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他们写下这些文章,深切缅怀国医大师李济仁……

0
分享至

【中国中医药报编者按】2021年3月11日凌晨,首届国医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李济仁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安详逝世,享年91岁。他少师名医,深耕岐黄,广培中医人才,发扬新安医学,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谨以这些文章缅怀先生。

(2021年3月22日《中国中医药报》整版文章缅怀李济仁老,作者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访问学者苟天林、李老长子张其成、长女李艳、学生仝小林)

新安代表 一帖传人

——记我的恩师李济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仝小林

1982年,我有幸成为李老的硕士研究生,与李老结下了一辈子的师生情缘。

术著岐黄 心涵雨露

李老是新安医学“张一帖”的第十四代传人,早年熟读文史经略、诸子百家,奠定了深厚的国学基础,从儒入医后,幼承庭训,尽得一帖真传,更是熟稔经典,探幽辟微,发皇古义。深奥晦涩的《黄帝内经》,一经李老讲解顿时豁然开朗,其中的每一条原文李老都能脱口而出。所以,先生讲课常常不需要看教案,却能每每出口成章,其对《黄帝内经》的理解已不再局限于一本医学经典,而是集医学、哲学、天文、地理、数学、气象、社会学之大成的鸿篇巨制。

李老在学术上的殊深造诣深深地感染了我,从那时起我更加努力地研读医典,饱览群书,直至今日仍不减当年之勤勉。先生取法乎上的品质始终是我的榜样,是我前进的动力。

李老医术精湛,临床屡起沉疴。在先生的门诊,经常可以看到病者如获新生的感人场面。每于此时,我便愈发理解了李老常说的:“天下之至变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医也。”更能体会到李老当年立志从医的心境。而最让我感动的是李老的高尚医德,他对待患者始终细致耐心,无问尊卑,不分贫富,还常常为穷苦患者免费诊治,多少年来一直保持着“张一帖”施医赠药的传统。李老近80岁高龄时,每年冬夏仍回家乡义诊,他说做医生要有大仁大爱。“术著岐黄三世业,心涵雨露万家春”,是著名经学家吴承仕对李老家族的敬仰致辞。

良师益友 情如父子

李老是素质教育的先行者。跟随李老学习是很轻松愉悦的,他总是给我们最大的发挥空间,在李老这里,大家都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于是,我们有机会和皖南医学院西医专业的学生一起学习现代生理学、病理学、统计学,有机会跑到一墙之隔的安徽师范大学聆听凄美的古代诗词,品味深奥的古代汉语,诵读艰涩的外语单词,更有充裕的时间遨游于书的海洋,上天入地,亘古通今。

3年的积累,让我逐渐步入神秘的中医世界,使我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期间,受李老鼓励,我不断地将心得体会述诸笔端,发表了10多篇论文,还在李老指导下完成了系统论述痹病的专著《痹证通论》。李老还很注重因材施教,在尊重我们每个人意愿前提下,充分发掘我们的潜能。我后来去考邹云翔、周仲瑛教授的内科专业博士,也是李老给我的建议。

平日闲暇时,我们会经常去李老家,和李老一起品茶聊天,谈古论今,师母总是给我们做一些美味的小菜,大家侃侃而谈至深夜仍不能尽兴。两位老人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家的温暖。


李老酷爱书画,精于鉴藏,工作之余经常与书画名家、文人墨客读字品画。许多著名书画家如林散之、吴作人等都是李老的至交好友。李老家中尽藏名家之墨痕画影,每次去先生家随其品读欣赏,也是我们最大的享受,沉浸其中,心灵净化,神与俱远。他如砚、瓷、木、铜、牙诸器以及古籍等,李老也是缀集众美,他常吟念:“江声画韵伴医书。

”李老还喜欢游历山河,经常抽暇踏足山水,寄情天地。1984年,李老带我去亳州参加中医会议,一路途经郑州、开封、洛阳、南阳、襄樊、黄石等,每到一处,先生首先带着我去朝拜各个时代的大医,从华佗、张仲景到李时珍,让我深深地感到医者的责任。

李老是一个很开明的人,对新事物积极接纳。他不仅打破家族传承制的教育模式,广泛收徒,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将家传秘方无偿捐献,后又将自己珍藏的孤本《神灸经纶》4册捐出,供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乐观积极的态度、通达宽广的胸襟使他在面对任何苦难时都能一笑了之,成就了他富有底蕴的多彩人生。2009年,李老当选首届国医大师,这是对他半个多世纪风雨杏林人生的肯定。

如今,我已硕士毕业30余年,但与李老的那份师生情缘却始终割舍不断。李老传授给我的不仅是学术、医术,更是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令我一生都受益无穷。(完)

父亲为我上的中医课

李艳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每天这个时候,父亲总是会坐在这里安静地读着报纸,今天却只有这把空荡荡的椅子。望着窗外,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记得小时候最期盼的是父亲回家带着合肥的麻烘糕,那种滋味现在想起来还能流出口水来。8岁左右知道父亲在合肥工作,还是个教授,于是我的心里便悄悄地住进了一个梦想:长大以后要像父亲一样当教授,像母亲一样当医生。

那时父亲工作非常忙,但还是会在每年暑假抽空带我们兄妹几个到小河边去游泳,我们最初狗爬式的游泳都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1978年我参加了高考,因为深居山区老家,教育水平有限,加上历史原因,我最后以几分之差落第。正好那年父亲有中医师带徒名额,也许冥冥之中注定了我与中医有缘,我成了父亲的徒弟。

在我刚学医的时候,父亲让我读《万病回春》《汤头歌诀四百味》,读四大经典,要我一定要打下坚实的功底,以便以后在临床中运用。

印象中父亲做事总是那样孜孜不倦、一丝不苟。记得那时父亲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无论多熟悉的知识,他仍然会认真备课,我常常半夜起来仍看到父亲一手拿着课本一手背在身后,默念着第二天上课内容。父亲说,那是因为地方口音的问题,他必须要比别人多付出好几倍的努力,此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仿佛就在昨天。

父亲喜欢看电影,记得陪父亲看电影时,我常利用电影开始之前的那一点时间背诵当天所学的中药与方剂,对此,父亲总是以赞许的目光看着我。这种无声的鼓励在后来的岁月里总是不断地激励着我。

中年以后,我担起了临床的重任,特别是近几年门诊病患越来越多,父亲总是告诫我:患者从远处来不容易,因为有痛苦才来找你,所以你对患者的态度一定要好,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把病看好。现在想来,是父亲的这些谆谆教诲才有了我今天的成绩。

父亲博采众方,喜欢读《中国中医药报》、中医杂志和一些中医书籍,每次遇到精彩的内容,他都会用红笔标出来,经常在晚饭之后拿给我,让我认真学习。父亲师古而不泥古,对于一些先进的东西不但自己学习,还带着我一起学。我常常因为有一位亦师亦友的好父亲而感到幸运。

去年10月,父亲住院,每次我和大哥、五弟去探望他的时候,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新安医学、中医学,每次总不忘叮嘱我要认真学习新安医学的书籍,把新安医学传承好、发扬好。生活中,当我和兄弟们提出要帮父亲擦身洗脚的时候,刚开始他总是不同意,怕给我们添麻烦。但当我们强行给他擦洗的时候,他又是那么开心,还笑着说:“小时候我给你们洗,现在你们帮我洗,我是老了……”

父亲离世前八天是我的生日,那天父亲躺在病床上高兴地说:“今天是我宝贝女儿的生日。”站在父亲背后的我泪流满面。我心里郑重地说:爸爸请您放心,我是您坚强的女儿,我一定努力把新安医学传承、发展下去。我坚强伟大的好父亲,下辈子我还要当您的宝贝女儿……

不久前,由我五弟李梢主持的第一个《网络药理学评价方法指南》通过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认证,这个消息3月5日传了回来。那天父亲听到这个消息时很高兴,在几乎奄奄一息的状态下,用双手竖起了大拇指。他曾反复跟我们说,中医要走向世界,不创新不行,一定要用实际的数据来解说中医。

父亲生病期间经常竖着大拇指自豪地说“我的五个子女都很孝顺”,他的脸上也常常会浮起幸福的笑容。父亲,您可知,正是因为您对我们的关爱与言传身教,才有了我们这样和谐温馨的大家庭,我们多么希望您没有离开,再让我们喊您一声爸爸!(完)

为新安医学而生 为济世救人而活

——回忆父亲李济仁

北京中医药大学 张其成

3月11日凌晨,安徽芜湖的天空突然降雨,我亲爱的父亲李济仁永远离开了我们。父亲在弥留之际对我们说:“我是为新安医学而生,为济世救人而活。”父亲一生的功业可以概括为四句话:“源于新安,本于临床,立足国学,走向科学。”

源于新安。新安是古地名,特指徽州,故徽州文化又称新安文化。父亲生于新安,长于新安,深深爱着这片土地。父亲年少时便立志学医,15岁拜入新安名医汪润身门下,三年出师后,自觉所学有限,便立下了更高的医术追求,想要拜医术更高的名医为师。当时在皖南,无人不知“定潭向有车头寺,半夜叫门一帖传”的佳话。“张一帖”的远祖是北宋的张扩,也是新安医学的第一代人物。“张一帖”得名是从明代嘉靖年间张守仁开始,到我外公张根桂是第十三代。由于外公膝下无男,按照“传男不传女”的家规,“张一帖”传承只能中断,我的母亲张舜华立志传习祖业,外公厉令若想继承医术,就不能外嫁。我父亲既景仰外公的医术,又爱慕母亲的聪慧。他性格和善、志向远大、心怀苍生,又饱读经书,悟性颇强,终于得到了一向清高的外公的赏识,不久后便被招为女婿。母亲也悉得家传,成了远近闻名的“女张一帖”。

本于临床。在我的记忆里,父母总是在一起探讨医理、切磋医术、相互促进,共同继承发展了“张一帖”医术。在辨治外感急症上,父亲承继“张一帖”心法,辨证准、用药猛、择药专、剂量重,一剂见效;辨治杂病,则合参汪机“培元派”调补气血、固本培元的思想;诊治痹证、痿证,父亲吸收历代新安名家的丰富经验,提出“痹痿统一论”,制定辨治顽痹四法,为无数患者带来福音;对于疑难杂症,父亲则主张辨证辨病相结合,融经方、时方、验方为一体;还提出了治疗胃病六法,创立了“归芎参芪麦味方”“清络通痹饮”等效方验方。父母相互扶持,躬身于临床七十余年,重振新安医学,双双被列入“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和“百年中医传承录”。

立足国学。国学是我父亲事业的立足根基。我们家的十六字家训,前八个字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合称“八德”,出自《论语》和《管子》,正是国学对为人处世的精炼总结,也是父亲终生的做人规范。父亲在被评为国医大师时说:“未敢抱经国治世之宏愿,但常怀拯疾济羸之仁心。”国学还使父亲养成了一种求中致和、天人合一的思维,这种思维也正是中医的思维,是中医的核心价值所在。父亲说中医要“守正创新”,所守之“正”就是“中医思维”。

走向科学。父亲一直坚守中医思维,坚持中医特色,也总是不断吸收新鲜事物,每天坚持看报纸、看书。他经常跟我们说中医是好东西,不要怕科学来研究,要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发展中医。父亲鼓励他的弟子,比如仝小林院士以及我的弟弟李梢,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创新的突破口。同时父亲还常说,要重视人文科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与患者的交流,对社会的剖析,对人情的感知,这些都是医生不该忽视的。

父亲对患者是大爱,对百姓是大爱,对国家也是大爱。父亲生前将许多名家字画捐给了多家博物馆,临终时还表示要把收藏捐给国家。我们支持父亲的决定,并表示要把父亲送给我们、写有父母名字的书画作品也捐献出去。

父亲一生最看重的是传承和教育,常告诫我们,“发愤读书终有益,飘摇游戏总无功”,鼓励我们自由探索未知。父亲始终秉承“张一帖”家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从立德到修身,从临床实践到传承教育。

父亲,我不想对您说驾鹤西去、乘愿归来,因为您从没有离开。我想跟您说:“父亲一生大圆满,我们永远在一起!”(完)

与天地同在 与日月同辉

——怀念国医大师李济仁

北京中医药大学访问学者苟天林

新安医学在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学术发展中,是一个盛极于明清和当代,贡献卓著、影响深远的著名学派。首届国医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李济仁是当代新安医学的杰出代表。

世代传承 国医双馨

李济仁、张舜华二老一家,一起于李唐,一起于宋张。北宋名医张扩,明代世祖守仁,至今日“张一帖”,泱泱十五代。如此继承古人,又超越古人;如此根脉不断,灵魂永存,方有了中医大道绵延传承,熠熠生辉。实为超越时空,中医奇迹,文明奇迹;实为天下康宁,国家之幸,万民之幸。

国医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同获这两项殊荣,绝非易事。五千年中华文明,结晶瑰宝,首推中医。天覆地载,万物悉备,儒医一体,莫贵于人。这正是中华文明的特征,也正是中医药的主题。李济仁幼承祖训,终生献身;沐风栉雨,不忘初心;无论都市山林,一心一意,致力于做人、为人,倾心于救人、育人。如此堂堂人生,堪称民族脊梁;如此洞明医道,理当国之大医。

敬奉先辈 国士之风

2016年,李济仁一家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的家规家训,“源于新安,立足国学,重视临床,走向科学”的卓著贡献,通过首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从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传遍五洲四海。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亦可以兴学术。这也正是李济仁为中医事业发展和学术繁荣尽心尽力之处。一是熟读经典,悟道发挥。从《内经》到《伤寒》,从《金匮》到《本草》,医籍经典,一一诵读,字斟句酌,了然于心。还撰写和主编了多部经典教材和《李济仁解读中医经史》《痹证通论》《痿病通论》《李济仁点评杏轩医案》《李济仁临证医案存真》《李济仁中医时间医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等专著。二是珍惜医史,总结前人。李济仁为总结新安医学投入了深厚感情和巨大精力。新安医学研究的多个学会、刊物和组织,他义不容辞,参与其中,担任了领导和顾问。其主编的《新安名医考》《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为新安医学树立了丰碑。

仁心仁术 诲人不倦

经典是中医之根,临床是中医之本。李老仁心仁术、济世救人,从新中国成立便开始行医,跨世纪、过花甲,始终坚守临床一线,使“张一帖”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心编著的《临床治疗学研究与应用集成》,融研究与应用、医道与医理、医方与医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精心积累的两部《李济仁临证医案存真》,既是其行医六十载经验的结晶,又是对新安医学的创新和发展,更是对新中国、新时代中医药学的卓著贡献。

从1959年调入安徽中医学院(现安徽中医药大学)开始,李老就承担起了教学育人、实践育人的责任。他重经典、重临床,先后在北京、安徽、广西等多个省市的高校讲学,并应邀到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中医学术交流。

李济仁家族的子女、家人,个个出类拔萃;李济仁的门生、学子,人人成才成器。这得益于家教家风,得益于学风校风,得益于院风医风,得益于家人、学子自身的感悟和修为。其要,在于李老以身示范、言传身教,抓住了两个根本:一是大医精诚,以德为先;二是方法多多,以文化人。

八百年前,先祖张杲为上古110位医家立说,创医界之先;今天,李老又细考所有新安前辈,详述仁德贡献,启今人,留后世。如此奉典敬祖,大德大孝,实为育人之至宝。岁月惶惶,琐事茫茫,李老刻苦读书,勤奋学习,深悟民族文明文化,视之为生生之衣钵饮食。如此以文化人,实为育人之正道。人生天地间,男女老少,士农工商,各有其道,凡有一事相见、一病相求,皆如至亲之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无图名利钱财之意。如此仁义品格,看若细微,行在日常,实为育人之大道。

李老至90岁高龄,仍坚守在临床第一线,这是他对新安医学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更是其境界与自觉。李老光辉一生、贡献卓著,大医精诚、传承创新,仁心仁术、有口皆碑。他大仁大义、立德育人,一生家国情怀,永为时代楷模。国医大师李济仁与我们伟大的中医药事业同在,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编辑|徐婧
审核|马骏 朱蕗鋆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生死战主场1比1战平泰国队,国足失去出线主动权

生死战主场1比1战平泰国队,国足失去出线主动权

澎湃新闻
2024-06-06 22:04:37
小米su7电车冲出车库致一死三伤!小米官方回应!网友各抒己见

小米su7电车冲出车库致一死三伤!小米官方回应!网友各抒己见

万视角
2024-06-07 22:53:27
吃瓜,重温一下张雨绮与前夫袁巴元的聊天记录,真的要笑死了

吃瓜,重温一下张雨绮与前夫袁巴元的聊天记录,真的要笑死了

圈儿内人
2024-06-07 23:05:39
所谓西方工业皇冠上的珍珠,全部被中国攻克,仅剩2颗

所谓西方工业皇冠上的珍珠,全部被中国攻克,仅剩2颗

山股长
2024-06-03 08:10:02
广西兄弟为生活开着收割机去河南收割麦子,河南人的行为让人泪崩

广西兄弟为生活开着收割机去河南收割麦子,河南人的行为让人泪崩

扶苏聊历史
2024-06-07 00:33:07
杰伦-布朗炸扣加福德一球:起飞距离2.2米 球的最大高度为3.2米!

杰伦-布朗炸扣加福德一球:起飞距离2.2米 球的最大高度为3.2米!

直播吧
2024-06-07 10:25:34
辽篮抵达迪拜!主办方接机,鄢手骐俞泽辰兴奋,李虎翼特写太帅气

辽篮抵达迪拜!主办方接机,鄢手骐俞泽辰兴奋,李虎翼特写太帅气

篮球资讯达人
2024-06-07 15:22:47
刘亦菲突然高调宣布喜讯!恭喜啊,这一天终于来了!

刘亦菲突然高调宣布喜讯!恭喜啊,这一天终于来了!

娱乐贴士站
2024-06-07 22:54:37
1232亿美元!联盟第一人!快船双喜临门

1232亿美元!联盟第一人!快船双喜临门

篮球教学论坛
2024-06-07 15:43:23
法拉第未来高开高走,涨幅扩大至40%

法拉第未来高开高走,涨幅扩大至40%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7 22:16:04
美英不宣而战!官方承认:死伤惨重,绝大部分是军官

美英不宣而战!官方承认:死伤惨重,绝大部分是军官

懂体育的小吖头
2024-06-05 14:32:14
股价保卫战 3个20CM涨停!股价已翻倍 抄底的赚麻 面退风险还在

股价保卫战 3个20CM涨停!股价已翻倍 抄底的赚麻 面退风险还在

惜别的海岸
2024-06-07 17:12:23
普京:一名美国记者在乌监狱里被折磨致死,美政府甚至没有过问其遭遇

普京:一名美国记者在乌监狱里被折磨致死,美政府甚至没有过问其遭遇

环球网资讯
2024-06-06 12:53:34
贵州:新娘拜堂不下跪,表情很不情愿,看到小腹隆起秒懂:怀孕了

贵州:新娘拜堂不下跪,表情很不情愿,看到小腹隆起秒懂:怀孕了

百晓史
2024-05-11 17:48:14
曾经的“0分考卷”考生重上考场,知识改变命运总是值得期待

曾经的“0分考卷”考生重上考场,知识改变命运总是值得期待

极目新闻
2024-06-06 18:45:28
李湘母女合体登封,辣妈瘦一圈腿和女儿一样细,王诗龄美出高级感

李湘母女合体登封,辣妈瘦一圈腿和女儿一样细,王诗龄美出高级感

侦探娱乐
2024-06-06 20:13:45
余生最好的活法,不是聚会,不是跳舞,不是养生,其实就3点

余生最好的活法,不是聚会,不是跳舞,不是养生,其实就3点

茶余饭好
2024-06-07 22:49:37
1950年解放军剿匪来到尼姑庵前,战士发现异常:尼姑的胸部不对劲

1950年解放军剿匪来到尼姑庵前,战士发现异常:尼姑的胸部不对劲

百年历史老号
2024-06-01 16:29:06
韩媒:孙兴慜和李钢仁看了直摇头 中国将采用631阵型 死守平局出线

韩媒:孙兴慜和李钢仁看了直摇头 中国将采用631阵型 死守平局出线

第一人
2024-06-07 18:32:14
A股上市国企50强名单出炉,都是优质企业,再也不用担心踩雷了

A股上市国企50强名单出炉,都是优质企业,再也不用担心踩雷了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4-06-07 18:55:31
2024-06-08 00:40:49
张其成国学基金
张其成国学基金
传承国学,弘扬国粹
667文章数 18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拜登称"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令人讨厌的计划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拜登称"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令人讨厌的计划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优势在我?中国足球有自己的节奏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身陷退市股的投资者:我的钱瞬间没了

科技要闻

6家大模型抢答高考作文,谁是你心中的Top1

汽车要闻

2.0T混动售20.98万元起 福特蒙迪欧运动版上市

态度原创

手机
时尚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华为迎来双喜:鸿蒙NEXT暂未有广告,华为Mate70系列主摄变清晰!

接下来几个月,比看赛事更有意思的是......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普京刚说完考虑"不对称"回应西方 俄核潜艇就将抵古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