗拉面只要10元;在商场聚餐,随便几百元,在村里,一桌8人,两三百元足以吃饱喝足。
在市中心的北京人可能会觉得这些村子早就该拆,属于贫穷落后的典型,而在外地人眼中却是宝,也成了外地人的大本营。
在这里租房的,90%都是年轻人,有白领,有骑手、也有少量工人,他们见面总是互相打招呼,哪怕互相不认识,但同为一村的外地人,在街上相见分外亲切,他们都是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这租房绝不可能是方便工作,而是为了同一个目的,房租能省则省,钱能攒则攒。
我非常喜欢村里的氛围,每去一家饭馆都能接触到不同地区的老板,老板娘,听着他们讲着各自的方言,亲切无比……村里也有超市,但跟市中心不同的是,混熟的老板总会变着法让你省下几分或者是几毛钱,他们不会斤斤计较,原因就是,他们知道,外地人都不容易。
是啊,外地人确实很难,但我们依旧对这座城市充满美好的憧憬,想着总有一天出人头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