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皇帝的非正常死亡率高达50%。翻开历史看看,每一个字都渗透着死亡、残暴和阴谋,根本就没有一丝一点的文明而言。
从秦汉到唐宋元明清,皇帝都是一份危险系数最高的职业,没有之一。尽管很多皇帝都死于非命,但也不乏长袖善舞的佼佼者,例如唐宗宋祖和秦皇汉武。
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如何驾驭各怀鬼胎的文武百官,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外交关系呢?又如何让自己长久矗立不倒呢?这就需要帝王之术了。
帝王之术其实没并有那么复杂,说白了就三点,通俗一讲谁都能看明白!
1、同流合污
为何要用一个贬义词来阐述帝王之术呢?因为在古代,皇帝和皇家自身就是最大的地主和贪官。
若抛开戏曲的幼稚性和历史小白眼里的理想主义来说,古代的皇帝从来都不是一家独大的。什么叫“王与士大夫共天下”?说白了就是皇帝要和大臣们结成利益共同体,来合力对付他们共同的敌人——穷苦百姓。
正所谓自古就有百年的门阀,但从来都没听说过百年的皇帝。
从秦始皇到刘邦,从赵匡胤到朱元璋,谁最想吃独食,谁家子孙的下场就会最惨。
在这些帝王中,秦始皇和朱元璋做得最绝,他们都企图将帝国之内的所有权力都抓在自己手里,结果他们都以快速失败而告终。
像朱元璋这样的,只想让自己家人吃香的喝辣的,连一口刷锅水都不想分给手下的皇帝,下面的人能不反吗?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土木堡事变”和称霸朝廷的文官集团。
其实呢?无论是谁在上面,无论谁当皇帝,他们都必须要对以贪官为代表的大地主阶层妥协,因为皇家自己就是最大的贪官,也是全国之内最大的地主。
只要你们能给我(皇帝)一点面子,叫我一声大哥,我们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果你想背叛我,对不起,我只能以帮规来处置你了。
至于生活在底层的小弟们,他们就只能用来干活和牺牲了,不是吗?
2、好处我们自己吃
为何说只有幼稚的小孩子才想穿越到古代去?因为他们内心只想着穿越到王侯将相之家,而不是穿越到半奴隶状态下的农民家庭中去。在古代,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老百姓能不被大面积饿死和屠杀就已经算是非常幸福的了,更别说能吃上一口饱饭了。
什么太平盛世,什么明君圣主,都是文人们自己吹出来的。
就拿盐这样东西来说吧,盐在我国可以说其实际价值贱如粪土,但等到这块蛋糕只能贵族自己来卖时,这种东西就变得很贵很贵了。
官盐贵也没办法,你不吃又不行。想吃,就必须要买我的,谁敢私卖抓到就是杀头,我当然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卖贵了。
当权力任性到可以随意作践和盘剥底层的时候,谁真的会去体恤民情呢?
仅仅是盐一样商品被贵族所垄断吗?像铁、酒、铜、磨坊和矿产等所有关乎国计民生的赚钱生意全部都垄断在贵族手里,他们能不富贵发达吗?
当这种阶层固化并不断地腐蚀下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迎接他们的除了改朝换代,并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了。
即便是改朝换代了,只要这个帝制的文化劣根性不变,依然就只能是简单的重复!
3、上千年的“养羊”技术
我经常告诉我儿子,如果把你一生下来就放进一个猪圈里、羊圈里、狗圈里,不让你与正常的人接触,你还会说人话,办人事吗?这就是所谓的环境塑造人,书面语叫做文化属性。
在五年里的文化传承中,我们最喜欢追捧的什么?是易经、道德经,是四书五经和三纲五常(种姓观念),而没有一个朝代是将科技和科学放在第一位的。
在一个长期以人治为大纲,以忠孝文化、感恩文化、救主文化为背景的国度里,能产生出一套逻辑清晰的科学理念出来吗?
当社会上所有的精英都将厚黑学、商君书、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和中庸之道作为最高智慧,而将科技视为“奇淫巧技”,将匠人视为“下九流”时,能形成强势文化吗?
强势文化会赋予全民狼性,强势文化是以牺牲特权和严格的阶级观念为代价的,也是不符合大地主、大官僚阶层利益的。
而弱势文化则不断地给全民灌输弱势的文化属性,也就是顺从和忠君思想。
无论是蒙古人来了、满人来了、鞑靼人来了、鲜卑人来了、日本人来了,对于底层的“羊群”来说,他们只要磕头纳粮就好了。至于龙椅上哪个人到底是谁,他姓什么?这和老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呢?
“羊式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在和平时期对皇家和贵族有利,但等到遇到狼群入侵时,他们也会因此失去底层的支持和拥护,最终国破家亡。
什么叫帝王之术?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强盗合伙之术,并不值得现代人去研究和学习。
想要一个帝国强大起来,必须要在文化和科技上下功夫,而不是害人害己的帝王之术上,不是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