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发动江都兵变后,将沦为阶下囚的隋炀帝缢死,隋朝正式灭亡。但宇文化及自己也在不久后被各路诸侯围攻而死。
问题来了,宇文化及为啥不利用杨广当个傀儡呢?这样岂不能够减少一些势力的围剿?
有些皇帝是很难被揉捏成傀儡的,特别是像隋炀帝这种聪明绝顶、手段狠辣、而且还在位了十多年的熟手皇帝;但即使这样,对他仍有更为合理的处理方式,“直接杀掉”是最不可取的。而宇文化及之所以这么干,其实并没有什么高深的讲究,只是因为他比较蠢、怀而已,严格来说,他是关陇集团中少见的败类。
宇文化及家族虽然也姓“宇文”,但他们跟北周皇室并不是一家人。其家族本姓破野头,祖上当过宇文部族酋长的仆人,所以也跟着改姓宇文。
即使如此,宇文化及的家族也稳居关陇贵族集团之列。他的祖父宇文盛,在北周时期因战功官拜上柱国;他的父亲宇文述更是官运亨通,拥有上柱国、右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一系列让人艳慕不已的头衔,稳居隋朝的军政核心。
我们都知道,关陇集团是一个“融冶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的贵族群体,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促进家族的繁荣昌盛,并在激烈的南北朝对峙格局中帮助自己的政权获得优势,其成员无不高度重视教育、刻苦学习,绝大部分都是文武双全的顶级精英。比如我们熟悉的杨坚家族、李渊家族、以及李世民的岳父长孙家族等等,那些一出生就高人一等、条件优越的贵族子弟,却丝毫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从西魏、北周、隋朝乃至初唐,关陇贵族集团都代表着最为优秀的社会精英群体。
但宇文化及兄弟几个比较另类,尤其以宇文化及特别突出。
宇文述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宇文士及。对于老大宇文化及,史书中的性格评价是“性凶险,不循法度”,也就是性格凶狠、阴险,为人没什么规则意识,喜欢践踏法律制度。当其他关陇贵族子弟都在刻苦学习、勤修武艺时,他却骑着骏马、手持弹弓在路上狂奔,完全一副纨绔子弟的习气。
此外,仗着自己的弟媳(宇文士及的妻子)是隋炀帝杨广最为宠爱的女儿南阳公主,宇文化及更加骄横,甚至连那些公卿同僚们也经常被他欺辱。
这样的权贵子弟在当时是比较少见的,因此他也被长安城内的人们送上了一个花名:轻薄公子,
但宇文化及的毛病还不仅仅是品行不端,他还比较贪财(这也许是遗传了他的父亲),甚至不惜犯下严重的政治错误。
在杨广还是太子时,宇文化及担任太子仆,也就是亲信的意思。按理说这位仁兄并不差钱,但他却老是干出收受贿赂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丑事,好几次被罢官;
他对“美好”的事物有着深深的执念,一旦看上了别人的小狗、骏马、珍贵玩物乃至美女,那他一定会想方设法、发动家族所有的关系网将其搞到手;
身为贵族高官,宇文化及却经常跟市井的屠夫小贩来往密切,不过他这并不是礼贤下士,而是要想办法做生意赚这些底层人民的钱;
最为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公元605年,在隋炀帝巡游北方时,时任太仆少卿、身为堂堂大隋王朝外交官的宇文化及,竟然无视皇帝的禁令,连同弟弟宇文智及跟突厥人做起了生意。
杨广气得差点吐出一口老血,接下来的好几个月都把这对活宝囚禁;后来回到长安城时,杨广原本计划杀掉这俩丢人现眼的兄弟后在再进城;可惜当刽子手的屠刀都举起来的时候,杨广想起了女儿南阳公主,最终还是饶了宇文化及一命,把他和宇文智及贬为奴仆。
不过宇文化及有个好爹——宇文述,这可是隋朝和杨广的大功臣。
公元580年杨坚执掌北周大权时,皇室姻亲尉迟迥率十余万精兵造反,宇文述积极为杨坚奋战,甚至冒着危险亲自冲锋陷阵,立下大功;正是在此战后,他官拜上柱国,进爵褒国公。
后来,宇文述参与了灭陈之战,其后还镇压了江南萧氏叛乱,由此再次升官;
而宇文述的最大“贡献”,则在于他作为亲信,一手帮助杨广对付杨勇、成功夺得了太子之位。因为这一功劳,杨广与宇文述交情深厚,甚至将自己最宠爱的长女南阳公主嫁给宇文士及。
其后宇文述还率军攻打吐谷浑、三次参与远征高句丽、平定杨玄感之乱,继续不断为杨广建功立业。
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么一位跟隋炀帝关系过硬的老爹,宇文化及虽然极尽胡作非为之能事,却屡次能化险为夷、安然无恙。
公元616年,宇文述去世,杨广感念这位亲信对自己的卓越贡献,破格免除了宇文兄弟俩的罪过,提拔宇文化及为右屯卫将军,作为禁军的统帅之一陪伴自己左右。
但杨广的重情重义,并没有换来宇文兄弟的忠诚。
也正是在公元616年,此时已天下大乱,但是隋炀帝再次前往江南巡游,宇文化及作为亲兵统帅自然一同前往。
但当他们到达江都后,中原的乱局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李密的瓦岗军势头凶猛,占据了洛口仓、围攻洛阳城,甚至还占领了运河,隋炀帝一行的归家之路被掐断。
面对这种局面,本就想逃避中原乱象、生性喜欢江南的隋炀帝(从文学素质而言,他算是个文人雅士)干脆不回关中了,他打算在丹阳设立新都,保住江南半壁江山了事。
隋炀帝的老婆孩子都陪在身边,自然舍得故乡;但护送他来到江南的那些将士可都是关中人,这些人的父母、妻儿都在故乡待着。如今中原大乱,一想到与自己远隔千里的亲人生死未卜,这些将士无不心急如焚,时刻期待回到故乡。
于是,不断有人试图私自逃回关中,但都被隋炀帝残酷追杀。
就这样,在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直阁裴虔通等人的策划下,一场军事政变呼之欲出。但这一班武将认为,干这种大事不能只靠自己这些没什么号召力的军人,得一个人出面带头。他们选来选去,看中了宇文化及。
这些人盯上宇文化及,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宇文氏位居关陇贵族集团,号召力远非这些武将能比;由他出面,能大幅减少来自统治集团内部的反对力量,提高兵变的成数,并有利于接下来带领军人们顺利回乡;
其二,干大事需要带头的,并且只能有一个。但这些军人们互相并不服气,于是选一个水平低、更容易控制的人挂名显得更为合理。
于是,宇文化及莫名其妙地成了叛军的首领。但他的表现超乎所有人想象。
起先,在兵变发生时,宇文化及“战栗不能言,人有来谒之者,但低头据鞍,答云‘罪过’”,显得就像个软弱无能的窝囊废;
但在随后,宇文化及立即体现出凶残的一面:虽然隋炀帝对宇文家族极尽照顾,对荒唐的宇文化及也三番五次的给予机会,甚至还屡屡特别关照;但此时,宇文化及丝毫不顾君臣之义、不管个人恩情,当场就命人杀了隋炀帝,其后把杨氏皇族的所有宗室、外戚全部杀掉,不分男女老幼,只剩下了一个跟宇文智及关系不错的秦王杨浩。此外,那些平时跟宇文化及关系不佳的大臣也都被杀了个干净,现场血流成河。
根据中国古代的政治伦理,君王再怎么昏庸无道,臣子要么文死谏、武死战,要么经过一套完整的流程后将其废除、另立新帝;如果实在想杀掉他,那也得悄悄地用下毒、制造意外这种让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方式。而弑君,则是最受人诟病、不齿的方式,无论弑杀的皇帝究竟是何许人也。
因此,宇文化及的狠毒与愚蠢,注定了他会把这伙一心想回到故乡的军人们带进坑里。随着他们向关中进发,发现自己已经沦为了众矢之的:由于弑君的恶名,宇文化及一行被李密、王世充、窦建德、李渊等一众诸侯痛斥为乱臣贼子,面临了他们空前一致的围剿。
面对这种绝境,毫无才能的宇文化及除了喝酒、怪弟弟宇文智及外,还没忘记过了一把皇帝瘾——他悍然毒杀杨浩、自立为帝,甚至还起了个国号“许”。最终,他在四面楚歌中被窦建德抓获,并被以弑君之罪斩杀,得到了他该有的报应。
“化及庸芃下才,负恩累叶”,宇文化及这么一个薄情寡义、凶残愚蠢的人,竟能被那些一心想回到故乡的关中将士推举为首领,这可谓是那个时代的悲哀。最终他在《隋书》中被列为头号逆臣,算是名副其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