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海边的人应该都对海蛎子不感到陌生。海蛎子又叫生蚝,“大名”牡蛎。牡蛎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养殖产量最高的贝类。其在我国沿海广泛养殖。在海滨城市的大小海鲜市场、菜市场和夜市烧烤摊,总能看见牡蛎的身影。
市场上的普通牡蛎|摄影:疯狂牡蛎
也许有人会说,牡蛎“灰头土脸”,真是其貌不扬,不像扇贝、海螺等贝类那样靓丽可人。但是,牡蛎家族可不都那样“朴素”低调,牡蛎的世界也是彩色的。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批外貌不同寻常的牡蛎。现在,有请我们高颜值的牡蛎“明星”出场!
第一位 黄金牡蛎(“海大2号”长牡蛎)
新出水的黄金牡蛎|摄影:疯狂牡蛎
以金黄色的壳和金黄色的外套膜为主要特点、兼具生长快速的长牡蛎“海大2号”,已于2017年4月13日经过农业部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获得了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GS-01-007-2016)。
第二位黑牡蛎(“海大3号”长牡蛎)
黑牡蛎|图片来自http://www.fishfirst.cn/article-112024-1.html
黑牡蛎|图片来自http://www.ouc.edu.cn/bf/05/c10639a245509/page.psp
以黑色的壳和黑色的外套膜为主要特点、兼具生长快速的长牡蛎“海大3号”,经过农业部审定通过,获得了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GS-01-007-2018)。
除了上述这两位获得水产新品种证书的牡蛎“明星”外,科学家们还获得了具有橙色外壳和白色外壳的长牡蛎品系。
拥有橙色壳的长牡蛎|来自参考文献[1]
拥有白色壳的长牡蛎|来自参考文献[2]
彩色牡蛎是怎么“诞生”的呢?
以上4种壳色的牡蛎品种/系都是通过多代的人工选育获得的.例如,“海大2号”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长牡蛎相比,“海大2号”平均壳高、体重和出肉率分别提高39.7%、37.9%和25.0%以上。“海大3号”经连续6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长牡蛎相比,10月龄贝壳高平均提高32.9%,软体部重平均提高64.5%。这些工作可都是由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的贝类遗传育种研究室李琪教授团队完成的。这里应该为咱们的李琪教授鼓掌。
为什么要选育彩色牡蛎呢?
虽然我国是牡蛎养殖大国,但是我国牡蛎养殖中采用的大都还是野生种质资源。除了生长速度慢之外,养殖出的牡蛎品质也并不高。我国的高端牡蛎还依赖于从国外进口。你说这是多么尴尬的事情啊。我们选育的彩色牡蛎不仅生长速度快,颜值还高。它们提高了我国牡蛎的品质和档次,减少了我们对国外牡蛎的依赖,是我们打造的本土品牌。对了,这些彩色牡蛎可是只有咱们中国有!哪天来了客人,端上一盘彩色牡蛎,是不是倍儿有面儿呢?
目前黄金牡蛎和黑牡蛎已经在多个育苗厂得到了推广,相信经过几年的养成之后就会和大家在市场上见面了。并且,希望李琪教授团队能够把橙色和白色牡蛎也安排上推广养殖的日程,让这些彩色牡蛎早日走上咱们平民百姓的餐桌。
参考资料
[1] Han Z Q, Li Q, Liu S K et al. Genetic variability of an orange-shell line of the Pacific oyster Crassostrea gigas during artificial selection inferred from microsatellites and mitochondrial COI sequences. Aquaculture, 2019, 508: 159-166.
[2] Han Z Q, Li Q. Mendelian inheritance of orange shell color in the Pacific oyster Crassostrea gigas. Aquaculture, 2020, 516: 734616
[3] 丛日浩, 李琪, 葛建龙, 等. 长牡蛎4种壳色家系子代的表型性状比较.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21(03): 494-50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