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关家垴战斗是整个百团大战中最惨烈、最有争议的一场恶战。
关家垴战斗,交战双方都付出了重大的代价。此战,八路军以四个团的绝对优势兵力围攻日军一个大队500余名日军。双方激战两昼夜,八路军伤亡600余人(一说2000人),日军冈崎大队死伤400多人(日军称冈崎大队仅阵亡61人)。
关家垴战斗持续了两昼夜,但有关这次战斗的批评和争议却持续了几十年。多年以后,因百团大战而遭到批评的彭德怀还为这一役的损失而深感不安。
作为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经历的最大和最艰苦的单场战斗,关家垴战斗的经验教训是深刻的,129师的总结报告中,有如下描述:
日军行动的特点
1、攻击每先夺取制高点,或夺取我侧方火力点,以掩护正面攻击。攻击开始运动甚为隐蔽,集中火力突击一点,并采取侧翼包围、迂回。
2、敌防守时,一般较为顽强,夺取制高点(往往均占领两个以上,互为依托,互相策应,如关家垴、西林背)构筑工事,固守待援。
3、敌对土工作业异常注意,无论进攻或防御,均能迅速构筑工事。一般的掩体,均有掩蔽部,并有预备阵地。对阵地的选择也较为适当,掩体均筑于棱线后面一二十米外,以减少火力的杀伤,并筑有消灭死角的工事。
战后经过对敌人战术的研究,八路军也提出了自己的应对方法。
第一、对敌部署上应有梯队配置,并明确规定战斗分界线和进攻目标。主要突击方向应选择敌结合部,或侧翼,便于我隐蔽接近之处。
第二、协同动作
1、各兵团的协同动作一般还差,指挥应求统一。
2、步炮协同差,此次关家垴战斗,炮兵已将敌火力压制,步兵不能协同动作,失去冲锋优良的机会。
3、火力组织应求统一。
4、大兵团协同动作一定要求彼此能遵守时间。
第三、控制制高点。凡对整个战局有关之高地,或要点,必须控制之,柳树垴之高地失去,影响整个战斗极大。
第四、必须随时注意构筑工事,即使在进攻中也需注意。我军对工具的爱护不够,极宜纠正。
第五、防空设置差。应指定专门的对空射击部队,加强部队的防空教育。
第六、冲锋的队形,应是集体的,不应在冲锋发起后中途停止,同时应发扬最后的顽强性。
另外百团大战刚告一段落,刘伯承和邓小平便在发给路东、太岳军区的电报中,提出今后两个月军事教育的规定,其中包括:
(一)我军目前基本任务是在空前严重危机下,继续坚持华北敌后抗战与克服投降危险,应付可能爆发的反共内战。而军队训练的主旨亦应根据这一基本任务和百团大战的经验教训来确定。
(二)过去我们的训练工作多着重于战术的大动作,忽视技术的小动作;着重于课训,忽视切合实际的演习,以致在实战上由于指挥欠当与战士动作不规范和技术之低劣,故不能以少的牺牲获得较大的胜利,特别放过了许多可能歼灭敌人的机会。
(三)追击炮、机关枪等尽可能集中训练。
基于上述的要求以及这些缺点,以后的训练必须克服上述缺点,求的动作之统一规范,切合实际。
关家垴战斗是我军以劣势装备,集结大部队攻击装备精良敌军的试水之战。战后,各级指挥员都对片面强调人数优势,忽视装备差距,与敌正面硬抗有了清醒的认识。
此战之后,我军对现代化战争有了自己的理解,在面对敌人有坚固工事和飞机助战等情况创造了自己的打法,比如特别注重土工作业和攻击队形的分散性,连续性。坚决避免人员过于集中等情况,在多年后的朝鲜战争中,面对火力密度更加强大的美军,关家垴之战总结的战法有效地保存了自己,并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可以说中共领导下的武装力量,是世界上最擅长学习的军队,通过不断的学习改进,让诸多国内外对手叫苦不迭。
从这个角度来说,浸润关家垴每一寸土地的鲜血并没有白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