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自私的基因理论颠覆想象?为何有些动物会进行“自杀式”交配?

0
分享至

综述

《黑猫警长》里有一集讲述螳螂,其中发生了母螳螂将公螳螂吃掉的故事,相信这个情节给当时年幼的观众留下了深重的心理阴影,而这也成为了许多人关于部分自然动物繁衍方式的启蒙之作。

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像螳螂一样,为了繁衍后代付出生命代价的动物,它们或是爸爸选择死亡,或是妈妈失去生命,为何这些动物要采取这样的手段?

人们将其称之为“自杀式”交配,并且对这类生物无情嘲笑,因为目前实行这种繁殖策略的,几乎都是食物链底端的生物,于是这种方法也被认为是动物低等的一种表现。

人类是慕强的,更崇拜自然中的顶级掠食者,使之成为了力量与权力的化身。但这一切在自然眼里,不过就是一场场“游戏”罢了。

《黑猫警长》中的螳螂夫妻

自杀式繁衍

自杀式繁衍包括了自杀式交配自杀式生殖两种,通俗点说就是前者会导致雄性生物死亡,后者会导致雌性动物死亡。两个方式的代表动物为宽足袋鼩章鱼

宽足袋鼩是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有袋类动物,在1999年之前,全世界并不知道它的存在,它是近二十年澳大利亚发现的新物种。

澳大利亚的多种有袋类动物因为人类与外来物种的入侵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有些有袋动物,比如袋狼已经灭绝,所以新发现的袋鼩让生物学家极其振奋。

袋鼩长得很像老鼠,可和老鼠的关系相隔十万八千里,老鼠属于真兽亚纲具有胎盘,袋鼩属于后兽亚纲有育儿袋,早在1亿多年前这两种动物就分家了。

袋鼩

袋鼩之所以长得像老鼠,是因为两者生活习性相同,发生了生物的趋同演化。人类沉浸在发现新物种的喜悦中,立马投入精力去研究袋鼩。

随着深入,一项发现震惊了动物学家。他们发现,宽足袋鼩在繁殖期时,雄性会在12到14个小时的时间里不停地与不同雌性交配,中间没有任何休息,不是在交配就是在去交配的路上。

后果就是,14个小时后雄袋鼩一命呜呼。这种繁殖方式人类还是第一次发现,并且随着新袋鼩亚种陆续发现,动物学家观察到,这在袋鼩家族是很常见的繁殖策略,它们的雄性甘愿付出生命。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大海里的章鱼妈妈。章鱼是生活在海洋里的软体动物,属于头足纲章鱼科,有26属共252个物种,同时也是海洋数一数二的高智商,被誉为“海洋里的灵长类”。

袋鼩

然而这样的聪明并没能让章鱼进化为最高掠食者,因为章鱼有个致命的缺点——寿命短。章鱼一生只能当一次妈妈,之后便在小章鱼出生后死亡。

并且章鱼的死亡过程十分奇怪,它并非在食物不充足的时候生产,反而在孵化期间周围都不缺少食物,甚至可以说只要章鱼妈妈伸出触手就能获得,但章鱼妈妈依然选择不吃不喝坚持到最后。

动物学家发现,只要雌性章鱼开始产卵,它就会开始变得奇怪,极具攻击性,不吃任何东西,一直守在孵化小章鱼的珊瑚附近。

章鱼

随着孵化时间的推进,章鱼妈妈身体的颜色在开始变淡,最后成灰白色失去,上千只小章鱼在这个时候出来,看到的是妈妈的尸体,一部分小章鱼随着洋流离开了孵化地。

而留下的一部分将以妈妈的尸体为食熬过生命的最初阶段。可以说章鱼以一种壮烈的方式完成了繁衍。除了雄性袋鼩和雌性章鱼,还有洄游的红鲑鱼,它会在产卵后死亡;

还有令人闻风丧胆的黑寡妇蜘蛛,它的名字的来源就是因为会吃掉自己的丈夫。这些动物用上一辈的死亡换取下一辈的出生,一代一代在自然进行交替。

寡妇会吃掉自己的丈夫

物种起源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在《物种起源论》里说到,生物都有按几何级数增加个体数目的倾向,但是资源又是有限的,因而同一物种内的不同个体以及不同物种之间为获得生存机会而竞争。

达尔文认为,生物个体为了让自己活下去,会与同类和同生态位的其他物种展开激烈的斗争,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这个过程中,个体会产生基因变异,然而变异是没有方向和好坏的,性质需要自然在这其中发挥选择作用,如果生物个体的变异有利于它在这场竞争中获胜,那么就是积极的变异。

基因变异会出现在物种繁衍过程中

并且可以通过繁殖将这种变异传递下去,一代一代的叠加变异,实现进化。物种起源被视为最伟大的理论之一,可却在后来的研究中遇到了挑战。

上述的那些自杀式动物们,并没有参与激烈的竞争,相反它们还采用了十分消极的态度来面对自然。它们并非死于竞争对手而是死于自我了结,显然这与达尔文的理论相悖。

更重要的是,这些动物的死亡并非利于它自己,而是利于其他生物个体,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出现在了人类之外的动物身上。

达尔文提出了物种起源理论

生物的利他性

达尔文的理论提出生物具有利己性,这非常符合自然界中大部分动物,但没办法解释自然界中存在牺牲、合作、互惠的现象。

为了解释这些动物的自杀式繁衍,动物学家们提出了生物的利他行为。生物学家汉密尔顿提出了一种“亲缘选择理论”,又称汉密尔顿法则

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更偏向于合作,这个过程中会有利他现象出现。如果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远或者完全没有亲缘关系,那它们无法合作或者合作强度不大,更不会干有利于其他个体的事情。

狼群依靠血缘建立

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动物中引入了“亲情”观念,因为经研究发现,这类亲缘利他行为多发生在群居动物里面,大部分群居动物都是依靠血缘建立起来的,比如狮群、猴群和狼群。

它们之所以这样合作是为了种群能够壮大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但很快,一些新的现象打破了亲缘选择理论。动物学家在哥斯达黎加发现了一种吸血蝙蝠。

它们以吸食当地其他动物的鲜血为生,蝙蝠群居但并非依靠血缘关系。动物学家们发现,有些吸血蝙蝠长时间没吸食到血液,身体就会衰弱行动迟缓。

这时它旁边的同伴就会将自己吸到的血液反吐出来喂它。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两只蝙蝠有亲缘关系,后来发现这两只完全是陌生蝠,它们之间的互相帮助无法用亲缘关系来解释。

而且自然界中还伴随着亲缘与非亲缘混合的互惠模式,非洲草原上的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奔跑时速可达70公里每小时。

鸵鸟有个习惯,喜欢互相“抢孩子”,也就是说鸵鸟爸爸和鸵鸟妈妈带着的一群小鸵鸟不完全是自己的孩子。它们通过打架夺取对方的孩子,让小鸵鸟群看起来比较壮大。

这样在面对捕食者时,自己孩子被抓走的概率降低。而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鸵鸟爸妈也会奋不顾身保护小鸵鸟,哪怕这里面有些幼崽跟它压根儿就没有血缘关系。

通过长达数年的观察,动物学家们得出了三种动物利他性行为,分别是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

自私的基因

了解了动物不仅会利己,也会利他,人类发现自然界的生物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们在那之前一直认为动物没有人类复杂的情感。

它们完全被本能驱使,可研究后发现,它们与我们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这引起了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注意。

道金斯是达尔文理论的支持者,并在物种起源论的前提下继续研究生物的演化,最后得出了那条著名的结论——自私的基因

我们看到的生物的一切都是受到基因的控制,生命体不过是基因的载体,包括人类,我们就是一个盛装基因的容器。那些自我牺牲或者自杀式繁殖的行为,都来源于基因的自私。

非洲鸵鸟

在这个学说之前,演化的最小单位是个体,道金斯把最小单位缩小到基因。基因在这个地球上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自己不停地复制下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基因无所不用其极,会驱动生命体朝着有利于自己复制的道路前行。比如一直交配到死的袋鼩,它以昆虫为食,春季是食物最充足的时候,于是它选择在春季之前交配。

可是进入夏季以后,食物会减少,小袋鼩没有足够的食物就会饿死。小袋鼩死了就不利于基因传递下去,所以基因支配雄袋鼩更多的交配,增加复制次数,接着再让它死亡,为后面出生的小袋鼩腾出空间和食物。

基因都是自私的

章鱼妈妈的死亡更是如此,生物学家们解剖章鱼发现,章鱼的视腺会随着不同阶段做出不同的基因表达,是基因在推动章鱼做出自杀的选择。

因为章鱼有同类相食的习惯,章鱼妈妈如果不死,很有可能会吃掉自己的孩子,基因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章鱼一次产卵高达10万枚,已经充分保证了基因复制的成功率。

这时候基因不再需要章鱼妈妈作为载体,并且它还存在伤害小章鱼的威胁,那么干脆就让章鱼妈妈死亡,成全之后小章鱼们复制基因。

袋鼩

动物的利他并不是自己主动思考后的结果,它们没有这种意识,都是基因在推着它们前进自私的基因理论颠覆了人们对于生物的想象

以此类推,人类的一些活动也是在受基因支配,我们也许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伟大,人类的利己也好,利他也好,都是基因控制我们做出的行为。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传递下去,保障传递的概率更大就必须保证人类群体的规模。

章鱼

结语

动物们奋不顾身的自杀式交配,看起来不可思议,但的确是最有利于它们种群繁衍的结果,是基因找到的一种让自己更高效传递下去的方法,更是自然从中做出的选择。

生物间的利他行为最后落实下来都是对整个种群的延续,只是动物没有语言和思想,它们不会对这种行为有什么理解。可人类不一样,我们进化出了自然界独一无二的智慧。

我们拥有文明,我们会用文字来记录这些利他现象,并记住这类现象为整个群体带来的好处,让它在人类的历史中流传下去,英雄便是如此诞生的。

我们不会因为基因是自私的就感到绝望,我们也是自然界重要的一员,当人类在利他的同时,自然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行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民日报:12岁前,请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他会感激你一辈子!(家长必读)

人民日报:12岁前,请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他会感激你一辈子!(家长必读)

掌门1对1
2025-09-12 12:38:33
刚查了下于朦胧的遗产情况,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刚查了下于朦胧的遗产情况,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小光侃娱乐
2025-09-15 09:00:14
扶老人过马路被打后续:老人已找到,目击者发声,警方:需要道歉

扶老人过马路被打后续:老人已找到,目击者发声,警方:需要道歉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4 22:28:58
女子崩溃:男邻居在楼道内便溺,还在公共区域洗澡!居委会很为难

女子崩溃:男邻居在楼道内便溺,还在公共区域洗澡!居委会很为难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10:06:16
3克就致死?2010年,浙江男子为母亲治病试吃1克,嘴烂了

3克就致死?2010年,浙江男子为母亲治病试吃1克,嘴烂了

万象硬核本尊
2025-09-12 19:43:18
突然!俄罗斯,遭袭!

突然!俄罗斯,遭袭!

喀秋莎大世界
2025-09-14 22:28:36
全数崩跌,5000万订单成为世界笑柄,订单营销玩不下去了!

全数崩跌,5000万订单成为世界笑柄,订单营销玩不下去了!

柏铭锐谈
2025-09-14 13:12:13
贾国龙诉苦称西贝利润仅 5%,业内人士痛批:偷换概念,骗你为他高收入买单

贾国龙诉苦称西贝利润仅 5%,业内人士痛批:偷换概念,骗你为他高收入买单

西虹市闲话
2025-09-14 22:14:01
李谷一不再沉默,揭晓宋祖英“消失”的真相,观众:原来是这样

李谷一不再沉默,揭晓宋祖英“消失”的真相,观众:原来是这样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02 16:01:14
养老变被啃老!40岁魔笛暴力抽射+狂奔怒吼 8.6分全场最高+斩MVP

养老变被啃老!40岁魔笛暴力抽射+狂奔怒吼 8.6分全场最高+斩MVP

风过乡
2025-09-15 06:58:34
轮到以色列被打了!突发:以最大城市被炸,数百万人逃入避难所

轮到以色列被打了!突发:以最大城市被炸,数百万人逃入避难所

起喜电影
2025-09-15 07:30:55
突发!一国宣布出兵乌克兰,还派4万大军堵俄罗斯家门口

突发!一国宣布出兵乌克兰,还派4万大军堵俄罗斯家门口

大国之翼
2025-09-15 07:00:09
山东省纪委监委通报,姜青山被查

山东省纪委监委通报,姜青山被查

鲁中晨报
2025-09-15 10:15:33
上海下周初还是热,周四开始要降温了

上海下周初还是热,周四开始要降温了

澎湃新闻
2025-09-14 18:22:27
大暴乱席卷法国,欧洲巨婴们傻眼了

大暴乱席卷法国,欧洲巨婴们傻眼了

一个坏土豆
2025-09-14 18:48:03
某企业别装死了,赶紧出来说句话吧

某企业别装死了,赶紧出来说句话吧

地球公民金建国
2025-09-14 13:58:48
梁光烈同志夫人杨桂珍女士逝世,享年86岁

梁光烈同志夫人杨桂珍女士逝世,享年86岁

澎湃新闻
2025-09-15 09:52:29
武汉男子因使用翻墙软件浏览境外网站  被警方行政处罚

武汉男子因使用翻墙软件浏览境外网站 被警方行政处罚

互联网大观
2025-09-15 10:31:34
玄奘晚年多病遭弟子质疑,跌倒数天后圆寂,两字遗言激励世人千年

玄奘晚年多病遭弟子质疑,跌倒数天后圆寂,两字遗言激励世人千年

蜉蝣说
2025-09-14 15:55:33
房价上涨苗头来了!知名教授称,上海二手房大量撤牌,将一房难求

房价上涨苗头来了!知名教授称,上海二手房大量撤牌,将一房难求

明月杂谈
2025-09-15 06:27:36
2025-09-15 11:04:49
你好科普
你好科普
深究机理科普世界
1162文章数 404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杭州部分西贝门店客流量骤减 女子:人这么空 第一次见

头条要闻

杭州部分西贝门店客流量骤减 女子:人这么空 第一次见

体育要闻

施罗德成双料MVP激动落泪 全队浇水庆生

娱乐要闻

知名男演员官宣三胎

财经要闻

“预制菜大战”100小时

科技要闻

发布会再提乔布斯,苹果高调回归设计初心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游戏
旅游
时尚
手机
亲子

PS5版成就缺失?《丝之歌》PS版更易全成就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事实证明,中年女人穿衣掌握好这3个技巧,优雅感挡都挡不住

手机要闻

三星S26也跟了 大矩阵摄像头设计或成主流

亲子要闻

这不就是成功支付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