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是成都市,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辖18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108个县,4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其中,就平武县来说,人口仅18万,隶属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绵阳北部,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位居涪江上游,东邻青川县,南连北川县,西界松潘县,北靠甘肃省,东南接江油市,西北倚九寨沟县,是著名风景区九寨、黄龙之门户,素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之美誉。在历史上,平武县这一建制始于西晋时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
一
首先,平武县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地处盆周山区,具有典型的山地地貌景观。境内山地主要由近南北走向的岷山山脉、近东西走向的摩天岭山脉和近北东至南西走向的龙门山脉组成,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占幅员面积的94.3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极高山、高山,向东南渐次过度为中山、低中山和低山。西北部最高处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东南部最低处涪江二郎峡椒园子河谷海拔600米,两地高差近5000米。平武县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云多、雾少、阴天多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4.7℃,最高值15.1℃,最低值13.9℃。就平武县的历史来说,东汉,安帝永初二年(108年),析广汉郡北部地域设广汉属国,治地在今甘肃省文县,刚氐道改隶广汉属国。
二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改广汉属国为阴平郡,刚氐道改隶阴平郡,今四川省平武县一带属之。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绵阳市平武县一带成为蜀汉的疆域。魏元帝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广武、刚氐二县归于西晋。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东吴灭亡,天下归晋,乃更广武县名为平武县,此为县境内第一次以“平武”为名建县。“平武”之名,系取“阴平”之“平”与“广武”之“武”组合而成,乃“天下从此太平,永远休兵罢武”之意。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桓温伐蜀,成汉灭亡,平武、刚氐二县入于东晋版图,该地区属之。
三
隋朝,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撤销江油、静龙、马盘、建阳四郡,江油、平武、阴平、马盘、秦兴五县直隶于龙州。开皇十三年(598年),改秦兴县为方维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龙州为平武郡,仍治今平武县南坝镇,该地区属之。北宋建立后,设立龙州,领江油、清川二县。元朝,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龙州土司归附元朝,今平武县境仍为龙州江油县及龙州三寨长官司辖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省江油县入龙州,今平武县境为龙州及龙州三寨长官司管地辖地。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升龙州为龙州宣慰司。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又升为龙州元帅府,并将龙州三寨长官司纳入其中,今平武县境为龙州辖地。明朝,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今平武县境为龙州江油县与青川守御千户所辖地。
四
最后,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清军攻占龙安府,各土司亦相继归顺清朝。清政府仍设龙安府,下辖平武、江油、石泉三县。顺治十年(1653年),省江油县入平武县。顺治十六年(1659年),裁青川守御千户所并入平武县。康熙元年(1662年),复设江油县隶龙安府,仍治今江油市武都镇。到了1913年,平武县隶属于川西道(治成都,次年更名西川道)。1928年,平武县直属于四川省。1968年7月,平武县改隶绵阳地区。1985年2月,撤销绵阳地区,建立绵阳市,平武县改隶绵阳市。如今,平武县属四川省绵阳市。截至2018年底,平武县幅员面积5974平方公里,下辖6镇14乡,总人口约为18万人,也即为四川省人口较少的一个县。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