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能让许知远沉默的人,真敢说。

0
分享至

微博 | @视觉志

参考资料:《十三邀》

作者丨山野

今天要写的这个人,有点儿「冷门」。

他没有流量和话题,几乎处于避世状态。

除了业内人士,很少有人知道了解。

但他说过的话,却是那么勇敢,那么振聋发聩。

如今听来,依旧心有戚戚。

前段时间,他上了一档访谈节目,《十三邀》。

当时,我还和朋友打趣:

“许知远竟然敢采访他?”

他是谁?

钱 理 群

经常吐槽北大,却被北大学生视作宝藏教授。

甚至连隔壁清华,都诚邀他去讲课。

他被誉为——

当代中国批判性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

不要被这个称呼吓到。

批判性、知识分子、标志人物......

这里面任何一个词放到网上,其实都不讨喜,甚至还会引发骂战。

的确。

他这一生,挣扎过、激辩过、沉默过。

如今,82岁的钱理群,已经被确诊为癌症。

他意识到,自己「大概还剩下五年」。

罢了。

还是在生命的末端,给这个世界里的人们,留下点儿什么吧。

“我现在有点和生命抢的意义。

就是把我想做的事,我都尽量做完。

做完之后,就无所谓了,随时可以死。”

01.

许知远的沉默

钱理群是如何让许知远「沉默」的?

采访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钱理群带许知远在养老院花园里散步,看到道路两旁的郁郁葱葱的树木,钱老驻足欣赏树上的「新叶」和「败叶」。

他让许知远观察,这叶子中有黄的,有红的。

可对方并没有感受到这份变化,而是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病式提问」:

“您现在是从历史的世界,到了一个自然的世界。”

许知远以为钱理群和其他受访者一样,会在镜头前寓情于景。

可钱老没有理会,而是笑着说:

“你看这个树也是,都是绿色的,但它也是有另一种色彩,(比如黄色)。”

许知远追问,“这是另一种声音是吧?”

钱老纠正道,“是另一种色彩。”

这句回答,算是对许知远的提醒。

凡事不要总想着上升价值,纯粹的感受风景不香吗?

许知远或许没明白其中深意。

既然引导式访谈您不上钩,那还是直接问吧。

于是就有了这句耳熟能详的:

“哪棵树跟您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气质最像?”

众所周知,古人最爱将树木的特质与人的品格挂钩。

比如松柏长青,梅花孤傲,绿竹清高,白杨顽强。

这一次,钱理群直截了当地指出——

“到这个时候这些都别管,你还是习惯性的这种思维。

其实我就是欣赏它,没有任何知识的介入。

我就是感觉色彩,欣赏它的颜色。”

他希望许知远能放下对意义的挖掘,用心感受当下。

“你仔细看,风来了,它就在那微微地飘动。

总体是非常宁静的,是凝固的。

但它凝固当中,你仔细看那个树叶,它在悄悄地动,很有意思。”

学过马哲的都知道,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运动与静止」吗?

许知远再次抓到重点。

不死心的他进行了最后一次发问——

“我们时代在变化不也是这样么,整体看不出来在变化,但(个体是在变化的)......”

钱理群忍不住打断了他。

“不,别想这些,别想这些,别想这些。

历史文化我们想得太多了。

它(其实)就是当你和自然相对的时候,你内心的一种感觉。”

终于,许知远停止了追问。

他们默契地坐在公园长椅上,陷入了美好的沉默。

一个是深究意义的人,另一个是用心体验的人,此刻正静静欣赏着眼前的树,感受风的吹拂,和阳光的洒落。

看到钱理群说的话,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我们在网络上擅长发声,乐于表达,热衷挖掘意义,宣扬普世情怀。

久而久之,却忽略了「感受现实」。

那些生活中值得关心的人或物,都在巨大的意义之网中失焦了。

更可怕的是,我们时常活在精神和情绪的内耗里无法自拔。

怎么办?

钱理群给了一个答案。

不要想太多,更不要给自己加戏,感受生活,不要让自己活的太累。

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意义需要寻找?

十三邀

和钱老一起散步,观察树叶颜色的变化,偷吃一枚山楂。 去掉知识的介入,进入纯粹的个体生命和自然的相遇。#腾讯新闻十三邀 #十三邀

02.

钱理群的追问

为何说钱理群是个「敢说」的人?

曾看过这样一个新闻。

2010年12月,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上海驴友黄山遇险,营救民警张宁海不慎坠亡,复旦学生脱险后不谈哀悼殉职民警、首先讨论如何搞好危机公关,对民警牺牲冷漠无情、不承认错误推卸责任。

当时,很多人批评他们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那一年我还在读书,不禁感慨,这个定义真精准啊。

后来我才知道,早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钱理群说:

“我前面所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一观念,被称为「钱理群之忧」。

与之齐名的,是「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试想一下当年流行的风气,是金钱崇拜,是读书无用论,是成功学泛滥。

他们的声音,自然被功利的喧嚣所淹没。

可钱理群没有放弃,而是苦心钻研,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

不是专业人士或许不懂,但可以说,他对中国文学的梳理和挖掘,让世界重新重视、理解中国的思想和文化精神。

文化价值在当代世界有多重要,不言自明。

如今,我们依旧要回顾「钱理群之忧」。

越来越多的学术明星,从象牙塔走向互联网。

他们擅长知识付费,资源变现,大谈特谈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那些从985毕业的年轻人,自诩为小镇做题家。

他们成绩优异,考入名校,却感叹错过风口,失去红利。

知识在这些人眼里,愈发成为「工具」。

如果没满足目的,那知识便是无用的。

或许这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共识。

可我还是不禁要问——

在功利主义面前,知识当真如此无用?

03.

贵州 18年

钱理群从小家境优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

外祖父是浙大校长,母亲从小接受英文教育。

父亲,则曾任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农林司司长。

1949年之后,父亲前往台湾,母亲则和钱理群留在大陆。

1960年代,刚从北大毕业的钱理群,被分配到贵州安顺地区的卫生学校去教语文。

那是一段漫长、孤独的时光,第一次去上课,明明是教语文,可桌子上却放着骷髅头的标本。

此情此景,钱理群内心是拒绝的,他陷入两难。

留下,自己无法适应。

想走,却又走不出去。

困境面前,钱理群想到中国有个典故,狡兔三窟。

“我要搞两窟。”

其一,做这个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这是小目标,在短期的现实可以实现。

其二,继续研究鲁迅,未来重回北大讲鲁迅。

这是大理想,虽遥不可及,却是支撑自己走下去的精神养分。

于是在安顺师范有一间小屋子,每到周末,钱理群就在那里给学生们讲鲁迅。

对于偏远山区的没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鲁迅的文字是晦涩难懂的。

可钱理群却眉飞色舞说着讲着,讲到口舌发干,讲到他满头大汗。

往台下一看,学生们早已满脸泪水。

课余时间,钱理群经常带学生踢足球,但碍于不懂足球理论,便用毛主席语录来指导体育场上的技术和战术。

有时候,他还会和学生们排练话剧,学习打麻将。钱理群太爱打麻将了,凑不齐人,就拽着学生玩一宿双人麻将。

等学生们睡觉了,他又回到宿舍,开始自己的鲁迅研究,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在蛰伏期沉得住气、淬炼自己,这样的生活秩序,他坚守了18年。

或许这就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恰如他说——

“人完全没有现实目标只有理想目标是很难坚持的,你必须有一个现实可以实现,然后你有一种成功感,有一种意义感,你才能够活下去。

但另一方面呢,只有现实国没有理想国,你也可能最后就被它吞没了,被现实吞没了。”

04.

从苦难中大大方方走出来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

钱理群如愿以偿,考回了北大。

当年他教过的学生,那些曾经是农民、工人、商贩的人,也纷纷考上大学。

钱理群不仅坚守了自己热爱的事物,也帮大山里的人们实现了梦想。

后来,钱理群几乎每年都会从北京回到贵州。

昔日的学生,如今都已过半百。

大家依旧会讨论鲁迅,回忆往事,然后喝喝茶,打打麻将。

你看,知识是否「有用」并非那么重要。

商业社会,知识可以被资本包装利用,可以垄断和牟利。

但对钱理群和他的学生们来说,知识却能将原本不同命运的人们关联到一起。

在知识的浸润下,大家学会通透坦荡地活,然后从大山里和苦难中大大方方走出来。

如果说知识可以让钱理群在困局中坚持自我。

那母亲和妻子,则给自己带来了一种内在的力量。

钱理群的母亲,出身书香门第,从小习得英语,外人看来,吃不得什么苦。

但自从父亲离开大陆,钱母便从此决口,对父亲的一切只字不提。

每天只是织织毛衣,过上了缝缝补补的日子。

母亲的缄默,换来了一家人生活的安宁。

直到临终,她才对钱理群说:

“我这辈子没有连累你们。”

而钱理群的妻子崔可忻,是一名医生。

当所有人都躲着钱理群,不愿与他交往的时候,出于纯粹的欣赏和爱,崔可忻没有半分顾虑,和钱老携手一生。

2018年,崔可忻被诊断出胰腺癌晚期。

身为医生的她,拒绝了一切延长生命的治疗手段。

她喜欢唱歌,乐于享受生活,病魔对这个悬壶济世的医生来说,并没什么可惧怕之处。

最让我动容的一刻,是在一个社区联欢会上,崔可忻吃了止痛药,打完点滴,身着白裙,为大家上台演唱了一首《我的深情为你守候》。

你的爱在我胸口

每个梦如此温柔

走过的岁月 风雨的岁月

把你放进我心头

钱理群当时坐在观众席,正小心翼翼地用相机录下妻子的演绎。

他眉目微皱,目不转睛地盯着显示屏,记录着这份深情的守候。

崔可忻去世后,钱理群依旧按部就班地吃饭、读书、散步、研究。

妻子房间的摆设从未动过,仿佛她依旧在这里,从未离开。

挚爱离去,钱理群没有大悲,而是淡淡地说——

“我们的关系是罕见的,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讨论,生死问题,死后怎么样,全部讨论,毫无顾忌。

她最后把自己生前所有事情全部安排好,整个过程我们两个人都没有流一滴泪,这一切都是想过的,都想透了,都谈透了。”

05.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当下的网络如此撕裂混沌。

人和人的交流,愈发激烈和矛盾。

钱理群坦言:

“疫情之后,我们处在一个无真相,无共识,没有确定性的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它的危机和别的时代的危机不完全一样,它现在让人恐惧让人不安,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该怎么办呢?

他对自己提了三个要求:

第一个「观察」,别轻易下结论。

第二个「等待」,不要急,要耐心。

第三个「坚守」,不能在一片混乱中随波逐流。

十三邀

钱理群说,疫情是百年未有的历史危机,最令人不安的,是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他给自己定了三条规定: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等待,很多事情现在都不能着急;坚守,不能在一片混乱中就跟着大家走。#腾讯新闻十三邀 #十三邀

这是钱理群的理解,此刻分享给诸位共勉。

这就是钱理群。

哪怕自知时日无多,却对时代保持炙热关怀。

哪怕生活让其煎熬,却要努力活得熠熠生辉。

哪怕在声色犬马的商业社会,很少有人会沉淀下来,潜心丰富自己的生活。可钱老依旧在文学的路径中保持深耕。

这大概就是只属于极少数人的星辰,却无比璀璨。

如果此刻,你也处于困顿之中,也因追名逐利而迷失......

那么,请不要急着寻找答案和意义。

知识和经历,本就没有绝对的「用处」。

但它可以让我们在发现自己弱小和无知的同时,探索内在的强大。

它也可以让我们遵循内心,超越功利和虚无。

那些过往学过的知识和增长的见识,终有一日会化成力量帮到自己。

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勇往直前,一无所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新政后,上海的老破小卖疯了

新政后,上海的老破小卖疯了

环线房产咨询
2024-06-04 17:53:45
岛国片中那些剧情佳作,绝品阿姨化身手段人妻,找回自己的快乐

岛国片中那些剧情佳作,绝品阿姨化身手段人妻,找回自己的快乐

不二纪录片
2024-06-01 13:05:41
痛心!希腊网球名将因发表不当言论遭央视禁播,中国一哥也受牵连

痛心!希腊网球名将因发表不当言论遭央视禁播,中国一哥也受牵连

拳击时空
2024-06-04 06:15:37
网红铁头1号凌晨已归国,透露在日本干了两件大事,好戏还在后面

网红铁头1号凌晨已归国,透露在日本干了两件大事,好戏还在后面

辣条小剧场
2024-06-04 01:10:34
出险一次,保费接近翻倍?车主吐槽新能源车险涨价太离谱,有人没出险也涨了!业内:车险定价背后暗藏这些“非车主”因素……

出险一次,保费接近翻倍?车主吐槽新能源车险涨价太离谱,有人没出险也涨了!业内:车险定价背后暗藏这些“非车主”因素……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3 17:33:08
拒绝17分逆转,1分险胜!独行侠逆天改命,悄悄成为总冠军大热门

拒绝17分逆转,1分险胜!独行侠逆天改命,悄悄成为总冠军大热门

元爸体育
2024-06-04 17:06:37
伊朗选举出现重大变化!哈梅内伊头疼的来了,此人出现有点劲爆…

伊朗选举出现重大变化!哈梅内伊头疼的来了,此人出现有点劲爆…

新财迷
2024-06-04 09:28:09
一群俄罗斯人在布拉格袭击支持乌克兰的志愿者:在机场被全部拘捕

一群俄罗斯人在布拉格袭击支持乌克兰的志愿者:在机场被全部拘捕

探索星空
2024-06-04 08:44:23
噩耗!武汉派出所副所长因公殉职,被歹徒狂刺15刀,抓捕现场曝光

噩耗!武汉派出所副所长因公殉职,被歹徒狂刺15刀,抓捕现场曝光

六毛朵朵
2024-06-03 11:29:26
卧槽!世纪撕X大瓜竟然反转了?!

卧槽!世纪撕X大瓜竟然反转了?!

毒舌一姐
2024-06-04 12:08:40
湖南:小伙捧鲜花表白女技师,做足疗一见钟情,网友:长得很哇塞

湖南:小伙捧鲜花表白女技师,做足疗一见钟情,网友:长得很哇塞

百晓史
2024-06-02 09:09:36
5~7号强降雨预警!大雨暴雨分布地区一览,快来看看!

5~7号强降雨预警!大雨暴雨分布地区一览,快来看看!

小毅讲历史
2024-06-04 18:30:25
小米雷军差点把公牛插座干破产了?

小米雷军差点把公牛插座干破产了?

拾叁生意经
2024-06-03 19:40:19
拒绝17分逆转,1分险胜!独行侠逆天改命,悄悄成为总冠军大热门

拒绝17分逆转,1分险胜!独行侠逆天改命,悄悄成为总冠军大热门

世界体育圈
2024-06-04 09:48:35
省委第一巡视组情况汇报后,58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落马

省委第一巡视组情况汇报后,58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落马

鲁中晨报
2024-06-04 20:07:08
连蚊子都消失了!印度现近50摄氏度极端高温,水电基建面临炙烤

连蚊子都消失了!印度现近50摄氏度极端高温,水电基建面临炙烤

第一财经资讯
2024-06-03 15:36:09
嫦娥六号揭穿NASA局长谎言!采样后起飞环月,月壤将共享?已回应

嫦娥六号揭穿NASA局长谎言!采样后起飞环月,月壤将共享?已回应

环球科学猫
2024-06-04 11:19:09
湘潭市委原书记曹炯芳被判十三年:任期内滥权妄为致湘潭违规新增举债435亿

湘潭市委原书记曹炯芳被判十三年:任期内滥权妄为致湘潭违规新增举债435亿

澎湃新闻
2024-06-04 08:44:32
女排国家队里,谁真心和朱婷好,谁虚情假意,谁要刚到底?

女排国家队里,谁真心和朱婷好,谁虚情假意,谁要刚到底?

SteiniStudio
2024-06-04 16:04:11
一句话没了20亿,俞敏洪为啥挨骂?

一句话没了20亿,俞敏洪为啥挨骂?

大猫财经Pro
2024-06-04 17:38:45
2024-06-04 21:00:49
视觉志
视觉志
中国第一视觉杂志
8856文章数 1316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斯坦福团队承认抄袭中国大模型 核心证据来自2300年前

头条要闻

斯坦福团队承认抄袭中国大模型 核心证据来自2300年前

体育要闻

一位糖尿病患者,和他的24年皇马梦

娱乐要闻

杨幂留言为热巴庆生,姐妹情深惹人羡

财经要闻

又一座城市,房价“鹤岗化”了!

科技要闻

斯坦福团队抄袭国产大模型后道歉 承诺撤下

汽车要闻

2.0T+云辇-P+天神之眼 方程豹豹8还配软包内装

态度原创

健康
手机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手机要闻

荣耀和小米将在近期发布小折叠屏手机 但定位明显不同

教育要闻

全学龄、全科目、全球化,教育智能硬件开启AI新时代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