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百多年前的小冰期因为寒冷,人口骤减一大半

0
分享至

“白门连岁值饥荒,十载良人旅朔方”——《白门感述》

饥荒,是中国古代对民众生活影响最大的事件,基本上在封建时代每隔几十年就会出现一次。一般而言,最开始是因气候异常而发,随着封建时代的为官者肆意贪腐,赈灾不利。比如将朝廷拨给民间的救济粮食收归己有,一层一层的贪污下来,最后到达荒民手中的物资就没有多少了,最终只能被活活饿死。不仅如此,因气候导致的饥荒,不仅对国家内部的个人产生影响,甚至会动摇整个国家的根基。

孟子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王为“舟”,百姓为“水”,表面上看上去水面平静,一旦君王统治不利,对民众的利益产生了不可挽回的侵犯,那么民众就会“揭竿而起”推翻他的统治,事实也正如此,封建时代几乎每一场农民起义都是与荒灾年份相伴而生。前面我们提到过,气候异常导致荒年出现,荒年的发展导致人民难以生活,官府赈灾不利进一步侵犯了人民的利益,最终人民不得不拿起武器,反对原有的统治者,以建立一个新的王朝来维护他们的利益。这是一条非常合理且真实存在的“链条”,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乱世期间通常气候也是属于异常阶段的结论。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到王朝,史书记载它被清朝所灭,但是在学界,从来不会将清朝的武力进攻看作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因素。“明亡,实亡于内乱”,也就是说明朝的灭亡与国家自身的内耗息息相关,这才是这个王朝真正灭亡的原因。气候异常是明朝出现内乱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被当成主要因素来看待。经过气候学家们的研究,明朝所在的时间节点,全球正处于“小冰期”,气候是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最为寒冷的一个阶段,“小冰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寒冷引发了各类天灾人祸,一度导致明朝中后期到清朝建立初期,人口减少了足足一半。三百多年前的“小冰期”有多可怕?因为寒冷,使得人口骤减一大半。

“小冰期”这一概念,是1939年由一位叫做由弗朗索瓦-埃米尔·马泰的气候学家提出来的,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这位气候学家研究得出,在十三、十四世纪,全球气候进入了相对温暖期,是近千年来最为温和的时期,而从十六到十九世纪,世界气候又来到了一个最低点,这个最低点存在之时刚好中国处于明中后期和清朝统治时期,因此被国内学者又称作“明清小冰期”。

除了国内的主要因素,外部因素同样不容被忽视,北方的女真一族,一直以来都是以游牧为主,不像中原地区的农民过着以农田为生的定居生活,当天气异常寒冷的时候,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不得不被迫南下,这就加剧了女真人对于入主中原的意愿。

实际上,这样的情况不止发生在明清之际,早在宋明之时就已经有过前车之鉴了,宋朝末年,生活在北方草原的蒙古人,每当冬天寒冷的时候,就会骚扰宋朝边境,常年寒冷之时则会想尽一切办法进攻宋朝,目的就是为了占据中原地区,以获得温暖安定的生活环境。

“小冰期”出现,明朝国内又没有一套应对冰期影响的策略,统治者更是认知能力有限,明朝灭亡自然就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清朝人的进攻不过是给了他们最后一击罢了。倘若按照明朝中前期的国力,热兵器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就算清朝在发展个两百年,也不可能在对明朝的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

总而言之,“小冰期”危害甚大,但最大的受害者还要属普通民众,他们连最起码的生存都得不到保障,实在是令人感到可悲可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网友们发现了一个科研界骗子,他叫郭伟

网友们发现了一个科研界骗子,他叫郭伟

清晖有墨
2025-11-17 19:03:52
外卖为什么突然没单了

外卖为什么突然没单了

大嘴説
2025-11-17 11:29:20
“窗帘藏酒”真相再调查 原是服务员找来空箱装喝过的酒瓶 酒店表示:员工配合调查的时间算出勤

“窗帘藏酒”真相再调查 原是服务员找来空箱装喝过的酒瓶 酒店表示:员工配合调查的时间算出勤

扬子晚报
2025-11-17 22:06:24
熬了4天后,43岁导演猝死

熬了4天后,43岁导演猝死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17 17:58:00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庄兆东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庄兆东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鲁中晨报
2025-11-17 19:16:03
日本高官来华,态度非常顽固,想安排G20会面,中方拒绝得很干脆

日本高官来华,态度非常顽固,想安排G20会面,中方拒绝得很干脆

时时有聊
2025-11-17 19:55:13
男子在楼道对女孩行凶,60岁男子上前制止被捅5刀,家属求助:他在ICU昏迷,每天治疗费用高达万元

男子在楼道对女孩行凶,60岁男子上前制止被捅5刀,家属求助:他在ICU昏迷,每天治疗费用高达万元

极目新闻
2025-11-17 21:27:23
霍尊复出,亮相音乐节连唱9首歌曲;4年前宣布退圈:我的错,我来扛

霍尊复出,亮相音乐节连唱9首歌曲;4年前宣布退圈:我的错,我来扛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17 11:39:46
俞敏洪在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有新东方员工称“无法共情”

俞敏洪在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有新东方员工称“无法共情”

界面新闻
2025-11-17 18:07:37
广东一中学原校长,被查

广东一中学原校长,被查

鲁中晨报
2025-11-17 19:27:03
16人被查,17人被处分

16人被查,17人被处分

极目新闻
2025-11-17 20:34:28
71天恋情8个月退网!叶珂回归放猛料:感谢黄晓明孩子由奶奶照顾

71天恋情8个月退网!叶珂回归放猛料:感谢黄晓明孩子由奶奶照顾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18 02:36:48
网传电商开始补税,有公司被要求补税9500万

网传电商开始补税,有公司被要求补税9500万

西虹市闲话
2025-11-17 15:49:41
荒诞!雷军再遭小米产品反噬:40米潜水手表,小字免责又引火烧身

荒诞!雷军再遭小米产品反噬:40米潜水手表,小字免责又引火烧身

娜乌和西卡
2025-11-17 16:22:27
刚刚!杨兰兰澳洲案惊天逆转! 开庭后律师一句话让全场哗然! 所有人都难以置信,不认!

刚刚!杨兰兰澳洲案惊天逆转! 开庭后律师一句话让全场哗然! 所有人都难以置信,不认!

澳洲红领巾
2025-11-17 11:27:48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可以赋黄码红码治理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可以赋黄码红码治理

上峰视点
2025-11-17 18:35:31
女子为10件毛衣从法国飞回国维权:不是钱的事,就为一口气!

女子为10件毛衣从法国飞回国维权:不是钱的事,就为一口气!

潇湘晨报
2025-11-17 15:07:31
多地发文!立即解散约车群、拼车群,否则追究群主法律责任!

多地发文!立即解散约车群、拼车群,否则追究群主法律责任!

网约车焦点
2025-11-17 12:00:54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云鹏叙事
2025-11-16 15:18:51
特斯拉响应,通用响应,福特响应,美系车巨头集体去中国化

特斯拉响应,通用响应,福特响应,美系车巨头集体去中国化

克莱恩财经
2025-11-17 13:55:33
2025-11-18 04:43:00
开心小宝贝
开心小宝贝
一起学习、提升育儿宜家能力
3387文章数 22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惊艳!全球百大美女变身顶级辣妈,居然在中国!

旅游要闻

寒潮锁京城!天安门游客冻红手也要合影,多部门护航暖透寒冬

手机要闻

华为第一款Pro Max!华为Mate 80 Pro Max四色官图公布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