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研伉俪那些伟大而浪漫的故事!教授夫妻捐遗体制成教学骨架

0
分享至

来源 | 新华网、人民日报、科技日报、梨视频报道、医学界

编辑 | 学术君

七夕这个特别的日子,又是被科研伉俪伟大又浪漫的故事感动的一天:

如果你走进昆明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标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门口玻璃罩中伫立着的两具人体骨架。这两位遗体捐赠者,便是著名的医学夫妻教授——李秉权和胡素秋。

他们分别于2005年与2015年捐献遗体,终于在2019年9月,生前恩爱的夫妻二人骨架可以并肩而立在此,两位老人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永远相伴,延续着一生热爱的医学事业

李秉权教授和胡素秋教授

李秉权教授是云南神经外科奠基人、我国神经外科领军人物。他创造了大量“第一”:

首次施行“人体大脑半球切除术”,让患癫痫11年并左侧偏瘫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能参加工作;

合作施行全国首例“经颅中窝硬脑膜外进路面神经移植术”;

成功实施国内首例双头畸形人寄生性小头切除;

创新运用“颅骨大骨瓣切除并脑室外引流联合减压法”抢救颅脑火器伤员,使死亡率大大低于二战以来世界各国战场的治疗水平,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等军功等。

胡素秋是云南妇产科专家,在医院工作期间,她采用10余项医疗技术,开展近20种不同类型的手术。当时,妇产科教学缺少相关教材,胡素秋就将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总结起来,编写中国第一部《妇女更年期卫生》及多种培训教材讲义、讲稿。对于来妇产科实习的年轻医生,胡素秋手把手带他们接生,给婴儿洗澡穿衣,静脉输液等。1993年4月退休后,她一直坚持门诊,直至85岁高龄。

李秉权教授和胡素秋教授合影

身为医生,他们深知医学标本的可贵。大学时代,李秉权曾和同学顶着日军战机的轰炸,去乱坟岗找无名尸骨做标本。

2005年3月,李秉权逝世,享年83岁。他的遗愿是:“我做了一辈子的医生,死了以后也要拿这身‘臭皮囊’为医学作点贡献,学生在我身上练熟后,病人就可以少受些痛苦。我患过脑腔梗、高血压、血管硬化,可以做病理解剖;解剖切完用完之后,再做成一副骨架,供教学使用。”按其生前遗嘱,他的遗体被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

2015年12月21日,胡素秋离世,按照她的遗愿,遗体捐献给母校为医学服务。

2019年9月25日,李秉权和胡素秋“重逢”了。他们的骨骼标本被一起安置在昆明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入口处。其身后是“献身医学、敬畏生命”8个红字。

“中国新闻社”报道,两位老人的大女婿林文俏看到二老再次并肩站立,落下眼泪:“感觉他们‘重生’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延续他们的爱情,也回到他们热爱的讲台,世世代代向学生传授人体骨架奥秘。”

七旬院士驰援武汉

院士丈夫手术刀改厨刀做践行饭

2020年的一场疫情,使得全国人民经历了多月“封城”的日子,人心惶惶之时,是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白衣英雄,披荆斩棘英勇驰援疫情重灾区,换来了如今安康的生活。


当时,驰援武汉已近两个月未归家的李兰娟院士,也在3月31日结束了在武汉的工作,返回杭州。当李兰娟走下飞机的舷梯,被欢迎的人群热烈地簇拥时,早已等候多时的丈夫郑树森院士打着伞穿过人海,走到妻子面前,紧紧握住了妻子的手。

▲郑树森院士来迎接妻子凯旋

李兰娟院士是中国著名传染病专家,她曾带领科研团队,十年磨一剑,在1996年创立出一套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作为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解决了我国肝炎治疗高病死率的难题;而郑树森院士也是我国多器官移植领域的领军性人物,他将先进的技术辐射全国二十余个省市,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长足发展。

2019年除夕夜,李兰娟院士在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前夕,一向低调的她秀了一次恩爱。她拍下丈夫在厨房做饭的忙碌背影,罕见地发在朋友圈。“今天我轻松了,可以不烧年夜饭了,由郑院士替代,手术刀改厨刀。”

郑树森亲自下厨为妻子去武汉抗疫践行 图源:钱江晚报

其实,这已是郑树森院士第三次送妻子上抗疫前线。

“非典”那年,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李兰娟率先在全省拉响警报,由于判断准确,行动迅速,措施得力,让一场稍有疏忽或怠慢便可能导致大规模扩散的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为浙江省创造了“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感染的“非典奇迹”。17年后,当妻子再一次主动请缨出征武汉时,郑树森仍然支持了妻子的决定。

郑树森院士与李兰娟院士

郑树森在香港读博的时候,正赶上父亲再一次深染恶疾,李兰娟怕丈夫牵挂和担心,瞒着他,偷偷跑回老家,亲自为公公诊治病情,悉心照顾一周后,直到公公彻底康愈,李兰娟才放心离开。

而李兰娟的母亲在90高龄时两次骨折,则是郑树森亲自拍板实施的手术。

深恩于他,亦是厚馈自己。他们从涓滴成海的绵绵爱意中,汲取生命馨若甜醴的芬芳。夜里无论工作到多晚,郑树森都会等妻子一起回家。那条归家的路,无数个夜晚的星辰,有幸聆听他们的喁喁私语。

院士夫妻

携手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在浙江大学校友圈,至今还流传着数学系神仙眷侣——谷超豪院士和胡和生院士的爱情佳话。

结婚48年,谷超豪依然清晰记得两人初次见面的情景:

“那是1950年,我在数学系图书室里,偶遇胡和生,她说苏步青先生给了她一篇论文,有些地方没弄清楚,想让我帮她看一看。我说:好啊,论文呢?她说论文在宿舍里。她的宿舍离我办公室有10多分钟路程。

当时已经是秋天,但天气依然很热,她气喘吁吁地跑去拿回来,我觉得这个小姑娘很不错,对学问肯钻研。我们共同讨论了一下,她就把论文的内容都弄清楚了。这是我们共同讨论数学的开始,她对我也有了一个好的印象。”

数学成就了谷超豪的爱情之梦。而当年的同学少年,如今已经白发苍苍。谷超豪在旁边笑盈盈地说:同样研究了一辈子数学,书画世家出身的胡和生就是在乎色彩的搭配,样式的和谐。“每次我出席重要活动,胡和生都要关心一下我的‘行头’。只要经她的手这么一弄,倒也总是蛮精神的。”

谷超豪、胡和生的结婚照

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女人,但胡和生“推翻”了这个定理:不仅在生活上与丈夫相濡以沫,更在事业上携手共进——她是中国数学界唯一的女院士,更成为第一位走上国际数学家大会NOETHER讲台的中国女性。

1974年6月,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杨振宁到复旦大学作规范场理论报告并建议进行共同研究,这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现代数学问题。让杨振宁感到意外的是,几天后,谷超豪和胡和生就拿出了两项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这使杨振宁十分高兴,一再热情地邀请他们赴美研究。

日常生活中,谷超豪、胡和生倾向于做减法:每天6点30分起床,烧些泡饭、煮个鸡蛋。8点准时开始工作。晚上则是阅读研究生的论文,几十年如一日。平时,两人的研究领域各有侧重,到合作时,默契带来的高效率往往事半功倍。

从相恋到相守,50多年的感情积淀,如同夫妇俩做过的问题、解过的方程一样不可丈量。谷超豪形容:“我做的工作可以讲给她听,她做的工作可以讲给我听。我们互相理解,也可以互提问题、相互核验,这是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在七夕这个特殊的日子,希望这些科研伉俪伟大又浪漫的故事,让你收获对人生、学业及爱情的一丝感悟~

本文来源:新华网、人民日报、科技日报、梨视频报道、医学界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开门就是马路,上海武康大楼的居民去哪儿给电动车充电?

开门就是马路,上海武康大楼的居民去哪儿给电动车充电?

澎湃新闻
2024-06-09 10:04:32
网友:比亚迪员工内部信流出网上直接炸锅了,这应该就是梦想吧!

网友:比亚迪员工内部信流出网上直接炸锅了,这应该就是梦想吧!

火山诗话
2024-06-08 05:07:19
郭碧婷携爸爸在大理被偶遇,试戴路边廉价首饰,吃路边摊好接地气

郭碧婷携爸爸在大理被偶遇,试戴路边廉价首饰,吃路边摊好接地气

只聊综艺
2024-06-08 23:09:16
中方派兵锁台军演结束,美军司令突然意识到,被中方骗了这么多年

中方派兵锁台军演结束,美军司令突然意识到,被中方骗了这么多年

博文聊世界
2024-06-06 08:04:11
台湾问题根本不是武统与和统的问题了,而是以下这两方面问题

台湾问题根本不是武统与和统的问题了,而是以下这两方面问题

星辰故事屋
2024-05-24 20:01:38
最新战报!国羽3胜1负,混双摘金,陈雨菲绝杀,凡晨21-10冲决赛

最新战报!国羽3胜1负,混双摘金,陈雨菲绝杀,凡晨21-10冲决赛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4-06-08 17:54:16
重庆谈判时,蒋介石提出让毛泽东当省长,毛主席问:去哪个省

重庆谈判时,蒋介石提出让毛泽东当省长,毛主席问:去哪个省

李律讲法
2024-06-06 20:15:02
安徽画家关玉梅被执行死刑前,拒绝吃断头饭,行刑时已四肢瘫软

安徽画家关玉梅被执行死刑前,拒绝吃断头饭,行刑时已四肢瘫软

一个人讲故事
2024-05-05 21:46:11
患上前列腺炎,的确要多喝水,但需躲过这3个误区,否则等于白喝

患上前列腺炎,的确要多喝水,但需躲过这3个误区,否则等于白喝

医生胡侃
2024-06-04 09:51:58
6月7日,张学友冲上热搜!自曝感染了罕见病毒RSV十分歉疚

6月7日,张学友冲上热搜!自曝感染了罕见病毒RSV十分歉疚

山野下
2024-06-07 21:07:13
买300多万元新房返十余万元佣金?付首付款后被告知佣金没了!专家称返佣有诱导销售嫌疑

买300多万元新房返十余万元佣金?付首付款后被告知佣金没了!专家称返佣有诱导销售嫌疑

红星新闻
2024-06-08 00:00:17
男子婚后发现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要求撤销婚姻获法院支持

男子婚后发现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要求撤销婚姻获法院支持

澎湃新闻
2024-06-08 10:18:27
今年的高考为何显得如此寂寥?热度竟跌至47年来的最低谷。

今年的高考为何显得如此寂寥?热度竟跌至47年来的最低谷。

请叫我教育君
2024-06-09 08:34:56
谷俊山威胁领导廖锡龙:我让你离开你就得离开,廖是如何回应?

谷俊山威胁领导廖锡龙:我让你离开你就得离开,廖是如何回应?

历史龙元阁
2024-05-28 00:56:55
一个院士能够撬动多大的资源?网友分享让我大开眼界,太炸裂了

一个院士能够撬动多大的资源?网友分享让我大开眼界,太炸裂了

有趣的羊驼
2024-06-08 20:54:21
俄罗斯核潜艇将罕见访问古巴,古方强调“未携带核武器”

俄罗斯核潜艇将罕见访问古巴,古方强调“未携带核武器”

澎湃新闻
2024-06-07 11:22:31
为什么一定要“封杀”郭有才?

为什么一定要“封杀”郭有才?

落纸生花创意手工
2024-06-02 12:07:34
记者扮男客潜入采耳店,偷拍服务全过程:女技师、柔式按摩别有洞天

记者扮男客潜入采耳店,偷拍服务全过程:女技师、柔式按摩别有洞天

古今档案
2024-05-07 13:04:58
续航超1200公里,固态电池要造“工业奇迹”,现在的电车将成废铁?

续航超1200公里,固态电池要造“工业奇迹”,现在的电车将成废铁?

能源车视界
2024-06-08 22:22:31
高大控卫配三分射手?火箭队短板迎刃而解,斯通苦追神射原因在此

高大控卫配三分射手?火箭队短板迎刃而解,斯通苦追神射原因在此

熊哥爱篮球
2024-06-09 11:08:06
2024-06-09 11:30:44
学术资源大全
学术资源大全
打造科研人员最佳的资源平台
1659文章数 23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王传福隔空回应余承东!半个车圈大佬发声

头条要闻

"金价大跌"话题冲上热搜 有金店1克黄金便宜了70元

头条要闻

"金价大跌"话题冲上热搜 有金店1克黄金便宜了70元

体育要闻

魔笛点射 C罗缺阵葡萄牙1-2克罗地亚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疯狂抄底,中东土豪横扫中国资产!

汽车要闻

上汽大通大家9售26.99万起 综合续航1300km+

态度原创

时尚
房产
家居
数码
教育

中年女人的美丽秘诀:夏天就要穿“裙子”,帮你打造百变形象

房产要闻

顶流地段+顶级户型!香港半山豪宅,已成为高净值人群的资产压舱石!

家居要闻

柔和婉转 让阳光洒满空间

数码要闻

年内无望?消息称 AMD、英特尔下一代 GPU 均定于2025年年初面世

教育要闻

全国多地公布2024年高考查分时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