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名家用大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临床经验及验案

0
分享至

第一部分:我要给大小续命汤平反,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李可:关于大小续命汤在历史上流传的时间在2000年以上,是古代治疗中风的一个经方,但是现在用得少了,为什么,这和中医向西方靠拢,最早搞中西会通,中西会通派有个重要人物,张山雷,写了两三万字的文章,重点批判这个东西。加上现代药理认为:其中附子麻黄桂枝有升高血压的弊病,基本就被禁用。我曾经和力红谈过,我要给大小续命汤平反,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大小续命汤中间差不多,大续命汤多了一个生石膏。

我这次6月份在深圳中风以后,当时右侧麻木,舌头发硬,讲话困难,回去就开始吃这个药,半个月就基本恢复,恢复到目前程度,最近有点累,昨天又冬至,冬至阳生,古人讲交节病作,伏邪外出,有点不舒服。休息了一晚,就度过去了,吃了点儿苏合香丸

介绍这两个方子:续命煮散《千金卷八诸风门》,这个方子是在孙思邈老人家近100岁时写的,他自己中风了,整天被病人包围,劳累了。然后就病倒了,这个病有些什么表现呢?

吾尝中风,言语强涩,四肢朵颐,出此方,(他自己开的,让她弟子给他煎好)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古代写书的,还没有谁自己得了病以后写出来,所以这个病,孙思邈最有发言权。主治诸风无分轻重,节至则发,比大小续命汤更广泛,可以治急中风,慢中风,中风后遗症。

麻黄 川芎 独活 防己 甘草 杏仁 各三两 肉桂(紫油桂较好) 附子(生附子比较好,我这次就用的生附子) 茯苓 升麻 辽细辛(原来只有细辛,我感觉辽细辛还是比普通的细辛效果好) 人参 防风 各二两 透明生石膏五两,白术四两(一两等于十五克)

打成粉,一天14g,绢包,煮出来的汤如白开水,药出不来,我就改成两层纱布,我考虑绢包,是但取其气,不让药末漏到汤里,但是我感觉漏出一点来问题不大。加生姜45g,1000ml水煮到500左右,一天分四次服。3小时一次,如果病很重,就可以加倍。24小时不断药。

对于出现中风的预兆,或手指麻木,或肌肉跳动抽搐,比较重的麻木,就可以用它预防。

急性期用此方也有效,需要加减,先用三生饮生南星生半夏生川乌,用150g蜂蜜,适量水煮好后加九节菖蒲30g,麝香0.5g把病人救醒以后再用这个方子来纠正四肢偏瘫。

还有一个大续命散:主八风十二痹。(包括类风关,甘肃流拐子病,最后人完全不能动。)偏枯不仁,手足拘挛,疼痛不得伸屈,头眩不能自举,或卧,苦惊如堕地状。盗汗,临事不起(阳痿),妇人带下无子,风入五脏,甚则恐怖,见鬼来收录,或与鬼神交通等等的这些毛病。

麻黄 乌头 防风 油桂 甘草 川椒 杏仁 石膏 人参 芍药 当归 川芎 黄芩 茯苓干姜等分,研末,酒服方寸匕,(2.7g)3g,不知稍加,加到以知为度。出现一些轻微反应为度,口舌麻木,不至于引起其他问题。

可治:中风后遗症,类风关,癔病,各种精神神经症状(与鬼神交通,鬼来收录),男子阳痿,女子宫寒无子,各种抑郁症(可以使肝阳升发,少阴的阳气得到升发)。我治100多例抑郁症,基本就是四逆汤,逐日加附子量,到一定程度,出一身臭汗,就有说有笑了,这个很奇怪,而且得病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家庭比较困难,环境压力比较大。我还计划用这个方子,试用于运动神经元疾病(这是个顽症,这个东西不但外国人治不了,我们也治不了),这个方子加等量制马钱子粉,看看会不会对这个病起到一定的效果。

在南通会议时我写过一篇文章,《从麻黄汤治愈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暴盲引发的思考》我扼要的讲一讲,关键点:麻黄桂枝附子在高血压中能用不能用?用了后有什么后果?破疑解惑,如果这个解决不好,谁也不敢用。

2000秋,我一年轻弟子,治了一个农村农妇20多年高血压,其夫为煤矿老板,有钱在外边胡作非为,女的就生气,突然蛛网膜下腔大量出血,出血后不久,双眼什么也看不到了。这种暴盲,按照六经辨证,属寒邪直中少阴,当时用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出了大汗,血压就好了,第二天,可以看到人影。人也醒过来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麻辛附按照现在医学观点,是升高血压的,为什么能治出血,而且对20年的高血压有这么好的疗效。当时我有这么一段话:麻桂升压已成定论,近百年来列为脑血管病的禁药。而麻黄汤却能治愈高血压岂不成了千古奇谈?用了药出大汗后,第二天所有的症状都解除。当时弟子中医根底不深,学眼科的。解释不了。那个书印刷时印错了,印成我的病案了。

古代治疗中风,大小续命汤,收录在《古今录验》。是个古代验方。孙思邈在唐代就注明,流传时间很长,《金匮要略》也收录,可见效应毫无疑问,就是机理,为什么大汗出后,血压下降,脑水肿减轻,小便也多了,病好了后,8年时间,血压稳定,一劳永逸。当时考虑的是暴盲,少阴直中,他没有想到这么好的效果。

刘力红:大家欢迎(掌声)刚才做了一个介绍,因为时间的关系,更详细的应用我们期待下次再展开。我的感受,李老要为大小续命汤平反,是他切身的感受,因为他自己中风,腔隙性脑梗塞。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治疗的。现在我们有这样一个误区,麻桂升散,血压高脸红好像也有升散,因为有这样的关系,血压高就只懂得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不知道辛温的东西可以起效,麻桂还有这么好的效果,我在思考中医里也谈到这个问题,血压为什么高?实际上就是机体有阻滞,机体是非常奥妙的,因为有阻滞,需要高的压力,才能够供养末端,这是个物理的道理。一般的药达不到末端,用西医的方法终身的服药,你高了我不给你高,使机体末端始终处于缺血的状态。末端这个指令,我这边不够吃了,赶快给我送吃的,这样一个指令始终存在,所以药要不停地用。现在出了一身臭汗,这个就好了,这些阳药,卢老师也讲了:扶阳就是两个,宣通和温补,这其实就是宣通,把阻滞拿掉,不需要那么高的压力就可以灌溉了,所以我们要去读懂机体这个系统。对高血压,我们向李老给我们的启示,再次表示感谢。

(掌声)刘力红代问:大家都知道,李老是善用大剂量的附子治疗急危重症,请问李老,您在善用大剂量的方子效果非常好,但也有一些人人用小剂量治疗同样疗效也很好,请问剂量的大小您是怎样定夺的?尤其是对附子、细辛一类被认为有毒药物是如何定夺?

李答: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根据我的经验,在我的治疗初期,治疗急危重症的时候,其中有6例心衰患者,在救之后很快就死了。后来一直冒打冒撞,经过详细的印证,我发现在急危重症这块,用小剂量的话只能是隔靴搔痒。大家好像是有一种误解,这么多看来有毒的药物,会不会中毒?我反复讲了这个问题,只要辩证准确,大量药物是不会中毒的,而且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是救命仙丹,相反,辩证不对,很小剂量也会出事的。据我一生见到的危症没有一个是小剂量药物能够治疗成功的。中药的毒性是有针对性,中医的治病是以寒制热或以热制寒,是相对的。假如他是个寒证,用多大的量也不会过,假如他是个热证,是个假寒证,你辨证有错,用再小量的附子他也受不了。我在治病的过程中,也曾想向前辈学习他们那种轻灵,但是最后都失败了,这也许是我的功力不够!  

刘力红:李可老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辨证准确了,不会因为大剂量导致中毒,因为中医的治疗是以偏救偏,但是如果你没有辨证准确,不该用,那就是很小的剂量他也要中毒,他老人家曾经跟我讲过一个例子,他用了那么几十年的附子,他本人开的方子里没有出现过过附子中毒,反而倒是他参加过抢救乌头碱中毒的,就是别人用了出问题,他去抢救。别人用的量是很小很小,可是中毒了,这就说明了当用不当用的问题,最关键是这个。所以大家更多是应该学习如何把握当用不当用,切忌片面地追求大量或是轻剂量。

第二部分:《田原访谈中医》:善治中风的大小续命汤

本来中医治疗中风这种病啊,并不分内外,因为它有形,有证,你就根据这个形证判断他是哪一经受病,你就治哪一经。如果它牵涉到的方面多,你考虑轻重缓急,侧重于哪一面,基本的方法就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边儿有个复方,叫《古今录验》大小续命汤。

田原:关于经络的问题您研究的多吗?

李可:经络问题很少研究。其实伤寒的六经辨证和经络有绝大关系。他的六经实际上就是十二经的一个简化。现在也有研究伤寒论的人啊,认为六经就是六个症候群,那是纯粹胡说八道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当时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的时候啊,他所遵从的那些个基本观点他在书里面都讲到了。所以这绝对不是现在理解的伤寒论,就干巴巴就剩下这么几个方子,这个方子可以治什么病。为什么能治?他闹不清楚,如果你研究这个《伤寒论》,离开六经,离开脏腑之间的这个关系,你就研究不通。所以彭子益对于《伤寒论》的认识啊,那是古往今来最高的一个,你从他那个路子,你就可以入门,你就可以登堂入室,但是他的观点好多人不接受。

田原:为什么不接受?

李可:因为他们做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已经形成一个体系了。你就比如说在这个民国时期,那些搞中西医结合很著名的人……比如说现代版本的《伤寒论》最早就是陆渊雷著的,陆渊雷对《伤寒论》的认识太皮毛了,言不及义啊,他所讲的就是怎么样与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生理学的观点、病理学的观点套在一块儿。哪有那么容易啊?你研究中医,可以拿西方的东西作对比,但是你要把它们融合在一块那完全不可能。

田原:那会儿,您谈到中西医结合似有微词……中医现代化的战略里面,常说的就是“中西医结合”,您觉得中西医结合得了吗?

李可:中西医不能结合,可以互补。中医办不到的,可以请西医帮忙,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医大部分都可以解决。你说我们国家单单是有记载的历史就五千年了,西医进入中国不到两百年,它们没来之前那几千年中华民族怎么样活过来的?(笑)历史上有好多次大型瘟疫啊,世界上好多小国家都被亡国灭种了!我们中华民族怎么样延续到现在的?而且十几亿人口啊!这些主要是中医的功劳。

田原:现在中西医结合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结合的花样儿越来越多了,比如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结合、中西药一起开的结合,还有人提出的中西医理论的结合。

李可:那是胡说八道。他可以互补,但绝对不能结合,因为中医、西医是两种体系。一个是东方医学,以古代文化、哲学为基础;一个是现代的机械唯物论,只能看到具体的某一点。他一个细胞可以分成几百万个去研究,他研究那个微观的东西,但是微观与整体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不管。西方医学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这个很大的弊病了。

田原:现在中医在国外非常火,那是一种真正的反思后的热情。比如日本,比如韩国、美国,他们对中医的研究比咱们还要认真。

李可:日本醒悟的早啊,否则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时候就把中医取缔了,哪里还有现在的汉方。我们解放初期的时候,也是认为中医是封建医学,中医不科学,中医如果要存在那就必须科学化、现代化……这其实是一种很巧妙的消灭中医的方法。

(笑)田原:可是没消灭掉,总在春风吹又生。

(笑)李可:啊,差不多了,差不多了。

田原:您怎么说差不多了呢,谈谈您的理由?

(笑)李可:就是全国的中医全盘西化,这就是最明显的现状。田 原:但是还有您这样的中医人在坚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医的根就还能保住!

李可:民间可能还有坚持中医的人,就是从这个正规大学里面,系统培养出来的一代人,不敢期待喽。因为现在完全是按照西方的模式来办中医学校啊,理论和临床都分开——讲课的就是教授,哇啦哇啦,讲就行了,你给他个病人他也不会看;临床的呢,又是另外一套。西医是这样教育的,但是中医用这个方法那绝对失败!

田原:您现在带了多少学生?

李可:现在能够独当一面的,有这么三、五个。

田原:这三、五个都在哪儿?

李可:山东有一个,在中医药大学;广东有几位;广西有一两位。

田原:您担心他们会受到客观环境的一些制约吗?

李可:让他们自己去奋斗,扎扎实实做自己的工作。在山东的那个学生把他这几年看的各种病的病例,都做了系统的总结,统计现代医学认为不治之症的病例,我们治疗好了多少,治疗结果都有西医的诊断,有西医的最后鉴别,他肯定没话说啊。

田原:得到了您的真传的学生们,除了出诊还再带学生吗?

李可:他们呢,就是在他们所在的那个省、市,办一些研究机构,招一批学生,或者不固定的开班授课,用这个方法来往下传。

田原:您身边有多少学生跟您出诊?

李可:没有。我最近很少看病。

田原:李老您说前段时间中风了,但是现在完全看不出有任何中风的迹象。

李可:这段时间恢复得不错,我吃了好几十付药。但是还稍微有一点问题,说话太快就流口水。

田原:没有啊(笑),您也针灸吗?

李可:这个也不需要,针灸是治疗中风的其中一种方法。过去认为中医的治疗手段是“一针,二灸,三服药”,因为针灸那个东西,几乎不需要花钱,就能解决好多问题,高明的针灸大夫啊,他可以通治百病,只要他判断准确,扎上几支针,把上下、表里调一调,这个病就好了。而且针灸也是急救方面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针灸比那些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快的多。一旦你稳住,先让这个人有命,然后再服药,就能把他救回来。

田原:“一针,二灸,三服药”,那您应该属于“三服药”里面的。(笑)您这次中风是自己开的方子?

李可:对。

田原:吃了多长时间?

李可:两个多月。

田原:师母,您给我们描述一下,李老发病的当时是什么状态?我们现在根本找不到李老曾经中风的痕迹。

(笑)师母:中风时就是流口水,全身麻木。我们俩都是中风啊。

李可:她(李老的夫人)也中风,我们俩一起吃药。

(笑)师母:他太累了,没办法的。现在看的病和以前的不一样。比如以前得癌症的很少啊,现在得癌症的人挺多的呀,每个人的病都不一样,用药就不一样,就要思考,就疲劳。

田原:但是又不能停下来,很多人都把李老当成救命的大医。李老,您怎么认识中风?

李可:这和正气虚有关系,疲劳过度。中风这个东西啊,从明朝以后啊,就出现了关于内风、外风的争论。特别是到了清末,特别是1840年以后啊,西方医学进入中国,当时对中医的冲击非常厉害。使得一部分中医就考虑一些应对的方法,这个就是最早的那个“中西汇通派”,如果你不懂现代医学的东西,那你这个中医就不能够立足,就不能生存,所以他们就搞这个东西。本来中医治疗中风这种病啊,并不分内外,因为它有形,有证,你就根据这个形和证判断他是哪一经受病,你就治哪一经。如果它牵涉到的方面多,你考虑轻重缓急,侧重于哪一面,基本的方法就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边儿有个复方,叫《古今录验》大小续命汤。这个东西最早应用的是谁啊?唐代号称药王的孙思邈。孙思邈自己中风以后啊,完全不能动了,他就口述一个方子,让徒弟帮他磨成粉,做成“煮散”,什么叫煮散?就是一副中药,打成粉,分成若干个包,一天几包,放到水里边煮开了,然后连汤带药喝下去,那个叫“煮散”。这个比汤剂稍微慢一点,但是比那个丸剂又快,孙思邈吃了十天十夜,第十一天的时候他自己起床了,这证明“大小续命汤”在治疗中风范围这个病,那绝对是久经考验的。所谓“古今录验”,古,就是指汉代以前,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这么长的一段历史,治疗中风都是用这个方子的。而且他这种方法最后还被附录到《金匮要略》里边了,因为他的主体辨证方法合乎张仲景《伤寒论》里边的六经辨证。现在呢,我把常用的治疗中风的方剂和用法提供出来,供有志于复兴古中医的青年一代辨证施用。

方名:孙思邈“续命煮散”(千金方 治诸风篇)

组成:麻黄 川芎 独活 防已 甘草 杏仁 各90克 紫油桂(不可用普通肉桂代替) 生附子 茯苓 升麻 辽细辛 高丽参 防风 各60克 透明生石膏150克 生白术120克上药一并捣粗末,混匀备用。

用法:每次14克,绢包(细密之白布亦可),加水800毫升,文火煮至400毫升,分作4次饮,3小时1次,重症24小时用28克,不可间断。连饮7-10日。加减法:1、口眼歪斜。加清全蝎90克,大蜈蚣100条,僵蚕90克。2、失语。加麝香0.3克/日,另冲服。

主治:

1、中风急重症

2、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出现中风先兆者

3、风痱(原因不明之瘫痪)

我要特别说明一下:

1、此方为大小续命汤类方,为唐代孙思邈自拟自治方,孙真人方后注云:“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曳,处此方,日服四,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我用此方治愈了自己的中风急症。大小续命汤也是我十几年来治疗中风的常用方,没有任何副作用。

2、方中生附子所占比例极小,绝无中毒之虞!方用绢包,意在但取火气。

3、方中有大量生石膏反佐,对高血压无碍。

田原:谢谢。嗯……孙思邈的千金方里的治诸风篇,似乎名气大的方子有一些吧,而且用了十几、几十句话阐述,只是这个“续命煮散”不过三言两语,不是很起眼,要不是您慧眼把它使用出来,也许更没有人知道它了,精华往往就这样错过了!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原因,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多。其发病急、致病凶险、致残率高,尤其是本病导致的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疑难病症。

我学医、行医28年,机缘巧合,在我初行医时,即以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作为我的主攻方向。(此处所谓中风,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西医的脑血管疾病。)就我继承孙曼之老师治疗中风的经验,以及我个人的实践经验来看,我认为,现今临床治疗中风效果不理想、后遗症突出,甚至失治、误治,和忽视外邪,不会用、不敢用大续命汤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一.有关风邪致病以及续命汤的经典论述

孙曼之老师擅用风药,对于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尤为重视风药的运用,这是有中医经典的理论渊源的。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关于风邪致病的论述,并明确提出了风邪可以导致“偏枯”(即半身不遂)。如

  •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风者,百病之始也……”

  • 《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

  • 《灵枢·九宫八风》更进一步指出:“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

(文中“三虚”是指风气与所当年的年、月、时均相冲逆,虚指非时而至,而非虚证。)指出中风“偏枯”的发生和风邪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知,风为六淫之首,常夹杂其它邪气伤人,中医之“中风病”(西医之脑血管疾病亦称之为“脑中风”)其名之所以为“风”者,风邪为治病因素更不例外。

《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一脉相承,其论内伤杂病,也多首先考虑外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此条指出,外中风邪可以导致中风“半身不遂”。

又:“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㖞僻不遂。”此条通过对中风脉象的详细分析,指出外中风寒与里虚相结合,形成中风的病理机制。 这实际上也是本文所要论述的大续命汤治疗中风的病理机制,对理解大续命汤的组成,以及后人运用此方治疗中风,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除了论述用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文后附方收录了《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据后人考证,此方与大续命汤同,亦即本文所称之大续命汤。

《千金方》对于风邪与中风的关系,有比较丰富的论述。《千金方·诸风·论杂风状第一》:“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后人对此的注解是:“

  • 一曰偏枯,谓半身不遂也;

  • 一曰风痱,谓身无痛,四肢不收也;

  • 一曰风懿,谓奄忽不知人也;

  • 一曰风痹,类风状也。”

尤为可贵的是,《千金方》该论直接提出治疗中风,应该重视风邪的危害:“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 并且强调初中风时,“宜速与续命汤。”

《千金方·诸风第二》,则非常详细地论述了大续命汤、小续命汤、排风汤、八风汤、防风汤等祛风类方剂,以及中风的证候、具体的方药用法,并附有成功医案,给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刘河间),虽为“寒凉派” 医家的代表,但在其著作《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第十》里,不厌其烦地介绍了用小续命汤、大秦艽汤、愈风汤等治疗中风,用祛散外邪的方法治疗中风,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

后世历代医家著作论述中风,无不强调风邪致病的危害,大多把中风病置于论述诸病之篇首。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中风第二》:“ 人百病,首中风,骤然得,八方通,闭与脱,大不同,开邪闭,续命雄”,非常明确地指出中风“闭者宜开”,当先用续命汤解其表,强调了续命汤治疗中风祛散外邪的重要性。

二、大续命汤的组成及方解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后附 《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姚云:与大续命汤同,兼治妇人产后出血者,及老人小儿。

组成: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

用法: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症状分析:

  • “身体不能自收持”,指肢体的肌力下降,软弱无力,相当于脑血管病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

  • “冒昧不知痛处”,是指影响到了感觉系统,感觉功能障碍。

  • “拘急不得转侧”,是指肌张力紧张度增高引起的肢体拘紧、酸困不适。

  • “口不能言”,是指出现了言语不利索,甚至失去语言功能。

全方所述诸症,和今天西医所指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等多种脑血管疾病非常契合。

方解:元犀按:“风,阳邪也。气通于肝。痱,闭也。风入闭塞其毛窍,阻滞营卫不行也。盖风多挟寒,初中时由皮肤而入,以渐而深入于内,郁久则化热,热则伤阴,阴伤内无以养其脏腑,外不能充于形骸,此即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所由来也。主以古今录验续命汤者,取其祛风走表,安内攘外,旋转上也。方中:

  • 麻黄、桂枝、干姜、杏仁、石膏、甘草,以发其肌表之风邪,兼理其内蕴之热;

  • 又以人参、当归、川芎补血调气,领麻黄、石膏等药。穿筋骨,通经络,调营卫,出肌表之邪。

是则此方从内达外,圜转周身,驱邪开痱,无有不到。称曰古今录验续命汤,其命名岂浅哉?”

《心典》曰:“痱者,废也,精神不持,筋骨不用,非特邪气之扰,亦真气之衰也。”外风侵入人体,必先因气血的不足,所以治疗当应在补气养血的基础上祛风散邪。

  • 方中麻、桂辛温,一者开泄表闭,发散风寒之邪,二者取其温通经脉(无外邪不能中风)。

  • 石膏辛凉,配杏仁清热散邪,宣肺化痰,配干姜一寒一热,恢复脾胃气机升降,温散痰饮,宣通经络(无痰不能中风)。

  • 人参、甘草补中益气,扶正驱邪,托邪外出;

  • 当归、川芎养血调营,使气血旺盛(无气血虚不能中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气血渐旺,风邪外出,则风痱自愈。

全方寒热并用,气血同调,补散兼施,标本同治。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大续命汤,其方实际上是个复方, 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三个方剂的合方化裁:

  • 其一是大青龙汤,变生姜为干姜,意在增强其温中的效果,从内而外托邪外出。去大枣,嫌其滋腻,因中风和痰滞经络有关,要注意药物的流通性。

  • 其二是补气祖方之四君子汤,取其中的人参、甘草,重在填补中气,托邪外出,扶正驱邪。重点不在健脾化湿,故不用白术、云苓。

  • 其三是补血祖方之四物汤,取其中的当归补血养血,川芎活血通络。白芍、熟地酸凉、滋腻,故弃而不用。

大续命汤所治之中风,为杂病之中风(西医脑血管之类疾病),中邪已属深入,(而非《伤寒论》桂枝汤所述之外感表证,中风轻浅),故须深入气血之中祛邪外出,因此必用人参、甘草补中益气,扶正驱邪,托邪外出。用当归、川芎者,除了养血行血,扶正驱邪之外,尚有引麻、桂等药从表入里,深入血脉,然后再领邪外出之意。

全方外散风寒,内清痰热,补养气血,扶正祛邪,托邪外出,此为大续命汤之所以能够治疗中风之深意所在。

三、临床应用大续命汤的十个指征

今人治疗中风不敢轻用大续命汤,究其原因,

  • 一则对大续命汤的理解不深入;

  • 二则为西医的高血压、脑出血等名词术语所困,不敢轻易使用辛温药物,怕血压升高、出血加重,怕引起医患纠纷;

  • 三则没有师承,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把握应用。

为了带教学生方便,我曾把临床辨识、应用大续命汤的指征总结为以下十个要点。 这十个要点,涵盖了病因与发病、病症特点、脉象、体质等诸多方面,如能仔细领会,对于学习应用大续命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 (1)发病前有感受外邪,或者吹风扇空调等的病史;

  • (2)大多在天气变化的时候发病;

  • (3)肢体有畏寒发冷、拘紧、酸困不适的表现;

  • (4)肢体的紧张度比较高;

  • (5)右脉弦滑、洪,有力,左脉弦、紧,按之有力;

  • (6)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者黄腻;

  • (7)口干,大便滞涩不畅;

  • (8)肥胖人居多;

  • (9)肢体瘫痪多见于右侧;

  • (10)排除肝阳上亢、阴虚火旺的脉证。

以上十个要点中,每一个要点都和大续命汤密切相关,并且蕴含着最基本的中医理论。仔细探究每个要点的原因所在,融会贯通,会为临床应用大续命汤奠定必要的基础。

不敢用、不会用大续命汤,还和不会根据病情体质变通加减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常用的加减方法如下:

  • (1)表证重者:风盛加荆芥、防风;湿重加羌活、独活。

  • (2)便秘加大黄、枳实、桃仁、芒硝,仿三化汤方意。

  • (3)痰多加竹沥、天竺黄、胆南星。

  • (4)失语、烦躁少寐、神志不清者加黄连、山栀、远志、石菖蒲、郁金。

  • (5)失语、痉挛抽搐者加全蝎、蜈蚣、僵虫、天麻、钩藤。

  • (6)肝阳上亢、血压高者加桑叶、菊花、夏枯草、龙骨、牡蛎、石决明。

续命汤治疗中风是系列方剂,除了大续命汤之外,最出名的还有小续命汤,以及金元医家刘完素(刘河间)以此方为基本方加减的“六经”续命汤(麻黄续命汤、桂枝续命汤、白虎续命汤、葛根续命汤、附子续命汤、羌活连翘续命汤)、大秦艽汤、愈风汤等,对于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皆有可取之处,其加减方法亦值得进一步深究。

以风药治疗中风,尚有其它方药的应用方法,散见于我的《风药讲座》和治疗中风的其它文章,此不赘述。

四、大续命汤治疗中风的临床案例

据我多年的临床观察,中风的发生和外感风寒之邪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有些在暴受风寒之后发病,有些发病后由于外感风寒而加重。孙曼之老师提出,“辩证首重体质,论治首重病因,”无疑,对于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而言,及时祛除外邪,消除病因越早越好,是争分夺秒,非常关键的治疗措施。

病案一

孙曼之大续命汤加减治疗于某右侧颞叶梗塞案

于某,男,68岁,渭南市人。初诊时间:1993年6月5日。去年七月外出旅游,乘车受风后当晚忽然左半身瘫痪, 遂紧急入院治疗。做CT诊断为右侧颞叶梗塞,经医院输液治疗后勉强可以行走,惟左侧上下肢僵硬不灵便,小腿拘抽,上下疼痛不定,至今不愈。舌稍暗红,苔薄少。平素纳健,大便干燥。糖尿病史多年。脉右寸微洪,关尺弦;左三部弦大紧微滑。

西医诊断:右侧颞叶梗塞。

中医辩证:外寒内热,风邪。

处方:麻黄10g 桂枝10g 黄柏10g 生石膏50g

川芎10g 当归12g 羌活5g 独活5g 防风5g 甘草5g 水煎服,三剂

二诊僵硬头昏稍减,咽疼牙疼,上方加荆芥10克、元参12克。三诊僵硬头昏大减,原来忘告腰疼,服药后亦显减,咽疼消失。

四诊腿疼大减,牙疼未愈,上方加生地12克。五诊腿疼大止,举止如常,惟尚感无力。据告将赴山东久居,改丸剂缓图。

病案二

赵红军大续命汤加减治疗行某丘脑出血12ml案

行某,女,58岁,合阳县新池镇南顺村人。初诊时间:2003年3月7日。家属代述数前日外感,血压突然升高,先是一阵狂吐,继而肢体瘫痪。发病急骤,神志时而清醒,时而昏睡,时而烦躁,反应迟钝。恶寒发热,无汗。左肢瘫痪,肢体拘急,上下肢体肌力为0。口干,舌红,喜饮,苔薄黄腻,舌面乏津。大便干结,数日不行,小便遗失,时而大小便不知。喉中痰鸣,纳食可。双脉弦而略紧,右脉明显滑数。

西医诊断:丘脑出血12ml。

中医辩证:外寒内热,痰热阻滞。

处方:麻黄10g 桂枝10g 杏仁10g 石膏50g

当归10g 川芎10g 半夏10g 炙甘草5g 枳实20g 黄芩10g 生姜5片 鲜竹沥60ml分2次兑服

每日一剂,水煎服。

这个患者经确诊后即否决了手术方案,由我保守治疗。除了输液常规支持营养之外,结合大续命汤和针刺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最终完全康复,未留任何后遗症,生活能自理,并且可以做日常家务,避免了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的发生。

病案三

赵红军大续命汤加减治疗王某脑动脉瘤术后肢体麻木上肢无力案

患者王某,女,50岁,商洛人,初诊时间:2018年9月13日。患者脑动脉瘤手术后遗留右侧肢体麻木,行走迟缓,右手不能提物一年半。土、火行人,面黯,舌红苔薄,口干口渴,痰多。右脸、眼、鼻痒半年,汗出不多。头晕,心悸,气短,心烦易燥,常服用西药控制。记忆力下降,目光呆滞。右脉沉滑,左脉沉洪数。

西医诊断:脑动脉瘤,脑梗塞。

中医辩证:外寒内热,痰热郁闭。

处方:麻黄5g 桂枝10g 杏仁10g 石膏30g 甘草5g 生姜5g 当归10g 川芎5g 党参5g 山栀10g 豆豉10g 僵虫10g 菊花15g 桑叶15g 天花粉20g 蝉衣15g 夏枯草20g 7剂,水煎服

二诊发痒减轻,心悸气短减轻,肢体轻松,头不晕,口不干,大便正。出汗不多,未服用西药而心脏无不适。继续上方7付。三诊发痒大为减轻,心脏明显好转,右手持物好转,足仍略麻。上方加牛膝10g,独活15g,羌活3g。7付,水煎服。经后续结合针刺等疗法,效果明显,逐渐康复。

按:大续命汤用之得宜,不仅可以治疗中风初病,挽救患者性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还可以治疗中风久病。好多患者中风后遗留较为严重的后遗症,与发病初期未用本方及时发散外邪有一定关系。孙曼之老师强调:“病有所来路,亦当有所出路。”这是中风即使多年的患者,应用大续命汤后依然取得较好效果的原因所在。

结语:

我平时常说:“大续命汤乃古今治疗中风第一方,黄竹斋乃古今治疗中风第一人。”此语意在强调治疗中风应该重视续命汤系列方剂,以及在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时,针灸和中药相结合所起的重要作用。

中风的发病和治疗康复,牵涉到诸多因素,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意在给大家分享本人用大续命汤治疗中风的经验,论述的只是外邪所致的“真中风”及其个人经验,并无否定内风治病因素和“类中风”的其它治疗方法,请读者自分辨之。

对于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今人多昧于西医“凝血、出血”之理论,滥用、套用活血化瘀药和补阳还五汤之类的方剂,而忽视中医的辨证论治,将大续命汤等系列方剂废弃不用,以致于造成了大量的中风偏瘫患者,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治疗中风的第一要义,是祛邪外出,邪去则身安,希望大续命汤能够得到广大同仁应有的重视。

注:时间仓促,本文的完成,得益于周雨涵同学的帮忙,在此谨致感谢!

赵红军 2018年12月7日

《古今录验》续命汤见《金匮要略》,原书云:“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笔者运用该方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有的病例获得不可思议的优良疗效,深感仲景制方之奥妙。《绛雪园古方选注》对该方评注云:“续命者有却病延年之功”。今将多年运用该方点滴收获试作肤浅论述如下。

方药组成

麻黄、桂枝、杏仁、干姜、当归、甘草各9克、党参15克、生石膏30克、川芎6克。

方义浅论:本方是大青龙汤中生姜改为干姜,去大枣,加党参、当归、川芎组合而成。

大青龙汤为表里双解之重剂,并有清热除烦之功,是在麻黄汤原方中加重麻黄用量,再加石膏清肺热,以利胸中阳气运转,解除心烦躁扰,加生姜、大枣调津养液,解表邪而和胃气。

“仲景于表剂中加大寒辛甘之品,则知麻黄证之发热,热全在表,大青龙汤之烦躁兼肌里矣。初病太阳即用石膏者,以其辛能解肌热,寒能清胃火,甘能生津液,是预保阳明存津液之先着也”(《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仲景为了治疗各种不同的寒热错杂症,提高对复杂病、疑难危重病的疗效,创制许多适合病情的攻补药、寒热药齐用的方子。攻补兼施、寒热并调是仲景治疗杂病独具匠心的特点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在正气衰退时,邪气才会乘虚而入,因而产生疾病。

内伤杂病,往往病程迁延,每多虚实夹杂,如病程日久,气血运行不畅,水湿、痰饮、瘀血等实邪结聚,耗伤气血,或脾胃升降失职,化源不充,气血不足,则由实而致虚;若脏腑功能衰弱,气化不及,水湿、痰饮、瘀血等亦可因之而内停,则由虚而致实。

对于虚实夹杂之证,自当攻补寒温并用,本方之所以能够治中风痱获得卓越良效,正如尤在泾所说:“痱者废也,精神不持,筋骨不用,非特邪气之扰,亦真气之衰也。麻黄桂枝所以散邪,人参、当归所以养正,石膏合杏仁,助散邪之力,甘草合干姜,为复气之需,乃攻补兼行法也”(《金匮要略心典》)。

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亦有精辟的论证:“此为治中风之主方。中风有虚有实,虚者自饮食房劳七情感之,实者自风寒暑湿感之。治法不可稍误,今言中风痱,是荣卫之实邪也。主以此方者取其祛风走表,安内攘外,旋转上下也。方中麻黄、桂枝、干姜、杏仁、石膏、甘草以发其肌表之风邪,兼理其内蕴之热,又以当归和血,人参益气,川芎行血散风,领麻黄石膏等药,穿筋骨,通经络,调荣卫,达肌表之邪,使从内达外,驱邪开痱,无有不利。称续命汤,用意良深。其可兼治咳逆上气,面目浮肿者,亦疏解肺经之意也”。

大小青龙汤是麻黄汤的变方,两方均有表里双解的作用,大青龙汤主治表寒外束,里有郁热。小青龙汤主治外有寒邪,内有水气。小青龙加石膏汤即兼有热象,出现烦躁者;《古今录验》续命汤兼有大小青龙、越婢,桂枝二越婢一诸汤之证外,特别能对待寒热错杂、虚实宜见、阴阳紊乱等错综复杂的疑难病证。

仲景在《内经》的思想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杰出地发展了六经辨证于临床,巧妙地运用攻补兼施,寒热并用的治则,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的境地。

《诸病源侯论·风偏枯候》谓:“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容于半身,在分腠之间,使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则成偏枯。”

《素问·调经论》说:“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古今录验》续命汤符合这一气血治法。

今引验案二则,以佐证该方疗效:“桔川书影云:某氏之室,得外感,表证解后,右脚拘急肿痛,不能起步,脉浮数。与余诊曰:热虽解而脉浮数,此邪气下注,筋脉不能流通也,与《金匮》续命汤,四五日而愈。汤本氏云:余每以续命汤治前证及历节风,越婢汤之证而兼血虚者,又用于后世五积散之证,皆有速效,古方之妙,不可轻视。”

又云:“北条氏,年七十余,平日肩背强急,时觉臂痛,一日,右肩强急甚,方令按摩生疗之,忽言语蹇涩,右身不遂,惊而迎医,服药四五日,自若也。余诊之,腹候快和,饮食如故,他无所苦,但右脉洪盛耳,与《金匮》续命汤,四五日而言语滑,偏枯少差,脉不偏胜,得以杖而起步矣。”(《金匮要略今释》)。

临床验证

1、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

庞xx,男,40岁,工人。

患痹证五年,证见手足小关节红肿灼热,疼痛难忍,手如鸡爪,不能伸张,双下肢亦疼痛,膝、踝关节红肿灼热,活动受阻,发热恶寒。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血沉90毫米/小时,抗链球菌溶血素“0”偏高,曾用过多种抗菌素、激素等治疗,未能控制。

初诊:(1964年7月18日)症如上述外,见身重强直,转侧维艰,口干烦渴,大便结,发热,舌质红,苔薄白,亦请中医治疗,服过桂枝芍药知母汤,蠲痹汤等,症状仍如故。

笔者用《古今录验》续命汤(剂量同上)加蜈蚣2条,全蝎3克,服二剂后热退,恐再反复,嘱连续服至七剂,手指能伸开如常人,红肿消退,行动自若,血沉、抗“0”均正常。再拟独活寄生汤小剂量缓服以巩固之。

按:《素问·痹论》指出:“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本例气血瘀阻,寒湿稽留经脉,寒主收引,致使气滞而血凝,以致手如鸡爪不能伸张;湿性粘滞,故身重强直,转侧维艰,符合《内经》病机;又因邪郁病久,风变为火,寒变为热,湿变为痰,寒热交错,治当养血祛瘀,驱邪开痱,加全蝎、蜈蚣者取其窜筋透骨,蠲痹通络,获得显效。

2、口眼(面神经麻痹)

王xx,女,29岁,职工。

产后未满月,时值冬令,冰冻严寒,不慎寒风侵袭,发生口眼㖞斜。右侧颜面麻木,人中平坦,口角歪垂,张口不便,含水漱口不能鼓腮,水不能控制淌出,并流涎,右眼不能闭合,眼泪汪汪浸出,看物模糊,曾多方求治,未能痊愈,十分苦恼,已达半年之久。

初诊:(1965年10月15日)症见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口眼㖞斜明显。主诉:近一周来,曾发高热,体温40℃,经治疗,现尚余热未尽,恶冷,右脸部麻木又感到加重,小孩尚在哺乳,饮食减少,乳汁不足。舌苔干白,舌质边尖红,脉虚浮。即处予本方党参加至30克,玉竹30克。

复诊:(7月21日)上方服二剂,症状有所改善,惟自觉夜间咽干舌燥。不另更方,去干姜易白芍12克,当归加至15克,抄方带回原地。患者于65年12月因带小孩来诊,而见其口眼㖞斜已恢复正常,询之,续服原方三十余剂,未发生副作用,身体亦健康。

按:本例病程日久,又适产后患病,气阴耗伤,亦属寒热错杂之证,拟用本方养血活络,除湿祛风,党参倍增,加玉竹、干姜易白芍,扶正育阴,故服至三十余剂,圆满收功,未见其它副作用,深感仲景制方精当,严谨卓越,运用得宜,奏效迅捷,妙不可言。

3、咳喘(慢性支气管炎并支气管哮喘)

万xx,男,54岁,工人。

自幼患咳喘病,曾治疗停发多年,30岁又发作,每逢气候变化,喘咳复发,咳嗽频繁,经常憋气,继之复喘咳不止,张口抬肩,喉有痰鸣,咳嗽痰多风泡,时夹黄稠,并带血丝。冬天发病较剧,端坐呼吸不能平卧,气虚乏力。

初诊:(1964年1月3日)气候寒冷,室外冰凌成块。因感冒促使咳喘发作加剧,胸部紧闷,发热,口渴,舌苔薄白,中心兼黄,舌边尖赤,面色暗晦,脉细数,重按无力。证属痰饮内盛,肺气壅塞,邪郁化热,平素血虚气弱,虚实互见,法当宣肺透表,清热平喘,兼扶正和血,予本方加天花粉12克,广百合30克。

复诊:(1月7日)服药三剂,热退,能平卧,咳喘减轻,在本方基础上增损健脾益气,调理而安。按:本例病程长,病因多由外感而致发作,患者体质虚弱,治宣肺平喘,解表退热,扶正养血,标本同治。天花粉配党参名参花散,具有扶正定喘之功效;百合清心安神,润肺止咳,用于肺燥咳嗽,痰中带血之症,最为相宜,俟咳喘缓解,佐以健脾益肾,以固其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对中国加征关税后,173个贸易协会要求美国总统拜登举行听证会

对中国加征关税后,173个贸易协会要求美国总统拜登举行听证会

新时光点滴
2024-06-17 06:12:10
高温断绝了印度强国梦。

高温断绝了印度强国梦。

悠闲葡萄
2024-06-16 15:29:19
场边风景!英格兰太太团现场观战:凯恩、萨卡、加拉格尔对象

场边风景!英格兰太太团现场观战:凯恩、萨卡、加拉格尔对象

直播吧
2024-06-17 09:32:05
女孩因长得漂亮,坚信并非农民父母所生,非做亲子鉴定找有钱父母

女孩因长得漂亮,坚信并非农民父母所生,非做亲子鉴定找有钱父母

兰子记
2024-06-14 16:27:43
很严重了,我劝大家极限存钱吧,从现在开始!

很严重了,我劝大家极限存钱吧,从现在开始!

大忘路
2024-06-12 07:32:37
73岁大爷:不请保姆,不去打扰儿女,而是找个年轻老伴一起养老

73岁大爷:不请保姆,不去打扰儿女,而是找个年轻老伴一起养老

烙任情感
2024-06-16 16:35:23
俄罗斯突然公布新战略,中国将被死死捆绑,美国彻底傻眼…

俄罗斯突然公布新战略,中国将被死死捆绑,美国彻底傻眼…

新财迷
2024-06-17 10:30:37
温州六中46名学生出游溺亡,头七集体回教室上课,到底是咋回事?

温州六中46名学生出游溺亡,头七集体回教室上课,到底是咋回事?

阿胡
2024-06-06 12:38:23
唐尚珺估分639,清北要运气,985师范大学在望,网友:坐等第17次

唐尚珺估分639,清北要运气,985师范大学在望,网友:坐等第17次

东东趣谈
2024-06-17 10:17:56
中国女排总决赛14人换血!曝蔡家军3进5出,再见朱婷,恭喜王云蕗

中国女排总决赛14人换血!曝蔡家军3进5出,再见朱婷,恭喜王云蕗

小鬼头体育
2024-06-17 14:34:35
一季度全球GDP前十:美国近7万亿美元,印度增速第一,俄罗斯出局

一季度全球GDP前十:美国近7万亿美元,印度增速第一,俄罗斯出局

财话连篇
2024-06-16 17:48:43
五大名医集体总结:增强身体健康的10大铁律,值得参考~

五大名医集体总结:增强身体健康的10大铁律,值得参考~

华人星光
2024-06-15 16:49:27
韩媒:孙兴慜遭到队友歧视,热刺却选择保持沉默以及删除评论

韩媒:孙兴慜遭到队友歧视,热刺却选择保持沉默以及删除评论

直播吧
2024-06-17 09:54:11
医大教师因抢救患儿迟到被罚后续:举报者身份被扒,校方二次回应

医大教师因抢救患儿迟到被罚后续:举报者身份被扒,校方二次回应

洛洛女巫
2024-06-16 13:41:45
李连杰利智上山修行120天,称为了世界和平,21岁小女儿乖巧陪同

李连杰利智上山修行120天,称为了世界和平,21岁小女儿乖巧陪同

开开森森
2024-06-16 07:24:44
ASML掀老底:3nm芯片实际为23nm,1nm芯片是18nm?

ASML掀老底:3nm芯片实际为23nm,1nm芯片是18nm?

互联网.乱侃秀
2024-06-16 14:14:18
俄媒:若没收俄资产,G7国家将损失约830亿美元

俄媒:若没收俄资产,G7国家将损失约830亿美元

参考消息
2024-06-16 09:57:08
菲申请扩展南海大陆架,专家:蓄谋已久

菲申请扩展南海大陆架,专家:蓄谋已久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6-17 07:04:49
魔兽世界:网易确认开服时间,正式服同步更新,这些账号有望解封

魔兽世界:网易确认开服时间,正式服同步更新,这些账号有望解封

胖哥游戏说
2024-06-17 16:48:49
人民的选择:高墙建于荒谬,倒于荒谬

人民的选择:高墙建于荒谬,倒于荒谬

小刀99
2024-06-16 07:28:49
2024-06-17 17:48:49
张景岳中医书友会
张景岳中医书友会
传播中医文化理论知识
2968文章数 118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烟草局回应"凌晨上门伪造证据":两工作人员移交纪委

头条要闻

烟草局回应"凌晨上门伪造证据":两工作人员移交纪委

体育要闻

豪华阵容,原始战术 英格兰10亿天团就这?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定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亲子
游戏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亲子要闻

暑假来临,家长的崩溃时间又要来了!

总监称《宇宙机器人》不一定要和PS绑定:IP很灵活

旅游要闻

游客放狗进赛里木湖追天鹅,景区回应!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