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最大的武器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发布了一段视频,专门介绍改公司秘密的研发团队“臭鼬工厂”,该团队从冷战开始负责了多种侦察机,战斗机以及无人机的设计,包括大名鼎鼎的U-2, SR-71, F-117以及F-22和F-35 。在这段视频中,洛马还展示了其最新的隐身无人机概念,在阐述大型隐身无人机的战术使用时,描绘了多种深入敌境直接打击洲际导弹发射车的场景,让人直观感受到了这种进攻性十足的“反导手段”。
在视频中名为“定义ISR和UAS技术的未来”部分,洛马的隐身无人机可以引导水面/空中发射的巡航导弹打击目标,也可以直接和F-35这类隐身战机协同交战,深入地方境内打击导弹发射阵地。视频中的假想敌目标很明显的出现了S-400防空系统以及“白杨”-M洲际导弹发射车(北约代号:SS-27“镰刀”B)的模型,毫不掩饰对俄罗斯的敌意。其实这种战术并不是什么新鲜货,早在冷战末期,美军就已经有这种想法,应运而生的就是B-2A“幽灵”隐身轰炸机,服役于90年代初的B-2A可以凭借其优秀的隐身能力和大航程,深入苏联境内,寻猎其机动式洲际导弹发射车(主要是公路机动的“白杨”和铁路机动的“手术刀”)。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俄罗斯的战略火箭军会如此注重对其机动式洲际导弹发射车的保护。在很多视频以及电视节目中,我们常常看到俄罗斯的机动式洲际导弹发射车在机动过程中都有一大群车辆前簇后拥,车队构成型号很复杂,除了洲际导弹发射车以外,有通讯指挥车,有普通的运兵卡车,有装甲侦察车,轮式装甲输送车,无线电干扰车,甚至还有铠甲S1这样的防空系统。战略火箭军的演习中,洲际导弹机动车队也经常要面对复杂的作战环境,清扫袭扰部队,排雷乃至防空作战。
俄罗斯这类演习和配置都是针对美国冷战末期的猎杀战术,需要应对小股渗透部队的袭扰,以及隐身突防轰炸机的攻击,铠甲S1这种末端防御系统最擅长的就是拦截高速的空对地弹药,以确保重要目标的安全。在我国火箭军的演习中,也有防核生化,驱赶袭扰部队等演戏科目,但是车队中并没有类似铠甲S1这样的防空系统,如果遭遇美国的隐身机猎杀战术,可能很难保证生存能力。
洛马这段视频主要是为了宣传其“臭鼬工厂”的无人机研制实力,虽然通用原子能的“捕食者”系列以及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德隐身无人机一直鼎鼎大名,但其实洛马公司的无人机也不差。目前美国空军的主力隐身侦察机RQ-170就是洛马的产品,代号“坎大哈野兽”,由于在伊朗境内侦察时多次被诱骗迫降,因此才被迫公开,虽然折戟伊朗,但这并不能否认RQ-170的优秀。除了RQ-170之外,洛马还有多个未公开的隐身无人机项目,其中航程较大的型号具备突防俄罗斯纵深也不是难事,毕竟这不像B-2A那样的有人轰炸机,成本低得多,即便被击落也不会有后顾之忧。
隐身无人机突防,配合远程巡航导弹猎杀高价值目标,这种战术确实应该受到重视,一方面是突防的无人机体型相比隐身轰炸机更小,数量更少,往往孤军作战,而其引导攻击的巡航导弹往往在上千公里外的军舰或飞机上发射,加上巡航导弹也有隐身能力,这样的组合可以说是防不胜防,很难在其发起攻击前提供预警。如果把隐身巡航导弹换成高超音速武器,其难以拦截的特性会让这种组合变得更加可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