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热,已经被无数人吐槽过了。夏天如何消夏,似乎一直是个问题。
“中华谈吃第一人”唐鲁孙先生就吐槽,入晚汉口就像大蒸笼一样,溽热无风,不到天蒙蒙亮不能入睡。当时,他的老友在武昌黄鹤楼前有一处消夏别墅,环境是真好的好,“堂在半山,背山面江,房宽廊阔,四面通风。”主人呢“一位是从前武昌府的都司姓萧,一位是江夏县的班头姓陶。”
有了避暑处,那宵夜如何呢?
唐鲁孙提到了一道姑嫂饼。“据说这种饼是姑嫂两人研究出来的,既非店铺又没有名号,她们只是批发给小贩串胡同叫卖,大家叫它姑嫂饼,后来被附近文华中学的学生发现,大家都非常欣赏,酥饼白色酥皮,只有烧饼一半大小,可是要卖烧饼同样价钱,入口酥松微有甘香,可惜就是太不经吃,三口两口就一只下肚。文华中学在武昌算是教会学校里的贵族学校,学生休假回家,时常大批购送家人亲友,於是其名大噪,姑嫂饼被叫成文华饼,原名的姑嫂饼反而其名不彰了。文华饼的好处是松脆香腴,酥而不糜,跟山东曲阜的状元饼极为相似。体积方面状元饼稍大,文华饼更为小巧而已。 ”
除了武汉有姑嫂饼外,浙江桐乡乌镇的传统名吃也叫做姑嫂饼,当地有歌谣曰“姑嫂一条心,巧做小酥饼,白糖加椒盐,又糯又香甜。”
汉口还有地方叫做姑嫂树,大体在是汉口新华下路与京广铁路相交处以北至张公堤一带。
现在,姑嫂饼没有见到,武汉人的消夜食物,也就是绿豆糕了,像汪玉霞、曹祥泰的最为知名。比如汪玉霞的绿豆糕,就是选用优质低糖红豆沙,甜度更低 ,口感更绵软细腻,全部手作,保留“纯手工”制作工艺,传承老武汉经典味道,要人想念啊~(舒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