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教育体制要怎么改,才能解决教育内卷问题

0
分享至

太长不看版:

1.国家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整治校外辅导班问题。送孩子去辅导班就是军备竞赛,家长不愿意,但也不得不这样做。大家都做的结果,就等于都没做,钱花了,也没啥效果。

2.现在的教育体制,是导致教育内卷的根源。中考会分流一半的学生去读中职,中考成了真正的一考定终身,这就让小升初成了整个读书生涯的关键。学生们要从小学阶段就开始竞争。

3.九年义务教育改成12年制小初高大义务教育,人人就近大学。普通大学改制成社区大学,让学生就近入学。重点大学改制成只招研究生起步的大学,如果想继续深造,就需要考研。

学年这样安排,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大学3年,国家实行12年义务教育。

一个7岁上小学的孩子,就是12岁上初中,14岁上高中,16岁上大学,19岁大学毕业。

4.把竞争挪到大学里面,要考研,才需要竞争。但你必须是在大学学到真本事了,才有资格考研,所以这样的竞争,不是内卷,资源投入是有产出的,这和高考竞争有本质的区别。

5.改制成12年小初高大义务教育,可以避免教育内卷,不管你上不上补习班,你的孩子都是就近读高中读大学,你想卷也没人跟你卷。

还解决学历歧视问题,都读大学了,没有一本二本三本专科之分,你要歧视我,只能去考研。

人人读大学,对于中国人的人文素质和职业技能是质的提高。

6.大学就近入学,可能会引发大城市学区房的暴涨。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中央多给落后地区教育经费、选派好老师到落后地区学校轮岗,利用互联网技术、落后地区学生到大城市做交换生,都可以有效缓解教育资源集中问题。

7.国家正在方方面面给生三孩营造政策环境,目前,解决天价彩礼等婚嫁陋习、孩子放学后没人管、辅导班榨干家长金钱等问题,已经有相应政策在试点,其他配套政策也会越来越多,教育、工作、收入、税收、住房等都会有相应政策出台。

01

教育内卷就是军备竞赛,家长被迫参与

取缔课外辅导班这件事,国家是要动真格了。

教育部成立新部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专门负责整治校外辅导行为。

整治校外辅导班,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那么多年来,就没成功过,反而这个市场越来越大。

我查到的资料,2019年中国校外辅导班市场9千多亿,全国大、中型培训机构2万余家,解决数十万的就业,这里面还没包括小型的辅导机构,还有老师个人开的小作坊辅导班,都算进来,整个辅导市场超过一万亿。

根据教育部公开的数据,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0178.12亿元,其中全国普通小学为11949.08元、全国普通初中为17319.04元、全国普通高中为17821.21元。

对比下这些数据,说校外辅导机构再造一个教育系统,一点也不夸张。

辅导机构之所以能越打击越壮大,这是因为需求就在那里。

论打击力度,禁毒算是最高级了吧,但毒品还是屡禁不止,因为需求在嘛,有需求,就有供给。

家长也不想送孩子去辅导班,但是没办法不送啊,其他孩子都去,你的孩子不去,不就等着成绩落后吗?

但每个孩子都去辅导班的话,那补习的效果就是没效果。

一件事,大家都做了,就等于大家都没做。

最后是钱花了,孩子的成绩也没比其他人高多少。

当然,这是一场军备竞赛,总有个别狠的家长愿意砸出异于常人的资源。

所以有的家长卖房、举债都要送孩子去辅导班,其他家长一看,要么跟着卖房举债,要么举旗投降。

这样下来,辅导班就成了谁愿意砸钱多,谁就能获胜的游戏。

有钱家庭当然砸得起,那些普通家庭,为了跟上大部队,就只能砸锅卖铁了,再差点的家庭,拿出家里大部分收入去给孩子上辅导班,但补习效果不如花更多的家庭,那这钱基本上也就打水漂。

这样拼命地补习,对国家和社会有什么帮助吗?

基本上没有。

对于搞科研搞学术来说,智力是天花板,并不是说你会做题考高分,你就是智商高,有些项目,智力达不到就是没法搞。

就像搞芯片,你说你会做题,对研发芯片有什么用吗?

还有,一些家长花几十万送孩子去学钢琴,结果只能是在公司年会上表演,没有一个孩子是成为朗朗的。

朗朗在小时候,练钢琴是努力,但他能成为世界级音乐家,也有他的天赋在,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可以的。

一些家长只看到朗朗他爸逼朗朗练钢琴了,就成为了音乐家,却没看到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朗朗的天赋。

当然,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放个屁都是香的。

这次国家打击辅导班,力度非常大,估计后续还会有新措施。

但如果不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总会有人能找到路子找到老师补习。

国家把大小辅导机构都取缔了,谁开辅导班就抓去坐牢,个人开也不行,这样够严格了吧。

但能不能请老师回家教呢?

在大城市已经出现住家老师的形式,老师住进家里,既当保姆,也辅导孩子功课。

我可以说,我不是请老师,我请的是保姆,这样你没办法了。

国家总不能闯进老百姓的家里抓人吧。

02

教育的焦虑,是家长怕孩子读不了大学

怎么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呢?

说来说去,还是高考制度的改革。

高考改革的方案已经被议论了成千上万种了。

我今天说说我最近得到的新启发,或许这样的改革,能解决当前教育内卷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内卷。

之前的文章《一文搞懂:什么是内卷?怎么破内卷?》已经讲得很详细。

我简单地再概括下,就是资源无限投入,但产出一点没有,这就是内卷。

高考模式就是内卷,大家玩命地投入资源,但产出什么成果了吗?

没有啊,就筛选出了做题家。

很多有才华的孩子,最宝贵的学习时间,都耗进了无用功里面。

大家玩命地内卷,无非就是想考取大学。

其实现在的孩子,不仅在高中开始内卷,在小学初中阶段就开启地狱竞争模式了。

我们来看看现在教育体制下的分流情况。

小学初中是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入学,中考后,分流一批,一半人进高中,另外一半人,要么去中职,要么进入社会工作。

那一半进入高中的人,目前大学录取率是50%以上,有一半以上的高中生能读大学。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大学录取率会越来越高。

现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只要你上了高中,就能读大学,而且大学还招不满人。

再过几年,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几乎人人都能上大学。

这里的“人人”,指的高中生,在中考就被分流出去的那批人,虽然进入中职后,也有上大学的途径,但继续深造的学生非常少。

在现在中国社会和中国家长的眼里,读不了大学就是失败,连读专科也是失败,更不用说是中职毕业的孩子,简直就是失败品,家长连头都抬不起来。

这样一推导,学生们的竞争,在小学阶段就开始了,因为中考如果你考不好,基本上就和大学无缘了,小升初这个阶段就成了一辈子成败的关键。

这就导致了,中国孩子的学业竞争,伴随整个童年。

你说中国孩子累不累?

累!但没办法,孩子不累,就只能去读中职,中国家长每每想到这一点,连觉都睡不着。

03

九年义务教育改制成12年制小初高大义务教育

针对这些现象,教育体制改革可以这样改。

中国家长不是恐惧孩子上不了高中、读不了大学吗?

那干脆全部实行义务教育。

小初高大,全是义务教育,孩子都实行就近入学,人人都读大学。

为了不让本科和专科互相瞧不起,大学学制一律三年,取消本科和专科的区别。

在学年上要做改变,因为人人都读大学了,还按现在16年制,那社会上有可能缺少年轻劳动力。

而且现在的基础教育,真心不需要那么长,初三和高三基本上都是为了中考和高考,没新知识教了,既然不需要考试了,初三和高三当然可以取消。

学年可以这样安排,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大学3年,国家实行12年义务教育。

一个7岁上小学的孩子,就是12岁上初中,14岁上高中,16岁上大学,19岁大学毕业。

12年义务教育,在个别发达地区已经实行,只不过它们的12年只读到高中,现在的12年,包括了大学。

大学是最后的义务教育阶段,虽然宽进,但一定要严出。

不能像现在的大学那样,严进宽出,高考拼死拼活考进去,结果培养一个废物出来。

大学一定要采取宽进严出,挂科的、没毕业成果的,一律不能毕业。

补考和延长学年还不能毕业的,可以开除学籍,学生不用读了,出去工作吧。

大学也就近入学了,那现在那些名牌大学,也能不用考试就进去吗?

那肯定不行,义务教育阶段的大学,只是的大学,名牌大学可不是说进就进。

普适

大学也要改制,有培养研究生能力的大学,改制成只招研究生和博士生以上的大学。

其他普通的大学,改制成社区大学,学生就近入学。

举个例子,清华北大不再招收本科生,一律研究生起步。

其实大学只招研究生起步并不是稀罕事,西湖大学就是一个不招本科生的大学。

西湖大学追求的就是培养顶级科研、顶级学术人才的地方,教育本科生这种工作,我不干。

就是说,一个大学毕业生,要想上重点大学,只能考研。

让想深造的学生去深造,不想深造的,大学毕业后就可以找工作去了。

04

大学的学业竞争,不是内卷

你可能会说,那还是内卷啊,之前是高考内卷,现在是大学内卷,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吗?

错了,上面我们提到,内卷是资源无限投入,但产出一点没有。

高考内卷,这点没有争议。

但读完大学去考研,是不是内卷呢?

去考研,确实是资源投入,我们看有没有产出。

人人都能上大学了,想继续深造的人要去考研究生,是需要竞争,但这资源投入是有产出的。

论文是一个成果,毕业作品是一个成果,谋生本事也是一个成果,哪怕是你学到了怎么做小龙虾、怎么开挖掘机、怎么做螺蛳粉......

拿到这些成果你才能毕业,你才有资格去考研。

我们把竞争挪到大学里面,而不是大学之前。

这样的竞争就不是内卷。

所以大学毕业后去考研不是内卷,资源投入了,是有产出的,产出就是学生真正学到了本事,而不是只会做题。

那大学不用考试就能上,专业怎么选呢?

大学不仅仅是学谋生本事的地方,还是塑造人的地方。

所以大学一定要有看似没有用的通识教育,教会你怎么做人、怎么主动学习。

第一年在大学里学通识知识,之后再在大学里选择专业,后两年学的就是专业知识。

就是说,读完高中后,并不选专业,在大学的第一年才是学习怎么定位自己,选择以后的路。

大学毕业后再深造,就是19岁考研,三年研究生学习,22岁研究生毕业。

现在的学制,读完大学也要22或23岁了。

学制改革后,孩子在16岁就能上大学学到真本事,19岁就能大学毕业去谋生,或带着本事去考研,继续深造。

05

人人都能上大学,大大提高中国人的整体素质

改制成12年制小初高大义务教育后,会有什么变化呢?

学业竞争的时间大大后移了,以前孩子读小学就开始竞争,现在,孩子上大学了才开始竞争。

你说我就要做狠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也投入资源,天天上补习班,年年都拿第一。

可以啊,没问题,最后你的孩子读初中了,还是就近入学,接下来的高中、大学也是就近入学。

别人家的孩子享受童年,没人跟你的孩子争,你投入那么多资源搞内卷,结果没人跟你卷,你说你卷来还有什么意思?

这样,顺带把所谓的高三复读班也给消灭了,读大学不需要考试,你复读干嘛呢?

那会不会产生大三复读呢?

因为大三是大学最后一年,也是考研究生的开始,那些考不上好的研究生大学的学生,会不会一直复读大三?

大学阶段,和高中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模式了。

确实,你可以一直不工作去考研,但你先得大学毕业,毕业了,你才能一直考研。

所以,不存在大三复读,复读的是那些学业不好,被迫延长学年的差生,你都是差生了,考研你还能过?

学历歧视现象会大大缓解。

现在,一本的歧视二本的,二本的歧视三本的,三本的歧视专科,专科歧视高中,高中歧视初中,初中没对象能歧视,因为大家都是九年义务教育。

改制后,人人读大学,没有什么一本二本,更没有专科,统一三年制大学,你没法歧视。

你真要学历歧视,只能去考研了,这就成了,研究生歧视大学生,歧视链一下子就缩短了。

落后地区可以留住人才。

现在,好大学基本上都在大城市,人才都流去了大城市,结果产生了马太效应,大城市发展越来越好,房价越来越高,人才越来越聚集。

改制后,因为是就近读大学,本地人才在本地大学读,当然,基本上就是在地级市了。

这就让一市的人才都集中在本市,这些大学生在三年的学习生涯中,产生的消费、生产都是在本市,这大大促进了本市的发展。

本市政府也可以配套相应政策,给这帮大学生资源,尽可能把这群大学生留在本市创业和工作。

当然,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对人才吸引力还是在的,但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大学生都去这些地方,三四五六线城市几乎凋零。

这对于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这个伟大目标,有很大帮助,毕竟一个地方要发展,人才是最关键,没有人,一切都是白搭。

提高了中国人整体素质。

人人都是大学生,这点可不得了。

这群大学生都是带着一定技能毕业的,上面提到了,大学实行宽进严出,学有所成才能毕业,重点是大一学通识教育,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胸怀。

中国人的人文素质和职业技能一下子就得到质的提高,这对于中国可继续发展,至关重要,还是那句话,人才是关键。

06

就近读大学,可能会引发房价暴涨

说了那么多12年制小初高大义务教育的好处,有没有不好的地方呢?

有肯定是有的,首先当然是触动了现在既得利益者,这样如此大规模的改革,是要动了多少人的饭碗啊。

当然,改革本来就是得罪一批人,受益一批人,只要受益的人更多,对长远更有利,那就可以改革。

讨好每个人的改革并不存在,哪怕是最成功的改革开放,也有人反对。

还有就是,会不会造成大家都去大城市买房呢?

因为大学也是就近入学,很显然,大城市的大学会更好,我在北京,我读的是北京的大学,和你在鹤岗读的大学,师资肯定不一样。

这会不会造成落后的地区的大学生难以考研继续深造了呢?

中国家长为了让孩子能上较好的大学,就会去到大城市,去到好大学的旁边,购买天价学区房。

那学区房和大城市房价,又要一轮暴涨了。

不仅大城市的房价会暴涨,小地方的城区也会涨,因为大学就坐落在地级市市区里,孩子在那里读书了,家长为了孩子方便,去到那里买房也很正常。

这样的巨大需求,也会推动当地市区的房价上涨。

只要提到房价上涨,大家就喊打喊杀。

但我们要理解一点,房价上涨最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发展得好地方,房价自然就高,你又想享受北上广深的发展机会,又想没有房价压力,那是不可能的。

大城市和城区的优势就摆在那里,经济发展了,大家涌去更好地方,这是无可避免的。

抑制房价上涨,关键还是要看供求。

怎么避免在学制改革后,防止房价暴涨,这就需要相应的住房政策做配套,这点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

有兴趣的朋友可能看之前的一篇文章《用“二次房改”,拯救中国经济的现在和未来》。

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买学区房,无非是看中教育资源,总有办法解决或缓解这个问题。

为了防止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国家可以在中央层面,尽可能地多给落后地区教育经费;

选拨优秀教师、优秀教授到落后地区的大学轮岗;

利用互联网的技术,让落后的地区学生也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选派落后地区的大学生到北上广深这些大学里做交换生。

这些都缓解教育资源集中问题,大家有什么好想法,也可以留言互相交流。

07

营造生三孩的组合拳

2021年,对于中国最大的事情,就是开放“三孩”政策。

这次“三孩”政策,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放宽生育权。

我们都知道,在现如今的环境中,单纯要求大部分民众生三孩,基本上不太现实。

国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开放“三孩”政策时,也讲到了会有配套政策。

比如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家庭教育开支;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

教育体制要怎么改,才能解决教育内卷问题

中国政府向来有说到做到的魄力,这些承诺,正在一项项兑现。

天价彩礼这些陋习问题,已经在12省份的部分地区开展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计划用三年的时候,遏制婚俗不正之风,为推进婚俗改革提供鲜活样板。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这个承诺,也在做了。

最近新闻提到,教育部遴选确定首批23个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解决中小学生课后服务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孩子放学后,国家管了,家长不需要担心接送孩子问题,也不需要把孩子送去托管机构。

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这方面,最近成立的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设的。

还有就是,最近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大厂都是松口加班问题,我相信是有关部门跟他们谈话了,毕竟天天加班哪里来的时间生孩子。

我相信配套政策会越来越多,教育、工作、收入、税收、住房等都会有相应政策出台,减轻养育孩子的家庭负担,甚至是物质上鼓励生育。

这场生三孩运动,会在方方面面改变中国社会,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或许我们能在这场变革中,找到致富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后续!戴日本头巾的女孩被揍了两次,现场更多细节被扒,评论炸锅

后续!戴日本头巾的女孩被揍了两次,现场更多细节被扒,评论炸锅

紫雨随风舞
2024-06-08 23:10:07
价格大跌!部分省份暂停供应?

价格大跌!部分省份暂停供应?

掌上春城
2024-06-08 19:07:35
胡锡进:打人是违法的,更何况头戴布条者是名女生

胡锡进:打人是违法的,更何况头戴布条者是名女生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08 23:41:32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古特雷斯不会前往瑞士参加乌克兰和平峰会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古特雷斯不会前往瑞士参加乌克兰和平峰会

环球网资讯
2024-06-08 11:06:10
王思聪回应疑与黄一鸣有私生子

王思聪回应疑与黄一鸣有私生子

金陵隐士
2024-06-08 23:25:41
38岁已婚女与37岁情人,在石凳子上发生关系,温存后被残忍杀害

38岁已婚女与37岁情人,在石凳子上发生关系,温存后被残忍杀害

胖胖侃咖
2024-06-08 08:00:08
中将宗顺留在京突然去世,两女儿定居美国并已生育,死前照流出

中将宗顺留在京突然去世,两女儿定居美国并已生育,死前照流出

求实者
2024-06-07 23:14:05
周鸿祎介绍AI新品,演示美女“一键露胸”,被指盗图还用来搞黄色

周鸿祎介绍AI新品,演示美女“一键露胸”,被指盗图还用来搞黄色

小萝卜丝
2024-06-08 17:47:44
岛国片中那些无码界顶流女星,作品深入人心,他们不需要马赛克

岛国片中那些无码界顶流女星,作品深入人心,他们不需要马赛克

不二纪录片
2024-06-07 15:04:09
卡纳瓦罗悲催下课:执教意甲队2个月,率队神勇保级,遭过河拆桥

卡纳瓦罗悲催下课:执教意甲队2个月,率队神勇保级,遭过河拆桥

风过乡
2024-06-08 23:18:50
超级大瓜!王思聪疑似当爹,女网红自称为其生下一女!

超级大瓜!王思聪疑似当爹,女网红自称为其生下一女!

FancyMusic
2024-06-08 15:45:04
黄金价格暴跌!

黄金价格暴跌!

鲁中晨报
2024-06-08 14:47:11
詹姆斯取关后续!帕金斯回应引争议 杜兰特:他还以为自己是上帝

詹姆斯取关后续!帕金斯回应引争议 杜兰特:他还以为自己是上帝

罗说NBA
2024-06-09 05:51:34
网友吐槽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表述非常坑人!在审题上为难考生!

网友吐槽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表述非常坑人!在审题上为难考生!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7 20:27:59
端午小长假第一天 中国铁路北京局共计发送124.7万人

端午小长假第一天 中国铁路北京局共计发送124.7万人

北京商报
2024-06-07 22:24:05
葡萄牙1-2克罗地亚:9号是个水货,不恢复C罗首发,争冠没戏

葡萄牙1-2克罗地亚:9号是个水货,不恢复C罗首发,争冠没戏

体育世界
2024-06-09 03:23:03
以色列从加沙救回26岁的中以混血诺亚·阿加玛尼,其母曾多方求援

以色列从加沙救回26岁的中以混血诺亚·阿加玛尼,其母曾多方求援

山河路口
2024-06-08 19:44:15
前儿媳举报公公巨额不明财产 儿媳妇多张高清无码照片曝光 长相清纯

前儿媳举报公公巨额不明财产 儿媳妇多张高清无码照片曝光 长相清纯

法制社会报
2024-06-08 22:55:52
笑不活了,中俄免签的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要被评论区笑死了

笑不活了,中俄免签的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要被评论区笑死了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06-07 15:54:13
曝广东一公司月薪6千招前台,要求外出应酬:跟不是男朋友以外的人做

曝广东一公司月薪6千招前台,要求外出应酬:跟不是男朋友以外的人做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8 11:12:56
2024-06-09 08:22:44
非凡知识局
非凡知识局
输出精品内容,与你一起成长
605文章数 326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普京:不记得英国前首相的名字了 她当时言论是不对的

头条要闻

普京:不记得英国前首相的名字了 她当时言论是不对的

体育要闻

哥伦比亚5-1大胜美国,博雷倒钩破门,西尼斯特拉传射建功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疯狂抄底,中东土豪横扫中国资产!

科技要闻

今年数学到底有多难?大模型:我也不太会

汽车要闻

上汽大通大家9售26.99万起 综合续航1300km+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梦幻西游梧桐空降方总女儿再遭争议,老王携手思聪入驻大唐服?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胡塞武装逮捕多名联合国工作人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