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和全红婵是一种冠军吗?
不是。
01
01
这几天冬奥会,
很多父母都在问子女一个问题:
为什么冬奥会全红婵还不出场?
真是笑死人了。
我写这篇稿子,
当然不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我只是觉得全红婵挺出名的,
居然这么多父母长辈都知道。
夏季奥运会,火了一个全红婵。
冬季奥运会,火了一个谷爱凌。
今天这篇稿子,
我就想说说谷爱凌和全红婵。
02
网上有一个问题:
中产家庭出产创造型人才的比例,
为什么是最低的?
大富家庭与贫穷家庭,
出产创造性人才的比例,
为什么都比中产家庭高得多?
03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想说说全红婵和谷爱凌,
先说谷爱凌。
谷爱凌的父母都是有钱人,
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谷爱凌的妈妈谷燕,
是北京大学毕业的,
8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
后又留学美国斯坦福,
毕业后留在了华尔街,
之后顺利转做投行,
后来又开了自己的风投公司。
《中国科技信息》杂志,
1998年刊登了一篇文章,
讲述的就是谷燕和她的风投事业。
总之一句话,
谷爱凌一家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04
谷爱凌从小到大,
除了滑雪,
尝试过很多种“文体”训练。
比如篮球,
比如足球,
比如攀岩,
比如射箭,
比如骑马,
比如体操,
比如长跑,
比如唱歌,
比如芭蕾,
比如钢琴,
总之,正如谷爱凌自己所说:
“我就是试试这个试试那个。”
在经过多种多样的尝试后,
她找到了喜欢且擅长的——自由滑雪。
可以这么说,
谷爱凌之所以能横空出世,
除了自身的努力外,
主要得益于她家有钱,
有钱供她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
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后,
她找到了自己的最强天赋所在。
05
而全红婵的家里很穷,
要依靠吃低保才能过日子。
妈妈因为遭遇过车祸,
常年需要治病,
全靠爸爸务农打工养家。
全红婵还有弟弟和妹妹,
一家人的生活非常窘迫。
从小到大,
全红婵连游乐园都没有去过,
连动物园都没有去过。
她最大的梦想,
就是能吃上辣条,
实现5毛钱的辣条自由。
06
全红婵不喜欢读书,
读书成绩也不好。
2014年的时候,
湛江市体校跳水教练陈华明,
到湛江迈合小学选苗子,
一眼就相中了全红婵,
“我发现全红婵立定跳远特别厉害,
她只有一米二的身高,
却跳出了一米七六的成绩,
弹跳力爆发力非常好。”
于是学校就通知全红婵的父亲全文茂:
“全红婵被体校选中了,
去练跳水,
你们家同不同意呀?”
全文茂对学校说:
“只要孩子愿意就行。”
全红婵当然非常愿意,
她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我就是读不进去书,才选择的跳水。”
孩子愿意+父母不阻拦,
就这样成就了一个跳水天才。
07
为什么中产阶层和小资阶层家庭,
出产创造性人才的比例是最低的?
因为创造性人才,
多是反常规的天才。
大富阶层家庭,
因为有的是钱,
所以不会逼孩子死读书,
不用担心孩子“读书不成”将来会怎样,
他们可以请最好的老师,
让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
不浪费孩子的任何一点天赋,
如果发现孩子有某种反常规天赋,
就会花钱把这种天赋开发到极致。
谷爱凌就是这种情况。
而贫穷阶层家庭,
大部分父母对于孩子读书,
其实并不会抱多大的期望,
所以他们很少鸡娃。
他们挣钱非常辛苦,
能把孩子喂饱就已属不易,
所以也没有余力和闲心去规训孩子,
于是一些天才型的孩子,
反而可以得到自由生长,
将反常规天赋爆发出来。
全红婵就是这种情况。
真正全力鸡娃的,
其实是城市里的中产家庭和小资家庭,
因为对自己社会阶层有强烈的危机感,
觉得自己“曾经实现/差点实现”的梦想,
孩子必须“重现/完成”,
所以就一个劲地逼孩子死读书,
而不管孩子是不是适合。
如果孩子读书成绩不好,
他们就批评孩子不够努力,
还拿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去教育孩子。
正因为全力逼迫孩子走读书这条路,
所以孩子除读书之外的反常规天赋,
都被他们强制性地忽视了。
为什么中产家庭和小资家庭,
出产创造性人才的比例是最低的?
因为孩子的反常规天赋,
都被父母给生生扼杀了。
08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
如果全红婵出生在城市,
如果全红婵父母是中产,
那14岁的全红婵,
几乎注定了不会成为世界冠军。
因为14岁的她,
正在父母的逼迫下,
天天刷题,
天天上补习班。
全红婵不喜欢读书,
也没有读书的天赋,
就算在父母的逼迫下,
她能考上大学,
甚至考上985/211,
但那又能怎么样呢?
她注定只能成为亿万学子中很普通的一个,
注定只能成为亿万打工人中很普通的一个,
永远不可能像现在这样,
14岁就得到了奥运会金牌,
14岁就已经成了全国名人。
09
我为什么要写这篇稿子呢?
我其实就是想说:
一个人的发展和成才,
并不是仅仅只有读书这一条路。
除了读书之外,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路可走。
所以作为家长,
我们应该去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分所在。
作为一般家庭,
我们虽然无法像谷燕那样,
让孩子都去尝试一遍。
但如果发现孩子确实不是读书的那块料,
还不如早点认清现实,
去发现孩子的其他天赋并引导发展之,
这才是正途。
如果孩子本身就对某种东西有强烈爱好,
那就更要理解他支持他,
千万不要扼杀孩子的这种爱好,
而逼迫孩子去学自己看好的东西。
因为你的孩子,
很可能就是另一个全红婵。
当前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
就是非要把天赋各异的孩子,
都放到读书这条赛道上去竞争。
结果导致很多个全红婵,
都在读书这条赛道上被碾压成泥了。
10
全红婵没接触跳水之前,
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坏孩子”,
是一个不懂上进的“落后生”。
李子柒没接触“拍视频”之前,
是一个连大学都考不上的大笨蛋,
是一个极其普通的餐厅传菜员。
李佳琦在没有接触直播之前,
是一个大学辍学的“未毕业生”,
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化妆品导购员。
但他们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后,
都成了“天纵奇才”。
所谓的“渣孩子”,
其实很多都是放错了地方的“宝石”。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最大问题,
就是父母其实并不在乎,
孩子到底想过怎样的日子,
他们更多的是关心,
子女有没有按照自己希望的那样过日子。
父母老是担心孩子不幸福,
非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走,
其实恰恰是孩子不幸福的根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