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来也烦,不来也烦!女人一辈子,竟有长达3.7-8.7年的时间在“流血” | 杭州“大姨妈”调查报告

0
分享至

  今天是3月8日国际妇女节,向每一位在平凡生活中默默发光的女性致敬。

  现代女性在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往往容易忽视健康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女性健康,把目光聚焦于“大姨妈”。这个贯穿女性前半生的“亲戚”,却通常因为话题过于私密而被羞于提及,部分女性对“大姨妈”及其相关的疾病认知并不充分。

  “大姨妈”是月经的俗称。每个适龄期女性的身体,每月一次会做好怀孕的准备:卵巢每个月排卵一次,随着卵泡的发育,雌孕激素水平不断增高,子宫内膜就会生长增厚,当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进行排卵。这个时候如果有精子和卵子结合,结合后的受精卵就会附着在增厚了的子宫内膜上,一个新的生命就开始了。但如果没有怀孕,雌孕激素水平就会急剧下降,原本增厚的子宫内膜就会坏死、剥脱,子宫内膜在脱落的时候会伴随少量出血,这就是经血。

  可以这么说,子宫内膜就相当于一块庄稼地,每个月排卵前后,女性的机体会对这块地耕耘一番,好让它每个月都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受精卵的着床。而月经血就是女性为准备怀孕每个月做出的新陈代谢和牺牲。

  “大姨妈”是个“常客”。以一位正常女性12岁初次月经来潮、50岁月经停止计算,在这38年的时间里,除去妊娠和哺乳,大约每个月经历一次月经,每次经血来潮持续3-7天,相当于要经历456次月经来潮。合计下来,每位女性一生中共有3.7-8.7年不等的时间在“流血”。

  然而“大姨妈”是个不安耽分子,几乎所有女性都会遭遇“大姨妈”“捣蛋”,出现这样那样的月经相关问题,如痛经、经血量大或量少、周期不规律、经期过长或过短等。

  2017年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女性生理健康白皮书》以10万活跃用户为基础,发现有19.6%的女性存在月经周期不调,有6成女性存在痛经症状。另一份《2020年中国女性健康白皮书》指出,1/5的女性出现过经期周期严重不正常的情况(月经周期天数小于21天或月经周期天数大于35天),超2成女性有痛经情况,腰酸、腹痛是女性经期期间主要症状。

  都市快报记者在一个总人数145人的女性社群中做了一个小问卷调查,有效回收138份。138位女性年龄分布构成如下:20-30岁占28%,30-40岁占37%,40-50岁占30%,50岁以上5%。其中,93%的人月经周期在21-35天范围内,92%的经期持续期时间为3-7天。68%的女性表示,自己每次来月经时有不同程度的痛经,64%的女性说来月经时有轻微疼痛或腰酸,23%的女性坠胀感明显,13%则疼痛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53%的女性认为自己月经的经血量正常,剩余认为不正常。

  真不能小看了“她”,“大姨妈”一旦出了问题,痛经、经血量大或量少、周期不规律、经期过长或过短等,轻则忍一忍,影响工作和生活,严重的则需要切除子宫,诱发癌症,甚至有休克等生命危险。

  痛经是体感最明显的“大姨妈”疾病,很多痛经患者痛到“死去活来”,有呕吐的,有晕倒的,有拿头撞墙的,还有人描述痛经比生孩子还痛苦。

  “大姨妈”量少了,会觉得自己是不是衰老了,不再年轻美丽了,尤其是30多岁就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的女性,会恐慌不安。

  量多也不行,这不是身体在排毒,而是有可能在提示你妇科某个部位出现了问题,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甚至子宫内膜癌。

  “大姨妈”不规律,这个月来下个月不来,这个月28天来一次,下个月40天才来,再下个月15天来一次……

  中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在50岁左右,45岁前属于“早绝经”。“大姨妈”不来了,是不是说明老了?那么,有没有手段可以对此进行干预?

  作为女性妇科健康的“晴雨表”之一,关于“大姨妈”的问题实在太多。这一期“深8度”,我们请来杭城各医院的顶尖妇科专家,请他们谈一谈“大姨妈”以及一旦她不正常引起疾病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等,并隆重为女性朋友们推荐40位杭城“调经专家”,同时送上一波女性“三八节”健康福利,今起可通过快抱App参与。

  祝所有的女性朋友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所有大姨妈的问题都在这里,收好不谢!

  记者 张煜锌 金晶 张慧丽 陈彦汝 首席记者 俞茜茜

  新媒体制作 李雪雪 刘婧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养老金上调3%:给你公式算算你能涨多少,呼声:给企业老人多涨点

养老金上调3%:给你公式算算你能涨多少,呼声:给企业老人多涨点

大风文字
2024-06-17 18:46:14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过早翘起尾巴与美国对抗,是中国颠覆性错误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过早翘起尾巴与美国对抗,是中国颠覆性错误

黑天鹅洞察
2024-06-16 22:33:10
A股:刚刚,证监局出手,事关私募量化!明天的A股将要直接起飞?

A股:刚刚,证监局出手,事关私募量化!明天的A股将要直接起飞?

兵哥闲聊
2024-06-17 18:04:40
官方提醒:近期不要买、不要吃这5种海鲜!已发现毒素超标!

官方提醒:近期不要买、不要吃这5种海鲜!已发现毒素超标!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6-17 17:39:09
男人“羞羞”为什么冲刺几下特别重?完事还要顶两下

男人“羞羞”为什么冲刺几下特别重?完事还要顶两下

水白头
2024-06-17 00:15:02
为何欧洲杯变成了鸡肋?各大平台都不关注,原因让人惊讶

为何欧洲杯变成了鸡肋?各大平台都不关注,原因让人惊讶

低调看天下
2024-06-17 12:55:23
卧底鸭肠、鹅肠工厂:脚踩鹅肠挤粪,烟头扔进鸭肠筐

卧底鸭肠、鹅肠工厂:脚踩鹅肠挤粪,烟头扔进鸭肠筐

新京报
2024-06-17 08:30:28
方舟子打假姜萍:职高考试满分150分才考83分,阿里竞赛名次有假

方舟子打假姜萍:职高考试满分150分才考83分,阿里竞赛名次有假

冒泡泡的鱼儿
2024-06-17 18:20:26
大喜讯:菲律宾补给船被我们海警船扣了,真是屡教不改活该挨揍

大喜讯:菲律宾补给船被我们海警船扣了,真是屡教不改活该挨揍

橘色数码
2024-06-17 15:14:51
上海这一夜,袒胸露乳的姚晨和金晨,败给了“全裹”出镜的俞飞鸿

上海这一夜,袒胸露乳的姚晨和金晨,败给了“全裹”出镜的俞飞鸿

秋姐居
2024-06-17 12:17:39
中专生姜萍获邀参加丘成桐中学生数学夏令营,有望被清华大学录取

中专生姜萍获邀参加丘成桐中学生数学夏令营,有望被清华大学录取

东东趣谈
2024-06-17 14:50:35
龚翔宇回应比赛中哭泣!赛后独自离开,没有与队友庆祝胜利

龚翔宇回应比赛中哭泣!赛后独自离开,没有与队友庆祝胜利

体育哲人
2024-06-17 18:15:09
低纬度国家已经成为人间炼狱

低纬度国家已经成为人间炼狱

悠闲葡萄
2024-06-17 16:45:12
私生子事件过后,王思聪与00后新女友高调秀恩爱,躺腿摸脸好悠闲

私生子事件过后,王思聪与00后新女友高调秀恩爱,躺腿摸脸好悠闲

橘子大娱社
2024-06-17 19:15:02
网传两地“倒查30年”,企业面临巨额补税直接停产,大V辟谣:不存在

网传两地“倒查30年”,企业面临巨额补税直接停产,大V辟谣:不存在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7 12:31:40
复旦教授称95%的数学专业学生写不出姜萍那样的答卷,校方回应“她考621分为何上了中专”

复旦教授称95%的数学专业学生写不出姜萍那样的答卷,校方回应“她考621分为何上了中专”

极目新闻
2024-06-17 10:50:44
是什么影响了民营的信心?专家在回避最简单的事实

是什么影响了民营的信心?专家在回避最简单的事实

永不出场的戈多
2024-06-17 12:04:16
英媒奉劝美国:与其把精力放在压制中国科学上,不如放在推动自己进步上

英媒奉劝美国:与其把精力放在压制中国科学上,不如放在推动自己进步上

参考消息
2024-06-15 14:03:26
中国人狂买100英寸电视的背后:价格竞争激烈 已杀到7999元

中国人狂买100英寸电视的背后:价格竞争激烈 已杀到7999元

快科技
2024-06-17 08:29:56
叶县冷藏车事故:家属称遇难8人均为女工,车厢被指载有货物和干冰

叶县冷藏车事故:家属称遇难8人均为女工,车厢被指载有货物和干冰

澎湃新闻
2024-06-17 17:54:26
2024-06-17 21:04:49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都市快报》订阅号
37974文章数 3833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哈佛大学中国官方机构:不清楚前招生委员喊话姜萍一事

头条要闻

哈佛大学中国官方机构:不清楚前招生委员喊话姜萍一事

体育要闻

豪华阵容,原始战术 英格兰10亿天团就这?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定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2TB固态硬盘可以下手了,6·18别错过它们

亲子要闻

用爸爸的光头砸蛋,是玩具蛋比较硬还是头?

教育要闻

湖北一学霸放弃清华的保送,说要享受高考过程,后来他考多少分?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解散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