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非常重视朝鲜战争,在战争结束后,有多部著作和学术论文对朝鲜战争进行了剖析,还将朝鲜战争写进了历史教材。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书籍是《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作者是贝文·亚历山大,他是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军事战略专家,也是朝鲜战争的亲历者。
▲朝鲜战争形势图
首先,美国主流观点承认自己是战败方
美国的主流观点承认美军是战败方,所以很多美国人写的文献,都有对朝鲜战争战败的反思。
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克拉克将军,感到很郁闷,因为他是以战败者的身份参加会议。
之前朝鲜战场上的指挥官麦克阿瑟,也表示谁与中国陆军打仗,不会有好结果。
▲麦克阿瑟
第二,美国将战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麦克阿瑟
当时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已经将朝鲜从韩国的地界打退,杜鲁门总统想收手,以免惹怒我国,导致我方参战。
但是麦克阿瑟孤注一掷,认为美军应该帮助韩国统一半岛,像日本一样组建民主政府。结果,事情的发展与麦克阿瑟的计划完全相反,志愿军入朝参战,而且麦克阿瑟也没能控制住局面。
▲金城战役(朝鲜战争大决战)
当然,很多美国的文献中,对麦克阿瑟的错误还进行了更加细致的举例,从动机到战术,从配合到实施,麦克阿瑟彻底成为背锅侠。
再加上麦克阿瑟我行我素,不听国防部的指挥,最后被解职。
其实,这场战争,美国人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并不是某一个人可以承担的。
▲几方签订停战协议
第三,美国对志愿军的英勇非常敬佩
在这一点上,美国记载的相对公允。我志愿军的英勇,给很多美国士兵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留下了极为惨痛的教训。
无论是上甘岭战役,还是长津湖战役,再到最后的金城战役,在志愿军强大的意志面前,美军的先进武器也没能保护得了美国士兵,他们损失惨重。
▲志愿军战士在坑道中接岩石上滴下的水
美国前国防部长马歇尔、美国中情局局长弗农·沃尔特斯、北约北欧军队总司令法勒·霍利克等人,都认为志愿军是美国遇到的最强劲对手,没有之一。
在美国出版的很多反思朝鲜战争的资料里面,都被志愿军的意志所震撼,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也是美国士兵做不到的。
▲战争后遗留下来的弹头
第四,美军对伤亡的数字出现多个版本
战争之后伤亡数字的统计,是衡量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美国的各种资料里面,对伤亡数字的记录出入很大,而且经常是越新的资料,伤亡数据越小……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几个原因:
▲喀秋莎火炮,志愿军的利器
一是美国官方要照顾自己的国际地位,本来就打输了,如果数据上伤亡过高,那就是惨败,严重影响美国标榜的国际霸主地位;
二是很多美国人不相信,也不接受如此巨大数量的伤亡;
▲志愿军过鸭绿江
三是美国的福利制度,需要对伤亡士兵发放抚恤金,但相关机构并不想支出如此大金额的抚恤金,所以对“伤亡”进行了严格的定义,希望这一数字越小越好。
比如必须在战争上因为敌方的炮弹、子弹等造成的伤亡,才算是“伤亡。而且必须有证人,能找到尸体。
如果炮火来袭,把美国士兵炸碎,分不清谁是谁,那么不好意思,很可能这些士兵无法被看作是“伤亡“。
以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