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江日报消息,1月14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黄石日报社、鄂州市融媒体中心、孝感日报传媒集团、黄冈日报社、咸宁日报传媒集团、仙桃日报社、天门日报社、潜江日报社召开座谈交流会,宣布成立武汉城市圈主流媒体联盟,共同为加快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提供舆论支持。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刘洪波在交流发言时表示,“同城化怎么同,媒体融合怎么融”,武汉城市圈主流媒体都在回答这两个命题。武汉城市圈主流媒体联盟要永葆政治底色,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讲好武汉城市圈故事,提升武汉城市圈形象,扩大武汉城市圈影响力,齐心协力把武汉城市圈品牌打响。
上述消息显示,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刘洪波已出任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此前,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一职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陈光担任。
公开资料显示,刘洪波,1966年出生,湖北仙桃人,当代著名杂文家、评论家、高级记者,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洪波自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后,被分配至湖北沙市图书馆工作3年,后请调至兰州大学任教5年,再请调至长江日报社工作至今。
刘洪波曾任《长江日报》评论员、评论部主任,至迟于2014年1月出任参加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有趣的是,2009年6月,时任长江日报评论部主任的刘洪波在个人新浪博客发文,谈自己在西安参加采访活动时的经历,表示自己“离副总编很远”。
当时的一个插曲是,活动签到册上,刘洪波有“副总编”的名头,“不知怎样我成为自己所服务的报纸的‘副总编’”。他当即向会务人员表明,“这个称号并不属于我”。
刘洪波在文章中写道:对我自己来说,从来自认杂文作者和评论员的身份,有人称我为杂文家或者评论家,我也厚颜受之。如果自作介绍,我不会报告自己担任了何种职务;碰到不得不填的表格,才会写出自己的职务(离副总编很远)。这不是因为官小羞于启齿,而是因为不希望以官职来定义自己的身份。
擅长杂文是刘洪波身上的一大标签,公开介绍中提到,他自1992年开始写杂文,自称“其人学而无术,其文孤而不愤”。 主编过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杂文精选》(2002-2006年5本)、《百年百篇经典杂文(1901-2000)》等书籍。
媒苑君查询发现,虽然长期担任集团领导,刘洪波仍保持着笔头的勤奋,就在1月4日,《长江日报》推出了四个整版的“新年寄语”,刘洪波和评论部的9名同事都写下了自己的新年寄语。而在他2005年开设的新浪博客里,静静地躺着1100多篇文章,其中大部分为评论。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媒苑君的长期观察,评论员出身的媒体人担任报纸总编辑的情形并不多见。长江日报评论部拥有一支优秀的评论员队伍,1月4日与刘洪波一同写下新年寄语的,还有曾任《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总编辑,现为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编委的李皖。
评论员当总编辑,虽然少见但并非遥不可及,在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里,有着鲜活的案例。
撰文/程浩宇 编辑/王俊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