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重庆兼善中学位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由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卢作孚先生于1930年一手创办。今年12月,兼善中学将迎来自己的90岁生日,历届校友已纷纷发来贺电,桃李满天下的欢庆盛况让人赞叹。作为兼善中学的现任党委书记、校长,潘松如何带领师生传承老牌强校的文化育人精神,又是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新的育人内涵?
校长简介:
潘松,南洋理工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现任重庆市兼善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北碚名师,西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主持市级课题3项、区级课题3项,主研国家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参与编写著作两部,发表论文20篇,科研成果获得重庆市一等奖,北碚区一等奖。曾荣获“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重庆市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潘松出身于一个教育家庭,家中几代人从事教育工作,对于他来说,成为教师,站上讲台,既来自于家里人耳濡目染的影响,也是他自己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强烈地想成为“陪伴学生成长的摆渡人”的质朴理想。从教以来,潘松做过一线教师、班主任、德育主任、副校级干部......28年育人经验、20年管理经验,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受到各方肯定,2016年到兼善中学担任党委书记、校长职务。
如今,潘松都清晰记得在成为教师的第一年,有教育经历的长辈对他的谆谆教诲:“第一年踏上讲台的新教师必须在育人上立身,教学中上立足,第一年若是立不起来,就要花费三年甚至是一生的时间来做追赶。”所以,“教好书、育好人”是潘松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自我定位;成为校长后,“带好队、治好校”又成了他不懈的职业追求,激励着他不断寻求突破。到了兼善中学后,他是如何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一起来听听他的理念。
传承兼善文化
探索学校在新时代的发展之道
走进兼善中学,浓厚的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北区门隐书案文气,梯含校训真言,南区场内儒风儒韵,文承儒学正源......无不彰显着兼善中学对于校园特色文化的精心规划,这正是校长潘松接任管理以来注重校园文化打造的成果。他介绍,1930年,卢作孚先生在北碚创建学校时,以《孟子·尽心上》里的名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给学校取名“兼善中学”。近百年来,学校已经形成了“兼善教育,兼善天下”的办学理念,所以潘松就任后第一件事,便是埋头研习兼善文化,了解学校办学历史,研读卢作孚先生传记,通过寻找兼善文化的灵魂内在,探索学校如今的传承和发展之道。
潘松认为,“兼善”二字不仅注重自我修身、追求品学完善的个人素养,也注重“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国家民族责任感与情怀。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兼善中学要通过校园文化建构、课程体系、社团活动,使学生能够“五服四海三热爱”:即具备服务家人、他人、社会、国家、世界的“五服”能力,拥有大海般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胸怀、逐浪的精神的“四海”修为,以及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三热爱”中国公民,从而让学子具备“儒学传统、家国情怀、实干精神、创新意识、世界视野”这五大兼善特色素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可靠的接班人。
强师优教
打造高质量凝聚力的教师团队
“正心修身,立己达人”是兼善中学打造教师团队的目标和定位,所以潘松着力于两大教师特色团队的建设:一个是人生导师团队,另一个是学术名师团队。
在人生导师团队里,学校着力培育“仁育导师、恒育导师、心育导师”三类导师,同时,又把学术名师团队细分为“智育名师、勇育名师、创育名师”三类。这六类名师队伍,不仅从学生的品德素养、心理素质、人生信念方面给予他们积极有效地引导和提升,更通过高质量的名师课程,对学生创新思维、观念格局、身体素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式、精准式的发展和培养。
正是通过对各类名师的分类、分层培养,兼善中学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不仅让年长教师的经验优势得以发挥,也为年轻教师提供了丰沃的成长空间。近年来,这个高凝聚力的教师团队佳绩频传,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学校荣获“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仅25所,重庆为唯一一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等多项国家级、市级荣誉。学校师生更是获得国家级奖项高达68项,市级一等奖百余项,教育硕果累累,得到了业界的诸多肯定。
“五四三”桂花型特色课程体系
为学生夯实坚固的成长根基
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的张博和先生,是兼善中学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校长。他于1932年担任中国西部科学院副院长和兼善中学校长,他提出的“智仁勇恒”的校训沿用至今。这四个字给了潘松很大启发,以此构建了兼善中学“智育课程群、仁育课程群、勇育课程群、恒育课程群”四大特色课程群,着重培养学生的明辨、爱人、勇敢、坚韧的品格。而在学科课程构建方面,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和研究类课程这三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兴趣特长生以及科研拔尖学生开放,不仅促进了学科质量的提升,还因针对性强的课程体系,照顾到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给有潜质的创新人才创造了充分的成长空间。
潘松介绍,桂花是兼善中学的校花,每朵花都有四个花瓣,象征学校四大课程群,结合学校“儒学传统、家国情怀、实干精神、创新意识、世界视野”这五大育人素养,兼善中学的特色课程体系又被称作“五四三”桂花型特色课程体系,几种体系相互关联,互相融合渗透,系统全面地为学生成长夯实了稳固的根基。他相信,在该课程体系下成长的兼善学子,在未来一定会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代好少年。
近年来,学校教育成果有目共睹,学校学生胡林获得全国宋庆龄奖学金、周沛凝获重庆市新时代好少年、李博荣获北碚区区长奖、黄硕翼荣获北碚区区长提名奖等荣誉。在2020年高考中,北碚区委属重点中学理科第一名白若兰、文科第二名王瑛蕾均出自兼善中学。
end
本文选自《新家长报》635-636期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新家长报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新家长报。本公众号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新家长报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