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黄海清掌掴阎崇年,是言论不当还是明清粉之争?易中天:学术暴力

0
分享至

阎崇年

“啪”,一道清脆的声音在会馆里响起,又接连响了好几声。

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动作愣在那里,包括被打的阎崇年教授,他只是看着那个行凶的年轻男子。

安保人员立刻反应过来,冲上前拉走那名男子,他拽着阎教授的衣领不松手,周围的人也回过神来,纷纷阻止他进一步的暴行。

直到那名男子被人拉走,阎崇年教授都还在懵圈。

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那个男子是谁?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每个人的心里都涌现万千想法,但没人能给出解答。

快要接近圆满结束的签售会,突然发生公然凌辱的情况,足以引起整个学术界震惊。

阎崇年签售会

一场闹剧虽然终得平息,背后的原因却值得深思。

先不论这是发生在什么圈子的事情,也不去讨论打人者与被打者的身份。

一个年轻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恣行凌辱古稀之年的老人,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力征而讨之。

从法律层面看,他当众行凶是违法行为;从道德层面上看,他的行为应该被全社会谴责。

但事情发展却不在预料之中,打人者扬名天下,更有人赞许他的行为。

一个普通的打人事件再加上一个前提,黄海清在公共场合殴打了阎崇年教授。

这个黄海清是何许人也,阎崇年教授又是干什么的?

一个是做汉服生意的小商人,一个是著名历史学家,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难道是因为私人恩怨才会造成这起闹剧吗?

但阎崇年教授根本不认识黄海清,又怎么会结下恩怨呢?

黄海清

媒体发现黄海清竟然痴迷于网络明史,那么就出现一个合理的解释。

明清粉丝之争早就存在,明史的粉丝打清史的教授,也就不难理解。就如同现在的饭圈,明粉也会有疯狂的私生粉。

明清粉之争,争的又是什么?这听起来很无厘头,但却是真实存在着的一场关于已经灭亡了的两个王朝的战争。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许只是拿出明英宗被俘来讨论,明粉就认为你是在贬低明朝,其实都是断章取义罢了,因为你也夸赞崇祯皇帝为社稷而死。

黄海清自称是铁杆明粉,而阎崇年就是穷凶极恶的清粉。

他其实很早就想找阎崇年辩出谁是谁非,大明更繁盛还是大清更繁盛。但是身份差距过大,根本无缘见到阎崇年教授。

在一次阎崇年教授的讲座上,黄海清终于见到他,提出了对大清的看法,对他的抵制。

业内皆知,阎崇年教授的学术讨论有三个要求。

第一,必须是清史专业;第二,必须在清史研究上有学术专著;第三,必须有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经历。

看上去三个要求门槛过高,导致很多人直接丧失辩论的门卡。

这三个要求其实不无道理,如果不在同一个层次,没有相同的研究经历,如何进行辩论,牛头不对马嘴,平白浪费双方的时间。

更何况黄海清只是经常阅读网络明史,而不是一个研究学者。

阎崇年教授了解到他的目的之后,并没有多和他计较,而是选择平息争端,冷静处理。

因此,这样一起恶劣的打人事件,才会只以拘留15天结束。

很多人提议在央视进行这场辩论,但阎崇年教授只是一笑置之。

他认为这样的辩论根本没有意义,他对于打人者也并无过多印象,只当自己走霉运。

自网络历史连载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出版之后,明粉的数量爆炸增长,一夜之间明朝走红,热度升为王朝最高。

但自那以后,明粉成为网络历史讨论圈的群嘲对象。

明粉开始维护大明王朝的历史地位,抨击一些清粉。

明粉的出现,也有一部分是《百家讲坛》和清宫剧盛行带来的结果。清宫剧对清朝历史做了一定程度的美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清朝历史,开始争论明清民族的问题。

很多网络上的非专业人士也加入讨论,他们通过相声、评书、电视剧了解到一部分虚构的历史,就开始高谈阔论,彰显自己的博学多才。

阎崇年《明亡清兴》

明粉认为清朝时是满族做主,并且在末期签署了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这让清粉更加不满。

但很多问题发生时其实都是愤怒冲昏了头脑,让人丧失理智。

阎崇年教授研究清史,他就是清粉吗?

大部分明粉因为阎崇年教授是清史讲述者,对他开始群起而攻之。

找到各种他的不当语录合集,不仅贬低明朝抬高清朝,甚至侮辱现在伟大的祖国。

一位历史研究者写过一篇文章,去讨论明清粉之争到底错的是谁?

其实明粉没错,清粉也没错,错的不是粉,而是胡吹。

很多明粉不仅吹明,更重要的是黑清,把清朝黑的一无是处。

一旦有人谈论清朝带给社会的进步意义,他们就开始举起战旗非要比个高下。

甚至只是客观讨论清朝的一些弊端和意义,就会被攻击。

但这样的攻击一直只存在于网络上。

黄海清是第一个把明清粉之争搬到台面上,并且用暴力手段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他对于学术的讨论,在扇出去两耳光时就已经落入下乘。

将暴力带进文雅的学术圈,他的错误就不只是被道德谴责,这是需要付出法律代价的。

明清粉之争,争得毫无意义,甚至还会带来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那些单纯的朝代吹已经变成网络上的键盘侠,被众人群嘲。

对于网络明史的追捧者,更加无厘头,根本不去思考历史的真实逻辑,对某个朝代进行煽情式的幻想。

明朝有朱元璋屠杀工程,清朝当然也有逼死文人的文字狱。

历史虚无主义不仅违背当代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是违背整个马克思主义。

像黄海清那样的就深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将对朝代的狂热吹捧,变成对他人的攻击。

所以,黄海清掌掴阎崇年这件事,已经从单纯的明清粉之争,变成了明粉讨伐清史研究学家。

他们认为是因为阎崇年言行不当,才会一发而起,顺势进攻。

黄海清曾经致电《百家讲坛》多次,但都被驳回与阎崇年教授沟通的请求。

在他看来熟读《明朝那些事儿》之后,他的功底与专家无二。

在黄海清看来,阎崇年教授不仅在对待明清问题上出现立场偏差,并且有人指出时还拒绝与之讨论。

《百家讲坛》走出的“学术明星”:阎崇年、易中天、于丹、王立群

事情发生十年后,他对此事发表自己的意见,仍旧坚持称自己没错,不存在自省。

他和哥哥一起从各个平台搜集阎崇年的语录合集,一条一条进行反驳,这样的质疑精神或许值得夸赞,但是很多问题不应该自我发挥,添油加醋。

黄海清认为阎崇年有意遮掩满洲统治者的罪过,这是不可宽恕的行为。

当记者提问关于上海历史教科书修改问题,是否赞同用文明发展史代替了王朝兴替、暴力斗争的主线。

崇年教授并未看过上海历史教科书,所以他没有定性,但他是赞同修改历史教科书的。

这样短短几句回复,在黄海清看来,就是为了淡化满清入关屠杀等暴力斗争。

从客观角度来看,阎崇年教授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有很大贡献,但也不得不承认他在公众场合提出的一些观点,确实存在很大争议性。

“留头不留发,太残酷,但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阎崇年教授在“正说清史”里的一些言论的确有待商榷。

他也曾经提出过关于清朝对中国、对人类,对世界的十大贡献。

总而言之,他对于清朝没有全盘否定,即便在批评一些政策时也对其有肯定意义。

即使是这样,言论有待商榷也并不等同于言论不当。

在学术研究中,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早在春秋战国,思想就已经百花齐放,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开明开放的文明社会,竟然会有人因为想法不同就采取暴力手段。

所以追根溯源,这一次的掌掴事件起因,并不是明清粉之争,也不是言论不当。

这件事情说简单一点,因为阎崇年教授提出明清不该对立的言论,对黄海清一直以来坚持的朝代观念是一种挑衅,在屡次证明无果之后,他以暴力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那么这已经构成了“学术暴力”,易中天就曾经提出,不管是明清粉之争还是言论不当,都不是事件的实质。掌掴阎崇年教授就是赤裸裸的“学术暴力”。

学术争论应该坚持文明底线,谁都无权在公共空间动用私刑。

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接触高雅文化,他们不讲礼貌,追求感性来证明自己的独特,他们也没有道义,讲的是拳头出真理。

易中天

这与社会道德文化宣传息息相关,他们的道德素质已经极其低下,让人担忧,更让真正的学者产生担忧。

这样的一群人真的能将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传承下去吗?

黄海清陈述打人理由时,承认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蓄谋已久。

他认为阎崇年对清朝历史颇有褒奖,是因为阎崇年祖上是满族人,这是利用自己的声望,为祖先掩盖那些罪恶的往事。

为此打人之后他还颇显自豪,认为对待阎崇年教授这样的人就“该用最羞辱人的方式,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黄海清在讲座上向阎崇年教授提出质疑,阎崇年教授则认为这些并不是学术问题。

黄海清不肯放弃,坚持要找阎崇年教授讨论个三小时,但阎教授只是建议他“回去多读几本正经书”。

易中天、阎崇年、王立群

一本历史书如果能做到有学术性又好看,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

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对于网络历史小说,历史研究学者的看法一般都是不能要求太高,毕竟不是学术著作。

只要没有太大的错误,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既能做到最基本的科普,又可以让人阅读下去,就是最好的结果。

那些历史小说的作者本人,也许只是业余的历史爱好者,很多故事都是基于史实,再进行合理的虚构和再创作。

他们自己也希望大家只是以看演义的心态去看,而不是当史实。

这大概也是阎崇年教授不愿意与之争辩的原因,因为他们本身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当“学术争鸣”演变为“学术暴力”的时候,受伤害的是真正潜心研究学术的人。

对于这场学术争鸣的围观者,也会受到危害不等的影响。

他们会接受到错误的观念,进行错误的学术评价。

遭受学术暴力的也并不只有阎崇年教授,也不只是在历史研究界发生。于丹老师受邀前往南京开讲座。

基于阎崇年教授被掌掴一事,主办方派出了大量安保队伍,以保证于丹老师的安全。

在她到达之前,就有人在讲座地点贴上小纸条,言语极尽挑衅意味。

纸条末端写了一句“我们绝不动手,请放心!”

进行学术较量,就应该遵守学术界的规矩。

按照古时候的来,要想切磋,首先需要投递拜帖告知自己的想法,若他接受那最好不过。

若他不接受,也该以学术进行回应,而不是用粗暴的方式去抵制。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千百万种观点。

随着《百家讲坛》这样的电视节目播出,严肃的学术研究走进了普罗大众,但是未曾考虑到普罗大众对于正确学术评价的接受程度。

签售、讲座这样的活动对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机会。

如今已经变得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让本该自由发展的学术研究变得拘谨起来。

当年陶东风教授发表“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批评一些不切实际的玄幻文学,就遭到了一些作家群体的攻击。

又有阎崇年教授被明粉掌掴,于丹老师被挑衅,这样的例子即便到现在也层出不穷。

越来越多的文化名人集体“防暴”,这不仅仅只是一次治安出现问题,更应该如那些批评家所认为的升级成为一次“文化现象。”

在浮华年代里,文学界不再沉稳,欣欣向荣的景象也不似表面光鲜亮丽。

他们在阴暗角落里暗自生长,不惜一切代价。

杂草丛生,是好是坏,现在没有人能评价。

只有等后世,一切尘埃落定,看他们如何看待这样的年代。

但是既然身处文学界,就该让一切回归最初的样子,学术归学术,暴力则回归暴力,没有人会探讨在需要暴力的地带是否该让暴力消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重磅出口管制,美国航天界慌了!

中国重磅出口管制,美国航天界慌了!

田间农人阿馋
2024-06-01 14:51:12
贝尔:卖梅西因为能赚最多钱!我退役了所以替补!C罗首发!

贝尔:卖梅西因为能赚最多钱!我退役了所以替补!C罗首发!

历史第一人梅西
2024-06-01 22:26:46
河南64岁大爷五年间染指55名女性,只因太了解女性心理

河南64岁大爷五年间染指55名女性,只因太了解女性心理

真实故事汇
2024-05-06 13:31:30
某学生会主席面试华为,讲自己最得意的事,陈珠芳:听完我害怕了

某学生会主席面试华为,讲自己最得意的事,陈珠芳:听完我害怕了

风起讲堂
2024-05-31 15:57:57
穆帅明确表态!桑乔表现不佳 滕哈赫负主要责任

穆帅明确表态!桑乔表现不佳 滕哈赫负主要责任

球事百科吖
2024-06-02 10:48:45
关于川普被判有罪的几个问答

关于川普被判有罪的几个问答

寰宇大观察
2024-06-01 23:11:50
这谁顶得住嘛!刘涛这身材,这才是尤物啊!

这谁顶得住嘛!刘涛这身材,这才是尤物啊!

冷却爱情
2024-05-11 09:09:15
儿媳照顾50岁农村公公,酒后公公行夫妻之事,公公:儿媳经验丰富

儿媳照顾50岁农村公公,酒后公公行夫妻之事,公公:儿媳经验丰富

魅老八足球
2024-05-13 13:49:37
枢密院十号:瑞典“神器”能改变乌克兰天空?

枢密院十号:瑞典“神器”能改变乌克兰天空?

环球网资讯
2024-05-31 06:44:10
查,往死里查!罚,往死里罚!电动车成“过街老鼠”

查,往死里查!罚,往死里罚!电动车成“过街老鼠”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4-06-02 03:59:03
一夜3大消息!乔治去向明朗,詹姆斯正式发声,库里最新动态

一夜3大消息!乔治去向明朗,詹姆斯正式发声,库里最新动态

室内设计师阿喇
2024-06-02 02:15:55
打脸不!拒绝独行侠!他来,真不一定行!

打脸不!拒绝独行侠!他来,真不一定行!

篮球实录
2024-06-01 22:26:26
网约车推出整年免佣卡,价格让司机大吃一惊:不要脸了?

网约车推出整年免佣卡,价格让司机大吃一惊:不要脸了?

用车指南
2024-05-31 10:02:08
香港惊现“内地风情街”!港人直呼“小深圳”来袭...

香港惊现“内地风情街”!港人直呼“小深圳”来袭...

热闹吃瓜大姐
2024-06-01 20:32:28
网友称31克黄金回收变15克,官方通报

网友称31克黄金回收变15克,官方通报

观察者网
2024-06-02 09:18:09
中美防长谈了75分钟,美防长不许改变台海现状,中方对美反将一军

中美防长谈了75分钟,美防长不许改变台海现状,中方对美反将一军

文雅笔墨
2024-06-01 16:25:20
局座学生李莉:因多次预判美军阴谋,被中情局列入重点关注名单

局座学生李莉:因多次预判美军阴谋,被中情局列入重点关注名单

文史达观
2024-06-02 07:05:13
A股:下周反攻时间公布。

A股:下周反攻时间公布。

凸教授
2024-06-02 09:41:22
46岁侃爷现身意大利,小17岁妻子相伴,清凉有魅力

46岁侃爷现身意大利,小17岁妻子相伴,清凉有魅力

风趣环球笔记
2024-06-02 09:42:17
庆余年2:二皇子至死不知,长公主送他的那一车花,是一颗致命雷

庆余年2:二皇子至死不知,长公主送他的那一车花,是一颗致命雷

娱乐故事
2024-05-29 16:17:16
2024-06-02 12:10:44
奇闻趣谈史
奇闻趣谈史
跟着老史了解过去历史的那些事
1219文章数 97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中国防长:谁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必将自取灭亡

头条要闻

中国防长:谁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必将自取灭亡

体育要闻

我已伤痕累累 却依然感动不了命运之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月背“挖宝”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房产
手机
时尚
健康
游戏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手机要闻

iQOO发618战报,vivo这个儿子真长大了

真正不显老的女人,都不烫大妈卷和穿老年服装,打扮自然得体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Tell Me Why》6月限定免费 经典超能力剧情冒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