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于是士兵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就在他们的脚趾甲上砍了一刀,作为一种标记,说明他们是山西移民出去的。因此后来很多人都把这个作为一种标志,说自己是山西洪洞移民。▲铲形门齿什么是内眦褶?有关于这项的研究,是来自于蒙古大学的一名教授。他在对中国的汉人进行了系统研究之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问我祖先哪里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有关于山西洪洞移民和小脚趾甲不全!
早些年的山东河南等地区,流传着上面的俗语。这句话的背景发生在明朝,当时明朝刚刚建立。由于元朝末年的大乱,造成人口分布不均匀。
朱元璋为了恢复各地区人口平衡,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当时山西地区的人口,竟然是河南、河北两个省份加起来的和。朱元璋要求受影响比较小的山西,往其他地区移民。
并且下一条死命令,四口留一口,六口留三口,八口留两口。当时整个山西大大小小郡县,都加入了这次的移民大潮。由于当时的洪洞位置比较特殊,很多移民的人都是从这里转出去的。
因此后来政府为了容易管理,就把此地设置为中转站。每一个需要出去移民的人,都要来到这里登记。而移居到外面的人,由于哪里都有,所以索性统一一下,全部改成山西洪洞。
当然肯定不是所有人都想移民,毕竟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而且还有家眷邻居都留在这里。所以当时出现了很多逃跑的人,表面上是出去了,但是没多久又跑回来了。
这个脚趾甲两半,说的是自己的祖先是山西人,并不是说是汉人的标志。如果真的是脚趾甲两半的话,岂不是说山西人就是汉人的祖先。这种说法显然有矛盾。
不过上面的山西洪洞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除了史书上面确实有搬迁的记载外。复旦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在2005年的时候发表了一篇论文。
论文当中表示,从山西经豫苏浙到赣闽等地区,瓣状脚趾的分布呈现明显的递减状况。尤其是在山西洪洞,这个比例高达79%。另外基本上每个省份都有分布,只是占比多少罢了。
炎黄子孙三大印记:铲形门齿、蒙古斑、内眦褶!
既然脚趾甲两瓣,说明不了是汉族人。那么什么特征,可以说是汉族人。通常汉族有三大特点,即铲形门齿、蒙古斑、内眦褶!但是没有不代表一定不是汉人,有不代表一定就是汉人。只是绝大多数汉人都有这个特性。
什么是铲形门齿?就是说我们的门牙,两边内翻中间凹,就像是一把铲子。目前绝大多数汉人都是这个样子,但是这种情况在白人和黑人的占比当中,只有10%左右。
在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他们的牙齿都呈现出铲形门齿。如果说这是偶然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但是后来发现的元谋猿人,以及早期和晚期的智人,它们的化石当中都发现了铲形门齿的性状。再对比一下我们现在的汉人,发现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性状。
什么是胎儿青斑?胎儿青斑又被称作是蒙古斑,也是属于胎记的一种。一般出现在东方人孩子的屁股上,西方人很少有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先天性,随着孩子的长大,会渐渐的消失。
后来有人说,这其实就是汉人的标志。这点没有找到非常具体的资料,可能给大家解释的不是很清楚。不过有关于胎儿的青斑,可以用非常好的医学原理来解释,如果有喜欢的可以自行查找。
随着我们汉人年龄的增长,无论是我们的额头或者是面庞,都呈现出缩小的趋势。整个头感觉被拉长,额头也降低。两眼之间的距离变近,鼻子也渐渐的变宽,两个嘴唇变薄,嘴巴变大等等一系列情况。
这名教授对其中一种性状进行了解释,也就是为什么两个眼睛的距离变近?这是因为我们汉人在内眼角位置,有个非常小的皮肤褶皱,也叫做是蒙古褶。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因此出现了眼睛变近的情况。
上面的三种性状,可以作为汉人的显性性状,但是不适合只根据这三种性状,去判断他到底是不是汉人。毕竟就算是有的汉人,他也不全都包含上面三种性状。
展开全部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少数民族众多,汉人也非常多,而各个朝代都发生过很多战乱或闹饥荒瘟疫,因此老百姓为了活命就会四处迁途寻找合适的定居点,包括当时人数最大的汉族人员也有过好多次大规模迁移,他们所到之处觉得水土好,可能就选择安居下来,接着跟当地民族逐渐融合,为此发展出不同的民族风格。
那么就有人就提出如何才能分辨出纯正血统的汉人呢?目前最受人热议的就是,小脚趾甲不全存在分瓣就是纯正血统的汉族人,大家觉得这个说法可信吗?
据说以小脚趾甲分裂判断纯正汉人的说法源自明朝时期,当时的皇帝朱元璋曾启动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途,起因是明朝刚建立不久战争与天灾比较多,使得百姓不得安生,很多田地都无人耕作,连年颗粒无收,而有的省份人口就流失得非常严重。
当时的山西是比较幸运的,没受不什么牵连,而且居住的汉人非常之多,朱元璋为了平衡各省的人口,于是就下旨把大批山西人迁往其他人员稀少的省份,以便更和谐的发展。然而诸如此类的大迁途行为在清朝的时候也有过,当时的四川地区人口发生急降,清朝廷就把广西广东的居民迁居至四川一带生活,因此两广人就在那里居住了下来。
据史记载就是这么两次大规模的把汉人迁移,而被迁走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族谱,追溯下去即可寻宗问祖。当年朱元璋启动人口大迁途,目的可能是想恢复稀缺人口城县的经济,使得荒芜的田地有人耕种,促进粮食的丰收。
山西坊间流传着一条皇帝的死令,一家8人留2人,6人则留下3人,4人之家留下1人,所以那时的山西境内大小乡镇都全员出动,到处都是拖家带口迁移的百姓队伍,其场面空前喧闹,有哭声有道别声,更多的汉人是对留守家人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生活之地的迷茫。
山西的洪洞在地理位置上较为特殊,而且长着一颗老槐树,很多人都是从这里出发去往其他省份地区,所以当时在很多汉人的印象里其在跟山西族人分开的地方就在山西洪洞的老槐树下,随着后代子孙的繁衍,在寻宗问祖的时候,就留下了洪洞老槐树的典故,因此更多人认为明朝的大移民几乎全是从洪洞这里传播出去的。
关于小脚趾甲分叉的问题,有一个说法是当初明朝护送百姓迁途的官兵们,由于担忧他们会在路上逃走,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每个移居汉人的小脚趾甲上割了一刀,以此形成标记,便于更好的认出他们是来自山西的移居百姓,后来就慢慢形成了小脚趾甲分瓣的人就是山西移居人的说法,而他们的祖先自然就在山西这块地方。
随着科学的进步,现代人对小脚趾甲分裂的原因了解的就更加深了。根据医学诠释,人们的小脚趾甲长成两小半被称之为半状甲,经过对别的国家与异国民族人的调查对比后,得出其实这种小脚趾甲分裂现象,在产生概率上都很相近,也就是说那边的人也有类似的裂脚趾甲状况,而科学团队们研究后称这些现象与染色体有很大关联,凡是长到5岁左右的小孩都会有概率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说,用小脚趾甲分裂来判断是否纯正血统的汉人,这个观点本身就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撑,因此算是不成立的,对此小伙伴们是怎么看的呢?
展开全部
记得小时候妈妈对我说,我们的祖先有俩兄弟,因为战乱的时候被迫要分开,于是他们就分别把自己小脚趾的趾甲切开一半,便于日后好相认,从此我们的小脚脚趾甲就变成现在这样子了。
不过我真的很不喜欢这样的脚趾甲,因为它不像其他脚趾甲一样那么薄,而是会长得很厚,每次剪趾甲的时候,小脚趾就特别难剪!所以每次剪脚趾甲的时候,我心里就默默得想,当初祖先切趾甲的时候该有多疼啊?
关于汉人血统的争论
关于汉人血统的问题,网络上一直就争论不休,有人说现在的客家人保留着汉人血统,但关于客家人的争议更多了,至今没能得出一个结果。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人认为小脚趾甲有分掰的,就是纯正的汉人,而且关于小脚趾掰状甲还有很多故事传说,比如下面这个:
元朝末年的时候,由于朝廷暴政搞得民不聊生,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却有一族人可以独善其身,平静地生活在太行山以西(山西)的“世外桃源”。
他们生活的地方就是元朝贵族王保保的封地(《倚天屠龙记》赵敏的哥哥),在这个地方百姓安居乐业,并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到了明朝的时候,由于经过长期的战争,又遇上荒灾,导致人口急剧减少。朝廷便要求“世外桃源“的人从山西迁徙至中原,以补充中原的劳动力。
迁徙运动最初从洪洞县开始,当时朝廷官员并没有说要迁徙,只说有事要宣布,大家来大槐树下集合。等人都到齐了,官兵们却突然宣布在场的所有人都要离开,迁徙到外地。所有人都慌了神,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大家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为了在迁徙中不走散,有人就想出一个办法,把自己和孩子的小脚趾甲划成两掰,形成一个家庭印记,这样就算走散也可以相认。
这个故事和小时候我听到的故事很相似,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关于掰状甲的调查
复旦大学曾经在全国七个省对掰状甲出现的频率做过调查,最终得出如下结论:
还有人曾在网络上发起过关于掰状甲南北地区出现频率的调查,最终结果如下:
从第一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山西和陕西的出现掰状甲的机率最高,而客家人集中的福建地区却很低。第二组数据没有细分到某个省,只是在南北地区进行比较,数据没有多大差异。
我的观点
首先我认为,掰状甲就像双眼皮和单眼皮,纯粹是人类基因的问题,并不是某一民族特有的,而且这种基因存在隐性的情况,有时候父母有掰状甲,生下来的孩子可能没有,但他们的孙子又有,这就是隔代遗传的情况。
其次是关于汉人血统的问题,在中原地区形成汉文化以前,整个亚洲大陆地区就已经是多民族混居了,南蛮北夷东狄西戎的说法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存在,如果说现在还有保留某个民族的纯正血统,那只能说是天方夜谭。
最后,争论血统问题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欧洲人曾经为了追求纯正血统而近亲结婚,结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遗传病,比如泛滥的血友病、苏格兰王室的紫质病等等。所以无论是从科学角度,还是从民族团结的角度,我们都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心态来看待这一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