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男子半年内做了2次肠镜,都是正常,最后确诊肠癌肝肺转移!!

0
分享至

半年的就医经历,让老Z对医生失去了起码的信任感。

老Z半年前肚子不舒服,总觉得右下腹有隐痛感,到当地三甲某医院做了肠镜,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医生说肠子没事,老Z也就放心了。

但回家后,右下腹隐痛感还是经常出现,也没太在意,自己去药店买了些药吃着。

两个月后,除了肚子隐痛,还慢慢出现腹胀的现象。

于是老Z又到另一家三甲医院再做了一次肠镜,还托了找了关系打了招呼,肠镜结果再次提示:未见异常。

但是,医生建议扫个全腹部CT。

当他准备做CT时,他所住的小区有新冠密切接触者,管控严格了。

老Z想着不给大家添麻烦,等管控放松后再去做CT。

又过了一阵子,管控不那么严了,加上又觉得肚子胀没有明显加重,也就没再去做CT,去找了个中医,抓了些草药回家熬着喝。

半年后的一天,老Z早饭后突然腹痛难忍,捂着肚子蜷缩在沙发,疼的满头汗。

家人急忙联系到我,我看了前面的检查报告,摸了摸老Z肚子,疼痛在右下腹。

结合前面两次肠镜正常,那就先考虑阑尾炎或泌尿系检查。

于是先去查阑尾和泌尿系,结果仍然正常!

搞不清原因,那就推倒重来。

我于是安排再做肠镜。

然而,这次的结果出乎了我们所有人的意外:

肠癌晚期,肿瘤已经大得快堵死肠管了!

再继续查CT:肝和肺已经转移!

老Z和他女儿当场就不淡定了:

“前一阵两次肠镜都好着,肠癌就发展这么快?!”

我有点心虚了!

因为我经常科普说,发现肠癌的最佳方法就是做肠镜,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呼吁大家去做肠镜。

这下可好,人家去做了2次,发现了个寂寞,真的是哑口无言!

思忖良久,我还是很实事求是地回答:

“前面2次肠镜检查漏诊了,这个肠癌其实早就在那里了,而且至少长了好几年时间了。如果第一次肠镜检查发现了,说不定还有手术根治的机会。现在已经多脏器转移,手术就没意义了,非常抱歉。”

抱歉有用吗?那是一条本来很可能可以争取根治的生命机会!

女儿无法接受!

“两家三甲医院,都没有发现?到底是我爸爸倒霉,还是你们医生草菅人命?”

肠癌检查中的漏诊,是所有患者心中的痛。

肠癌漏诊的发生,对患者来说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无论如何,任何患者都不希望肠癌漏诊,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肠道不同于上消化道的食管和胃,以目前常规的内镜设备和技术要求而言,上消化道在我们的内镜观察中几乎不存在死角,而在结肠里,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太多的死角是我们看不到的。

右半结肠的升结肠是观察不良和漏诊的重灾区,但是恰恰在这里是结肠癌、SSA/P、LST等肿瘤性病变的高发区,虽然有人在常规检查中通过佩戴透明帽、活检钳及其他特殊辅助配件等方法进行观察,但截至目前似乎还没有找到特别简单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高漏诊部位全面观察的问题。

详情可点击蓝字参阅一听大师的文章:《肠镜检查,如何减少漏诊?》

肠道肿瘤做肠镜漏诊的原因,我认为与以下方面有关:

1、医生的技术水平

绝对是漏诊的首要原因!

这个是不容置疑的,经验丰富、耐心仔细的医生发生漏诊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2、肠道准备不好,肠子里的粪便较多,影响观察;

3、肠痉挛、肠镜质量差、肿瘤较小等其他原因。

其实临床上肠镜误诊、漏诊发生的比例相当高。有报道称三甲医院内镜专家的误诊率达到了15.7%。

下图是某医院发表论文总结的病例,这家医院肿瘤的漏诊率高达19.9%。

每一个数字,都代表了一个悲惨的医疗结局,背后承受着多少人的泪水与遗憾!

我们要做的是:

一、术前与患者充分的沟通,尤其是告知患者如何做好肠道准备。

二、规范的肠道准备,包括去泡剂的使用、解痉剂的使用。

三、充分而细致的观察,观察时间不少于6分钟、尽量做到不遗漏病灶。

四、使用NBI、FICE对每个病灶的鉴别观察,包括先端帽的使用。

最后,我想说的是:

尽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尽管很多肠癌都被肠镜漏诊和误诊,还经常发生是癌却取活检不准的案例;

我还是呼吁大家,该做肠镜时一定要去做,40岁以上的人,没做过肠镜的一定要去做。

因为,目前的医疗水平,暂时还没有比肠镜能更直接能发现肠道病变的!

希望以后会有更好的方法出现,但是目前,没有!

另外,可以结合粪便DNA、潜血试验、CT、肿瘤标志物等的检查手段,减少漏诊率。

作者:双剑博,医学博士,微五医生集团创始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天天喝电热水壶的水,对身体有影响吗?为了家人的健康,快看看!

天天喝电热水壶的水,对身体有影响吗?为了家人的健康,快看看!

洪洋美食日记
2024-05-27 19:28:12
民政局离婚人爆满,反映一个真相:“年轻人不结婚,是父母导致”

民政局离婚人爆满,反映一个真相:“年轻人不结婚,是父母导致”

再吃一口
2024-06-01 14:20:06
那年在东莞,女友回家后,闺蜜过来借宿,跟她发生一段难忘的故事

那年在东莞,女友回家后,闺蜜过来借宿,跟她发生一段难忘的故事

子铭哥哥爱读书
2024-06-01 22:56:09
打脸?吉利汽车:雷神发动机全球最高热效率46.1%!比亚迪回应:像没量产的我们一大把,不想说而已【附插电式混动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打脸?吉利汽车:雷神发动机全球最高热效率46.1%!比亚迪回应:像没量产的我们一大把,不想说而已【附插电式混动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前瞻网
2024-05-30 14:23:01
军演结束,沉寂7天后,大陆对台放出第二个大招,钝刀子割肉更痛

军演结束,沉寂7天后,大陆对台放出第二个大招,钝刀子割肉更痛

青年的背包
2024-06-01 19:42:59
余承东:有信心胜过特斯拉FSD,对比友商没有贬低的意思

余承东:有信心胜过特斯拉FSD,对比友商没有贬低的意思

南方都市报
2024-06-01 10:00:27
“重大让步”,拜登公布新方案

“重大让步”,拜登公布新方案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6-01 16:20:54
苹果都颤抖,世界最大芯片公司诞生了!超越台积电和三星

苹果都颤抖,世界最大芯片公司诞生了!超越台积电和三星

小蘑菇壹号
2024-06-01 13:52:38
甘肃一女博士刚生完孩子,丈夫就冲进房间将其割喉:大快人心

甘肃一女博士刚生完孩子,丈夫就冲进房间将其割喉:大快人心

青丝人生
2024-05-24 20:04:21
U17亚洲杯抽签分档出炉:中国4队有望同组实属罕见!

U17亚洲杯抽签分档出炉:中国4队有望同组实属罕见!

中超球评
2024-06-01 16:40:03
即日起,辽宁14市城区全部开通

即日起,辽宁14市城区全部开通

鲁中晨报
2024-06-01 16:51:06
婚姻本质:下层男人把女人当血库,中层男人把女人当备胎,上层男人把女人当教练

婚姻本质:下层男人把女人当血库,中层男人把女人当备胎,上层男人把女人当教练

心之助*女性心理平台
2024-05-27 19:34:18
上汽官宣:固态电池量产进入倒计时!1度电跑12公里!是真的吗?

上汽官宣:固态电池量产进入倒计时!1度电跑12公里!是真的吗?

看看娱乐与体育
2024-06-01 21:00:27
香港这一夜,36岁瘦到脱相的林更新,让所有人见识了他的江湖地位

香港这一夜,36岁瘦到脱相的林更新,让所有人见识了他的江湖地位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1 23:32:10
不想打谁的脸!工资都发不出来,还在搞形式主义!能解决问题吗?

不想打谁的脸!工资都发不出来,还在搞形式主义!能解决问题吗?

侃故事的阿庆
2024-06-01 14:58:38
最好的大傻!队内最矮的卡瓦哈尔头球破僵,当选全场最佳球员

最好的大傻!队内最矮的卡瓦哈尔头球破僵,当选全场最佳球员

直播吧
2024-06-02 05:22:30
世界第一枚3nm芯片问世,不是台积电生产,高端半导体芯片有多难?

世界第一枚3nm芯片问世,不是台积电生产,高端半导体芯片有多难?

田间农人阿馋
2024-06-01 19:47:40
世联最新战报:3比2,巴西逆转意大利,中国女排背水一战

世联最新战报:3比2,巴西逆转意大利,中国女排背水一战

撒丁岛体育
2024-06-01 14:49:59
离谱,裁判将对手出界球误判为压线,郑钦文激动争论但无果

离谱,裁判将对手出界球误判为压线,郑钦文激动争论但无果

懂球帝
2024-06-01 18:32:50
孙楠的口碑为什么会这么差?

孙楠的口碑为什么会这么差?

麻辣婊
2024-05-31 01:52:32
2024-06-02 07:46:44
胃肠病
胃肠病
专注胃肠健康,同名微公号
1637文章数 124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体育要闻

女排最强2主攻合体 合砍40分打懵泰国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游戏
亲子
房产
本地
公开课

《军团要塞2》机器人泛滥 超14万人请愿V社重视一下

亲子要闻

奶爸带双胞胎女儿的瞬间,坐在地上给女儿梳着小辫。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