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家里要不要用公筷?消化内科专家这样说……

0
分享至

家人、亲戚朋友坐在一桌吃饭时,大家的筷子、勺子会因为夹取同一道菜,而相互碰撞或接触食物,这样就可能使食物接触到某些人的唾液,再进入其他人体内。如果其中一个人体内含有细菌病毒,那么便给细菌病毒的传播带来了极好的机会,特别是幽门螺杆菌。

彭铁立在义诊现场接受患者咨询。刘秋宜 摄

幽门螺杆菌有个明显传播特点,一家人中极少会出现只有一人感染,大部分都是“连锅端”的现象。清远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彭铁立介绍,聚餐应用公筷,能够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从而避免幽门螺杆菌诱发胃病和胃癌。

“幽菌”伤害大,1%感染者会发展至胃癌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寄生在人体消化道中的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呈螺旋或S形,因此被称为螺杆菌。

感染幽门螺杆菌人群中很常见,它可以通过粪-口、口-口、胃-口三种途径传播,但多数人感染后没有明显的症状,常常是体检时才查出,或发展成胃病就医才发现。

而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可以滞留在牙菌斑中,然后通过唾液、呕吐物来进行口-口传播,而合餐制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则为胃癌等可通过口-口传播的疾病,提供了良好的传播渠道。

彭铁立表示,幽门螺杆菌分泌的尿素酶等物质可影响胃酸分泌,破坏胃黏膜屏障,也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

但市民也无需谈“幽”色变,彭铁立表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一定会患胃癌,只有1%左右的感染人群最终会发展成胃癌。”

感染幽门螺杆菌首先会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其中七成人群是无症状的慢性活动性胃炎,进而演变为萎缩性胃炎。在此基础上,少数人会出现肠化生、胃黏膜异型增生,最终可能会发展成胃癌。“市民应提高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警惕发展成胃癌的风险。”彭铁立表示,虽然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仅为0.5%-1%,但对于幽门螺杆菌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降低胃癌发生率。

检出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杀菌治疗。彭铁立指出,如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同时伴有消化性溃疡,或患有胃黏膜相关性的淋巴瘤,必须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

“幽菌”从口入,使用公筷防止交叉感染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的调查表明,在中国幽门螺杆菌平均感染率约为55%,几乎每两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这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共用餐具、不用公筷、经口喂食、亲吻等,都可能传播幽门螺杆菌。

彭铁立提醒,老一辈在给婴幼儿喂食时,喜欢先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孩子,或在喂食前先尝一口试试温度,有些家长还会跟孩子用同一套餐具吃饭,这些都是不良习惯,很可能将幽门螺杆菌通过唾液传染给孩子。

目前,很多单位已经将幽门螺杆菌检测纳入体检项目。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侵入性检查,即通过胃镜取活检标本进行检测;另一类是非侵入性的无创检查,包括呼吸试验、粪便检测、血液抗体检测等。

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无创检查中,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法最常见,吹口气就能完成。这种检测无痛苦、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高,是最快速、有效的筛查方法。

如何避免感染幽门螺杆菌?彭铁立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筷公勺,形成分餐制。餐具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吃熟食、避免口对口为孩子喂食,这些都有利于降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

与之相对,“分餐”是把菜肴等量分配到各自的餐具中,供每一位就餐者独自享用,具有卫生、互不传染等优点。同时,使用公筷,也可以避免浪费,很多人在聚餐的时候,怕吃不够,所以就会点很多菜,但是最后又吃不完,可是菜被每个人夹来夹去的,打包的话总感觉怪怪的,所以这时如果是使用公筷公勺,因为菜肴没有被各种唾液所污染,就餐者可以放心打包未吃完的剩菜,从而避免了浪费。

【记者】刘秋宜

【通讯员】彭可明

【作者】 刘秋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现在是5月30日下午,突然传来一个重大消息,又要来大动作吗?

现在是5月30日下午,突然传来一个重大消息,又要来大动作吗?

股市皆大事
2024-05-30 11:14:18
南城彭眼、鸭仔塘启动拆迁!东莞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再提速

南城彭眼、鸭仔塘启动拆迁!东莞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再提速

南方都市报
2024-05-30 21:25:24
皇马输掉欧冠会怎样?欧冠之王无可撼动,姆总和我罗哥都会松口气

皇马输掉欧冠会怎样?欧冠之王无可撼动,姆总和我罗哥都会松口气

涛哥侃球
2024-05-30 23:10:31
对我们来硬的?台海巡最强战舰对峙解放军护卫舰,台舰已亮出火炮

对我们来硬的?台海巡最强战舰对峙解放军护卫舰,台舰已亮出火炮

胖福的小木屋
2024-05-29 23:03:13
伊能静年轻的时候太美啦!这身材小鸟伊人啊!

伊能静年轻的时候太美啦!这身材小鸟伊人啊!

侃侃人物讲
2024-05-29 16:30:56
再见了!东莞这家五星级大酒店!

再见了!东莞这家五星级大酒店!

东莞本地生活
2024-05-30 16:25:34
孙一宁. 漂亮

孙一宁. 漂亮

娱乐的小灶
2024-05-30 17:10:18
热搜第一!著名导演张健被强制执行,标的2000万元!曾被儿子张若昀起诉

热搜第一!著名导演张健被强制执行,标的2000万元!曾被儿子张若昀起诉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5-28 12:22:07
长期在睡前玩手机的人,用不了多久,这5个痛苦或许会落在你身上

长期在睡前玩手机的人,用不了多久,这5个痛苦或许会落在你身上

鱼乐星鲜事
2024-05-21 18:19:17
一个月不能接生一个孩子,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大多到了生死关头

一个月不能接生一个孩子,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大多到了生死关头

金水路7号站
2024-05-28 08:50:50
建筑央企也扛不住了!建筑行业的寒气到底有多重?

建筑央企也扛不住了!建筑行业的寒气到底有多重?

砂石骨料网
2024-05-30 17:54:25
42岁凯特王妃被曝转危为安,如今可以下床走路了,威廉没有说谎

42岁凯特王妃被曝转危为安,如今可以下床走路了,威廉没有说谎

小seven的囧囧啊
2024-05-29 21:59:44
CCTV5直播!中国女排19点30VS日本,朱婷下战书,蔡斌变阵冲2连胜

CCTV5直播!中国女排19点30VS日本,朱婷下战书,蔡斌变阵冲2连胜

宝哥精彩赛事
2024-05-30 19:59:02
重磅发布!光伏、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或将再迎利好

重磅发布!光伏、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或将再迎利好

九语财经
2024-05-30 06:28:24
英国议会宣布正式解散

英国议会宣布正式解散

新京报政事儿
2024-05-30 08:32:23
一个人可以无知到什么程度?网友:无知+犟种,能活着全靠运气

一个人可以无知到什么程度?网友:无知+犟种,能活着全靠运气

水泥土的搞笑
2024-05-30 12:04:47
揭秘两性交往:男人用力过猛的话,女人为何觉得很上头?

揭秘两性交往:男人用力过猛的话,女人为何觉得很上头?

娱乐洞察点点
2024-05-30 21:14:07
与辉同行深圳行爆出大失误,董宇辉长文道歉后,深刻反思用户诉求

与辉同行深圳行爆出大失误,董宇辉长文道歉后,深刻反思用户诉求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5-30 19:27:52
突发!美国本土发生大规模爆炸,谁干的?

突发!美国本土发生大规模爆炸,谁干的?

娱乐圈见解说
2024-05-30 19:27:47
郭台铭发表《金门和平宣言》,率先肯定“一个中国”原则

郭台铭发表《金门和平宣言》,率先肯定“一个中国”原则

人性大道
2024-05-30 15:00:14
2024-05-30 23:58:44
舒明娱乐
舒明娱乐
我们舒明娱乐从不退缩
927文章数 4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日本"防卫白皮书"就台海局势下判断:冲突或一触即发

头条要闻

日本"防卫白皮书"就台海局势下判断:冲突或一触即发

体育要闻

聪明的李凯尔,开窍的森林狼

娱乐要闻

法国这一夜,45岁章子怡惊艳世界!

财经要闻

卷成麻花的新茶饮:以价换量能突围吗?

科技要闻

"车顶维权"女车主被判致歉 赔偿特斯拉17万

汽车要闻

年内上市/纯电和增程可选 阿维塔07实车谍照曝光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旅游
艺术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国内首个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产业园落户江苏太仓

手机要闻

天玑9400处理器:详细揭秘!骁龙8 Gen4:能招架住吗?

旅游要闻

飞深圳航班滑出后 女子疑因情感问题要求下飞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军事要闻

以色列战时内阁表态:2024年就是战争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