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5月25日,是“国际失踪儿童日”。
1979年5月25日,美国一名少年在上学途中失踪。他的父亲为寻找儿子想尽办法,甚至将儿子照片印在了所有牛奶瓶上。
事件惊动全国后,最终促使政府在1983年宣布5月25日为儿童失踪日,并开始在全国范围组织部门,协调政府力量,应对儿童失踪问题。
后来这一形式被许多国家所借鉴,最终形成“国际失踪儿童日”。
这一声“妈”,她等了32年!
近日,一位母亲找回失散多年儿子的感人故事获得社会广泛关注。
1988年10月17日,李静芝年仅2岁的儿子嘉嘉在西安被拐走。从此,她在痛苦和泪水中踏上了漫长的寻子之路。
整整32年,从一名被拐儿童家长到一名寻亲志愿者,李静芝成功帮助29个孩子找到亲生父母,她自己也从未放弃!
5月10日,今年的母亲节,她接到公安部门的电话,经过DNA对比,嘉嘉确定被找到了。
5月18日,李静芝与被拐32年的儿子迎来团圆,当大门打开那一刻,嘉嘉冲了出来,大喊了一声“妈”,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泣不成声。
这位坚强而伟大的母亲用32年寻回了自己的幸福,她对儿子说,“我不能让你再离开我了……”
有效的保护,离不开家长的行动
这个世界上
最幸福的地方叫做“家”
那里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孩子
但当他们走散了
美好幸福的家庭将不再完整
也不再充满往日的欢声与笑语
孩子的杳无音讯
永远成了父母最大的痛
那些不停地寻找、等待和内疚
更成为了他们生活中最最重要的事
在严厉打击拐卖儿童犯罪活动的同时
我们必须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让诸如此类的悲剧不再发生
防止孩子走丢,家长可以这样做
● 平时让孩子背出家长手机号、家长的名字、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
● 尽量叫孩子“户籍名”,这样可以让孩子记住自己的户籍名,一旦丢失,警方根据户籍信息会很快查到家长。
● 教孩子学会如何正确寻求帮助,一旦在商场、超市、公园走失,马上找到穿制服的人员。
● 给孩子佩戴家庭相关的信息物品,条件允许也可以带上定位手机。
● 教育孩子有权利不与陌生人说话,对于陌生人提出的要求和请求要坚决拒绝,也不接受他们拿出的玩具、糖果、电子设备等。
●告诉孩子坏人是可以骗的,发觉有坏人搭讪时,可以骗他旁边的人就是爸爸,或者可以大声喊叫引起路人注意。
5个注意谨防孩子走丢
注意1:在任何一个公共场所,如果有人上前搭讪,要引起高度重视。谨防不法分子会趁家长和别人说话不注意时,引孩子离开家长的视线。
注意2:在节假日的广场、桥、汽车站、火车站等人流密集而且流动人口较多的场所,父母一定要严格看管好孩子。
注意3:不要把孩子交给陌生人看管,包括自称老乡的人以及自称是某个家人或亲朋的朋友和同事。
注意4:确保家门随手关好,小心孩子偷偷离开家门。在没有大人带领的情况下,尽量不让年幼的孩子独自出门。
注意5:家长尽量不要把孩子的照片和所在幼儿园、学校的相关信息频繁公开在微信、微博、QQ空间等社交平台上,以免被不法之徒利用。
多一点关爱,少一些意外
需要普及的是,如今,国内儿童失踪事件中属于拐卖性质的仅占少部分。
由于过去数据未有效公开,一些关于我国失踪儿童及被拐儿童的“耸人听闻”的数据时不时会出来刷一下公众的眼球。
比如,部分媒体不加考证就将所谓【中国每年失踪儿童20万,被拐比例占八成,找回率仅0.1%】的老谣言搬上台面。
而通过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我国每年被拐骗儿童数据有了一个非常准确的参考数据。
参考“团圆”系统历年数据,我国每年失踪儿童总量约在1500名左右。其中超过95%被有效找回或确认下落(含不幸离世但确认下落的)。
在被找回儿童中,儿童自行离家出走为我国儿童失踪事件的主要原因,占比超过一半。
迷路走失为我国儿童失踪事件的次要原因,占比约15%。
下落不明和被拐解救儿童占比为4%(此数据取最大估算值),全国平均每年60名左右。
每一个孩子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无法代替的,一个都不能少。全国警方仍在携手社会力量,将打拐进行到底。
但相对于儿童拐卖事件,家长们更应该注意的是真正的儿童失踪杀手:占比超一半的儿童离家出走和迷路溺水等这些本可以避免的失踪事件。
许多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存在问题。孩子因作业、上学、考试等琐事与家长发生争执后,冲动之下便选择离家出走,这样的新闻频繁见诸于报端与网络,无形之中也被低龄儿童所效仿。
部分父母忙于工作,无法尽职履行监护人义务,导致生命安全教育缺位,最终酿成严重后果。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多一些耐心和关爱,时时刻刻守护好自己的孩子,让爱不再走失!
愿每个孩子
都能在父母身边茁长成长
愿每个天使
都不再孤单地遗落于人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首都教育,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