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会具体讲讲什么是自我破坏,以及如何应对。
01
人们
为什么会自我破坏
虽然起来有点难以置信,但是的确有人会故意破坏自己的人生规划和长期目标。有自我破坏倾向的人会刻意阻碍自己的成功。
人们这种自我毁灭式的行为会给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带来危害,包括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
自我破坏行为可以是有意的或无意的,可能由各种原因引起。其中的原因难以一概而论,可能是童年时期经历的影响,也可能是之前关系导致的结果。
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这种自我破坏式的行为,例如低自尊、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知失调,这些问题会在下面具体讲到。
1、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自我破坏行为
有时候,人们的自我破坏行为是有意识的。例如,那些原本正在节食减肥的肥胖人士可能会吃一大盒冰激凌,放弃他们之前的努力。
有时候,自我破坏行为是完全无意识的。例如,如果一个人没有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表面上看,他只是没有及时完成任务。但是本质上讲,他可能是害怕自己在职场上的失败,因此错过工作交付时间,以阻碍自己在公司晋升的目标。
图源:网络
2、不幸的童年
如果小时候生活在问题家庭中,也会增加个体自我破坏的行为。如果在童年时期无法发展出安全的依恋类型,人就可能在后期发展出矛盾或回避型依恋(Avoidanf Attachment Style)。我们在刚开始与监护人的接触会影响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方法。
如果你的监护人在成长过程中告诉你,你永远都不会有所成就,那你就有可能会刻意阻碍自己,使自己过上碌碌无为的人生。
3、难以维持人际关系
如果你的前任一直在让你失望,你就可能会在后面的感情中也变得很脆弱。在你有了一段新的感情之后,也可能会欺骗你的伴侣或者毫无理由地分手,你总是在感情中感到不如意或者很怕自己再次受到伤害。
根据最近一项关于自我破坏的报告,澳大利亚115位专门研究爱情的心理学家明确了在爱情中产生自我破坏行为的几大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依恋风格、低自尊、害怕受到伤害、害怕付出、不健康的恋爱观以及无法合理解决爱情中出现的问题。
4、低自尊
那些对自我评价比较低以及低自尊的人很容易出现自我破坏的行为。他们会依据对自身消极的看法而行动,例如,每次当他们接近成功时,就会感觉身体不舒服,不愿意继续努力。
他们终其一生都被别人告知或者自认为自己绝对不会成功。
图源:Daria,Pexel
5、认知失调
有自我破坏行为的人往往也在经历着认知失调,或者同时也会因为有两种相互冲突的想法而感到心理不适。人们通常倾向于行动与自身信念相一致。
例如,你马上要和一个很棒的人结婚了,但是你来自一个不健康的家庭。你的爸爸抛弃了你们,你的妈妈的婚姻总是不幸,因此你再也不相信有稳定且充满爱的婚姻了。但是你还是会继续筹备婚礼,给亲朋好友发送请柬。
也有一个职场上的例子:你马上就要联系上一个大客户,而且马上会挣到比以前多很多的钱。但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候,你不仅没有全力以赴,反而会退缩,因为你认为自己不配得到这些。
所以你在和客户开会的前一晚喝多了,最终错过了这个机会。也就是说,你不仅没有采取积极行动,还亲自把事情搞砸了。
自我破坏式的行为会让你沉迷于食物、酒精、毒品、赌博、甚至自残行为。这些事会逐渐剥夺人们的斗志,让人变得焦虑。
02
人们
自我破坏的常见方式
心理健康专家已经明确了很多自我破坏的常见方式,其中三种是非常易于鉴别的,即:拖延、完美主义以及自我伤害行为。
图源:网络
1、拖延症
拥有自我破坏行为的人会经常拖延。通过拖延,别人就能知道你从来都无法做好准备争取某个好的结果。拖延症是因为人们害怕让别人失望、害怕失败或者害怕成功。
2、完美主义
为自身设定一个不太可能达到的标准也可能会造成拖延和挫败感。虽然为自己设定高标准的目标看起来是一件很积极的事情,但是完美主义倾向实际上会阻碍我们的成功。
在实际中,总有某些环节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差错。所以这些具有完美主义情节的人往往无法完成自己的目标。他们会为此感到羞愧、抑郁,觉得自己让所有人都失望了。
图源:Dishan,Pexel
3、自我伤害行为
为了解决脑海中想要成功以及认定自己不会成功这两种想法的持续斗争,许多人会通过毒品、酒精以及自残行为麻痹自己。
03
如何
停止自我破坏行为
想要停止自我破坏行为,最好方案是向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顾问寻求专业的建议。如果你想知道如何自己控制这种消极的行为,可以考虑以下这几点建议,避免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1、了解根本原因
你可以回顾自己过去的生活。你之前有重复破坏自己的努力的行为吗?这些行为是不是在你即将要成功或者你马上要完成自己个人目标的时候出现的呢?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那样,这种自我破坏式的行为可能是受到了童年的影响。
2、停止拖延
那些具有自我破坏倾向的人最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拖延症。如果你一直在某些对你很重要的事情上拖延,那么与其一直努力达到你认为自己不会实现的某个目标,不如改变自己的情感认知,这样可能更容易一些。
如果你现在所做的行为和你长年以来的思想不匹配,那么你就有可能产生非常不舒服的行为,最终导致拖延。
最近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孩子们在学习时的拖延症表现。研究人员发现导致拖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自我规划管理能力。这是因为这些学生们自由度很高,也经常遇到一些诱惑或者让人分心的事情,并且他们没有需要立刻完成的学习任务。
同伴的影响以及一些社会因素也会影响拖延症。最后,缺乏专业领域技能或者学习技巧也会导致拖延症。
3、不要设定过于远大的目标
如果你给自己制定了某个过于远大的目标,例如当一个业内顶尖销售,那这种过于远大的目标可能有时候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不要太在乎某些细节,那些具有自我破坏倾向的人会经常在不重要的小事上面浪费很多时间。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要变得健康,不要做一些过于绝对的决定。假设你某个礼拜没有去健身房,不要着急认输或者彻底放弃,只需要在下个礼拜重新开始就好了。
做一些小的增量改变,然后慢慢地付诸行动。这样,你就可以防止你的破坏性思维出来作祟。你可以专注于细微的改变,这样就不会轻易被摧毁。
4、停止完美主义想法
具有自我破坏行为的人也往往有完美主义者倾向。或许你会反复考虑所有的细节,直到所有的事情看起来都很完美。
其实,你只需要追求卓越,不需要追求完美。你只需要在努力达成最终目标的路上取得一些小的进步,并及时记录自己的进步。
图源:Mikhail Nilov,Pexel
5、自我破坏行为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这种消极的行为需要我们花费很多时间和努力。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自我破坏行为产生也是需要条件的。
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早起的人容易在早上产生自我破坏行为,夜猫子很容易在晚上产生自我破坏行为。
这意味着人们并不是在自己疲惫的时候容易出现自我破坏行为,而是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更容易这样。因此,想要持续自我破坏是需要很多精力的,而这也会导致一些不适应的后果。
6、问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如果你出现了自我破坏性的行为,你可以问问自己:
你的行为与目标相一致吗?
如果不一致,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你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你的行为与你一直奉行的价值观相一致吗?
如果不一致,那是什么导致你无法按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事?
你在进步的时候你会感到不自在或者不舒服吗?
如果是,你可以更深入地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这种不适是因为别人过去对你的打击导致的吗?
这种不适是因为害怕失败或者担心自己看起来会很蠢导致的吗?
这种不适是因为害怕成功导致的吗?
你是否会想要实现超出预期的目标呢?
如果你的成就超出了预期,你会认为自己配不上这些成就吗?
04
自我
破坏行为的治疗
那些有自我破坏式行为的人可能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种行为和情绪失调通常是由于童年创伤或忽视造成的。这也可能会导致很多其他不良反应。
那些有自我破坏式行为的人可会出现一些别的问题,包括酗酒、药物滥用、暴饮暴食、易怒以及自残。
以下这些治疗方法或许可以缓解这种自我破坏的行为:
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可以缓解你的认知失调,消除你之前消极的认知模式,提高自己整体的幸福水平。
辩证行为疗法(DBT):这种疗法对那些情绪反应强烈的问题很有效,例如冲动行为、难以控制冲动、难以和他人相处。通过这种疗法,你会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作者信息
本文转载自:壹点零知乎账号
作者:壹点零主创团
壹点灵心理,关注个人心理成长,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专业心理服务
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