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起,电动车这样放最高可罚1万元!你小区有吗?
电动车充电现象调查:
有些小区飞线充电 有些小区值得称赞
7月7日凌晨,我省信阳某小区发生火灾,有人将电动自行车在一楼大堂充电,凌晨时分电动车突然自燃,现场火势蔓延迅速,侵入到一楼住户家中。消防员到达现场后迅速扑灭火灾,但仍有13辆电动车被烧毁,有七八名居民因吸入浓烟身体不适送医。
在濮阳,
电动车以其便捷、环保,也正成为
越来越多人的外出代步工具,
居民是如何对电动车充电的?
他们的充电方式安全吗?
小区的公共充电桩利用率如何?
一起来看记者7月12日的调查。
电动车一进电梯就报警
这个小区做法值得称赞
在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绿城花园小区,工作人员正在对各楼栋的电梯安装电动车禁入电梯管理系统,受到了居民的欢迎和好评。小区物业服务中心经理程兆豪说,因近期成都、合肥等地相继发生电动车火灾事故,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对于电动车充电安全问题,社区和小区物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都很重视,为了吸取事故教训,防止悲剧在身边重演,他们一直在积极寻找好的解决办法。经过与小区居民积极沟通,又通过相关科技公司的推荐,他们最终筹措资金10余万元,确定在小区电梯安装使用“电动车禁入电梯管理系统”。
图为已安装自动识别装置的电梯控制柜。
该系统在电梯间安装后,前端通过电梯内的摄像头对进入轿厢的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进行精确检测、跟踪,能够实现对电动车的自动检测分析识别。当电动车进入电梯轿厢检测范围内,系统自动识别后即对其抓拍并将图像传输到控制中心,随后电梯将自动停止关门和运行,并对进入电梯轿厢的电动车发出“电动车禁止入内”的语音提示。只有当电动车被推出电梯后,电梯才会恢复正常运行。通过现场联动语音警告和联动电梯暂时停止运行的方式,达到阻止电动车进入电梯的目的。
物业人员正在对安装自动识别装置的电梯做电动车入梯实验。
记者采访时看到,在安装电动车禁入电梯管理系统的电梯前,当有居民把电动车推入电梯内,电梯就会发出“电动车禁止入内”的语音提示,电梯随即自动停止运行,直到电动车被推出电梯,才恢复正常运行。居民孙大妈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系统确实不错。虽然各楼栋周围都安装了充电桩,但还是有好多居民为了方便充电把电动车推到家里。自从安装了这个系统以后再也没有人把电动车推到家了。消防安全,人命关天,一点也不能含糊。”
绿城花园电车进电梯演示
物业服务中心经理程兆豪说,绿城花园共31栋楼57个单元114部电梯,已入住3276户共1.14万余人。电动车禁入电梯管理系统自今年5月初开始安装,工作人员安装一个、调试一个,就投入使用一个,目前该系统在电梯的安装数量已近半数。在对电动车禁入电梯“堵”的同时,他们还积极进行“疏”的工作:除在小区自行车棚设置公共充电桩外,又在各单元楼前楼后增装临时充电桩,以保障居民充电方便和安全。目前,该小区的电动车禁入电梯管理系统安装工作仍在紧张进行,小区物业计划在小区的全部电梯进行安装,以达到完全杜绝电动车进入电梯间的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居民的安全。
个别小区充电桩利用率低
违规充电现象仍然存在
记者采访时发现,我市某些小区仍存在管理不规范现象。7月12日,市城区人民路新城国际的几栋高层住宅,物业给业主发放电梯卡,只有持电梯卡的业主才能使用乘坐电梯。中午时分,一名学生模样的少年骑着电动车进入了电梯间,使用电梯卡直接乘坐电梯上楼。十几分钟,又一名成年人推着电动车进入电梯间,乘坐电梯将电动车推回了家。该小区一名居民在接受采访时说:“公共充电桩离我家远,充电时还要办卡交费,还不如推到自己家充电方便。如果充电桩再多一点、收费能低一点,我们也不想这么麻烦把电动车推回家。”
飞线充电。
在位于市城区胜利路几个没有高层住宅和电梯的老旧小区,记者调查发现,几个小区的公共充电桩利用率同样不高,不少居民仍旧习惯用飞线充电的方式给电动车充电。在楼下有小平房的小区,有些居民会从自家楼上单独拉出一根电线,接入小平房,将电动车推入小平房充电。“我们小区的小平房一直没有统一接电源,所以居民只能自己拉线给各自的小平房通电。如果老旧小区改造能给居民的小平房统一装上电表、接上电源,居民会省不少事,大家给电动车充电肯定也会比现在更安全。”该小区居民说。
新规8月起实施
违规停放电动车最高可罚1万元
记者采访发现,在高层住宅小区,目前仍有不少居民习惯于将电动自行车推进楼道充电,或者将电动车停放在家门口的走廊等公共区域,这种做法不仅不安全,在8月1日以后还有可能面临高额罚款。据了解,国家应急管理部近日公布《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根据《规定》,在高层民用建筑停放电动车,最高可罚款1万元。
网络图
《规定》提出,“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的场所”“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充电设施应当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功能”。
《规定》中还明确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同时,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的场所。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独立设置,并与高层民用建筑保持安全距离;确需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应当与该建筑的其他部分进行防火分隔。
如果拒不听劝的后果如何?可能会面临高额罚单。《规定》要求,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何为高层民用建筑?据介绍,《规定》适用于已经建成且依法投入使用的高层民用建筑(包括高层住宅建筑和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其中,高层住宅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高层公共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公共建筑,包括宿舍建筑、公寓建筑、办公建筑、科研建筑、文化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医疗建筑、交通建筑、旅游建筑、通信建筑等。
来源:濮阳早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